APP下载

共情在改善护患关系中的作用探讨

2012-08-15高宏天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19期
关键词:护患共情素质

高宏天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医疗卫生的需求已从单纯的疾病治疗扩展到对医疗技术、就医环境、服务态度、医疗费用乃至更高的精神需求发展。共情作为一种特殊的沟通能力和技巧,不仅是一种能力的体现,同时也是一种素质、一种工作方式的体现。共情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护理质量的好坏。现阶段,患者的心理感受在护理工作中日益受到关注,护理人员的理解和关心也已经越来越被患者需要。有研究证实,共情是医务人员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与理解的关键因素[1]。护士作为医疗活动中与患者接触最多的人,共情培养可有效促进彼此之间的信任、依赖,从而促进护患关系和谐建立,减少纠纷和矛盾发生。

1 共情的概念和发展

共情是指在人之间的交往中发生的一种积极的感觉能力,能站在对方的立场,设身处地的体会当事人的心理感觉过程,从中将关心、理解、尊重、接受融合在一起。共情不仅是能力的体现,也是护理人员“以人为本”理念的具体表现形式,是护士必须具备的一种综合素质体现。德国心理学家Theodorlips认为,共情能真实体验他人的精神世界,通过共情来了解对方和应对对方做出的反应,感觉他人的情绪及感受[2]。自医学领域引入共情概念后,共情便被看做是医务人员必备素质之一。许多学者认为,共情是护患沟通技巧的核心概念,共情能力的增强和技能的提高会促进护患沟通,促进良好护患关系的建立和发展。因此,在医疗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和医学模式转变的今天,护士除了具备良好的理论和操作技术外,还要加强共情能力的培养,准确感受患者的内心世界,满足患者躯体需要,减轻患者心理痛苦。

2 共情在护患关系中的作用

护理工作是为人类健康服务的行业,以人的生命为基础。在与患者接触过程中,护患关系的和谐建立是保证患者康复、提高治愈率、减少纠纷和矛盾的基本条件。护患关系不仅是一种帮助、指导关系,还是一种照顾、尊重的关系,而在这些关系的建立中共情作用起着决定性意义。共情培养可促进护患关系建立,共情意识可增进护患之间有效沟通,共情能力可减少护理过程中各种护理差错事故发生,保证护理操作安全、顺利的完成,从而提高患者满意度,促进护患关系的和谐发展[3]。在当今护患矛盾突出、护患关系微妙的大环境下,我们护士应正确认识共情的性质,学会站在患者的角度考虑问题,在实际工作中将共情能力加以运用和培养,充分体现医学人文精神中的宽容、理解、尊重、同情、公正、自主等原则,使护患双方都处于一个轻松、自在的状态中,从而建立起一个积极、健康、互敬、互信的人际关系,在交往中产生满足感、愉悦感、信赖感,拉近双方之间的心理距离,为促进良好护患关系的建立和发展提供保障。

3 提高护士各方面综合素质,加强以护士为主导的护患共情培养,保证良好护患关系

3.1 树立良好自身形象,提高道德和素质 我们护士应认识到自己的工作是神圣的。社会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在第一印象中,外表是影响第一印象的主要因素。因此,要树立良好的自身形象,不断审视、完善自我,将端庄的仪表、柔和的面容、高雅大方的举止、和蔼可亲的态度展现在患者面前,给人带来愉悦的心情,为实现有效沟通奠定良好开端。

3.2 感知和深入患者内心世界,做好换位思考 目前,护理工作的发展是对患者进行全方位的整体护理服务。在与患者进行交流时,应将患者内心的思想感情充分表达出来,并给予“我完全了解”的体贴[4],最大限度的与患者进行情感共鸣,学会站在患者的角度感受其悲伤、矛盾、快乐的心情,将共情应用于护患沟通的全过程,让患者与护士产生共情作用,从而使患者体会到温馨的服务和人性化的护理,促进护患沟通。

3.3 加强护理细节和主动服务意识 注重护理细节和主动服务意识。细心的呵护、精心的治疗都会使患者产生心理上的认同和情感上的接纳,同时也使患者自尊心得到满足,使其在治疗中保持心情放松、愉快,也使护士在交流中愉悦自己的心情,将一颗宽容的心、敏锐的观察、及时的安排、主动有效的服务对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护理,从而达到双方共赢的局面,保证护患关系有效建立,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促进医院健康发展。

[1]陈莜凤.共情在护患沟通中的作用.内蒙古中医药,2011,20:148-149.

[2]刘洁琼,史雪艳.共情与医护耦合性相结合应用于儿科输液室护患纠纷的效果评价.中国健康月刊,2011,12:185.

[3]计建敏.浅谈共情在建立良好护患关系中的作用.河南外科杂志,2011,17,(02):339.

[4]谢晓梅,杨大金,孔悦,等.公顷培养对改善急诊护士执业倦怠及护患关系的研究.职业与健康,2011,27(22):77-78.

猜你喜欢

护患共情素质
发现高潜人才:共情与谦卑
重症监护室护理人文关怀在护患沟通中的作用
共识 共进 共情 共学:让“沟通之花”绽放
护患沟通对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依从性及满意度的影响
县域教师培训管理中如何实现共情
幼儿共情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工艺美术教育审美素质的培养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用好“变”的态度
浅谈护患关系及护患冲突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