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参与式教学法在《温病学》各论教学中的尝试※

2012-08-15张晓艳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2年24期
关键词:温病小组讨论师生关系

张晓艳

(河南中医学院,郑州450046)

温病学属中医“四大经典”之一,是研究温病发生发展规律、诊断、防治方法的一门学科,兼具基础理论与临床学科的双重性质,在中医课程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现行教材将全书分为总论、各论和附篇三部分,其中总论以温病学基础理论知识为主,涉及温病学基本概念及卫气营血、三焦辨证理论;各论介绍了风温、春温、湿温等常见温病的特点及辨证论治,附篇则以《温热论》、《湿热病篇》、《温病条辨》等温病名著的解读为主。其中各论内容既是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这个难点集中体现在怎样教才能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温病学的辨证论治精髓。参与式教学法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应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以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反馈,使学生能深刻地领会和掌握所学的知识,并能将这种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将此法尝试应用于温病学的课堂教学中,下面仅就教学中的一些粗浅体会与同道共勉。

1 建立良好师生关系 创设和谐学习环境

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学生如果在轻松﹑活跃﹑融洽的教学气氛中勇于发现自我﹑表现自我,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体会,就会由衷的喜欢该门课程,并能逐渐养成独立思考,大胆创新的个性。而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营造这种气氛的前提。新学期,教师进入教室后,要在短时间内与学生建立起一种可信、互动的师生关系,不仅要有渊博的专业素养与高尚的人格魅力,更需要在上课前对授课学生的学习情况、知识层次等提前调查,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才能因材施教,有利于尽快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后期的教学创设良好氛围。

2 划分学习小组 提倡合作中学习

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小组讨论既有利于多数学生参与,又能集思广益,通过讨论发现并学习别人的长处和优点,互相取长补短,既锻炼了个人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但以往小组式的合作学习过程中,普遍存在着一种形式主义现象:即教师布置完小组讨论任务,实际往往是个别学生甚至组长自己孤身做战,大多数学生仍是甩手掌柜或者听众,讨论结果实际只是个人的见解,导致小组学习仅仅停留在形式上。

为避免留于形式,我们在熟悉学生学况的基础上,提前将全班同学进行分组,每组10~15人不等,每组分配不同的教学内容,并指定一名组长负责本组成员的联络、小组讨论等具体事宜,要求每个同学都承担资料查阅、PPT制作、制定教案等相应任务。课后在小组内展开组内评价及小组间的互评,这在一定程度上督促大多数同学真正参与到了教学中来。

3 课下积极准备 课堂认真表演

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是不可估量的。由于提前分配的教学任务都是新知识、新内容,要自己理解并讲授给同学听,各小组须在课下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同时结合教材,拿出自己对相关教学内容的理解而不是照本宣科。内容确定了,接下来就是以什么方式讲解的问题了,有的小组创新性不够,仍采取了传统讲授式的教学方法,而有的小组则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将课本知识结合现实生活,以多彩的方式进行表达,比如在讲暑温一章的相关概念时,有的小组模拟了同学烈日中在校门口等公交车的场景。讲湿温一章时,有的小组则以新闻播报的方式将湿温的发病特点、临床表现等主要内容以大家喜闻乐见的方式呈现,并将湿温的特点改编成大家熟悉的歌曲并由同学现场演绎,使原本枯燥的课堂瞬间变成了一场别开声面的演唱会,笑声、掌声充满课堂,这样的课又有谁会拒绝呢?这种方式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提倡团队协作的学习特点,一节课下来,学生收获的不仅是专业知识,还有个人综合能力的锻炼。

4 演后教师点评 辅以多元教学

学生的参与是难能可贵的,而之后更需要教师针对学生的讲解与表演进行准确、公正的点评。点评不仅要指出同学们在参与形式上的创新与不足,更要针对学生对教学内容理解的程度进行纠正和补充,正确的给予鼓励,不足的指出差距。相较教师的填鸭式教学而言,不仅使教学更有针对性,而且形式新颖。除了概念之外,对于具体病种的不同证型,由于涉及到辨证的思路、方药的临床运用等,且这些内容往往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又需要借助多媒体教学、PBL教学等方式,以弥补该教学方法的不足。

猜你喜欢

温病小组讨论师生关系
基于温病古籍的寒疫辨治规律分析
谈小学班主任管理中师生关系的构建
浅谈和谐师生关系的作用
掌握谈心艺术 建立融洽师生关系
温病教学中应用“以纲带目”教学法的探讨
小组讨论法在高中课堂教学中的窘境
厘清小组讨论的两种取向
高中数学课堂小组讨论1+1模式教学应用
《温病条辨》脉诊探蕴
三喻文化与师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