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凤子先生所创正则学校之“正则”涵义发微
2012-08-15唐成海
唐成海
(镇江市关心下一代委员会,江苏 镇江 212003)
1912年,吕凤子先生感于时事,立志教育,捐献家产,在家乡丹阳创办女子学校,并取“正则”为校名。1737年抗战爆发,举家随校西迁,在四川璧山筹建蜀校,仍冠名“正则”。乃至1946年抗战胜利后,又返回丹阳重建“正则”学校。可见,吕凤子先生对“正则”二字是何等的看重。那么,吕凤子先生为什么要以“正则”为校名而又如此坚守呢?“正则”的真正含义又是什么呢?为此,本文试加探析。
1 校名“正则”的由来
首先要清楚“正则”的来由。据考,“正则”源于屈原诗作《离骚》:“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其意是:“父亲观测了我的初生仪态啊,才谋赐给我一个美名;给我本名叫做正则啊,给我表字叫做灵均。”[1]39吕凤子先生正是取《离骚》中屈原的这个“名字”为校名的,正如先生自己所言:“就是要以屈原的精神和形象,以他的思想、人品、才能和成就,作为我校师生共同追求的目标。”这里要说及的是,史料上并没有屈原又名“正则”,字“灵均”的记载,只有“屈原者名平”[2]424-425。称平称原本是两可,因为“高平曰原”(见《尔雅》),“上平曰原”(见《公羊·昭元年传》),“名平字原也是很符合古训的”[3]130。至于“正则”和“灵均”,据郭沫若所考证“是屈原的化名”,并指出在“文学作品惯用化名是古今中外的通例”[3]134。因而,要理解“正则”的含义,那就必须对屈原及其所著代表作《离骚》有所了解,并在此基础上,对屈原的精神和形象有一个基本的把握。
2 屈原的基本人格和品质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载:“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又云:“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所作《离骚》,“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形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对于屈原以《离骚》为代表的作品以及屈原的思想、人格、品质,后人研究和评价颇多,览之一二,这里仅择郭沫若先生对屈原及其作品的评价做个简要的介绍。
郭沫若先生认为,屈原是一位具有卓越诗才的、热爱人民的伟大诗人。他写道:屈原以《离骚》为代表的诗歌作品“在中国的文学史上卷起了一次诗歌革命的风暴,在文学发展史上发生着深刻的长远的影响”[3]242。“象他这样的诗人在中国文学史上乃至世界文学史上都是有数的”。并进而指出:屈原是有他的卓越的诗才,但在这之上,使他能够有伟大成就的基本原因,是他对人民的热爱。郭沫若先生写道:“屈原尽管是贵族,但他是爱护人民的,以人民的声音为声音,以人民的痛苦为痛苦。这就是屈原所以赢得两千多年来的人民都同情他的地方”[3]231,“同情人民、热爱人民,这是屈原的基本精神。有了这种精神,所以他才能够博得人民的同情,他的诗也才能够有充沛的生命,……使两千多年来的中国人民一直都在纪念着他”[3]242。
郭沫若先生认为“屈原不仅是一位热爱人民的诗人,同时也是一位有远大抱负的政治家”。他写道:“屈原怀抱着德政的思想……充分地表现着他的革命的前进的精神。他主张德政,主张选贤举能,主张大一统。”他写道:“屈原是深深把握着了他的时代精神的人。他注重民生,崇尚贤能,企图以德政做中国之大一统,这正是他的仁。而他是一位彻底的身体力行的人,这就是他的义,象他这样大仁大义的人物我觉得实在可以‘参天地’,实在是如他自己所说:‘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的。”并解释道:“把人当成人就是仁,该做就要做就是义。”[4]83-84
郭沫若先生认为屈原是一位热爱自然的人:“他的感情真挚,想象力丰富,对于自然物也有同样极其深厚的爱。他爱橘树而加以赞颂,他爱各种各样的香草而尽力栽培,他爱南方的山川风物,而仿佛沉潜到他们的神髓里去了”[3]242。
郭沫若先生认为,屈原“实践上的行为很是一位现实的人物”。他写道:“他持身极端推崇修洁,自己的化名是正则和灵均,又反反复复地屡以诚信自戒,而对于君国则以忠贞自许。”[3]176他写道:“屈原的道德节目(注:词汇)也和儒家所理想的别无二致。他是注重在‘修己以安人’的。例如:‘瞻前而顾后兮,相观民之计极,夫孰非意而可用兮,孰非善而可服。’……‘善不由外来兮,名不可以虚作’。……‘重仁袭义兮,谨厚以为礼’……‘定心广志,余何畏惧兮’。”也正如屈原自己在“平正、朴素的《橘颂》”(郭沫若语)里所言:“闭心自慎,终不过失兮,秉德无私,参天地兮”[3]217-218。
故而,郭沫若先生深切地写道:“应该不嫌重复地指出,是他的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热爱真理,热爱正义,而能够沉潜到生活与自然的最深处。他是在用他全部的生命来创造他的诗歌,因而他的一生也就写成了一首不朽的悲壮的史诗。”[3]242
据上引述,屈原可谓是一个“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真理、热爱正义而又热爱自然,忠贞诚信、修洁自慎、秉德无私、平正朴素而又感情真挚”的人。吕凤子先生之所以取“正则”为校名,无疑是缘于吕凤子先生对屈原的人格和品质的理解和景仰,也正如先生自己所言:“屈子魂就是我正则的校魂!”由此,关于“正则”的真正含义,虽然至今未见有吕凤子先生亲自撰文解释的直接史料,但也就有理解的思路可循了:可以从屈原的人格、品质对吕凤子先生的影响以及吕凤子先生的追求和作为中去探析和把握。
3 吕凤子先生的追求和作为
据前所述,屈原的“精神”、“形象”、“思想”、“人品”、“才能”、“成就”正可用来映现凤子先生的追求和作为。其实,“屈子魂”之所以被凤子先生定为“校魂”,正是因为“屈子魂”乃是先生之魂,并一以贯之地体现在吕凤子先生一生的思想作为和书画作品中。现略述一二于后。
吕凤子先生认为“教育事业,福人之事业也”[5]25,“人类教育绝对的目的,在谋人类完全幸福,根本在抑人类无厌之私欲”[5]24。“人间事业无不直接间接受教育的影响,即都曾受教育而来。所以从事人间教育者,他的目的应该永久是创造人间文化,获得人类幸福。即永谋发见生力变幻无尽之原则,而使社会生活趋向合焉”[5]68-69。因此,吕凤子先生竭尽自己的全部身心和血泪,从事人间的教育事业。而教育的目标,就是他之所以办教育的宗旨——培养具有屈子之魂的人。因之而倾其一生心血办起了自幼稚园、正则小学到正则中学、正则职业学校以及正则夜校和补习学校,直至大学专科的正则艺术专科学校。
进而,吕凤子先生认为:“教育事业,纯粹道德事业也。”[5]25“人类教育绝对之目的,在谋人类完全幸福,”[5]24世上一切纷乱之原“即在各谋完全幸福之不得”,“无厌之生欲是也”,而“道德为完全幸福之本原,即为完全幸福之本体,舍道德无所谓幸福,舍抑欲无所谓道德。”因此要“直接阻止私欲之发生,确立道德之基础。”[5]24正如周永健先生所说他:“把道德的幸福立为完全幸福的实体,有道德的存在,方有真我的存在,道德、真我的前提是抑欲(人之私欲),抑欲方能体现真我的价值和作用,而这价值和作用是与自然之用相通为一的”。吕凤子先生始终不舍教育的本旨——培养高度道德心以“成人”,这个“人”的标准,就是他心目中偶像屈原。
如何进行道德教育?吕凤子先生在道德教育的实践中进一步认识到,道德教育的实施在于“美”的教育、“善”的教育、“爱”的教育、“真”的教育。他说:“欲实施道德教育,根本在兴美感教育。”[5]24并指出:“好美、恶恶,是人的天性,所以美育才有实施可能。”[5]2因之,他作为我国兴办现代美术教育的第一人在上海创办“神州美术社”,就是“要在美的境界中发现道德境界”[5]82,并把美术作为“人们追求美的一种成物或成事的活动”,并揭示美术与育人之间的关系:“成物叫做美术品,成事叫做人生制作,实质是同样的艺术活动或艺术制作。”[5]79他进而认为“事之美者则多叫做善,便因善无不美,美无不善。”[5]79“艺术制作止于美,人生制作止于善。人生制作即艺术制作,即善即美,异名同指也。”[5]81同时,吕凤子先生体认到:“我之本体曰真我”,“真我为吾人高等生命,为一切道德所由出”,“真我恒以道德责任临命吾心,使不为无厌之欲所迫作一切孽”。至于“真”与“美”、“善”的关系,凤子先生认为:“合美与真之谓善。”进而认为“自然本体言之美即真,真即善,善即美也。”用今天的话讲,育德以“美”、“善”、“真”,就是进行“理想价值”教育,凤子先生只不过“叫理想价值做美善真”。而“与己(自我的力量和作用)并存而导之成其异(创造人类文化,获致人类福利)的一种作用名曰爱。”“我们爱一切己,不仅爱自己”,“我们要从爱完成每个自己”,“我们要从事表暴(反映)爱的力量”。并指出:“己为物欲所至时则爱失其用,爱复其初则才尽其用,才尽其用,生尽其性也,斯为善。才尽其用,力尽其变也,斯为美。”[5]81他创办学校即他所说的“特设这个教育处所”,就是“使这处所成为爱的源泉,不复成为酝酿人间怨毒处所。”[5]70他的这种愿望也体现在他亲自创作的《正则校歌》里:“惟生无尽兮爱无涯,璀璨如花兮都如霞,畴发其蒙兮茁其芽,鼓舞欢忻,生趣充实,正则正如秋月华,美呀!”[6]22综上所述,凤子先生正是本着“真的自我,爱的教育,美的艺术,善的人生”,即以“求真、尚美、博爱、至善”的精神“为人间留下千古的光和热”。对这种至高无上的纯真理想,用尽自己的一切力量去践行。
吕凤子先生的人生信念、教育思想,“正则”所蕴含的精神,也充分融于他的诗画作品之中。他在国立中央大学艺术系国画组教学时,每学期都要率领学生去庐山、黄山、华山、终南山、虞山、龙门等山水胜地写生,这一时期,在他泼墨式挥洒写意的山水画里,正体现了景与理的相洽融合,包含着他对自然生态和精神生态的特定理解,表达了他对人民以及自我生存的哲思和关切。根据《吕凤子画鉴》[7]提供的资料,“五四”运动前后,吕凤子先生目睹国家面临生死存亡的情形与南宋时期十分相似,于是他多借宋朝爱国诗人陆游、辛弃疾等诗词为画题,通过仕女、野老抒发自己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1940年前后,他画的《逃亡图》、《敌机又来夜》、《忆江南》等,反映中国人民在日寇铁蹄下所遭受的沉重苦难,表达自己对沦陷于日寇铁蹄下的江南故乡的怀念心情。1950至1955年间,他“作为祖国优秀的儿子,国家的前途,人们的命运,已经是和自己相联的了”。以一腔热爱新中国、热爱共产党、热爱人民的激情,积极创作,歌颂新事物。他所作的《老宋唱》、《翻身农民像》、《送公粮》、《老积极》、《苏州园内新游人》、《老王笑》、《阿四的心愿》、《菜农的喜悦》等等一系列作品,其中贯穿的主题就是爱祖国、爱人民,一展吕凤子先生对人生、对民族、对普通群众的拳拳爱心。艺术制作也即人生制作,即使是他画的松、梅、山水等,也洋溢着这种情感,如他画松,“迎风傲立在石山之巅,松针都奋发向上,表明他仍有犹如火炽的爱国热情”,也“倾吐了自己热爱新中国和热爱生活的心情”。
吕凤子先生一生大部分时间居于乱世,他的诗词也多是感事伤时、爱国爱民与抒怀之作,有的近乎于血泪的呼唤和呐喊。如所填《忆江南》词云:“无物我,只是未忘情。一念永怀人可爱,遂叫苦绝世间心,剩有泪如倾。”又如《东风第一枝·纪念立校三十三周年》词云:“甚一切人间哀乐,些儿尽化泪和血。泪应涓滴无遗,血也不留涓滴。不留涓滴,要使长留千古热。”[6]55情感沛然,意深境阔,大有《离骚》之风!
屈原在《离骚》中写道:“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1]47吕凤子先生一生践行也正如此言,他在纪念立校三十三周年时讲到:“我们便在自设的学校里这样做了三十三年到现在,以后仍因之以曼衍所以穷年也,不绝变迁的去做”。[5]88晚年,欣逢新中国成立,他高兴地说:“我一生寻找人的价值和意义,现在才算找到。旧说,朝闻道夕可死矣。但我还不愿意即死,我还要好好地活几年,做几年,以弥补过去的白活、白学、白苦的损失。”[8]因此,而经常扶病工作,“忘我”地为人民服务,又多么近似于当年的屈原!
4 结束语
据上分析,凤子先生所赋予“正则”的含义,除了以往在吕凤子研究中所给予的“公正公平”、“依法施教”、“勤劳朴素、以身作则”解释外,主要的还应含有“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真理,热爱正义而又热爱自然,忠贞诚信、修洁自慎、秉德无私、平正朴素而又感情真挚”之意,如果用吕凤子先生自己的话概而换言之,那就是“求真、尚美、博爱、至善”,而事实上,所有这些是先生自己的办学理念和实践,为“正则”作了最好的阐释,他毕其一生的追求和作为,就是认定“有了‘爱’和‘美’,才有‘善’和‘真’”,取“正则”为校名可能也正是先生这些情感抱负的寄托。吕凤子先生的一生志行高洁,不与俗同,展示了他的人格魅力,这种魅力,正是“正则”精神的体现。“正则”,是他所倡导的教育的准则,“正则”,就是正则学校之魂!
[1]陈子展.楚辞直解[M].江苏:江苏古籍出版社,1995.
[2]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4:424-425.
[3]郭沫若.郭沫若古典文学论文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4]郭沫若.蒲剑集[M].重庆:重庆文学书店,1942.
[5]吕去病.吕凤子文集[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
[6]吕去病.吕凤子韵语[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6.
[7]吕去病.吕凤子画鉴[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
[8]郑润生.德高望重,垂范千秋[G]//吕凤子研究文集.镇江:吕凤子学术研究会,2000: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