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读者诚信教育浅谈
2012-08-15孙斌静
孙斌静
(镇江高等专科学校 图书馆,江苏 镇江 212003)
1 问题的引出
诚信渗透社会各行各业,是社会各界一直关注的热点问题。社会的进步,不仅提高了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同时也诱发了人们强烈的利益欲望。在金钱等利益的驱使下,有的人泯灭良知、背信弃义,给社会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而诚信的缺失也必将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腐蚀剂。社会的诚信危机逐步影响到大学校园,在悄悄地诱发着大学生诚信的缺失[1]。如图书馆读者的信用缺失一直是困扰图书馆管理的主要问题之一。
李大钊曾说过:“图书馆和教育有密切的关系。”图书馆是大学生的第二课堂,在培养现代教育价值观中的教育作用和优势是课堂教育无法替代的。本文拟从图书馆面临的读者诚信问题入手,探讨一些解决方案。
2 大学生读者诚信缺失的外在表现及成因分析
2.1 外在表现
诚信属于道德范畴,是一种社会意识,在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中,通过一定的行为表现出来。在高校图书馆里,大学生读者诚信缺失的主要表现有:所借图书逾期不还;进入书库不使用代书板,图书随意乱放;故意藏匿图书,以备己需,造成图书位置错乱;恶意占有图书,把有收藏价值的图书借出后谎称丢失,据为己有;撕页、裁挖图书、杂志,造成图书、杂志缺页或“开天窗”,或在图书上圈画,造成图书污损;偷书,造成图书资源流失;霸占有限的阅览座位;对图书馆网站进行恶意攻击和破坏、违规下载大量电子文献,造成网络的拥堵及瘫痪等。
2.2 成因分析
2.2.1 诚信教育的缺失
大学生读者诚信缺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家庭对孩子诚信教育的忽略,也有社会大环境的影响,还有学校诚信教育的缺失。许多高校更多地注重技能培养和知识的传授,将德育放在次要位置。高校在管理上也缺少必要的措施,如对大学生的不诚信行为缺少有效的遏制措施。
2.2.2 图书馆管理及规章制度的不完善
诚信是人的一种行为活动,是人在实践中表现出的一种精神。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在个人与个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相互关系中,一方非诚信行为的出现往往会导致另一方非诚信行为的出现,进而产生连锁反应,引发信用危机。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具有公共性和共享性,图书馆工作人员的职责是为读者提供信息服务。对读者来说,享受图书馆的信息服务是他们的权利,但遵守图书馆的规章制度也应是他们的义务。
当前,图书馆在规章制度建设和为读者提供信息服务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降低了读者对图书馆服务的满意度。
1)规章制度不健全,未能对读者行为起到规范和约束作用。
2)管理人员忽视图书馆的教育职能,未把图书馆视为育人场所,积极发挥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作用。服务态度生硬,言语冷淡,使读者趁兴而来,扫兴而归[3]。
3)图书馆服务不到位。OPAC信息查询系统由于存在错误或者更新不及时导致不能正常使用,造成有的图书只有目录却无索书号和馆藏地,剔旧、遗失或受损图书的数据信息没有及时修改等。数字化资源因网络或服务器原因无法使用。书刊管理不善,旧书没有及时修补,过刊装订周期过长;新书刊上架时有滞后,整架不及时;对读者的指导不得力,导致乱架情况严重,读者查找困难。
3 图书馆对大学生读者诚信教育的策略
“孟母三迁”,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说的都是环境对人的影响。图书馆要加强读者诚信教育,积极倡导环境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理念,首先应该从环境入手,营造一种诚信、文明、整洁、优美的阅读环境和人文环境,让读者走进图书馆犹如走进知识殿堂,在高雅的环境中净化心灵、陶冶情操、激发进取精神。
3.1 完善借阅制度
诚信是一种内化的道德规范,是他律和自律的统一。图书馆的规章制度对读者而言,属于他律。规章制度的标准化、具体化、条文化可以有效促进行为的规范化。高校图书馆的规章制度大多非常具体,仔细观察,不难发现这样的字眼:“不许大声喧哗,不得穿拖鞋入库,不得占座位,不得吃零食,不得换用借书证,不得撕书,不得藏匿图书,不得……”。这些规定简洁、醒目,但从另一角度来看,这样的文字表述也会给读者带来一些不好的心理暗示。如果改用更为正面的语言,如“少一声喧哗,多一片宁静,播洒知识万千,创造美好环境”等,对读者的引导可能会更好一些。
图书馆应该通过各种媒介与途径,加大宣传力度,让读者了解遵守规章制度的重大意义[2],熟悉图书馆的馆藏结构、规章制度以及服务功能。通过举办讲座的形式向读者详细讲解各项借阅规则,如借阅期限、借阅权限以及代书板的使用等。让读者了解相关制度,做到心中有数,变管理约束为自觉行为意识。
3.2 加强图书馆员职业道德建设
图书馆员的言行举止、服务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读者的借阅行为。图书馆员要自觉按照《中国图书馆员职业道德准则(试行)》严格规范自己言行,做到爱岗敬业、乐于奉献、规范服务、尊重读者、公平守信,用优良的工作作风、高尚的人格魅力服务读者、感染读者[4],启迪读者学会做人、做事。积极营造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的环境,让大学生读者耳濡目染,受到教育。
3.3 坚持服务质量第一
图书馆的服务质量是其生命力所在,同时也是诚信原则最实际、最直观的体现。因此,图书馆必须通过多种途径收集各种不同类型的知识信息,扩充信息资源,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需求,赢得读者的高度信赖。
3.3.1 加强数据库管理
对剔旧、遗失或破损的图书要及时在数据库中更新相关信息,对问题图书及时处理,开设BBS在线咨询平台,提高读者使用率。以读者为中心,采购高质量电子资源,密切关注维普、超星、清华同方等数字资源的使用动态,出现问题及时与数据供应商沟通并加以解决[5]。
3.3.2 加强图书管理
旧书及时修补,过刊及时装订。新书到馆后,及时分编、加工,并在网络上发布新书预告,使读者心中有数[2]。新书入库后按时上架、整架,减少乱架情况发生。
3.3.3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了解知识产权许可的合理使用范围。在为读者提供信息服务的时候,对于涉及著作权的作品,要严格区分读者使用该作品是用于学习或科研项目,还是用于营利,防止出现侵权行为。
3.3.4 加强检索培训
当好读者检索知识信息的助手[6]。根据读者需求,指导读者使用和访问数据库,让读者了解数据库的结构和检索界面,掌握检索方法和技巧,熟悉获取有关知识信息的有效途径。本着对读者高度负责的态度对信息进行净化、筛选。引导读者科学、健康地进行信息消费,汲取有益信息的营养,避免有害信息的侵蚀。
3.3.5 加强后勤保障
随时监控网络及图书馆自动化系统的运作情况,及时排除电脑故障,保证各种自动化设施正常使用。保证空调正常运转。及时更换坏灯泡,保证照明光线充足等。
除此之外,图书馆还应不断推陈出新,针对读者需求的多变性和多样化,采取多种服务策略,提供深层次的服务。
3.4 注重读者诚信教育
道德的本质在于道德的主体性,制度只能从行为上对人进行规范,对人的内心思想和信念无能为力。被强制的诚信行为只有转化为人的自觉心理才真正具有重大意义。因此,图书馆应采取多种方式加强读者思想教育,把好大学新生入馆教育培训关,使诚信的种子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
3.4.1 指导读者阅读
大学生读者接触面广、信息来源多、思想活跃、求知欲强、可塑造性大。图书馆员应该针对这个年龄段的读者,为他们提供关于传统美德、文化思想、人文精神、道德伦理等方面的图书资料,引导他们观看报纸、杂志以及网上的诚信专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使他们明白诚实守信是事业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在赢得他人及社会信任的必要条件之一。
3.4.2 加大宣传力度,联合学校和社团开展教育活动
图书馆应该充分利用广播、校报、馆内橱窗、网站等多种载体形式,开展主题鲜明、生动活泼的宣传教育活动。充分宣传现实生活中遵章守纪的典型事例、典型人物。用诚实守信的榜样鼓舞人,用弄虚作假、欺骗欺诈的反面教材警示人。
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不能仅停留在图书馆,还要与学校、社团及社会各界积极配合,使学生、家长充分认识诚信对成长的重要性[4]。针对社会上一些“诚信不可取”、“诚信很愚蠢”的错误现象开展警示教育活动,通过举办以诚实守信为主题的讲座、征文、演讲等活动,培育读者良好的信用意识,使诚实守信成为社会公众公认的道德观念和共同遵守的道德准则。
4 结束语
图书馆作为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肩负着文化传承与创新责任,也担负着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环境育人的神圣使命,在创建和谐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此,图书馆应以诚信管理来带动诚信服务,用诚信服务来提升大学生读者的诚信意识,在校园里形成“人人知诚信”,“人人讲诚信”的良好的道德风尚。
[1]王丽.高校图书馆读者诚信问题研究[J].兰台世界,2008(12):78.
[2]潘咏怡.读者服务诚信管理探析[J].图书馆论坛,2007(6):95.
[3]徐进.谈读者诚信缺失与图书馆诚信教育[J].河南图书馆学刊,2006(10):63-64.
[4]张惠梅.图书馆开展读者诚信教育的意义及途径[J].山东图书馆季刊,2005(3):24-26.
[5]汪昱含.大学图书馆读者诚信教育探索[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184-185.
[6]沙振江.构建图书馆诚信服务体系初探[J].津图学刊,2004(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