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性胰腺炎临床治疗体会

2012-08-15曾炜光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1期
关键词:胰酶非手术治疗腹痛

曾炜光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是指胰酶在胰腺内激活后引起胰腺及其周围组织自身消化的急性化学性炎症,是临床上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常累及多个器官,其发病机制与胰酶的激活、炎症介质活化、胰腺血循环紊乱、细胞凋亡等因素有关。临床表现为急性腹痛,疼痛多剧烈,常位于上腹中部偏左,向腰背部放射,进食后腹痛加剧,弯腰可减轻,伴畏寒、发热、恶心、呕吐、腹胀、食欲不振等。

本病常发生于成年人,胆源性急性胰腺炎多见于女性,酒精性急性胰腺炎则以男性为常见。根据其严重程度可分为轻型急性胰腺炎(MAP)及重型急性胰腺炎(SAP),虽然AP总的死亡率为2% ~10%,但SAP的病死率仍高达30%以上,其病情危重,并发症多,病死率高。我院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共收治胰腺炎患者32例,现将治疗情况加以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共收治胰腺炎患者32例,男17例,女15例,年龄28~69岁,平均42.6岁,病程24 h内者8例,1~2 d者17例,3 d以上者7例。均有上腹痛,腹胀,恶心,呕吐,伴有腰背痛的有18例。

1.2 诊断标准 参照1996年第六届胰腺外科学术会议《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诊断及分级标准》:①有暴饮暴食、酗酒等诱发因素。②有发热、上腹痛、恶心呕吐等临床表现。③体检腹肌紧张,但非板样强直,伴有腹部中度压痛。④血及尿淀粉酶升高。⑤排除其他急腹症。

1.3 治疗方法 32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全部采用非手术疗法,施行个体化治疗,中西医结合,并且严密监护,积极防止并发症的发生,经合理、全面的非手术治疗24 h后病情无缓解6例,转手术治疗,在术前准备包括改善循环,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改善胰腺和重要脏器的微循环,控制糖代谢紊乱,抑制胰腺分泌。术前常规应用制酸剂、静脉高营养等。术中充分清除胰腺坏死组织,保留有活力的胰腺组织,尽量减少出血,充分引流,术后采取上述综合治疗。

2 结果

30例患者均好转或痊愈,1例经合理、全面的非手术治疗后痊愈,1例并发胰腺假性囊肿、糖尿病于全身感染期行坏死组织清除引流术后痊愈,非手术治疗的24例中平均治疗8~15 d,患者腹痛,腹胀逐渐消失,尿淀粉酶转阴性;手术治疗的6例腹胀消失,平均治疗20 d。2例重型急性胰腺炎转上级医院治疗。

3 讨论

急性胰腺炎是一种严重的分解代谢疾病,可导致全身脏器的损害,病情发展迅速,甚至危及生命,尤其是重型胰腺炎患者由于剧烈全身炎症反应和全身性感染引起呼吸困难、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1]。本病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一直认为胰酶在胰腺内被提前激活是发病的始动机制[2]。胰酶被激活可能和胆汁、十二指肠液、胰液分泌亢进等因素有关。胰酶及其他生物活性物质引起胰腺水肿、出血、坏死和远处器官损伤和功能障碍。目前认为胰腺坏死和继发感染是死亡的最重要原因。

坏死的胰腺组织是否存在感染,是决定是否行手术治疗的关键指标[3]。判断坏死的胰腺组织是否存在感染,其最直接的证据是细针穿刺,加细菌检查。如果穿刺液涂片或培养证实细菌存在,那么也就确定了感染的存在,即可行手术治疗。本组1例SAP患者在入院16 d后出现发热,体温38.8℃,血常规:WBC 6.4×109/L,但经手术证实坏死胰腺组织已存在感染。因此,积极的手术治疗是必要的。急性胰腺炎的早期尽可能采取保守治疗,但在发现有胰周严重感染或胆管梗阻情况下必须及时采取手术治疗,手术方式以简便而保证充分引流、减压为目的。充分的腹腔、小网膜囊、腹膜后减压,有效的灌洗引流体系的建立,能够减少毒素的吸收,缓解腹腔内高压,减轻腹膜后胰腺外侵犯的发展,而有利于病情的控制。

总之,对急性胰腺炎的治疗应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综合各种治疗措施,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合理的掌握手术指征,及时中转手术,对提高治愈率有良好效果。

[1]罗小平,黄华容,廖锦歧.急性重症胰腺炎手术与非手术治疗的对比研究.中国现代医生,2007,45(23):17-18.

[2]李航.急性重症胰腺炎20例诊治体会.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8,7(7):95-96.

[3]张云珍,王孟,杨盼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体会.基层医学论坛,2008,12(5):120.

猜你喜欢

胰酶非手术治疗腹痛
胰酶肠溶微丸的制备及体外释药特性研究
不同冲管液在预防鼻肠管肠内营养堵管中的效果观察
腹痛难忍:生殖道畸形惹的祸
排卵后腹痛,别大意
手术与非手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研究
不同溶液对口服药与肠内营养乳剂固态标本的溶解效果分析
浅谈高活性低损失胰酶的生产技术
非手术治疗在Ⅳ级 Ⅴ级闭合性肝破裂中临床应用
特发性腹痛一例
压力性尿失禁的非手术治疗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