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

2012-08-15

科技视界 2012年7期
关键词:纵断面线形勘测

沈 鹃

(西南科技大学 四川 绵阳 621010)

0 前言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交通土建方向的一门主干专业课,内容包括平面设计、纵断面设计、横断面设计、线形设计、选线与总体设计、定线、道路平面交叉设计、道路立体交叉设计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道路线形几何设计的理论与方法、选线定线的步骤和方法、道路平面交叉和立体交叉设计的方法。本课程对于学生毕业后从事道路工程方面的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该课程的教学活动应受到重视。

1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1.1 课程内容多,学时数少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由公路勘测设计和城市道路设计两大体系组成,内容非常庞杂。以前分别开设了《公路勘测设计》和《城市道路设计》两门课程,每门课程分别有40学时左右。随着全国性整体教学的改革,将两门课程合为了一门课程,学时数也大幅下降。目前我校的《道路勘测设计》课程总共只有48学时,其中32学时为理论学时,16学时为实践学时。因此,学时数少而课程内容多的矛盾较为突出。

1.2 规范落后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的教材都是以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公路路线设计规范》、《城市道路设计规范》为依据编写的,而现行的《城市道路设计规范》仍然是90年的规范,没有重新修订。这样在讲授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设计方法、设计理念与时代脱节的现象。

1.3 学生对《道路勘测设计》课程的兴趣不高

目前我校土木工程专业培养方案将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开设在大三第一学期,此时学生刚刚接触到专业课,对专业课的认识和理解不够;而且此时学生没有任何工程实践经验,对道路的线形设计没有基本的感性认识。这些因素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某些知识(比如平面线形组合,平面与纵断面的组合等)的理解难度加大,从而影响了学习兴趣。此外,本课程不涉及高等数学或力学上那样具有很强的理论性、系统性和逻辑性的理论和计算,而是与几何方面的知识密切相关,使学生误以为很容易学,从而态度上不够重视。

1.4 实践教学环节薄弱

我校土木工程专业自采用2009年修订的培养方案以后,才将《道路勘测设计》课程的学时数由40学时的理论学时改为32学时理论学时加16学时实践学时。16学时实践安排为课程设计,但是仍然没有专门针对本门课程的野外勘测实习过程,造成对学生应用能力和动手能力训练不足,在培养学生实际工作能力方面受到一定限制。

1.5 教学方法单一

以往道路勘测设计课程由于教学软件、教学课件缺乏,主要以老师口头讲授为主,结合板书绘图及简单的课件演示过程,使教学内容的安排与知识表达的直观性受到限制,降低了课堂授课质量与效率,无法满足教学的需要。本门课程知识体系庞大,内容繁杂,并且实践性较强,在缺乏大量工程实例和有效直观的演示手段时,学生对课本的内容很难有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针对以上问题,现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谈谈本人对《道路勘测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

2 教学改革的建议

2.1 充分有效利用32学时课堂时间

目前本课程最大的矛盾是教学内容多而教学学时相对太少。所以,我们应该精心编写课程教学大纲,研究课程重点、难点,科学分配课时。做到讲课时重点突出、层次分明、点面结合、举一反三,强调关键内容。充分有效地利用32学时课堂时间,以求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我校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土木工程教研室自2007年就组建了《道路勘测设计》课程教学团队,对本门课程的教学大纲进行了多次修订,确定了本门课程的授课重点和难点。该课程的重点包括:道路平面设计、纵断面设计、横断面设计、道路选线和定线、道路平面交叉设计;难点包括:平面线形要素组合设计、平面桩号计算、平面纵断面线形组合设计、道路立体交叉设计等。

2.2 教师应与时俱进

我国道路建设发展突飞猛进,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新材料不断出现,然而标准和规范具有相对稳定性,不可能每年更新,教材又是以标准和规范作为依据编写。所以这就需要任课教师跟上时代的步伐,随时更新知识,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将学科前沿信息渗透到教学中。

2.3 启发式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如前所述,学生大一大二时学习基础课,对专业缺少感性认识,甚至一无所知。不少学生对土木工程专业认识不清,甚至对于以后所从事的专业缺乏信心。因此对该课程不够重视,从而影响学习兴趣。所以,主讲教师应在课上和课后列举大量事例,让学生意识到本课程的重要性,启发学生的思想,激发他们对自己所学的道路工程专业产生兴趣,并感受到自身责任的重大。同时强调毕业后作为专业人才,在工作实践中会用到大量本课程的专业知识。只有全面掌握了该课程中关于路线设计的内容,平面设计成果、纵断面设计成果和横断面设计成果,才能读懂施工图,具备工程技术人员的基本素质。

2.4 强化实践环节,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课程设计是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的重要环节。鉴于本课程设计任务较重,时间较紧,可采用学生分组进行课程设计的方式。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地使用工具书、查阅资料,正确运用规范和标准进行道路路线设计。因此本课程设计尤为重要。

此外,应尽可能安排一些道路勘测和施工方面的野外实习。或者将《测量学》实习与《道路勘测设计》课程有效地结合起来。

2.5 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目前先进的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已广泛地应用在高等学校的课程教学之中,以其生动、直观、高效的教学理念越来越多地被高校教师所采用。特别对于《道路勘测设计》课程,有很多概念比较抽象,而且道路线形本身就是三维图形,如果不通过图片、动画,甚至录像来进行讲解,学生就会很难理解。比如,教学大纲中提出的难点:平面和纵断面的线形组合,很多学生都不理解“平包竖”,想象不出最终组合出的线形,更不能理解为什么有些组合合理,有些组合不合理。这就需要利用道路透视图对线形组合适当和组合不适当的道路进行对比,获得形象逼真的道路全貌,有助于加强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3 结语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一门重要的课程,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生交通土建方向知识的健全,影响到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因此,需要教师和学生端正思想,相互配合,共同努力,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1]崔亚楠,高利平.《道路勘测设计》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研究与实践[J].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03-105.

[2]孟德光,董艳英,张明,吴建国.《道路勘测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分析与探讨[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0(1):64-67.

[3]於永和.大土木工程专业《道路勘测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高教论坛,2006(4):52-54.

[4]郭峰,贾晓敏.《道路勘测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探索[J].洛阳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3):57-59.

猜你喜欢

纵断面线形勘测
地铁线路纵断面优化系统设计与实现
短线法预制节段梁线形综合控制技术研究
大跨度连续刚构桥线形控制分析
勘测设计
100km/h线路节能坡纵断面设计研究
水利勘测
勘测设计
三维可视化技术在道路纵断面设计及土方量算中的应用
加成固化型烯丙基线形酚醛树脂研究
Reclassification of Oligodon ningshaanensis Yuan, 1983 (Ophidia: colubridae) into a New Genus, Stichophanes gen. nov. with Description on Its Malacophagous Behavi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