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媒体技术在《畜牧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2-08-15张廷龙邹本革

科技视界 2012年7期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技术课件

张廷龙 邹本革 张 伟

(青岛农业大学海都学院 山东 莱阳 265200)

所谓多媒体技术,是可以将文本、图形、图像、音频、视频等多媒体信息,经过计算机设备的获取、操作、编辑、存储等综合处理后,以单独或合成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技术和方法。在课堂教学中使用多媒体会实现对学生的多感官刺激,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因而,多媒体教学作为新型的教育手段、教育方法已越来越多地被教育工作者所重视和应用。通过多媒体在《畜牧学》课程中应用,证明多媒体教学确实优化了教学过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现将多媒体在《畜牧学》具体教学中应用作浅薄的探讨。

1 多媒体技术的优点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多媒体教学以其生动灵活的表现形式在高校中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应用。多媒体教学改变了传统教学“教师+粉笔+黑板+教案”的方式,集文本、图形、图像、声音、动画、视频于一体,实现图文并茂、声画并举,所以多媒体技术将会改变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最终导致整个教育思想、教学理论甚至教育体制的根本变革。尤为突出的优点是:(1)直观形象,克服抽象。(2)图文声像并茂,产生优良的视听效果,能多角度、全方位调动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3)动态模拟过程,有效呈现重点、难点。(4)及时交互,及时反馈,易于学生参与,师生互动;(5)节约课时,提高教学效率,扩大学生视野,更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

2 使用多媒体技术的必要性

《畜牧学》是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其中个论部分中包含有大量的介绍家畜品种的内容,多数90后的大学生以前没有接触过。如果采用传统的板书模式进行讲解,内容会显得比较枯燥,品种之间有所混淆,大大影响了教学的效果。如果采用多媒体教学,就可以将各品种以图片的形式形象的展示在大家面前,再对其外部特征及生产性能详细的讲解,给学生一个深刻而清晰的印象,从而取得良好的效果。

另外,课程当中包含的一些生理特点及饲养方面的知识,在讲解的过程中,通过图片、视频可以将不同的部位、特点、饲养房舍、器具生动的展现,大大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果。使学生能够很好的在大脑当中形成印象,提高了对于总体内容的掌握。

3 多媒体技术的作用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认知主体作用的发挥。在畜牧专业,很多学生对于本专业不感兴趣,这可能是由于就业以后的工作环境比较差,加上传统观念认为养殖是没有出息的行业,从而在学习过程中常常存在着学习兴趣不高、被动性的特点,尤其是在专科教学中这样的现象更明显。人机交互、立即反馈是计算机的显著特点。交互方式对于教学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它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形成学习动机。学生在这样的交互式学习环境中有了主动参与的可能,而不是一切都由教师安排好,学生只能被动接受。按认知学习理论的观点,人的认识不是外界刺激直接给予的,而是外界刺激与人的内部心理过程相互作用产生的,必须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才能获得有效的认知,这种主动参与性就为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发挥创造了很好的条件,即能真正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再加上多媒体提供外部刺激的多样性,使得图文并茂,使得学生既能听到又能看到,再通过讨论、交流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知识的保持将大大优于传统教学的效果。达到这样的目的需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来实现。

直观演示法。图片丰富、内容充实的课件会使《畜牧学》中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枯燥的只是生动化,感性的实物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的注意、记忆、思维都活跃起来,达到智力发挥的最佳状态。

视频展示法。繁殖技术作为《畜牧学》课程中的重要部分,是实用性很强的技术,其掌握起来需要一定的技巧。对于绝大部分在以前没有接触过的学生来说一切都是新的,最好的教学方法就是由教师来演示讲解。但是教师的操作只能让部分学生能清晰的了解整个过程,另外对于一些没有条件完成的实验不能完成,这样就会使得教学效果打了折扣。通过视频展示,再加以讲解,这样的情况下能够将操作的每个过程都详细的呈现在每个同学面前,使学生对其有了清楚地认识便于自己联系掌握。

4 《畜牧学》使用多媒体技术的基本原则

4.1 “板书与多媒体并存”

“板书与多媒体并存”是关于传统教学和多媒体技术在《畜牧学》教学中的定位问题。很多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教学的过程中犯了把传统的教学手段抛弃的错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在课堂中既要使用传统教学手段,又能使用多媒体,该用多媒体的时候用多媒体不用多媒体的时候不用多媒体,两种方法有机结合、取长补短。在具体的教学中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习惯合理使用两种教学方法,注意两者之间的自然衔接,过渡时要加以引导。

4.2 坚持“教师才是教学过程的主导”

“人(教师)—机(多媒体)—人(学生)”的多媒体教学模式给教师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带来了一定难度,怎样在多媒体教学模式下,发挥好教师对课堂的主导性和能动性成为多媒体教学必须解决的问题。

多媒体教学归根到底只是一种辅助教学手段,它与传统的黑板、粉笔一样只是教师为完成教学工作而采用的手段或工具。它只能充当教师的助手而不取代教师,不能代替教师的教学活动。如果教师过分的依赖多媒体,则失去了与学生交流的机会,不可能通过学生的体态、表情、眼神、语言和声调及时、微妙、有人情味地调整教学。这样的课堂教学缺乏教师和学生在思想上、情感上、精神上的交流,课堂气氛变得机械而枯燥无味,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因此教师要充分发挥其主动性、个人魅力,去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多媒体课堂教学的效果,从而达到教育教学的总体目标。

4.3 注重内容与形式和谐统一

多媒体的结构和编排要科学,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审美特点。比如在内容编排上,要遵循先易后难的顺序,并注意中间环节的衔接;在版面设计上颜色要简洁大方,一行字最好不要超过20个字以避免满屏文字带来压抑心理;每页内容应尽可能做到是一部分的完整内容,以便学生对知识整体的把握,构建知识体系和框架,对知识内容多而长的,应按一定的标准,有目的地在空间和时间上进行分块;最后,要注意文字声音图像动画的合理组合,以适合学生对知识信息的加工和记忆。

4.4 多媒体课件要精心设计

多媒体课件之所以有那么多的优点,并不是将的将图、视频、文字进行简单的罗列。要将多媒体课件的巨大作用发挥出来那么首先要精心的对课件进行设计。包括背景的选择、图片的选择摆放、文字的体现、视频的链接、页面的切换等等。在符合学生的视觉习惯的前提下,能够快速持久的引起学生的兴趣。

不可将课件做的花哨、时髦。这些过多的修饰使学生兴趣昂然的注视屏幕,但没有抓住内容的精髓,使多媒体技术“喧宾夺主”。

不可用多媒体信息资料对学生进行“狂轰滥炸”。这样易使学生产生视觉疲劳,没能给学生以启发和教育。

所以多媒体内容要经过精心的筛选,颜色字体搭配合理,既要重点突出,宁精勿滥,但也不能过于花哨,页面的切换要适宜,从而发挥出多媒体的最大作用。

总之,在《畜牧学》教学实践中,不必每章、每节都牵强附会地运用多媒体技术,而是要因“课”制宜,使多媒体技术与传统板书有机结合,这样才能真正发挥传统教学模式和多媒体技术的优势。

[1]白雪松,杜鹃.关于高校多媒体教学的思考[J].科技教育创新,2011,24.

[2]李雅丽,薛同莲,周晓燕,等.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的有效性研究[J].科技资讯,2010,35.

[3]陈莉.关于高校多媒体教学的探讨[J].教学研究,2010,2.

[4]徐翔民.浅谈高校教学中多媒体的应用[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1,6.

猜你喜欢

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技术课件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初探
多媒体技术在影视动画后期特效中的应用
用Lingo编写Director课件屏幕自适应播放器
从“广用”到“省用”——谈音乐教学中课件使用的“度”
多媒体教学在语文课堂的有效应用
提高高中数学多媒体课件质量的几点思考
多媒体教学为高中语文课堂插翅添翼
如何正确认识多媒体教学
应用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取与舍
多媒体技术在中学英语写作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