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比较国内外高职教育中对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

2012-08-15陈钰伟

科技视界 2012年7期
关键词:科学研究科学素养素质

陈钰伟

(无锡广播电视大学 江苏 无锡 214011)

1 国外高等职业教育中科学素质的培养

1.1 美国重视科学素质培养

美国重视科学素质培养始于20世纪60年代初,到90年代提出2061计划,更把提高全民的科学素质作为科学教育的目标。就科学方法和科学态度教育而言,60年代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态度和技能,教材中的体现是增加大量的实验活动,把科学方法的学习放在首位。

体验科学研究过程,提高科学素养

教师介绍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原理,让学生了解应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的步骤,即:明确问题—收集资料—提出假说—验证假说—接受或摒弃假说—得出并报告结果。在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中,使学生逐步掌握应用科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所需要的一些列过程技能。

美国注重对学生进行科学研究的过程及技能教育,科学方法的训练内容也比较全面。2061计划中指出:各种科学领域中知识的探索和技术的应用都随着时间的发展和新设备的出现而不断变化,但各种科学探索的过程是相似的,科学研究都需要有证据、可以进行操作的假设、逻辑及理论上的分析、得出并解释理论结果、努力识别和避免偏见。因此,美国更注重行为教育而非单纯的理论学习。

1.2 英国的科学素质的培养

英国也是在科学教育中重视科学方法训练和科学态度培养的国家。他们强调要训练学生进行科学研究计划的方法、提出问题、设计实验;使学生懂得生物学不仅建立在观察实验的基础上,而且建立在怀疑、提出假说、验证假说及互相交流的基础上。在教学中充满了科学研究的气氛。

1.2.1 将“探究—发现”教学理论引入教材

教材重视提供学习背景材料,倡导教师提出质疑,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由此激起学生进行探究的欲望。在教师引导和组织下,让学生去发现知识和掌握知识。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养。例如,学习“生命是如何开始的”的内容时,进行对照实验,组织学生进行如下活动:观察煮熟的鸡卵、观察生鸡卵、观察开始孵化了的鸡卵,在暖房参加鸡卵孵化的管理工作。随着这些活动的逐步进行,学生的知识逐渐增加,最后达到对鸡卵的结构、受精卵的产生、鸡的个体发育等知识的学习,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英国教材没有纯粹的学术知识的介绍,而是提供了引导学生自己获取知识的材料。

1.2.2 英国教育较重视科学方法的教育

教材还设计有关于“研究生物”内容,它分为以下几部分:(1)研究什么。介绍了一些常见的生命现象,及我们可以在哪发现生物体;(2)你发现了什么。 使用放大镜分类鉴别所观察的生物体。如:对微小动物的观察,注意观察动物的各特征,找出它们的主要特征并加以分类,这样不但认识了不同的动物,还知道了各类动物的基本特征和鉴别特征;(3)在观察动物的结构时,研究动物的生活习性,寻找动物活动的证据;(4)观察研究动物的各种行为。在教学中处处渗入“探究”的成分,重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学生的学习潜能逐渐得到开发,学生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体验到了科学研究的过程,也学会了相关的科学方法,从而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质。英国的生物学课程不仅重视系统的科学方法的训练,还将设计实验及科研过程纳入教学要求。学生还必须具备进行科学交流及评价的能力、应用所学知识解释生物学问题的能力、勇于并能够提出独到见解。科学教育在重视训练科学方法的同时,重视科学态度教育。如实事求是、独立思维的科学态度;加强学生的互助式学习与合作意识的培养;重视科学与生活的联系。

1.2.3 新加坡教育

新加坡的高等教育也非常重视对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新加坡教育已摆脱了东方教育中重视理论教育的模式,教学目标、内容、形式等已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动手能力和科学素养的培养已上升到更高的位置。

前些年,我到新加坡南阳理工学院学习考察,感触较深,该校对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培养方向是大专层次的应用型人才,然而却非常重视对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在指导教师的带领下各课题组正忙于他们的课题研究,学生兴趣浓厚,大胆动手,认真投入的态度使国内教师非常羡慕,即使指导教师不在,学生们仍有条不紊的进行研究,据说有的成果还获得国际奖项,申请了专利,这不但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质和就业的资本,也提高了学校的知名度。因此,高职教育渗入探究性学习是有着其深远意义。

2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的现状

2.1 学生状况

随着生源的逐年减少,学生的整体素质也在逐年下降,对于五年高职的学生在求学的道路上,虽然高中没有考上,今后基本失去了上大学的机会,但学生仍然憧憬着美好生活,仍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期盼着求学的梦想,进入高职后由于学业一下从初三那紧张的学习状况松懈下来,课务和作业量的减少,学生无所事事,逐渐消磨了学生的志向,人生观、价值观已不再明确,小学和初中又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应试教育导致他们主动学习的能力低下,创造性思维也消磨殆尽,因此在传统的高职教育中,大多数学生只是得过且过的度过五年,最终并未学到真正的本领,动手能力也不强,导致学生就业时很茫然。

2.2 传统高职教育偏重理论教学,课堂中教与学很难得以优化

传统高职教育尤其基础课,偏重理论教学,虽然现代教学媒体已进入课堂,直观教学已能丰富课堂的学习形式,但因高职的学生基础还不够扎实,教师的教学大多仍继承那单一的传授式教学,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难被激发,即使采用启发式教学,有时也会启而不发,学习始终很被动,学习的实效性较低。

教学形式单一,实训较少或只见于形式,学生动手的机会不多,学习只是传承知识受体,创新思维得不到开发,创新行动较少,很难有机会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缺乏科学素养的培养,几乎难见探究精神。

2.3 高职基础课教材编写粗劣,有拼凑嫌疑

如高职《基础生物学》教材版本虽多,几乎很难寻觅到适合现代高职教育教学的教材,大多数教材编写有拼凑嫌疑,往往一本教材由十多位编委编写,教学内容缺乏连续性和系统性,教材中几乎见不到有关对学生进行科学素养培养的内容,高职教育就不需要有科学素养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如爱迪生、比尔·盖茨、乔布斯等未上大学或中途退学仍成大业,这离不开在早期教育中,他们接受了科学素养的培养,因此,高职教材应当改革,应充实更富有创新探究的成分。

3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中应重视科学素质教育

我国的高职教育更注重的是培养应用型的劳动者,更强调的是培养学生的各种技能和学会谋生的本领,然而高等职业学院需要科学素质教育,它不是单纯的专业教育,它是面向全体学生,面向所有专业的。相对于专业教育的专门性和应用性,科学素质教育更注重学生的科学素养和能力培养,强调在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渗透着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的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他应具有综合性和基础性的特点,它所教授的是全新的具有开拓精神的知识领域,是顺应时代发展的高职教育。

中国的高职教育既要发挥本国的教育优势,又要吸取西方教育的先进理念,走中国特色的教育之路。在应试教育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在科学素质和能力方面都有所欠缺,因此,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中应重视素质教育和能力的培养。

如今高等职业教育已确定为国家重点建设的高等教育之一,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正处于黄金的发展时期,国家建设正缺少大量的应用型技术人才,因此高等职业教育将大有作为。然而当今我国职业院校的学生,学习基础较差,学习缺乏动力,传统的教育已难于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已落伍于时代,因此教育教学形式和方法必须变革,以顺应时代的需要。西方的教育较重视科学素养的培养,对指导我国职业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我国的高职教育偏重理论教育,若能将东西方两种教育有机整合,那将有利于培养出一支有科学素养的应用型人才队伍。

本人认为当今国家已确定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也提出有素质教育的计划,然而真正落实仍难以到位,应该说中学教材中呈现出的科学素质教育的内容逐年递增,创新教育教学有更多的呈现,而高等职业教育却明显落伍,表现在:第一,教材陈旧,编者大多为了职称而出书,缺乏创新;第二,教师的科学研究也不强,大多为了职称和项目基金,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方面下的功夫不多;第三,教师很少去了解西方教育,教育教学理念落后,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变化不大;最后才是学生,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学生学习缺乏积极性,学生缺乏人生目标,踏实的进取精神不够,科学素养和专业技能不高,难以成为应用型人才,因此呼吁高职教育应渗透对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

[1]邱开金.高等职业教育:学业与技能素质如何才能兼备[J].

[2]温景文.辽宁教育研究:适应新形势构建高等职业学校内部管理决策新模式[J].

[3]促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座谈会召开[J].中等职业教育:理论版.

[4]王光文.创新与提升之路:瑞士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启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5]白凌云,杨良超.浅析西方成功办学经验引导我国高职教育[J].

[6]张冬梅,吕敏,李妍.改革创新:浅谈高职教育教学的创新[J].

猜你喜欢

科学研究科学素养素质
欢迎订阅《林业科学研究》
欢迎订阅《纺织科学研究》
纺织科学研究
如何培养学生真实记录的科学素养
如何在日记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纺织科学研究
关注实验数据 提升学生科学素养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素质是一场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