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药配方颗粒剂在某院的使用情况分析

2012-08-04冯俊霞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30期
关键词:颗粒剂调剂配方

冯俊霞

(河南省登封市中医院中药房,河南 登封452470)

笔者现我院把这6年来中药配方颗粒剂的销售情况、患者对其接受情况以及使用颗粒剂的人群情况、医师及中药调剂人员对颗粒剂看法进行了汇总分析。现总结如下。

1 使用情况分析

1.1 自2006年以来销售情况分析

从这6年来销售情况来看,我院中药配方颗粒剂的销售额及其在整个销售额中所占的比例是在逐步提高。见表1。

表1 6年来销售情况

1.2 使用中药配方颗粒剂的人群及患者对其接受情况

作者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随访了500名多年龄段的市民,并对300例服用后的患者作问卷。现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对比分析。

1.2.1 市民关心的问题

一是药效。经调查发现,市民们最关心的是它的药效。中药饮片是要把一付药全放在砂锅里用水煎煮,而配方颗粒只是把整个方子的颗粒混在一起用热水冲服,能否保证药效是大家最关心的。二是价格。其中,超过53%的市民认为可以接受颗粒剂比饮片价格略高,但还有不少老年人认为用颗粒剂价格高而不愿接受。

1.2.2 接受配方颗粒剂理由

在使用过颗粒剂的患者多感觉颗粒剂服用方便。在问卷中显示大部分服用者对方便程度很看重,也是选择再次使用的主要因素,尤其是年轻患者或小儿家长。另外颗粒剂的口感好、携带方便也是患者再选择的一个因素。还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听从医师的决定,认为只要疗效好就行。

1.2.3 使用配方颗粒剂的人群

使用配方颗粒剂的人群大部分为年轻人及儿童,对于成人,尤其是老年患者使用此药比较少。主要原因是价格因素,老年人多嫌价格高。而对于儿童来说由于药味少、药量小,故药价因素不明显,年轻的父母乐于接受。而大部分年轻人选择它主要是考虑其服用、携带方便。

1.3 医师和中药调剂人员对中药配方颗粒剂的看法

1.3.1 医师们首先考虑的是等效性。颗粒剂提取是否等效?大多医师目前对药物提取方面知识不太了解,同时又缺乏相关的理论指导,其用量与饮片用量是否一致等问题不明确,对处方中颗粒剂的剂量也不好掌握,医生只能在摸索着应用,这是制约医生大量应用的主要原因。

1.3.2 由于实行小剂量袋装,缩短调剂时间,减轻工作强度,减少人员劳动量投入,中药调剂人员普遍乐意接受。但由于颗粒剂包装简单,单包装袋较小,药品名称字体较小不容易分辨,年龄较大的调剂人员取药时容易出错,需仔细核对。

2 讨论

中药配方颗粒是对传统中药的一种创新,同时也为服用中药的患者多了一种选择,并逐步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接受。我们应以一代代的中医中药人宝贵经验为基础,并借鉴世界相关先进技术,不断推进中药配方颗粒剂的发展。

2.1 重点扶持,完善标准

目前中药配方颗粒剂主要是几家大型中药企业自行研制,企业间同品种的质量标准不统一,临床等效剂量不一致,这些都影响着中药颗粒剂的发展。国家应该在中药配方颗粒剂研究方面重点扶持,组织一部分专家对其深入研究。把其现代化的制药工艺技术与近几年的临床使用中摸索出的经验有机结合,将“传统融入现代”,不断创新和发展中医药理论,在此基础上制定中药配方颗粒剂的法定标准,使医生在应用中“有法可依”,从而推动中药发展史上新的飞跃。

2.2 强化知识普及,推动新剂型的广泛应用

理论指导不足、医生经验缺乏是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阻碍新剂型发展的主要原因。建议大学开设中药配方颗粒剂制剂、应用等学科,一是开展中药现代化知识继续教育,对医院临床医生进行短期培训或进修,来解决对中药配方颗粒剂知识的不足问题。二是大量培养掌握中药配方颗粒剂知识的中医学大学生,普及中药配方颗粒剂知识,广泛应用这一科技成果,使中药配方颗粒剂在真正意义上得以顺利发展。

2.3 加强研究,对当前使用的颗粒剂不断完善

目前在我国,企业生产及临床应用多以单味中药配方颗粒为主。从日本、韩国和我国台湾地区使用配方颗粒情况来看,均认可中药复方(经方和验方)制成的颗粒剂,单味中药配方颗粒只能作为辨证时加减使用[1]。因此,建议借鉴国外经验,结合国内中医临床的用药习惯,多开发研制中药复方(经方)颗粒,并以此为基础辅以单味配方颗粒的随证加减,使其更加规范,使现代中药真正走上现代化、安全化、规范化的道路。

[1] 王智民,叶祖光,肖诗鹰,等.对中药配方颗粒发展的几点建议和应用前景分析[J].中国中药杂志[J].2004,29(1):1-3.

猜你喜欢

颗粒剂调剂配方
关于颗粒剂登记
颗粒剂四君子膏对脾气虚证模型大鼠心功能的影响
要不要服从调剂?
一招值千金 配方建奇功
绝密配方(下)
绝密配方(上)
新国标颁布 肥料检出植调剂按假农药处理
8%好米得颗粒剂在寒地水稻秧田的使用方法
板蓝根颗粒剂或可影响降压
住院患者口服药物拆零调剂的思考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