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归饮子加减治疗慢性荨麻疹66例临床观察
2012-08-03任永振
任永振
(河南省嵩县人民医院,河南 嵩县 471400)
笔者自2008~2011年运用当归饮子加减治疗慢性荨麻疹66例,并进行了西医对照观察,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25例均为门诊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6例,男29例,女37例;年龄7~68岁,平均37.6岁。对照组59例,男39例,女20例,年龄6~62岁,平均年龄35.4岁。2组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入选病例病程均在6周以上,每2~3天至少发作1次。临床诊断符合慢性荨麻疹。中医证候均符合气血两虚型,风疹块反复发作,延续数月或数年,劳累后则发作加剧,神疲乏力,舌质淡苔薄,脉细弱。常有情绪不稳情况。除外特殊型荨麻疹,且治疗前4周内无抗组胺药及皮质类固醇药物服用史,皆无明显季节性及诱因。
2 治疗方法
治疗组:当归饮子加减。基本方:当归、白芍、川芎、生地黄、炒白蒺藜、防风、荆芥穗各30g,何首乌、黄芪各3g,甘草15g[1]。加减:大便干者加大黄;痒甚加地肤子;热甚加蝉蜕、石膏;血热明显加赤芍、丹皮。用法:上方每日1剂,水煎2次,取汁300mL,分早晚2次口服。前4周每日1剂,分3次服用,小儿处方剂量按比例酌减。第5~6周改为2日1剂,第7~8周,每周2剂。
对照组:前4周予以氯雷他定(海南新中正制药有限公祠生产,规格10mg/粒),成人及12岁以上儿童,每次10mg,每日1次;3~12岁儿童,体重≥30kg,每次10mg,每日1次;体重<30mg,每日5mg,每日1次。第5~6周服用氯雷他定10mg,2日1次;体重<30mg儿童5mg,2日1次。第7~8周改为氯雷他定10mg,每周2次;体重<30mg儿童5mg,每周2次。治疗组、对照组每周均复诊2次,以观察病情变化情况。8周后判定治疗效果。
3 疗效标准及治疗结果
3.1 疗效标准[2]根据皮损及自觉症状按4级评分法(表1),计算治疗1周、4周、8周的疗效指数,并根据指数将疗效定为痊愈、显效、有效、和无效。疗效指数=[(治疗前总分-治疗后总分)÷治疗前总分]×100%,疗效指数分别为:痊愈 ≥90%;显效60%~90%;有效30%~60%;无效<30%。
表1 慢性荨麻疹症状及体征4级评分标准
3.2 治疗结果 见表2。
表2 2组临床疗效比较 n(%)
4 讨论
荨麻疹俗称“风疹团”,是由于皮肤、黏膜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增加而出现的一种限局性水肿反应。发病机制有变态反应和非变态反应2种。其病因较复杂,约70%~80%的患者不能找到原因,通常将病程超过6周或更长时间者称慢性荨麻疹。该病是一种皮肤科门诊的常见病,好发于中老年人,但近年来青少年人群中发病率有增高的趋势。氯雷他定是一种三环类抗组胺药,作用较强,疗效持久,且无中枢镇静作用等特点,故目前皮肤科将其广泛用于治疗急慢性荨麻疹,疗效肯定。
中医称荨麻疹为瘾疹,其风邪恋体为其主要原因。而慢性荨麻疹则为禀性不耐,气血失于调达。又因病程日久,邪气入络,络脉不通,阴阳失衡,以致机体卫外之气不足,风邪恋于机表,外不得透达,内不能疏滞,致使风邪搏结于皮肤,进而与气血交争而发病。笔者在长期临床实践中发现,慢性荨麻疹患者舌质淡苔薄,脉细弱,面黄乏力。故认为气血两亏,风邪蕴表是慢性荨麻疹的基本病机,调和气血,疏风止痒为基本治法。
当归饮子为《济生方》中的名方,方中当归味辛甘,性温,甘温以补血,辛散温通而活血通络,是为君药。白芍苦酸微寒入肝脾经而养血敛阴,川芎辛香行散、温通血脉,为活血要药。生地甘苦性寒,既可入心肝而清热凉血,又能入肾经以滋阴养血,为凉血养血之要药。白蒺藜质轻色白,可升可降,祛风平肝,镇静止痒;荆芥穗气质轻扬,轻宣发散,泄热散风,淸散血分之伏热,引邪外出,以收清血散热止痒之效。两药伍用,散风行血,镇静止痒之功甚妙[3]。荆芥、防风均味辛,两者相伍,则透散开泄肌表皮毛,疏风祛邪之力更强。白蒺藜、荆芥、防风皆为辛散之品,又有伤血耗气之犹,故加用何首乌、黄芪以养血益气。甘草味甘性平,能调和药性。且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有抗菌、抗病毒、抗炎、抗过敏的作用[4].诸药合用,共奏养血活血 祛风止痒之功。说明本方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可靠。
[1]尙炽昌 .方剂学[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210.
[2]郭在培 .咪唑斯汀(皿治林)治疗慢性荨麻疹35例疗效观察[J].临床皮肤科杂志,2001(30)6:379~380.
[3]吕景山 .施今墨对药[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52~53.
[4]高学敏 .中药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