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口服降糖药的应用新进展

2012-07-30陈伟荣曾黄辉

中国卫生产业 2012年22期
关键词:磺脲禁忌证吡格

陈伟荣 曾黄辉

广东省梅州市人民医院药剂科,广东梅州 514000

糖尿病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常见病,临床以高血糖为主要标志,常见症状有多饮、多尿,多食以及消瘦等,若得不到有效的治疗,可引起身体多系统的损害。临床典型病例可出现多尿、多饮、多食、消瘦等表现,即“三多一少”症状。严重患者可导致感染、心脏病变、脑血管病变、肾功能衰竭、双目失明、下肢坏疽等而成为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高渗综合症是该病的严重急性并发症。近年来,我国糖尿病患病率显着升高,患者人数达9000多万。究其原因,从遗传因素上看,国人为糖尿病易感人群,加上膳食结构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且老龄化进展速度快,目前我国已经成为糖尿病第一大国。本文就口服降糖药及其应用新进展做探讨分析。

1 各类口服降糖药

1.1 双胍类

1.1.1 种类 二甲双胍(降糖片,迪化糖锭,美迪康,格化止等);苯乙双胍(降糖灵,DBI);丁二胍。

1.1.2 作用机制 双胍类通过促进肌肉等外周组织摄取葡萄糖,抑制糖异生;延缓或抑制葡萄糖在胃肠道吸收,使患者的餐后血糖降低[1],增强外周组织糖的无氧酵解。其主要作用部位在小肠。

1.1.3 不良反应 双胍类降糖药的不良反应是胃肠道反应,表现为食欲不振、腹泻、口中有金属味或疲倦、体重减轻等。如果肠道反应较重,可改在餐前或餐后服用。大剂量服用双胍类降糖药物,可使患者尿中出现酮体,严重时甚至可以出现乳酸性中毒。

1.1.4 适应证和禁忌证 适应证:①在1型糖尿病患者中与胰岛素联用,可加强胰岛素作用,减少胰岛素剂量;②在非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与磺脲类药联用以增强降糖效应;③适应于肥胖型2型糖尿病经饮食和运动疗法仍未达标者;④在不稳定型(脆型)糖尿病患者中应用,可使血糖波动性下降,有利于血糖的控制。

禁忌证:手术、感染等应激情况。有乳酸酸中毒史,年龄>75岁,严重高血压,明显的视网膜病,进食过少的患者。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需用胰岛素治疗;贫血、缺氧、酗酒、慢性严重肺部疾病、严重肝病(如肝硬化)、肾功能不全、心力衰竭;妊娠期妇女。

1.2 磺脲类

1.2.1 种类格列吡嗪 短效磺脲类制剂。格列齐特:中效磺脲类制剂。格列本脲:长效磺脲类制剂老年人中慎用。格列美脲:新一代的长效磺脲类制剂。在体内容易与蛋白快速结合和解离,对血糖控制较为稳定。瑞易宁:为格列吡嗪的控释片,在体内缓慢释放药物[2]。

1.2.2 作用机制 ①胰内作用:主要为刺激患者β细胞分泌和释放胰岛素。②胰外作用:可通过多种代谢途径来增强患者周围组织中的胰岛素受体作用。③减少肝糖输出。

1.2.3 不良反应 ①低血糖症是磺脲类降糖药最主要,也是最危险的一种副作用。②体重增加。③消化道反应,一般而言,磺脲类降糖药的胃肠道反应不大,但有些患者也可能发生。④皮肤过敏反应:包括皮肤骚痒、红斑或麻疹,皮肤对光线过敏等。

1.2.4 适应证和禁忌证 适应证:①中年以上起兵的2型糖尿病,经一度饮食治疗、运动治疗效果不满意的患者。②40岁以上起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11.1 mmol/L,病程5年以内,未采用过胰岛素治疗,体重正常或肥胖者也可在使用该类药物的同时与双胍类药物联用。禁忌证:①严重肝、肾功能不全;②糖尿病孕妇;③合并严重感染,创伤及大手术期间;④有酮症酸中毒时;⑤磺脲药过敏者。

1.3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1.3.1 种类拜糖平(阿卡波糖),卡博平(阿卡波糖),倍欣(伏格列波糖),奥恬苹(米格列醇,miglitol)。

1.3.2 作用机制 食物中的淀粉(多糖)经口腔唾液、胰淀粉酶消化成含少数葡萄糖分子的低聚糖(或称寡糖)以及双糖与三糖,进入小肠在α-葡萄糖苷酶作用下分解为单个葡萄糖,被小肠吸收。在生理的状态下,小肠上,中、下三段均存在 α-葡萄糖苷酶,在服用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后上段可被抑制,仅小肠的中、下段吸收糖,故吸收面积减少,吸收时间后延,有益于降低餐后高血糖,在长期使用后亦可降低空腹血糖,可能与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有关。1.3.3适应证和禁忌证 适应证:通过饮食和运动治疗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单用胰岛素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单用磺脲类或二甲双胍药物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配合胰岛素治疗1型糖尿病,能稳定血糖,减少胰岛素用量。

禁忌证:慢性肠道疾病伴吸收或消化不良者、肠道炎症、结肠溃疡者、有肠梗阻倾向或部分肠梗阻者、可因肠道充气而加重病情者如疝气等,皆禁用。有严重感染、严重肝肾疾病、造血系统疾病者禁用,孕妇、哺乳期妇女及18岁以下儿童禁用。

1.4 噻唑烷二酮类药

1.4.1 种类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噻唑烷二酮类药物主要有罗格列酮和吡格列酮两大类。罗格列酮类的有:文迪雅(马来酸罗格列酮),太罗(罗格列酮钠);爱能(罗格列酮),维戈洛(盐酸罗格列酮)。吡格列酮类的有:艾汀(盐酸吡格列酮),卡司平(盐酸吡格列酮),瑞彤(盐酸吡格列酮)。

1.4.2 作用机制 增加患者的肝糖原合成酶活性,达到减少肝内糖异生作用,此药与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尤其是PPARγ相结合,从细胞转录水平增达到强胰岛素作用的效果,提高了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还具有调节糖脂代谢作用。

1.4.3 不良反应轻中度的贫血和水肿[3]

1.4.4 适应证和禁忌证 适应证:用于2型糖尿病病人经基础的饮食控制治疗后及体育锻炼后,血糖水平仍不能达到正常者。可单独服用,也可与磺脲类、二甲双胍等药或胰岛素联合应用。

禁忌证:心功能衰竭者;肝、功能疾病异常者。对本药品存在过敏者。1型糖尿病人或者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不宜应用,因吡格列酮仅能在胰岛素存在下发挥降糖作用。

2 各类口服降糖的作用效果

2.1 资料与方法

选取2011年间入院治疗的糖尿病患者208例,其中男性118例,女性 90例,年龄 21~82岁,平均(59±7.1)岁。 随机均等分为四组,标号1、2、3、4组。各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史病龄以及生活环境上无明显差别,具有较强可比性,可参与比较。1组使用双胍类药物控制血糖,2组使用磺脲类控制血糖,3组使用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控制血糖,4组使用噻唑烷二酮类药控制血糖。观察并对比治疗前和使用4组药物后患者血糖控制情况。数据均应用SPSS 13.0进行分析,组间比较均应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表1)

表1 四组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情况(s)

表1 四组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情况(s)

3组4组5.3±2.0 7.3±2.1 11.4±3.1 7.3±2.2 7.4±1.4 7.5±2.1 7.4±1.9

上述数据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由上表可知,与治疗前相比,4组均有优良的疗效,但是4组间相比,组间差异不明显,没有可比性。

[1]李明珍,于德民.口服降糖药物合理应用[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07,30(4):9-11.

[2]李春霖,杨光.口服降糖药物的临床应用与评价[J].合理用药,2007,5(4):20,24.

[3]贺桂全,岳刚,陈振瑾.5种口服用药方案治疗2型糖尿病的成本·效果分析[J].天津药学,2007(19):50-52.

猜你喜欢

磺脲禁忌证吡格
吡格列酮保护糖尿病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实验研究
吡格列酮对人胰腺癌细胞株PANC-1增殖、凋亡的影响及分子机制研究
“证”“症”“征”在医学科技期刊中的误用分析
吡格列酮对大鼠脑出血后炎症因子的影响
BMJ:糖尿病患者换药需谨慎,从二甲双胍更换为磺脲类药物增加不良事件风险
有关高压氧治疗适应证、禁忌证的几点思考
磺脲降糖药应该怎么吃
磺脲类降糖药你用对了吗
辽宁汉族2型糖尿病患者脂联素基因T45G多态性与吡格列酮疗效的相关性
Epidemiology of influenza viruses from 2009-2013-A sentinel surveillance report from Union territory of Puducherry, In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