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京市房山区2008-2010 年水痘暴发疫情流行病学分析

2012-07-16于海柱张士清高美丽

武警医学 2012年2期
关键词:出疹房山区托幼

孟 毅,于海柱,张士清,周 伟,高美丽

北京市房山区2008-01 至2010-12 托幼园所及学校水痘疫情较活跃。为有效控制托幼园所、学校水痘疫情提供依据,现将北京市房山区2008-01至2010-12 水痘暴发疫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人口资料来自房山区统计局统计年鉴,水痘疫情资料来自北京市房山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档案资料。

1.2 判定标准 水痘病例定义:具有轻度或中度发热、头痛、咽痛、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状,数日后皮肤黏膜分批出现斑疹、丘疹、水疱和结痂特征的病例[1]。根据出疹程度分为轻度出疹(<50 个散在皮疹)、中度出疹(50 ~500 个皮疹)、重度出疹(可触及大量皮疹或疹间无正常皮肤)。集体机构1 周内发生5 例以上的水痘病例,即为暴发[2]。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Excel 2007、SPSS17.0 软件对3 年间水痘暴发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房山区2008-01 至2010-12 共发生水痘暴发疫情21 起,总病例数193 例,占集体机构水痘发病总数的12.46%,根据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统计,发生水痘暴发疫情的集体单位总暴露人数为11 189 例,罹患率为1.72%。无死亡病例发生。发病多局限于某个班级,仅个别学校疫情发展较快,累及多个班级。其中5 起发生在托幼园所,涉及47 例,总暴露人数为1343 例,罹患率为3.50%(47/1343),16 起发生在小学,涉及146 例,总暴露人数为9846 例,罹患率为1.48%(146/9846)。托幼园所和小学罹患率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28.476,P <0.05)。

2.2 流行病学特征

2.2.1 时间分布 2008 年发生暴发疫情15 起,涉及146 例,2009 年发生2 起,涉及18 例,2010 年发生4 起,涉及29 例。暴发呈明显季节性,集中于5 ~6 月和10 月至次年1 月,发病数分别占暴发疫情发病总例数的38.86%和53.37%。2008 年的15 起暴发疫情中,有8 起发生于5 ~6 月,患者数89 例,占当年暴发疫情总发病数的60.96%,4 起发生于11~12 月,患者数43 例,占当年暴发疫情总发病数的29.45%(图1)。种水痘减毒疫苗后当月发病,均未超出水痘发病最长潜伏期(21 d),其中36 例病例在应急接种水痘减毒疫苗后10 d 内发病。

2.3 临床特征 出疹伴发热病例78 例,仅出疹病例115 例,轻度出疹99 例,占暴发病例数的48.19%,中度出疹 94 例,占暴发病例数的48.70%,无重度出疹病例。所有病例均未出现并发症。110 例有免疫史患者中,67 例为轻度出疹,43例为中度出疹,无重度出疹病例。83 例无免疫史患者中,32 例轻度出疹,51 例为中度出疹,无重度出疹病例。有免疫史和无免疫史患儿轻度出疹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463,P <0.05,表1)。

图1 2008-2010 年水痘暴发疫情发病时间分布

表1 暴发疫情中病例免疫史与出疹程度比较(n;%)

2.2.2 人群分布 患儿中男97 例,女96 例,比例接近1 ︰1。发病分布于2 ~14 岁年龄段。学龄前患儿中,4 岁组病例居多,占托幼机构暴发疫情总病例数的48.94%。学龄期患儿中7 ~11 岁居多,占学校暴发疫情总病例数的76.03%,其中7 ~8 岁发病数最多,占学校暴发总病例数的30.05%。外地患儿49 例,本地患儿144 例。2008 年发生的15 起暴发疫情中,12 起发生在小学,涉及病例117 例,占当年暴发疫情总发病数的80.14%,7 ~9 岁病例居多,占58.97%,3 起发生在托幼机构,共29 例,病例平均分布于3、4、5 岁年龄段。

2.2.3 地区分布 病例分布于11 个乡镇,10 个乡镇属平原地区,其中长阳(4 起、39 例)、良乡(4 起、35 例)、窦店(3 起、29 例)、周口店(1 起、17 例)病例数较多,占暴发总病例数的62.18%。仅张坊镇(1 起、6 例)属山区。据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所掌握的暴露人数计算,平原和山区暴发疫情发病罹患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69,P <0.05)。2008 年发生的15 起暴发疫情均发生在平原地区,其中良乡地区最多,共4 起,涉及病例35 例,占当年暴发疫情总病例数的25%。

2.2.4 免疫史 193 例中,110 例有免疫史,占暴发总病例数的56.99%,83 例无免疫史。能够查到明确接种记录的有82 例病例,其中39 例病例在接

2.4 控制措施及效果 区疾控中心及属地医院保健科发现托幼园所及学校发生水痘病例后,立即联系病例所在单位,要求患病学生及时就诊,明确诊断,居家隔离至所有水疱疹结痂为止,并持单位所在地段医院预防保健科复课证明方可入托入学。托幼园所及学校加强晨午检,教室开窗通风,做湿式扫除,对空气进行喷雾消毒,公用物品擦拭消毒,减少及禁止组织大型聚会活动。对15 岁及以下易感儿童进行应急接种,3 d 内应急接种率大于95%。防控措施落实较好的单位,水痘疫情发展较局限,疫情可得到有效控制,反之,易引起校内流行,累计多个班级。水痘传播广泛,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药物,水痘疫苗是预防和控制流行的最有效手段[3]。2008-01 至2010-12 房山区对于集体单位水痘疫苗应急接种达20 365 人次,有效遏制了水痘疫情的蔓延。

3 讨论

水痘在全球广泛流行,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儿童期常见传染病,具有高度传播性,患者是唯一传染源。易感者接触病毒后难于幸免,96%的病例表现有明显的临床症状,隐形感染者仅占4%[4]。温带地区儿童普遍易感,10 岁以下儿童多见[5]。考虑与儿童抵抗力相对较低、防病意识差、不良卫生习惯等自身特点有关,而且由于水痘减毒活疫苗为自费接种,价格较高,在儿童中接种率较低,未能形成有效的免疫屏障。加之“突破性”水痘病例[6](即疫苗接种者在疫苗接种后几个月至几年仍会感染水痘。有证据表明,这是由于再次感染野型病毒,而非疫苗株的再活化。)大量存在,病毒一旦引入托幼园所,易经空气飞沫、接触等途径迅速传播。有部分患儿在应急接种水痘减毒活疫苗后21 d(最长潜伏期)内甚至10 d 内发病,分析可能有两种原因:一是该病例很可能在应急接种时已处于潜伏期内;二是接种水痘疫苗后,体内抗体不能很快上升达到保护水平。

水痘的传染期较长,从皮疹出现前1 ~2 d 到全部结痂脱落均有很强的传染性[7],有些病例表现较轻,未引起校方重视,早期未及时发现患病学生,隔离不彻底,导致疫情蔓延,严重影响学生身体健康及日常学习。房山区水痘暴发呈明显季节性,暴发集中于5 ~6 月和10 月以后,此阶段正是适龄儿童入园、入学高峰期,大量易感人群聚集,加之正值冬春季节,更加利于水痘病毒存活及传播,尤其平原地区人口多,密度大,暴发疫情出现较多。

因此,要有效控制水痘在托幼园所及学校中的流行,应加强监测,尤其在高发季节,要早发现,早报告,尽早明确诊断,严格执行隔离及复课制度;一旦出现病例,托幼园所及学校严格按照区疾控中心及属地医院保健科指导进行消毒,切实落实有效防控措施,及时组织水痘减毒活疫苗应急接种,保护易感人群;加强健康教育,提高教师、学生及家长的防病意识和水平;尽管存在“突破性”水痘病例,但提高水痘疫苗接种率,形成稳固的免疫屏障,对于阻止传播流行和减轻发病症状仍是较有效的措施。

[1] 李梦东. 实用传染病学[M].2 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77-81.

[2] 贺 雄,孙美平. 北京市预防接种工作技术规范[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155-120.

[3] Oxman M N,Levin M J,Johnson G R,et al. A vaccine to prevent herpes zoster and postherpetic neuralgia in older adults[J].N.Engl J Med,2005,352(22):2271-2284.

[4] 杨南刚,顾惠心.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的流行病学研究现状[J]. 国外医学流行病与传染病学分册,2002,3(2):195-200.

[5] 迮文远. 计划免疫学[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1:608-615.

[6] 张 颖译. 健康儿童水痘疫苗接种[J]. 国外医学预防诊断治疗用生物制品分册,2005,8(4):155.

[7] 罗耀星. 免疫预防与疾病控制[M]. 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4:257-261.

猜你喜欢

出疹房山区托幼
房山区总工会结对支援张坊镇 全力以赴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
房山区总工会召开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报告会
房山区总工会 凝心聚力抗疫情 全力以赴稳保障
新时期“托幼一体化”管理的实践与探索
0-3岁托幼机构开展的现状与分析
观疹识病
北京市房山区532名中小学生营养状况调查
0~3岁婴幼儿入托需求与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小儿常见出疹性疾病的诊治
患过出疹性疾病的人是否不需要接种麻疹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