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面积脑梗死后神经性骨化性肌炎1 例
2012-07-16弥金凤
谢 星,弥金凤
1 病例报告
患者,男性,70 岁,2010-10-27 因突发倒地,意识模糊,左侧肢体运动障碍,急诊入院并行颅脑CT 及左髋关节X线片(图1),CT 提示脑白质脱髓鞘改变,髋关节X 线片未见确切异常征象;24 h 后复查颅脑CT 提示右侧额颞顶叶大面积梗死。患者病后2 个月左大腿肿胀、疼痛并逐渐加重,其间分别2 次行左髋关节X 线片检查,2010-12-22 左髋关节X 线片提示左髋、左股骨近端软组织肿胀并见大量斑片、片状高密度影(图2),建议进一步CT 检查。2010-12-23行左髋部、股骨上段CT 扫描(图3),提示左髋关节旁、股骨上段前方软组织内不规则团块状占位,见大量斑片、片状、云雾状钙化或骨化影,中心密度较低,边界较清,见骨纹结构,部分包绕股骨干,邻近骨皮质无明显增厚及破坏,髓腔内未见明显异常密度影;冠状重建图像显示延肌束走行分布。考虑:(1)骨化性肌炎?(2)骨旁骨肉瘤?经三位医师采用双盲法阅片,诊断为大面积脑梗死后神经性骨化性肌炎。因患者家属拒绝做外科切除术及活检术,故本例未得到病理证实。经骨外科、中医科会诊后决定采取行气活血、化瘀通络、消肿散结的中医治疗方法,分3 个疗程给予对症治疗。1 个疗程后患者肿、痛症状减轻,3 个疗程后肿、痛消失。
图1 神经性骨化性肌炎发病时X 线片
A. 延臀小肌、髂腰肌、股外侧肌走行分布的钙化/骨化性肿块,中心密度低,有骨纹结构;B. 髂腰肌、股外侧肌走行分布的骨性肿块部分包绕股骨前缘,股骨骨皮质未见吸收破坏,髓腔未见异常,周围肌肉萎缩,肌肉间隙可见,部分模糊;C. 冠状位重建图像,清晰显示延肌束分布走行的钙化或骨化肿块
2 讨论
骨化性肌炎又称异位骨化,病因不明,据文献[1-3]报告可能与外伤出血、严重颅脑损伤、截瘫、感染、手术、肌肉内注射等有关。本例的发病原因可能为:患者系老年人,机体免疫能力低,在右侧大面积脑梗死至左侧偏瘫后,左侧神经营养障碍及局部循环动态变化,组织缺氧而致炎性反应状态,加上家属护理不当,左髋被动运动过度,加重组织缺氧及损伤,使间叶组织化生性变化,最后呈现骨化。
骨化性肌炎基本病变为未分化间叶细胞增生及基质变性。初期为局部组织变性、坏死,肌纤维断裂及原始间叶细胞增生,呈界限不清的肿块,质地柔软,无骨质形成;随病变进展,界限逐渐变清,肿块可呈圆形或卵圆形,可见钙化或骨化,大者可超过10 cm,后期质地硬韧,可完全骨化,切面灰白。镜下具特征性分带征象:中央带为不成熟、富血管、增生活跃的纤维组织;中间带为类骨组织,形成不规则相互吻合的小梁,间杂有成纤维细胞和骨母细胞;外围带为成熟的骨组织[2]。本例由于未做病检,无病理资料佐证,但其影像表现与文献报告的中后期病理影像改变相符。
本病在发展的不同阶段影像学有不同表现,影像学检查以CT 最佳,X 线片、MRI 次之。初期X 线片可无或仅有软组织肿胀,进展期可见斑片钙化及毛糙不整的网状致密团块影,后期成熟的骨化可见骨纹结构。初期CT 可显示软组织内低密度肿块,进展期显示不同程度的钙化及骨化,随钙化及骨化增多,边界越来越清,可呈斑点、片状、云雾状钙化或骨化,后期可显示为部分或全部钙化或骨化的肿块,能更清晰显示骨纹结构。MRI 信号表现与病变时期及组织成分相关,钙化和骨化部分均呈长T1和短T2信号,本病目前MRI应用不多,但可用于显示病变范围,除外骨皮质及骨髓异常。本病典型影像表现为沿肌束走行分布的肿块,外周部分呈不同程度的钙化或骨化,中央部与周围肌肉相比呈等密度或低密度[1]。本例CT 表现为延肌束走行分布的钙化/骨化性肿块,可见骨纹结构,中心密度低,与中后期影像学表现相符。
本病主要需与骨旁骨肉瘤、骨外软骨肉瘤等相鉴别[3];骨旁骨肉瘤与骨皮质间可有一透亮间隙,但不完全分开,瘤骨呈分层状或发鬓样,无骨纹结构,肿瘤较大者瘤体内可不见软组织分层,邻近骨皮质可有增厚或吸收破坏,髓腔时有受侵。骨外软骨肉瘤多有较大软组织肿块,与正常软组织间隙模糊,钙化多集中于中心部分,多呈斑点、片状。
[1] 王学清,张学川,李建良. 局限性骨化性肌炎的X 线、CT 表现[J]. 医学影像学杂志,2009,19(10):1326-1328.
[2] 劳 群,章士正. 骨化性肌炎的发病机制病程与影像学的关系[J]. 浙江医学,2007,29(3):294-295.
[3] 钟 心,王 宏,张仲文. 骨化性肌炎误诊恶性肿瘤1 例[J].武警医学,2007,18(8):613-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