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汉翻译中词类转换法的应用

2012-07-13于越

教育界·上旬 2012年10期
关键词:词类英汉翻译转换

于越

【摘 要】在英汉翻译过程中,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在语法和表达习惯上的差异,有时必须改变原语(英语)的某些词语的词类或句子成分才能有效地传达出其所要表达的准确意思。本文作者对英汉翻译过程中的词类转换作了较为详尽的剖析,以期对英语学习者翻译水平的提高有所帮助。

【关键词】英汉翻译 词类 转换

词类转换(conversion)是常用的英汉翻译技巧。在翻译时,由于两种语言在语法和习惯表达上的差异,在保证原文意思不变的情况下,译文必须改变词类,这就叫词类转换(或词类转移)。英译汉中的词类转换在英译汉中尤其重要,因为如果处理不当,译文会出现两种倾向,一类是译文语义基本符合英语原文,但汉语表达有欠正确;另一类是汉语表达尚有可读性,但译文语义却与英语原文不符。如果机械地按原语的词性去“对号入座”字字翻译,就会造成译文文理不通、寓意不明、语意含混。

一、英语名词转换成汉语动词、形容词、副词

1. 英语名词转换成汉语动词

在现代英语中,名词使用的范围比较广,不仅常用作主语、 宾语、表语、同位语,还可以用作定语或状语。按照英语句法,每个句子中只能有一个谓语动词(包括并列谓语动词的情况),因此动作名词的使用和动名词的使用是很经常的。英语限定动词只能用作谓语,但是在汉语中就没有一个句子中只能使用一个动词的限制,因此汉语中动词出现的频率要比英语高。汉语动词除了作谓语,构成主谓结构、动宾结构、连动结构和兼语结构等之外,还可以在句中作主语、宾语和补语。这种客观情况决定了英语中的一部分名词应当转译成汉语中的动词。因此与动词同根的名词、由动词转化而来的名词、含有动作意义的名词、动名词等均可视情况转换为汉语的动词。笔者注意到,这些名词大都是抽象名词,而在其后一般都有一个介词短语,并与介词宾语之间有着逻辑动宾关系。此外某些“介词+名词”及“介词+名词+介词”的短语也可转换成汉语动词。

二、英语形容词转换成汉语的副词、动词或名词

1. 英语形容词转换成汉语的副词

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在表达方式上的不同,有些英语形容词可以转换为汉语副词,这种转译法在由形容词修饰的名词转译成汉语动词时经常运用;另外,如果译成汉语动词的是英语中的动作名词,那么这个动作名词原来所带的形容词也相应地转移成汉语中的副词;还有由于英汉两种语言的表达方式不同,有些英语形容词难以转换成相对应的汉语形容词,可将其译成汉语的副词。

2. 英语形容词转换为汉语动词

英语中由系动词加上某些表示情感、知觉、欲望等心理状态的形容词构成的系表结构,形容词后常接介词短语、动词不定式(短语)或从句,这类形容词常转译成汉语动词,而其后的内容则相应地成为它们的宾语。

3. 英语形容词转换成汉语的名词

可以转换成汉语名词的英语形容词通常有两种:一种是加上定冠词表示某一类人的形容词;另一种是用来表示特征或性质的形容词在汉译时,往往在其后加“性”“度”等字而译为汉语名词。

三、英语副词可转换成汉语的名词、动词或形容词

英语中副词使用频繁,有的表示时间、地点、方式,用来修饰动词;有的表示程度,用来修饰形容词或其他副词;有的起连接作用引导从句;有的用来修饰整个句子。英语副词在句子中的位置也比较灵活,有时在句首,有时在动词前后,有时在词语中间。翻译时首先要弄清它的修饰关系,正确理解其含义,然后根据汉语习惯灵活处理。

四、英语动词可转译成汉语名词或副词

1. 英语动词可转换成汉语名词

英语中一些由名词派生或转用的动词,其概念很难用汉语动词来表达,翻译时可将该英语动词转义成汉语名词,通常在其前加个“的”字,使其相关词语成为定语;英语被动句译成汉语“受到…+名词”或“加以+名词”结构时,该英语动词则转换成汉语名词。

2. 英语动词可转换成汉语副词

英语中有些动词具有汉语副词的含义,翻译时可转换成汉语副词。

五、英语介词(或介词词组)转换为汉语动词

虽然英、汉语介词都是封闭词类,但是与汉语相比,英语介词用法多样,且使用频率高。英语用介词的地方,汉语往往不用介词而用动词来表达。与动词搭配使用的介词往往可以省略不译,如:arrive at/in (到达),look afte r(照看),persist in (坚持),put up with (忍受),take care of (照管)等。但是,具有动作意味的英语介词或介词短语在翻译时往往转换成汉语动词。

总之,上面所归纳出来的五种词类转换法都是在英汉翻译中经常用到的,因而对于一个英语专业的学习者和英汉翻译的探索者来说,也是必须掌握的。至于在英汉翻译中的词类转换方面,是否还有其他更好更准确的方法,这就需要我们在各种各样的翻译实践中不断地去总结和探索。只要这些方法是建立在“忠实、通顺”的基础上,是基于句法和修辞的需要,是出于跨文化交际的目的,应该说,都是值得我们去发现和创新的,同时也是对翻译这门学科有益的。

【参考文献】

[1]伦道夫·夸克. 朗文英语语法大全[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2]谭载喜译,尤金·奈达. 语言文化与翻译[M] . 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8.

猜你喜欢

词类英汉翻译转换
头韵的英汉翻译在《学术英语》的实践和研究
大学英语词类教学研究及启示
高校英汉翻译理论与技巧探究
现代汉语词类划分问题研究
大数据时代档案管理模式的转换与创新
英汉翻译中文化空缺现象的翻译
浅谈平面图与立体图的思维培养
高中化学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应用探究
The Impact of Media on Society
认知语法下汉语词类划分的再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