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高校思政课程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

2012-07-13付晗

教育界·上旬 2012年10期
关键词:思政课程教学途径高校

付晗

【摘 要】在新思想政治课程新课改和新的形势下, 本文从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式面临的新挑战,遭遇发展的瓶颈问题进行了阐述,并根据笔者多年实践性教学提出一些确保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的途径和教学方法。以期与广大高校的老师和大学生朋友们共同学习进步。

【关键词】高校 思政课程 诸多问题 教学途径

强调社会生活环境对学校德育建设从来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社会环境既可能与高校思政教育相互促进,也可能干扰和削弱学校思政工作。当代经济市场的日益繁荣改变着社会生活的面貌,对高校大学生的道德教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首先,不可否认社会生活的发展对高校道德教育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一些消极方面的东西影响也十分广泛,形成了一种很不利于高校学生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对他们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值得庆幸的是现在社会各界对其在高校思政德育工作中的影响,有了越来越高的认识。

一、高校思想政治课程面临的挑战

(一)高校思政教学中的诸多问题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对外开放以及各方面改革的深入,市场经济的负面因素、西方腐朽思想观念对当代我国高校青年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影响也日显突出。近年来,随着学分制和弹性学制的推行、招生规模的扩大、收费标准提高、学业压力增加和就业竞争加剧的诸多综合因素,经济困难学生、学习困难学生和心理困难学生不断增多,基于这种情况下,如何建立党团组织,如何建立新的管理体制,目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本现状:缺乏新课程思想政治工作规范,高校未设立针对思政工作科研的专门工作机构,思政教育队伍数量不足、整体素质不高、解决工作中的难题的能力效果不理想;高校思政教师基本上还停留在只是业务上的指导者,学校对其在育人方面的要求不够,部分高校教师自身育人意识也不强。如何尽快构建出一套行之有效、注重实践性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随着计算机信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在学生信息接收中传统的权威地位已经打破。而当前,一方面大多数院校政工干部计算机的应用基础知识特别是网络知识和技能非常的薄弱,一方面学校对于大学生依法依规地运用网络技术的教学管理相对滞后,院校网络的管理与迅猛发展的网落技术运用不相适应,这些都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造成了负面影响。

(二)高校思政教学中学生素质教育的剖析

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教育界提出以素质教育来取代应试教育以来,已有十多年了。尤为最近几年通过政府提倡,形式趋于更加多样性,但始终收效甚微。由于素质教育存在着先天的致命的理论缺陷,使它在与根深蒂固的已有千年历史的应试教育搏杀中,难免无法招架。主要表现在:体系的混乱和不成熟。对素质教育的内涵,大体来说分为两大派,一派认为素质教育的素质应分品德素质,智力素质,身体素质,审美素质和劳动素质,这样人为地把教育本身是一个系统而分成了互不关联的五个部分,难道品德不能融于智力之中?审美能与智力分割开来?而学生却整个儿把教育创新精神的核心丢在一边。另一派则认为素质教育包括心理素质,生理素质,社会文化素质。这种结果非常明显地没有触动应试教育本身,而是强化应试教育的同时再加强以心理素质为中心的教育,仍然是“两张皮”。从本质来看,这种素质教育还未摆脱人治框架,学生还处于填鸭式的被动地位,造成目前素质教育的先天缺陷。

二、高校思政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提高对思想政治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在高校思政教学中把握思想上和行动上正确教学、科研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既要克服本院校课改事业的发展、重视思想政治工作的教学科研、重视学术带头作用的培养以及政工队伍的建设,另一方面重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意识的培养,努力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渗透到教学科研之中,逐步增强思想政治教学的实践性和有效性;正确处理好思想政治教学中不断加强与改进、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二)切实提高理论学习的实际效果

以深入开展“三讲”教育为契机,抓好高校教师的政治理论学习,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顺应高校改革发展全局,加强教学课改下提出的针对性的教学问题的解决能力。高校教师政治理论学习不能单纯地读报纸、学习文件,新时期下思政学习要求精而求深,教学方式更具多样性,切忌照本宣科,简单说教,要根据社会应用人才实际需求出发,结合大学思想政治实际教学难点和热点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高校教师的自身理论学习。要结合从学生的主体思想出发,突出以学生思想的特性;进行开展“两课”社会实践的主题教学活动;积极改进“两课”考试方式,减少死记硬背,减少笔试成分,增加口试和论文写作环节,着重提升高校学生运用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总结

高校思政教师必须认清当前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总体形势和高校思政课程改革的形势和任务,有助于我们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思想政治课程在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全局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对于高校改革实践思想政治课程的重要意义,应当放在我国高校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战略全局中去认识和思考,放在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总体要求当中去理解和把握。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宣传教育局.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文件选编,2005 .

[2]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995.

[3]罗国杰.大力培育四有新人促进社会全面进步.高校理论战线,2004(09).

[4]张锦福.提高“概论”课教学实效性的几点思考.科技信息(学术版),2006(03) .

猜你喜欢

思政课程教学途径高校
对高校思政课程创新的探索
传统节日德育资源在思想政治课程中的应用
开展新途径,创造多元化
数学教学多角度,激发学生参与度
初中化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兴趣的途径分析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案例教学法在高职思政课程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