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价值最大化的实现
2012-07-09韩艺
韩艺
作者简介:沈阳师范大学,教育与科学学院,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教育管理原理方向
摘要:本文对《孟子》其中一些教育思想有所思考,以“性善论”作为理论起点,对教育的目的与本质进行分析,并且提出“因类施教”的教育方式在今仍具有现实意义,最后根据孟子的教育思想概括出如何做到教育价值的最大化。
关键词:孟子;教育思想;性善论
人性本善,意思是说人心中存在着与生俱来的善良,即“四端”,“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知之端也。”按照孟子的观点,从天生的性情来说,每个人都可以使自己变得善良,这就是人性本善的意思。教育的根本所在就是要唤起人们内心的道德意识,激发人们的资质潜能。
一、教育的目的与本质
1、教育是人性的升华
根据孟子的“性善论”思想,可以把教育的价值理解為唤发人的天赋,培养人的智慧,发扬人性,成为完人。时至今日,这仍旧是人们心中理想的教育价值。赫尔巴特曾经说过:“教育的唯一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之中——道德。”也就是说,通过教育的捷径,激发蕴藏在人生命中的无限潜能。人意识的力量是一种无形的存在,每个人的精神世界都蕴含着无限的潜能,一旦化作一个人的生命力将爆发无比强大的力量,甚至可以撼动世界,达到教育至高无上的境界,才是教育目的的极限宗旨。在孟子眼中,教育就是有如此大的作用,它让人摆脱愚昧无知,使人自身得到提升,最终的受益者都是人。
2、教育是对人心灵的唤醒
孟子提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孟子谈天命,谈人的本性,究其内涵,孟子宣扬的是一种积极主动地精神,对待天命,不过是保持心灵的思考,涵养本性就是对待天命的方法。其实就是加强知识学习和思想修养,充实自己的心灵。教育的对象是人,而最终目的也是为了人。所以,教育是“人”的事业。学生应该是教育的真正主体,教育者应该让学生感受到一种关爱,让学生能在爱的感悟中反思、学习,自觉的完成自我教育的过程。所以,教育要充分关注受教育者的心灵。正如,苏格拉底所说,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心灵的烟火。
唤醒,作为一种教育手段,这就要求在教育学生时教师对学生要有更多的信任,有一双慧眼,去观察、发现每个学生的潜能所在。在学生止步不前时,给与适当的鼓励;在学生迷失方向时,帮助他指明方向。总之,在教育过程中,要用自己的情感和心灵去贴近学生、研究学生。
3、教育是培养真正的人
孟子明确概括出中国古代学校教育的目的——“明人伦”来为政治服务的。“人伦”可以理解为伦理道德,具体来说就是:“父子有亲,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中国封建社会的教育都把“明人伦”当做教育的目的,这对于统一办学思想,统一教学内容和培养目标上是有积极意义的。但是,把学校教育目的局限于明人伦上,有重德轻智的倾向。在建国之后,我国的教育体制中心又发生偏移,教育者开始注重学生智力的开发,逐渐演变成“重智轻德”,很多人,尤其是很多家长,总是以孩子成绩的好坏来评价。这都曲解了教育所带来的真正含义,我们所要做的应该是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让每一名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促进社会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个体的身心发展。
二、孟子的“分类施教”
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施教方法不能一概而论,而是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问答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所以教也。”孟子认为学生的素质、才能和学习态度、条件等是有差异的,教师应当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方法。虽然人同样具有善性,但由于客观环境的影响,以及自我修养的不同,就产生了才能的个别差异。他把有教养的人分为“善”、“美”、“大”、“圣”、“神”六种类型。他继承并发扬了孔子因材施教的思想,针对不同学生采取不同的教法。对于修养最好的学生,才能最高的学生,只要及时点化,好像及时的雨露润泽草木一样,便会滋养发育起来;对于长于德行的则加以熏陶,使之成为德行完全的人;对于长于才能的,善为指导使之成为才能通达的人;对于一般学生则只可答其所问,以排除所难,解其所惑;对因地点或时间的限制,不能入门受业的学生,则采取“私淑弟子”的形式,做到“闻道以善其身”。这就是对于几种不同类型的学生所应采取的不同的施教方式。
三、让教育获得最大化
孟子说过:“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一个人有了志向和追求,就会形成相应的“气”——即一种精神状态。按照孟子的观点,这种气是养出来的,是靠一件件平常的善言善行积累起来的,而不是一时一事所能成就的。可以说它是教育修养的最高境界。《孟子》在道德修养上非常重视磨练意志。对于今天的教育工作者来说,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让他们培育起顽强的意志品质,就已经成为基础教育改革的时代主题和紧迫任务。
教育应该是任何一个人都必须面对的人生主题,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都应该接受教育,用教育来净化每个人的心灵,提升每个人的人性。在教育的过程中,一方面要看教育者是否诚心诚意的施教,另一方面要看受教育者是否真诚认真的学习,两者的态度决定了教育的效果。实施教育的前提,就是要让教育者理解到,施教是一种责任,必须要认真履行职责的工作,展现自身优越才智能力的行为。对于受教育者来说,让它深刻理解到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他自身的需要而接受教育,要心甘情愿的接受教育。当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达成教育目的的共识时才能够更容易的达到教育预期的目的。认识教育,理解教育,是为了让人通过接受教育,学会学习,学会教育自己,又能够教育别人,这就达到了对人教育的最终目的。(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教育与科学学院)
参考文献:
[1]孟轲原著;余国庆解读.孟子解读[M].合肥:黄山书社,2007,1.
[2]孟轲原著;王欣译注.孟子[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7,9.
[3]郝建山,彭坤.孟子的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浅析[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9,(6).
[4]孟立永,王贺锋.孟子教育思想探析[J].延边党校学报,2009,(6).
[5]张宏.论孟子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J].甘肃农业,2006,(8).
[6]田正平,肖朗主编.中国教育经典解读[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