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院药品不良反应326例报告分析

2012-07-07彭若飞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2年23期
关键词:抗生素药品我院

彭若飞

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或者意外的有害反应,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对于用药者甚至可能产生危及生命的直接后果。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是加强药品管理、提高用药质量和医疗水平的一种重要手段,是确保人们安全用药的重要措施。随着ADR监测制度在我国的实施和不断深入,ADR给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带来的危害已日益受到医务工作者的重视。为全面了解我院ADR发生情况、探讨ADR发生的易感因素,现对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5月年度共收集到的326例ADR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以促进合理用药,降低药源性疾病的发生率,减少医疗资源的浪费。

1.ADR的主要类型及临床表现见表1。

326 例不良反应中多数是过敏反应,尤其皮肤过敏反应,主要表现为全身或局部皮疹、红斑、搔痒,皮肤红肿、疼痛等症状。其次是心血管系统症状和中枢神经体温调节系统症状,主要表现为心悸、胸闷、血压下降、发热、寒战、冒冷汗等症状。

2.引起ADR的主要药品类别和药品品种见表2和表3。

表2 引起ADR的药品种类分布

(1)抗感染药物:共194例,占62.01%。抗感染药种类多、应用范围广、用药频率高,抗感染药引起的ADR以皮疹和药物热多见,在应用抗感染药时应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尤其开始用药30分钟内,及时有效的发现ADR,并且给予及时和必要的对症治疗,可避免严重后果。医、护人员应注意观察患者用药过程中的临床表现,同时应注意掌握抗感染药物的用药指征,减少不必要的用药。特别是青霉素类药物,更加需要特别加以观察,有1例严重的不良反应就是青霉素引起过敏性休克。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显示,我国住院患者抗菌药使用率高达80%,其中使用广谱抗菌药物和联合用药两种以上抗菌药的占58%[1]。滥用抗生素带来的危害之一就是很容易造成药物不良反应,我国每年有8万人死于抗生素的滥用[2]。减少抗生素的不良反应,应当加强抗生素的合理应用。

(2)联合用药:共59例,占18.44%。以抗生素的联合应用和化疗药物的联合应用多见。联合用药是影响药物作用的主要因素之一,合理科学的联合用药可产生协同作用,减少各药物的毒副作用。盲目联合用药就会产生拮抗作用和增加毒副作用。有针对性的、有计划的联合用药就能达到协同作用,取得满意的效果,使毒副作用降到最低。严重的应用多为药物成分不能互相混合,可产生中和、沉淀、水解、氧化、还原等理化变化,以至药物疗效降低或消失,或产生不良反应。这种相互作用经常发生在几种药物加入输液中,或者一个注射器内混合几种药物时。

(3)中成药:共32例,占10.06%。中药一直以来被认为是安全、有效、毒性低的药物,因此人们对其ADR往往重视不够。近年来,随着我国中医药事业及制药业的发展,中成药新制剂、新剂型不断涌现,中药制剂的ADR发生亦随之增多,特别是目前中成药注射剂品种的增加,使得中药过敏反应的发生率逐年增多,有的地方可以高达39.48%[3],应当引起医护人员应加强对中药品种的不良反应监测。

(4)调节水盐、电解质及酸碱平衡以及肠外营养药:共14例,占2.79%。该类药物过敏反应较少见,临床主要应用于老年患者及体质虚弱者调节水盐、电解质及肠外营养补充,特别是老年患者,容易发生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的紊乱,更加需要特别加以观察。

(5)镇静止痛药:共12例,占3.35%。由于肿瘤患者和外伤患者的增多,镇静止痛药用量也在不断的增加,我院应用盐酸曲马多注射液也较多,其常见的不良反应为皮肤瘙痒和胃肠道反应,其他不反应也有报道如癫痫、排尿困难等[4]。

3.引起ADR的主要给药途径

(1)静脉给药:共309例,占94.79%。给药途径不同,ADR的发生率亦不同,由静脉注射剂引起的ADR,远高于其它给药途径发生的ADR。由于静脉给药可使药物直接进入人体循环,没有吸收过程,并且静脉注射剂产生药品不良反应的直接诱因较多(如:内毒素、微粒、pH值、渗透压等)。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合理选择给药途径,尽量减少静脉给药,同时还要注意输注速度,某些易刺激血管而引起静脉炎的药物输注时应减速,如氧氟沙星、阿奇霉素等。

(2)口服给药:共17例,占5.21%。ADR发生率最低。医务人员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合理选择给药途径,能口服给药控制病情的就尽量避免静脉给药,尽量减低ADR的发生率。因此,建议临床上能用口服药达到治疗目的的,原则上不要使用静脉注射剂。

总之,由于用药不当、制药工艺不完善等各种原因造成了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因此,本文提示医护人员和患者要严密监测用药过程,尤其应当注意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以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ADR监测是一项重要的工作,但因为经费高、制度和人员素质的问题,工作开展起来困难往往较大,而且和每个医院的病人的危重程度,医院规模的大小,以及用药习惯用业务水平可造成ADR差别很大。因此,应不断提高医务人员对ADR监测重要意义的认识,更要提高管理层对这一工作的管理力度。

表1 326例ADR病例的主要不良反应类型及临床表现

中枢外周神经系统反应头痛、头晕、耳鸣、失眠、幻听10 3.07视力损伤反应眼睛肿胀,视力下降,流泪5 1.53合计326 100

表3 引起ADR的药品品种

1 吴永佩,颜青.《处方管理办法(试行)》制定的背景与主要内容释义(二).中国医院,2004,8(12):79-82.

2 代瑾.药师归来[J] .中国医院院长,2006(19):20-25.

3 许利军.引起中药不良反应的常见因素及预防[J] .社区医学杂志,2004,2(2):78-79.

4 孙凤蓬,蓝琳.口服盐酸曲马多缓释片致癫痫1例报告[J]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2002,22(2):144-144.

猜你喜欢

抗生素药品我院
是不是只有假冒伪劣药品才会有不良反应?
抗生素联合,搭配使用有讲究
皮肤受伤后不一定要用抗生素
抗生素的故事
我院隆重举行2020届毕业典礼
我院顺利迎来2016级新生
药品采购 在探索中前行
猫抓病一例及抗生素治疗
药品集中带量采购:谁赢谁输?
药品集中采购将走向宽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