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一新生乙肝知识、态度及行为调查

2012-07-07熊美燕何丽琴周强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2年23期
关键词:乙肝患者携带者乙肝病毒

熊美燕 何丽琴 周强

乙肝是中国一种常见的传染病,全球乙肝患者及病毒携带者约3.5亿以上,其中中国最多,约有1.2亿[1]。其严重程度居各类传染病之首,给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是我国主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2]。大学是人群聚集的地方,同学之间交往密切,了解学生对乙肝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可以培养他们自我保护的能力及消除对乙肝病人的恐惧与歧视。因此了解大一新生的乙肝知识知晓情况,可为学校乙肝预防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笔者于2012年9月对330名大一新生进行乙肝知识问卷调查,结果如下。

资料与方法

1.对象: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330名新生作为调查对象。共发放调查问卷350份,收回问卷330份,回收率94.29%,。其中男生173人,女生157人,年龄16~18岁。

2.方法:参考有关文献[3],自行设计大学生乙肝知识及态度的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包括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乙肝一般知识、乙肝的传播途径、对乙肝患者或病毒携带者的态度及可能采取的行为。调查表上写明该调查的保密性及调查目的,采用无记名方式,要求被调查者独立填写,填写完毕后当场统一收回。

结果

1.乙肝一般知识知晓情况:由表1可见,大一新生对乙肝一般知识知晓率较低,对于乙肝病毒的核酸类型是双股环状DNA的答对率仅为33.03%。

表1 乙肝一般知识认知情况

2.乙肝的传播途径:从表2可以看出大一新生对乙肝三大传播途径:血液传播、母婴传播、性传播知晓率分别为92.42%、74.85%、90.91%,对于与乙肝患者一起吃饭,但没有皮肤黏膜破损是否会传染乙肝病毒答对率为91.21%。

表2 乙肝的传播途径知晓情况

3.对乙肝患者或病毒携带者的态度及可能采取的行为:大部分学生能对乙肝患者或病毒携带者采取正确的态度及行为,如:愿意和患乙肝的同学在同一教室上课,同一宿舍居住,愿意和其拥抱、握手、吃饭等,见表3。

表3 对乙肝患者或病毒携带者的态度及行为

讨论

乙肝是一种发病率较高、传染性较强的疾病,一旦感染,治愈较为困难,不但给患者带来身心损害,而且加重其家长经济负担,影响其学习生活质量。此次调查表明,大一新生对乙肝一般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但认知率较低,这可能与大多数新生为文科生有一定的关系。可喜的是,在对乙肝患者或病毒携带者的态度及行为的调查发现,愿意和患乙肝或病毒携带者的同学在同一间教室上课,同一宿舍居住都占了大多数,且绝大多数也都愿意和患乙肝或病毒携带者的同学拥抱、握手、吃饭等密切接触和做恋人,这也从另外一方面说明我们的广告、媒体在消除对乙肝患者或乙肝病毒携带者的恐惧与歧视起了积极的作用。调查还表明大一新生对乙肝的传播途径,回答正确率较高,乙肝三大传播途径:血液传播、母婴传播、性传播知晓率分别为92.42%、74.85%、90.91%,这可能与广告杂志、新闻媒体的积极宣传有比较大的关系。但在对与和乙肝患者或病毒携带者共同使用剃须刀会传染乙肝病毒这个问题回答正确率不高,因此很有必要对大一新生开展乙肝防治知识健康讲座,使得学生能够正确认识乙肝的传播途径及其危害,纠正模糊的错误认识,并在大学生中宣传和普及接种乙肝疫苗。

1 金路.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M] .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144.

2 赵建海,张永基,王丽,等.西宁市公共场所从业人员乙型肝炎预防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的调查分析[J] .中国计划免疫,2007,13(3):226-228.

3 余红,曹加明.高校学生乙肝基本知识调查[J] .中华医学全科杂志,2003,2(5):63.

猜你喜欢

乙肝患者携带者乙肝病毒
艾滋病病毒携带者的社会支持研究进展
乙肝患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获益
乙肝病毒感染在妇科恶性肿瘤发生发展中的研究进展
乙肝病毒携带者需要抗病毒治疗吗?
胡蝶飞:面对乙肝病毒,乙肝感染育龄期女性该怎么做?
乙肝患者的中西药纠结
六个就诊误区 让乙肝患者“二次受伤”
选择一线抗乙肝病毒药物治疗的重要性及必要性
我国女性艾滋病毒携带者的生育权选择探析
与细菌携带者决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