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评、行、结”四环节研修模式

2012-06-29李兰英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2年9期
关键词:研修建构环节

李兰英

第一环节:试

1.提出要求。要求教师用20分钟时间,任选一课时的内容构建教学目标。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借用参考资料,还可以与他人合作来完成。构建后,不用署名,交给我。

2.师“试”。即教师运用已有的构建教学目标的知识和经验,构建教学目标。因为建构主义告诉我们:知识不是分离的,而是与学习者的行为和经验密切相关的。这里的“试”带有尝试、初次使用之意。

3.我“试”。即在教师们构建教学目标的过程中,我通过巡视,去发现教师们在构建教学目标中存在的典型问题。这里的“试”带有考试、试探之意。因为,教师们原有的构建教学目标的知识和能力,是我确定此次技能研修的起点。

第二环节:评

这里的评,是议论、评论的意思。

1.评“建构教学目标的维度”。我通过实物投影仪展示一篇以“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为维度构建的教学目标,请教师们发表意见。

在“评”的过程中,教师们明白了要按照思想品德学科课程标准中“课程目标”的“分类目标”维度去建构教学目标,并且明白了学科课标是教学中应该遵守的“法律”。

2.评“建构‘三维’目标的顺序”。我用实物投影仪同时展示两篇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写在不同位置的教学目标。然后问:“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到底应该写在哪个位置,为什么?

在评议中教师们认识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写在哪个位置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教学中要真正地重视这个目标。同时我补充强调: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如果知识不合格那就是次品,身体不合格那就是废品,而思想不合格则是危险品。

3.评“建构的教学目标的内容”。展示教师构建的人教版八上《我知我家》教学目标(见下表)。请大家对此教学目标发表看法。

知识目标:家庭的一般概况;家庭关系、家庭关系确立的情形和现代家庭结构的三个类型。

能力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使学生知道子女与父母的关系不可选择;说明父母的特点和家人的优秀品质,培养学生热爱家的情感。

有的教师主动发表看法,有的教师是在我的提问下发言的。在与教师们的交流中,我适时地予以点拨。有的问题教师们没注意到,就由我来谈。在我与教师们的共同探讨中,找出了这位教师建构的教学目标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也是共性问题,并加以分析和修改。

(1)教学理念陈旧。如“使学生……”“培养学生……”。因为新课程强调要以学生为主体,评价要“以学论教”,所以表述时要以学生为出发点。也只有把学生放在了主体的地位,在后续的教学设计中才有可能自觉地发挥教师的主导、学生的主体作用。

(2)行为动词问题。有的教学目标没有行为动词,有的行为动词运用得不准。

针对这一问题,我用幻灯片展示了不同层次的行为动词(见下表)。

结果性目标

知识

了解——说出、背诵、辨认、列举、复述、回忆、选出、识别等。

理解——解释、说明、归纳、概述、推断、区别、提供、预测、检索、整理等。

应用——设计、辩护、质疑、撰写、解决、体验、计划、总结、推广、证明等。

技能

模仿——模拟、重复、再现、例证、临摹、类推、扩展等。

独立操作——完成、制定、解决、绘制、安装、尝试等。

迁移——联系、转换、灵活运用、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等。

体验性目标

经历(感受)——参与、寻找、交流、分享、访问、考察等。

反映(认同)——认可、接受、欣赏、关注、拒绝、摈弃等。

领悟(内化)——形成、具有、树立、热爱、坚持、追求等。

然后我问:我们到底应该用哪些行为动词?是根据什么确定的?经过思考,教师们回答:是按课程标准确定的。

我与教师们共同找到课标“我与他人关系”中的2.1,“理解生命是父母赋予的,体会父母为抚养自己付出的辛劳,能尽自己所能孝敬父母和长辈”。通过学习课程标准和行为动词,教师们理解了“知道子女与父母的关系不可选择”中的“知道”属识记层次,而“子女与父母的关系不可选择”应该属于理解层次。

(3)目标归属混乱。“三维”目标混乱,即目标与内容不统一。例如,把“说明父母的特点和家人的优秀品质”这一知识目标写在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中。

(4)目标表述太空。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表述不具体,如,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分析“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并没有说。

通过“评”这一环节,教师们知道了建构教学目标中存在的问题,也了解了应该怎样去建构教学目标。以下是我们在“评”中共同修改完成的《我知我家》的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家庭、家庭关系确立的情形和现代家庭结构的三种类型;理解生命是父母赋予的,懂得子女与父母的关系不可选择;体会父母的特点和家人的优秀品质。

能力目标:能正确认识自己家庭;在日常生活中,能继承并发扬良好的家风和优良的家庭传统。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家里有亲人,家中有亲情;增强爱自己的家、爱父母和厌恶不孝行径的情感。初步具有为家庭作贡献、为父母分忧的人生态度。

4.评“为什么要重视教学目标的构建”。我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要重视教学目标的建构?教师们根据自己的理解,阐述了构建教学目标的重要性。为了进一步说明这个问题,我用幻灯片介绍了教学设计的三个主要元素及其关系。见下图:

通过分析上面的图示,教师们认识到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的关键,教学目标决定着教学设计,只有教学目标明确了,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才会有的放矢。

“评”的环节,一是依据建构主义的“知识是个人与他人经由磋商与互动的社会建构,不是独立存在于符号之中”的理论而设计的。二是依据陶行知的“在生活里,对事说是做,对己之长进说是学,对人之影响说是教。”[1]“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事情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而不做,不能算教;学而不做,不能算学。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2]

第三环节:行

这里的“行”是从事即进行的意思。即教师们运用在“评”这一环节中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去建构教学目标。这一环节的具体步骤是:

1.下发教学目标。每位教师找回自己第一次构建的教学目标。

2.修改教学目标。自己修改,或与他人合作,在同一张纸的另外位置,书写重新修改后的教学目标,并把两次建构的教学目标对比着体会。

这一环节依据的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但是,这一次的认识过程并不能完全解决问题,因为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要想建构出更科学的教学目标,需要认识、实践的多次反复循环。

第四环节:结

研修结束之前,请教师们谈这次研修的体会。目的是在教师们的大脑中留下构建教学目标时应注意的问题、自己通过本次研修澄清了哪些认识上的误区等等。

这里的“结”取其形容词词性中的“牢固”之意。

这四个环节不是绝对的。在一次研修中,视教师的接受情况和建构情况,可以是整个四环节的多次循环,也可以是某些环节的循环。但就构建教学目标技能的研修来说,应该是这四个环节的多次循环。这一研修模式还可以创造性地运用到“命题”、“教学设计”、“说课”等其他主题的研修活动中,也可以成为某些教学内容的课堂教学模式。

[1][2]陶行知全集(第二卷)[C].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289.

猜你喜欢

研修建构环节
中小学骨干教师“双减”项目式研修模式探索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必要的环节要写清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在农民需求迫切的环节上『深耕』
不谋全书者不足以谋一课——“整本书阅读导读课”研修心得
“研训导一体化”教师研修方式的实践与探索
建构游戏玩不够
紧抓十进制 建构数的认知体系——以《亿以内数的认识》例谈
现代学徒制管理模式及其顶岗实习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