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中学”培训的实践与思考——“课例研究”与 “主题辩课”培训回顾
2012-06-29王蕴枫
王蕴枫
在“国培计划(2010)——吉林省农村骨干教师培训项目”小学语文班上,我做了两节报告,分别是“课例研究”和“主题辩课”。二者均采取参与式培训之“做中学”,受到了学员广泛的欢迎和赞誉。
一、 “做中学”培训的思考与起源
“做中学”培训方式,是笔者继开展“教师访谈式培训”后的又一次参与式培训方式的尝试和探索。实践“做中学”式培训,一方面是来自于对参与式培训的热衷和喜爱。参与式培训是目前国际上普遍倡导的一类培训方法,它力图使所有在场的人都投入到学习活动中,都有表达和交流的机会,在对话中产生新的思想和认识,丰富个人体验,参与集体决策,进而提高自己改变现状的能力和信心。“做中学”培训是其中比较重要的一种方法。另一方面是受陶行知先生“教学做合一”思想的影响。他曾说:“教要按照学的法子,学要按照做的法子。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从先生对学生的关系说,做便是教;从学生对先生的关系说,做便是学。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方是实学。”我认为,教学如此,培训亦如此。
也由此,我一直喜欢和习惯将我的“报告”称之为“上课”。为“课”,便有“生”的主体参与,便有“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也便有诸多新生成的感悟乃至问题。“上课”比单纯的讲座更难,挑战性大,但更有趣,也更有意味。
二、 “课例研究”和 “主题辩课”实施思路与二者关系
“课例研究”和“主题辩课”两节“做中学”培训,研究和辩的都是郭沫若先生的诗歌《天上的街市》,属同课异构。先研究课例,再进行辩课。其中“课例研究”一课的思路如图1所示。
“主题辩课”一课的思路如图2所示。
“课例研究”与“主题辩课”两节课的关系如图3所示。
纵观以上不难看出,无论是课例研究,抑或主题辩课,除了“专业学习”和“专题辅导”等少有少时的集中讲座外,其余更多的时间都用于所有学员对培训学习的介入。比如商讨《课堂观察表》,现场听课,用观察表记录课堂情况,个人整理、小组交流、全班汇报听课状况,尤其是给学员对不同问题进行思考和辩论的时间和机会,试图使学员享有动口、动笔、动脑等实践的机会。在亲自实践中提出、分析和解决课堂中的问题,在交流和碰撞中产生新的思想和认识,进而在行为上发生变化,并渗透到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中。而且,同问题同主题同课异构,同维度同视角同表观察,连续的参与式学习,也使学员最大限度地深化了对“阅读教学中读的有效性”这一主题的思考,增强改进自身课堂行为的紧迫感。
连续性、同主题的参与式培训,也是我日后将着力实践的。
三、培训效果及思考
在此仅以两位学员的话略作说明。吉林市永吉县实验小学的杜鹃老师说:“主题辩课这种形式更加直观地告诉我们‘为什么’、‘怎么做’以及‘为什么要这么做’。”而白城市洮北区青山镇中心校康艳平老师则颇有感慨地说:“在《天上的街市》课例研究的课堂观察中,我们根据观察表,把整节课在阅读教学中如何提高读的有效性这一问题很轻松地解决了,而且在填表过程中,让我感受到针对一节课作为听课者怎样在最短的时间里更有效地解决出现的问题,并能全面了解学生的参与情况、教师对学生的态度、教师的处理及教师的解决策略。”
两节“课例研究”与“主题辩课”的“做中学”培训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何在培训之前将学员的问题集中起来,有效地落实在辩题里;如何使学员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课堂观察表》的研制之中;如何在培训中给学员们更多的时间参与表达和交流,又如何促动所有在场的人都积极有效地投入到活动中来,等等。这些问题还有待于在今后的“做中学”培训实践中进一步完善和提升。
“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培训者的责任不在于讲,而在于教做,在于教学员做。“做中学”以及其他参与式培训,契合了此份责任,更给我这个热爱培训的人达至“最好”提供了实践和思考的平台!
图1
图2
图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