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氯芬酸钠栓联合利多卡因在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
2012-06-20陈萍陈桂英彭瑾
陈萍 陈桂英 彭瑾
(九江学院附属医院妇产科 江西九江 332000)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人们对医疗质量需求的不断提高,人文关怀越来越多的在医疗诊治工作中被显示。为减轻人工流产术受术者的痛苦,出现了各种无痛人流方式,但各种镇痛方法均有不足之处,笔者采用一种简单易行、经济有效的镇痛方法,双氯芬酸钠栓联合利多卡因在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效果满意、受到患者的青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3月至2011年1月在本院妇科门诊经检查、尿hCG测定和B超检查确诊为宫内早孕,自愿要求人工流产术终止妊娠的病例,且无药物过敏史及手术禁忌证的健康妇女300例。年龄19~42岁,孕次1~3次,产次0~3次,孕龄6~9周,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1及对照组2,每组100例,3组年龄、孕产次及孕龄分布无统计学差异。
1.2 方法
1.2.1 用药方法 观察组术前30min将双氯芬酸钠栓剂一粒(50mg)以少量温水湿润后,轻轻塞入肛门2cm处,受术者排空膀胱,取膀胱截石位,常规检查后消毒铺巾,用阴道窥器暴露宫颈,钳夹宫颈,用碘伏消毒宫颈和穹隆部,术中于宫颈3点、9点处进针1.5~2.0cm,抽吸无回血后各缓慢注入2%利多卡因2.5mL,2min后施行手术,对照组1单用同样方法将双氯芬酸钠栓剂一粒塞入肛门,对照组2单用2%利多卡因宫颈注射。对3组300例的镇痛效果、宫颈扩张情况等进行观察记录,并采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
表1 3组镇痛效果比较(例)
表2 3组宫颈扩张比较(例)
表3 3组术中情况比较(±s)
表3 3组术中情况比较(±s)
组别 例数 人工流产综合征(例)阴道出血量(mL)手术时间(min)观察组 100 3 8.2±2.0 3.3±0.6对照组1 100 17 8.5±2.1 3.3±0.8对照组2 100 20 8.5±2.0 3.3±0.8
1.2.2 观察指标及评定标 (1)镇痛效果: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疼痛分级标准判断镇痛效果,分为4级[1]。0级:无痛,无腰腹酸胀。稍感不适;I级:轻痛,腰酸腹痛可忍受;II级:明显腰酸腹痛,伴出汗,呼吸急促,仍可忍受;Ⅲ级:剧烈疼痛,不能忍受,喊叫,烦躁不安。(2)宫颈扩张效果判定标准:显效:宫颈口能顺利通过6.5号扩张器;有效:宫颈口能顺利通过5.5号扩张器;无效:宫颈坚硬,需用小号宫颈扩张器依次扩宫至通过6.5号扩张器。(3)人工流产综合征判定标准:术中出现心动过缓、心律不齐、面色苍白、头昏、胸闷、大汗淋漓,严重者甚至出现血压下降、晕厥、抽搐等迷走神经兴奋症状[2]。
1.2.3 统计学处理 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1)镇痛效果经χ2检验,显效率观察组与对照组1、对照组23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见表l。
(2)宫颈扩张效果经χ2检验,观察组与对照组1、对照组23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见表2。
(3)术中情况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1、对照组23组术中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阴道出血及手术时间比较3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宫颈是由结缔组织、平滑肌、血管和弹性纤维组成,其感觉神经丰富。支配子宫及子宫体的是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而宫颈口的神经分布最丰富,人工流产时,由于宫颈和子宫受机械性刺激引起迷走神经兴奋,加之受术者精神紧张,不能耐受宫颈扩张、牵拉和过高的负压吸引而引起恶心、呕吐、面色苍白、血压下降等不良反应甚至出现晕厥、抽搐。为了减轻受术者的痛苦及减少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在全国各大医院相继开展以异丙酚为主的静脉全麻下的无痛人工流产术。其镇痛效果完全,但异丙酚价格高,影响了它的可接受性。并对呼吸循环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需要有经验的麻醉医师监护,术时需建立静脉通路,给予吸氧及心电监护,手术室应备有急救药品及抢救设备;术时患者为不清醒状态,增加了麻醉意外的风险,受术者麻醉后定向力、运动协调性受影响,部分受术者还存在疲劳感和兴奋性提高,受术者的安全意识下降,在一定时间内存在安全隐患,使该方法的应用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
我院采用术前双氯芬酸钠栓剂塞肛加术中利多卡因宫颈局部注射,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此法简单易行、经济有效,乐于被患者接受。双氯芬酸钠是新一代非固醇类抗炎镇痛药,其作用机制在于能抑制在花生四烯酸转化为前列腺素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环氧化酶,从而阻断前列腺素的合成,发挥镇痛作用[3]。有效抑制丘脑中枢对神经末梢伤害性感受器的传入反应以及减少外周神经末梢对伤害性感知的敏感性,从而软化宫颈,减少疼痛,提高痛阈。双氯芬酸钠栓经直肠给药,直接通过黏膜吸收而不通过肝脏进入体循环,避免了胃肠反应及肝脏的首过效应,血中药物浓度是口服给药浓度的2倍,且较恒定,疗效好,镇痛作用快,持续时间长。利多卡因属氨酰基类局麻药,具有穿透性强、扩散快、局麻作用持久、毒性低、起效快、对中枢神经系统影响小、无局部刺激作用等优点[4],能有效地使宫颈肌肉松弛及阻碍神经冲动的传导,抑制迷走神经反射,使受术者痛觉减弱或消失,我院采用术中2%利多卡因于宫颈3点及9点处各注射2.5mL,无需术前禁食禁饮,无需专职麻醉医师监护,其可松弛宫颈平滑肌但不影响支配子宫肌肉的神经冲动传导,子宫仍可正常收缩,不增加术中、术后出血量,具有较高的可操作性,且价格便宜,医疗费用低,患者容易接受。
可见,双氯芬酸钠栓(肛塞)与利多卡因(宫颈注射)两药联合应用于人工流产手术中,达到了无痛人工流产的效果,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及满意率。该法简单易行、经济实用,值得推广。
[1]盛晓英,孟庆芳.笑气联合利多卡因用于无痛人工流产临床研究[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06,5(14):294~296.
[2]乐杰.妇产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374.
[3]夏群,于志明.双氯芬酸对创伤病人的镇痛效果[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1998,1:54~55.
[4]黄菊芳,易旺军.3种无痛人工流产方法临床应用研究[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04,12(5):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