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新型无级变速器的特性分析及仿真
2012-06-06张石静许南绍
李 鑫,张石静,许南绍
(1.重庆理工大学汽车零部件制造及检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重庆400054;2.重庆理工大学重庆汽车学院,重庆 400054)
0 引言
面对资源和环境这两大问题,发展节能环保汽车已是汽车工业的趋势,电动汽车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它不仅行驶时无排放,而且其能量来源于电能,属于二次能源,具有来源广泛的特点。
虽然电动汽车的动力源是电机,但是,以目前电机和电池的技术水平,电动汽车还必须配备变速器,才能满足汽车在不同工况下的行驶需求。
当前,世界各大汽车厂商都在大力开展无级变速器的研发工作。奥迪、福特、本田、日产等著名汽车品牌,都有配备无级变速器(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CVT)的轿车在销售。我国在CVT方面的研究从“九·五”期间就已开始,由吉林工业大学、东北大学、东风汽车公司合作,共同承担并完成了国家重大科技攻关计划“轿车金属带式无级自动变速器的开发和研制”[1-2]。
本文介绍的是一种差动式行星齿轮式无级变速器(planetary gear 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P-CVT),相对于传统的CVT,它具有结构简单、重量轻、成本低以及控制简便等优点[3]。P-CVT采用纯机电控制方式,彻底摒弃了传统CVT变速器中的液压系统,因此,适合搭载于电动汽车平台。其调速电机的控制采用了先进的数字式脉宽调制(digital pulse-width modulation,DPWM)方式[4],由于模糊控制系统不需要建立控制系统的精确数学模型,可以避免因系统建模误差带来的不良影响[5]。因此,PCVT的速比控制策略采用模糊控制算法即可达到预期的控制效果。
1 P-CVT的结构及原理
图1是P-CVT的结构示意图,其核心部分是一行星轮系。各零部件的编号及名称如表1所示。
结合机械原理[6]可以推出
(1)式中:i1H是太阳轮与行星架的速比;kp是行星轮系的特征参数,其值为z3/z1;n1,n3分别是太阳轮及齿圈的转速。
图1 P-CVT结构示意图Fig.1 Structure diagram of P-CVT
表1 各编号零部件的名称Tab.1 Name of the parts
从(1)式不难看出,当主电机转速固定时,可以通过调节调速电机的转速,实现太阳轮与行星架速比的连续变化,从而达到无级变速的目的。
2 P-CVT基本构件间转速关系、扭矩关系的理论分析及验证
本节推导了P-CVT 3个基本构件间(即太阳轮、行星架、齿圈)转速、扭矩的关系。此外,本文所做的分析工作,是在整个系统处于平衡状态的前提下进行的。
2.1 转速关系的推导
根据周转轮系的传动比计算方法可以得出(2)式[7]。
(2)式中:iH13是转化机构中太阳轮和齿圈之间的传动比;ωH1,ωH3分别为转化机构中太阳轮和齿圈的角速度;ω1,ω3,ωH分别为太阳轮、齿圈以及行星架的绝对角速度;z1,z3分别为太阳轮和齿圈的齿数。
将(2)式化简可得
(3)式即为P-CVT 3个基本构件间的转速关系式,以太阳轮的转向为正,与其相反为负。
2.2 扭矩关系的推导
下面从力学的角度推导P-CVT 3个基本构件间扭矩的关系。对行星轮进行受力分析[8],如图2所示。
图2 行星轮受力分析Fig.2 Force analysis of planetary gear
图2中,O是行星轮2的圆心;FH2,F32,F12分别是行星架、齿圈、太阳轮作用于行星轮2上的力。因为行星轮2是从动轮,所以判断α是啮合角,由于行星轮是标准安装,即α为分度圆压力角。
整个系统处于平衡状态,所以有
对太阳轮进行受力分析,如图3所示。
图3中,FO1X,FO1Y,F21分别为轴承、行星轮作用于太阳轮上的力;M1为作用于太阳轮的外部扭矩。由于整个系统处于平衡状态,因此,从受力分析图可以看出
(5)式中:R1为太阳轮的半径;M1为作用于太阳轮的外部扭矩。
同理可以推出
(6)式中:R3为齿圈的半径;M3为作用于齿圈的外部扭矩。
图3 太阳轮受力分析Fig.3 Force analysis of sun gear
因为F12与F21,F23与F32是两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结合(5)式、(6)式,可以得出
因为整个系统处于平衡状态,所以有
(8)式中:M1,M3,MH分别为作用于太阳轮、齿圈以及行星架上的外部扭矩矢量,其数值大小分别为M1,M3,MH。
综合(7)式,(8)式可得
2.3 转速、扭矩关系的验证
对整个P-CVT而言,其系统输入、输出的功率共有3个,即:太阳轮输入功率P1,齿圈输入功率P3,行星架输出功率PH,根据能量守恒定律[9]可得
(11)式中,ω1,ω3,ωH分别为太阳轮、齿圈及行星架的绝对角速度矢量,其数值大小分别为ω1,ω3,ωH。
此时,可分以下几种情况:
1)齿圈不动。即ω3=0,此时,P3=0,则:P1+PH=0,即
将(3)式和(9)式带入(12)式可得
显然,(13)式成立。
2)齿圈转向与太阳轮转向相同。此时,太阳轮与齿圈同为输入端,行星架为输出端,则(10)式可变为
将(3)式和(9)式带入(14)式的左边化简可得
显然,(14)式成立。
将(3)式和(9)式带入(15)式的左边可得
显然,右边等于左边,(15)式成立。
综上可知,当整个行星轮系处于平衡时,其太阳轮,齿圈以及行星架所受的外部扭矩之间的比例遵循(9)式。
3 ADAMS建模与仿真验证
ADAMS是由美国MDI公司开发的一款对机械系统进行运动学与动力学仿真计算的软件,它集建模、计算以及后处理为一体,以计算多体系统动力学为基础,并包含多个专业模块。利用它可以建立起复杂机械系统的运动学和动力学模型[10]。
3.1 P-CVT的ADAMS建模
在这一节,我们通过ADAMS工具对具体实例进行动力学仿真,来验证上述推论。先将在Unigraphics(UG)中装配好的三维模型(如图4所示),导出成ADAMS可识别的Parasolid文件,然后导入ADAMS中进行仿真,定义好相关约束后的ADAMS模型如图5所示。
3.2 仿真
通过第2节的分析和推导可知:(3)式和(9)式中共有 6个参数,即:M1,M3,MH,ω1,ω3,ωH,在这6个参数中,只需任意给定2个角速度以及1个扭矩,即可求出其余2个扭矩以及剩下的1个角速度。(本次仿真已将角速度转换为转速,因此给定的参数是转速)
本次仿真,给定的参数是行星架所受扭矩MH、太阳轮转速n1、齿圈转速n3,需要通过仿真确定的参数是太阳轮输入扭矩M1、齿圈输入扭矩M3、行星架转速nH。在仿真过程中,根据表2提供的5组已知参数值,测量相应的其余5组未知参数,再将仿真的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进行对比。仿真结果如图6-10所示。图6-10中,每一组图中左边部分是仿真得到的齿圈转速nH,右边部分是仿真得到的太阳轮及齿圈上的扭矩,其中实线是太阳轮上的扭矩,虚线是齿圈上的扭矩。图标上的数字表示序号,与表2中的序号对应。
图10 M H=114 N·m,n1=5 000 r/min,n3=-250 r/min(反向)时的仿真结果Fig.10 Results of simulation when M H=114 N·m,n1=5 000 r/min,n3= -250 r/min(reverse)
表2 已知数据Tab.2 Known datas
表3 理论计算结果Tab.3 Results of theoretical calculation
3.3 结果分析
通过比较仿真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比较(见表4),我们发现,这两种方式所取得的数据基本一致,虽然其中有2组数据存在一定误差,但其误差都不大于3%,在允许的范围内。
表4 仿真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比较Tab.4 Simulation results comqared with theoretical calculation results
表4中,X为计算结果,X*为仿真结果,误差为(X-X*)/X。分析造成误差的主要原因是我们在将三维模型从UG中导入到ADAMS中时,齿轮啮合部位没能做到精确定位。
4 结论
本文通过理论分析与仿真结合,对差动行星齿轮式无级变速器的输入、输出转速、扭矩间的关系进行了推导和仿真验证,得出以下结论:
1)本文所研究的变速器,虽然可以达到无级变速的目的,但它仅是速度复合型机构,其输入、输出扭矩与速比之间并无直接关系。
2)与传统汽车变速器的“降速增矩”或“增速降矩”特性不同,本变速器理论上可以实现高速大扭矩输出,从能量守恒的理论来解释,就是通过变速器增加的能量均源于齿圈上调速电机的输出功率。
3)相对发动机而言,本变速器与电机配合使用具有调速范围广、输出扭矩大、高速恒扭矩等特点,可以提高主电机的工作效率,从而达到节能的目标。因此,该变速器可在电动汽车上推广应用,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1] 李春青,彭建中,吴彤峰.国内外汽车无级变速器(CVT)技术的发展概况[J].广西工学院学报,2004,12(5):19-23.
LIChun-qing,PENG Jian-zhong,WU Tong-feng.General developing situation of 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 technology for autos at home and abroad[J].Journal of Guangx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2004,12(05):19-23.
[2]唐小林,杨为,陆国栋,等.微车变速器箱体的声振耦合[J].四川兵工学报,2009,30(8):63-64.
TANG Xiao-lin,YANGWei,LU Guo-dong,etal.Vibro-acoustic Coupling of Transmission Tank Body for Micro-car[J].Journal of Sichuan Ordnance,2009,30(8):63-64.
[3]王德伦,张石静,许南绍.电动汽车行星齿轮式无级变速器建模与仿真[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4(11):11-15.
WANG De-lun,ZHANG Shi-jing,XU Nan-Shao.Modeling and simulation of planetary gear-type 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 of electric vehicle[J].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Natural Science Edition,2010,24(11):11-15.
[4]LIU Xin,GUO Shu-xu,CHANG Yu-chun,et al.Simple digital PWM and PSM controlled DC-DC boost converter for luminance-regulated WLED driver[J].The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ies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2009,16(2):98-102.
[5]欧健,房占鹏,王林峰.汽车ESP系统模型和模糊控制仿真[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2(4):516-520.
OU Jian,FANG Zhan-peng,WANG Lin-feng.Dynamic model and simulation of fuzzy controlling for vehicle ESP[J].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Natural Science Edition,2010,22(4):516-520.
[6] 孙桓,陈作模,葛文杰.机械原理[M].7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14-232.
SUN huan,CHEN Zuo-mo,GE Wen-jie.Theory of machines and mechanisms[M].7th ed.Beijing:Higher Education Press,2006:214-232.
[7] 饶振刚.行星齿轮传动设计[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136-147.
RAO Zhen-Gang.Design of planet gear transmission[M].Beijing:Chemical Industry Press,2003:136-147.
[8]李兴华,黄宗益,张承航.三自由度行星变速器传动方案设计[J].中国机械工程,2002,13(20):1727-1729.
LI Xing-hua,HUANG Zong-yi,ZHANG Cheng-hang.Conceptual design of 3-DOF planetary transmission[J].China Mechanical Engineering,2002,13(20):1727-1729.
[9]张明成.功率分流式封闭滚动轴承行星减速器的设计研究[J].机械传动,1999,23(1):12-13.
ZHANG Ming-cheng.The research of Power split closed rolling bearing planetary reducer design[J].Journal of Mechanical Transmission,1999,23(1):12-13.
[10]李增刚.ADAMS入门详解与实例[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6:59-81.
LI Zeng-gang.Introduce the details of ADAMS and explain with case[M].Beijing:National Defence Industrial Press,2006:5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