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对外贸易顺差国际比较、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2-06-06许统生教授殷功利
许统生(教授) 殷功利
一、我国贸易顺差的国际比较
我国对外贸易在改革开放后飞速发展,实现了从1994年开始连续18年的贸易顺差,2008年的贸易顺差竟高达2981.3亿美元,2011年为1551.3亿美元。我国贸易顺差持续时间是否过长、顺差额是否过大一直以来备受争议。
(一)贸易顺差额的国际比较
在历史上,英国在1784—1913年,贸易顺差持续了长达129年之久;美国在1874—1970年的97年里,有93年、近一个世纪的贸易顺差,其中贸易不平衡度超过10%的有63年,超过30%的有11年,超过40%的有5年。现今主要经济体能保持长期、大额贸易顺差的,除中国外,还有日本和德国。从图1可知,中国于1994年开始至今实现了持续贸易顺差,1981—2010年期间平均年顺差额为488.8亿美元,从2005年开始到2010年连续6年对外贸易顺差超过1000亿美元,最高为2008年的2981.3亿美元;日本在1981—2010年的30年里都保持着顺差,顺差额超过1000亿美元的年份有7年,平均年顺差额为715.6亿美元;德国在1952—2010年连续59年保持贸易顺差,2002—2010年连续9年对外贸易顺差超过1000亿美元,2006年首次突破2000亿美元,为2000.9亿美元,最高顺差为2007年的2699.3亿美元,2010年为2032.5亿美元,平均年顺差额为933.70亿美元。与日本、德国相比,我国无论从贸易顺差持续时间、平均年顺差额,还是从年超过1000亿美元的年份数量来看,都相应较少。
(二)贸易不平衡度的国际比较
贸易不平衡度指的是某国贸易顺差额与该国对外贸易总额的比例,对于贸易不平衡度的标准,国际上通常为10%。
从图2可知,我国在1997—1998年和2006—2008年的贸易不平衡度超过了10%,共5年,其他年份都小于10%;日本在1985—2010年期间贸易不平衡度超过了10%的年份共有16年,最高为1993年的20.0%;德国在1952—2010年共59年里,对外贸易全部为顺差,贸易不平衡度超过10%的年份共有13年,最高为1974年的12.8%,并且近几年不平衡度都保持在9%左右,2006—2010 年 分 别 为 9.8%、11.3%、9.9%、9.3%和8.7%。日本、德国及中国1994—2010年期间的贸易不平衡度平均值分别为9.3%、8.7%和7.2%,这说明日本贸易不平衡度是很高的,高于德国,更高于我国。与日本和德国相比,我国无论从年平均值,还是从年超过10%的年份数量来看,贸易不平衡度都不高。
(三)贸易顺差结构的国际比较
经济体若能在国际贸易中长期贸易顺差的话,表明该经济体的出口商品的国际竞争力是很强的。分析日本和德国贸易商品的结构及其变化将会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我国贸易顺差内涵。
1.日本对外贸易顺差结构
日本是一个资源小国,第二次世界大战战败后,确立了贸易立国的国策,因此需要大量进口资源。在初级产品进口中,主要进口的是矿物原料、润滑油及有关原料(SITC3)、非食用原料(SITC2)和食品及主要供食用的活动物(SITC0),而饮料及烟类(SITC1)和动植物油脂及蜡(SITC4)进口量很小;在工业制成品进口中,最主要进口的是机械及运输设备(SITC7),然后是杂项制品(SITC8)、按 原 料 分 类 的 制 成 品(SITC6)和化学成品及相关产品(SITC5),而 未 分 类 的 其 他 产 品(SITC9)进口量很小。
从表1中的各类产品进口比例来看,日本各类产品进口比例的变化,即进口结构的变化,反映了日本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大体上可以把其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45—1970年),此阶段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经济积累阶段,此间日本大量进口非食用原料。以1962年为例,进口非食用原料占总进口额的比例为41.9%。第二阶段(1971—1990年),此阶段日本进口结构升级较快,矿物原料、润滑油及有关原料跃居日本进口量首位,取代了原来的非食用原料。以1980年为例,进口矿物原料、润滑油及有关原料占总进口额的比例为50.03%,占比超过一半。第三阶段 (20世纪90年代以后),期间日本各类产品进口比例基本平稳,变化很小,进口产品结构处于一种平衡状态。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到20世纪70年代初,日本从工业化初期—工业化中期—工业化完成一步一步走来,与此相应的产业结构得到了优化,实现了以重工业为主取代原来以轻工业为主。当然在这个过程的完成中对外贸易立下汗马功劳,贸易出口的结构也实现了以机械设备出口为主,代替了原来的轻纺产品。各类产品出口额与进口额的情况基本相同。
从表2中的各类产品出口比例来看,日本各类产品出口比例的变化,即出口结构的变化,与进口结构的变化呈现出较高的一致性。其出口结构变化的划分与进口一致:在第一阶段日本大量出口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以1962年为例,出口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占总进口额的比例为42.16%。在第二阶段日本出口结构升级较快,出口结构变化很大,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猛增,其工业化在20世纪70年代基本完成,机械及运输设备在1980年占总出口额的比例为54.91%,占比超过一半,居日本出口量首位,取代了原来的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在第三阶段日本各类产品出口比例基本平稳,期间机械及运输设备占总出口额的比例维持在60%左右,出口产品结构处于一种平衡状态。
表1 日本按照SITC分类的各类产品进口比例单位:%
从日本出口商品结构来看,初级产品出口比重很小,工业制成品出口比重很大。1962年和2010年初级产品出口比重分别仅为11%和4.08%,而工业制成品出口比重分别高达89%和95.92%。
2.德国对外贸易顺差结构
第二次世界大战战败的德国,其经济在战争中受到重创,但战后以其出色的对外贸易铸造出一个贸易大国、工业大国及经济大国。其贸易顺差不仅持续时间长,而且数额巨大。在初级产品出口中,主要出口产品是食品及主要供食用的活动物,再依次是矿物原料、润滑油及有关原料和非食用原料,而饮料及烟类和动植物油脂及蜡出口量不大;在工业制成品出口中,最主要的是机械及运输设备,再依次是化学成品及相关产品、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和杂项制品,而未分类的其他产品出口量不大。
从表3中的各类产品出口比例来看,德国各类产品出口比例,即出口结构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化,都比较平稳,食品及主要供食用的活动物出口额占总出口额的比重维持在4%左右,饮料及烟类的比重维持在0.7%左右,非食用原料的比重维持在1.6%左右,矿物原料、润滑油及有关原料的比重维持在2%左右,动植物油脂及蜡的比重维持在0.22%左右,化学成品及相关产品的比重维持在13.83%左右,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的比重维持在14%左右,机械及运输设备的比重维持在48%左右,杂项制品的比重维持在10.40%左右,未分类的其他产品的比重维持在4%左右。
从德国出口商品结构来看,初级产品出口比重很小,工业制成品出口比重很大。1992年和2010年初级产品出口比重分别仅为8.15%和8.91%,而工业制成品出口比重分别高达91.85%和91.09%。
表2 日本按照SITC分类的各类产品出口比例单位:%
表3 德国按照SITC分类的各类产品出口比例单位:%
3.中日德三国对外贸易顺差结构比较
从表4可知,我国工业制成品占对外货物贸易出口的比例从1985年的39.3%升到2010年的94.8%,呈现上升趋势,日本的比例从1985年的98.2%降到2010年的96.2%,下降了2个百分点,但一直高于我国的比例,德国的比例很平稳,维持在91%左右,现已低于我国的比例,这从侧面也反映我国出口结构得到了优化。而如果把工业制成品划分为劳动密集型产品和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的话,则得出的结果有所不同。1985年、2009年和2010年我国属于资本技术密集型的化学成品及其有关产品和机械及运输设备产品出口额之和占对外货物贸易出口的比例分别为5%、52.4%和53.6%,日本分别为66.0%、67.8%和69.2%,1992年、2009年和2010年德 国 分 别 为 61.9%、59.8% 和61%,可以看出,我国与发达经济体的差距依旧较大。
从出口商品结构的多元化来看(如表5),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单一,化学成品及其有关产品、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和机械及运输设备产品所占比例之和高达89.21%;日本则较大地依赖机械及运输设备产品;德国出口商品结构的多元化程度较高,没有过分依赖某种产品,并且结构一直比较稳定,安全性比较高。
(四)贸易顺差国际比较启示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认识到看待我国贸易顺差的焦点不在于多少,而在于认清我国贸易顺差的经济本质,同时还应着眼于国内经济因素、国际政治外交等因素。通过前述分析可以得出:
第一,我国贸易顺差为正常现象。与日德相比,从贸易顺差持续的时间、平均年顺差额、年超过1000亿美元的年份数量来看,我国都不大;从贸易不平衡度年平均值、年超过10%的年份数量来看,我国贸易不平衡度不高。另外,从国际经验来看,一经济体在其工业化发展过程中出现贸易顺差带有一定的普适性,现阶段我国正迈向工业化的道路上,我国的外贸顺差也是伴随工业化进程自然发生的 (王子先,2010)。因此,我国的对外贸易顺差实属正常现象。对于贸易顺差引起的贸易摩擦问题,如近期美国对我国的 “双反调查”与其2012年大选有关,我们要有清醒认识,贸易顺差仅仅为贸易摩擦的借口。对此类问题可以通过加强民间游说、政府间沟通、国际舆论宣传等措施加以缓解。
表4 工业制成品出口结构的国际比较
表5 2010年中日德出口商品结构单位:%
第二,我国贸易顺差产品品质不高。与日德相比,从贸易顺差质量来看,我国还有待提高。我国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占比低于日本20个百分点,低于德国10个百分点,与日德的差距仍比较大;从价值链的增值环节看,我国在国际贸易中从事的仍然是劳动密集型环节。从日德贸易发展来看:日本在发展过程中,紧跟国际市场需求变迁,着力于技术创新来成功完成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和优化顺差商品结构;德国在国际贸易中通过技术创新来生产符合世界市场发展需求的产品。它们的共同点都是注重技术创新,而我国自主技术创新力度不够。
第三,通过 “后发优势”可以打造贸易强国。日德都从战后凋零的经济中成功实现了贸易、经济强国的梦想,这点给我国很大的启示,特别是日本战后经历了加工型、改良型及技术型贸易立国的发展历程。只要我国利用好自身资源、劳动力及市场优势,并将其与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机遇结合起来,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带来的机遇,努力加大引资和技术创新力度,就能实现我国出口贸易结构的优化,进而实现贸易强国梦想。
二、我国贸易顺差存在的问题及内因探析
基于前面的比较分析,可以看出我国贸易顺差存在下列具体问题:
第一,我国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占比小。我国属于资本技术密集型的化学成品及其有关产品和机械及运输设备产品出口额之和占对外货物贸易出口的比例只有40%~50%,日本为70%左右,德国在60%左右,我国比日本低20个百分点,比德国低10个百分点,与日德的差距依旧比较大。
第二,我国出口产品劳动要素密集的性质未根本改变。日本的顺差商品的结构经历了不断升级的过程,由20世纪60年代的劳动密集型产品逐渐升级到了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虽然其要素密集度在一开始时并不具备绝对优势,但在发展的过程中,日本紧跟国际市场需求变迁,着力于技术创新,通过贸易成功完成了国内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在其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要素优化的过程中,其贸易顺差额在不断扩大,顺差商品的结构得到了优化,质量获得了提升。德国在国际贸易中自始至终都致力于创立具有优势的技术密集型产品。技术密集型产品通常可以划分为高价值技术产品和尖端技术产品,德国的优势在于前者,在20世纪90年代德国高价值技术产品对其贸易顺差的贡献率约7%。总之,德国能保持长期、巨额、高质量的对外贸易顺差得益于其对高新技术的一贯追求及其产品符合世界市场需求。表面上,我国从以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为主导转换到以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为主导,但是若从价值链的增值环节看,我国在国际贸易中仍然从事的是劳动密集型环节,我国的劳动力要素密集的性质未根本改变。
第三,我国贸易顺差的贸易获利小。从贸易获利的角度来看,我国在国际贸易中仍然从事的是劳动密集型环节,我国出口商品的需求弹性小、国际竞争激烈导致价格低,加之从出口商品结构的多元化来看,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单一,从而贸易获利小;日本出口商品中最终消费品占比大,以技术密集型为主,贸易获利远大于我国;德国对外贸易中的获利正是得益于世界市场对高价值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强大需求,其贸易获利大。
当前我国贸易顺差问题背后的内在原因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加工贸易是我国贸易顺差的主力军。我国加工贸易的进出口额呈现不断上升趋势,2011年的出口额由1994年569.80亿美元升高到8354.20亿美元,18年间增长了14倍。加工贸易占总出口比例在1996—2007年都超过了50%。加工贸易的贸易顺差也呈现上升趋势,1994年仅为94.10亿美元,2011年高达3656.20亿美元,18年间增长了38倍。加工贸易的贸易顺差占总顺差的比例在大部分年份都大于100%。基于加工贸易为一种增值的贸易方式,其结果必然导致贸易顺差。
第二,我国加工贸易企业仍处于价值链的低端。在分析加工贸易价值链环节的利益分配方面,台湾宏基公司董事长施振荣提出的 “微笑曲线”为此提供了思路 (如图3)。曲线代表整个产业链,曲线的两个高端分别为产品研发和营销渠道,曲线的最低端为加工制造。由于我国加工贸易处于微笑曲线的弧底,所以我国加工贸易的获利较低,而处于高端的产品研发和营销渠道被外方掌握,其收益是我国加工贸易的获利的数倍。我国的加工贸易实际上是在世界产业结构转移中承接了加工组装环节,从日本、“亚洲四小龙”及东亚其他国家进口零部件,并把产成品出口到欧美等国家。正如商务部副部长蒋耀平(2009)所说:“目前我国有加工贸易企业超过12万家,解决就业约4000万人。在全球化背景下,加工贸易的顺差产生在中国,但利益由全球分享,中国只是在组装、加工环节获得利益。”
第三,我国研发投入不足,技术创新乏力。在研发投入上,国际社会的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是2.5%,我国2011年是1.49%,没有达到1.5%;科技成果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国际的水平是70%,我国是39%,低于国际平均水平31个百分点;技术的对外依存度,国际社会要求低于30%,我国是60%。从这三个指标看,我国由制造大国向创造大国转换在技术创新方面和国际上差距仍然很大。
三、应对我国贸易顺差策略与建议
当前,应对我国贸易顺差中存在的问题,必须紧密结合 “十二五”时期经贸发展总要求,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切实推动外贸发展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益提高转变、从成本优势向综合竞争优势转变,大力发展技术先进、结构优化、附加值高的现代产业体系,着力拓展进口及内需,加快实施 “走出去”,实现贸易顺差来源多元化。
第一,加强自主技术创新,攀升出口产品价值链。日本、德国经验显示:创新技术是一经济体出口竞争力的发动机及可持续性发展的保证。由于我国的R&D投入占GDP的比重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比较大,导致在国际分工中我国处于“微笑曲线”的底端、产品价值链的分工末端,产品附加值极低。对此政府与企业应该加大对研发、人力资本及知识资本的投入。对于大多数为两头在外的来料加工业,更应该加大研发力度,扩大其国内采购率,对现有的生产技术、经营理念、管理等进行改进,通过拥有产品或服务的核心技术及自主品牌,造就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和集团公司,使我国和德国、日本一样,真正实现以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为主导。
第二,建立健全扩大进口及内需的体制机制。在采取有保有压的政策来加大出口的同时,扩大进口来进一步发挥进口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当前,过大的贸易顺差,造成外汇管理压力过大、贸易摩擦频发等一系列问题,引起了国际社会高度关注。在大量进口国内稀缺矿产资源、能源、原材料以发展工业制成品出口的同时,大力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和技术外溢效应较大的其他商品或服务贸易产品,能通过消化吸收和再创新提高工业制成品出口商品的技术含量,有利于促进技术升级及产业结构转型。同时,在当前欧美需求不旺,特别是欧债危机深陷泥潭的背景下,必须深化收入分配体制和系统的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释放国内巨大的消费潜力,以缓解我国出口压力,减少经济过度波动,保持经济平稳增长。
第三,积极开展对外直接投资。我国的外汇储备大部分用于购买以美国为主的国债,一小部分用于间接投资,但其收益率都不高。当前,我国应牢牢抓住金融危机后国际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的机遇,积极发展对外直接投资。从投资地区分布来看,要根据对外直接投资的目的来决定投资地区。资源型产品获取应主要投资于非洲及拉丁美洲,先进技术获取应主要投资于美日欧。同时要分散投资风险,避免过于集中于个别国家。从投资行业来看,投资行业要结合我国 “十二五”规划的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方向。为此,投资时要能从东道国获得与国内产业结构升级相关的先进技术,有利于我国产业技术的提升。为了获得我国所需的战略性资源,我国对资源丰富的国家或地区的对外直接投资要加大,但必须重视合规经营和企业社会责任的承担,保障合作的互惠互利和可持续发展。
第四,实现贸易顺差来源多元化。一是降低在美市场顺差份额。2010年我国对美国贸易顺差额和其占全国贸易顺差总额的比例分别为1811.88亿美元和98.96%,无论从贸易顺差的绝对值还是占比来看,我国对美国贸易的集中度确实比较高。为此,我国要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在美市场顺差份额,积极扩大从美进口,但这需要争取美国放松在高新技术领域对我国出口管制。二是对欧盟市场分布更趋多元化。2010年我国对欧盟贸易顺差额和其占全国贸易顺差总额的比例分别为1425.49亿美元和77.85%,我国对欧盟贸易的集中度过高,但是我国对其各成员国的对外贸易顺差并不高。欧盟市场容量很大,因此我国应该巩固对西班牙和英国的出口,加大对德国、法国、意大利的出口,与此同时,加大对欧盟其他小国的出口,使我国在欧盟的市场分布更加多元化。三是加大开拓贸易顺差新来源。首先,加大开发发达国家,如新西兰、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等。其次,要加大开拓新兴市场,像 “金砖五国”中的俄罗斯、巴西、印度及南非,还有阿根廷、印度尼西亚、土耳其和墨西哥等。这些新兴市场具有进口增长速度快、未来市场潜力大的特点。再次,应加大开拓非洲、拉丁美洲等资源富庶的其他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市场。在开拓新市场的过程中,企业需要来自政府的大力支持,政府不仅要在市场调研、信息收集方面支持企业,还要利用金融、税收和财政政策等为企业开拓新市场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