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我国经常账户顺差的原因分析
2016-12-30周丽华
周丽华
形成我国经常账户顺差的原因分析
周丽华
2005年至2015年十一年间,我国的经常账户一直保持顺差状态,且规模不断增加,2015年较2005年增加1752亿美元,货物账户顺差规模的持续增加是形成我国经常账户顺差持续增长的主要动力,而服务账户的逆差对经常账户顺差起到了减少的作用。收益账户的顺差规模不大,但也是经常账户增加的一个补充,转移账户由顺差到逆差的转变,对经常账户顺差的增加影响减弱。
经常账户;顺差;原因
一、我国经常账户顺差规模不断增长
2005年至2015年十一年间,我国的经常账户保持持续顺差状态,2005年和2013年顺差规模在2000亿美元以内,分别为2005年的顺差1608亿美元和2013年的顺差1828亿美元;2006年、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和2014年顺差规模保持在2000亿美元至3000亿美元之间,分别为:2006年顺差2533亿美元,2009年顺差2971亿美元,2010年顺差2378亿美元,2011年顺差2017亿美元,2012年顺差2154亿美元和2014年顺差2197亿美元;2007年和2015年顺差规模在3300亿美元至3800亿美元之间,分别为2007年的顺差3718亿美元和2015年的顺差3306亿美元;2008年顺差规模高达4261亿美元,创造十年来最高水平。
形成我国经常账户长期顺差并不断增加的原因是什么?在经常账户的四个子账户中,究竟是哪些账户的顺差导致了我国经常账户的顺差呢?有没有逆差账户的存在呢?逆差账户的存在对我国经常账户顺差的影响程度如何呢?
二、货物账户顺差是我国经常账户顺差的主要动力
2005年至2015年十一年间,我国的货物账户保持持续性的顺差,且规模不断增加,其中,2005年顺差1342亿美元;2006年、2009年、2010年和2011年顺差规模保持在2100亿美元至2600亿美元之间,分别为2006年顺差2177亿美元,2009年顺差2495亿美元,2010年顺差2542亿美元和2011年顺差2435亿美元;2007年、2008年、2012年和2013年顺差规模保持在3100亿美元至3700亿美元之间,分别为2007年顺差3159亿美元,2008年顺差3606亿美元,2012年顺差3216亿美元和2013年顺差3599亿美元;2014年顺差4760亿美元,2015年顺差5607亿美元,达到十年来最高水平。
货物账户顺差是拉动我国经常账户顺差的最主要动力。2005年至2015年的十一年中,货物账户顺差对经常账户顺差的贡献率不断增加,2005年至2009年货物账户顺差对经常账户顺差的贡献率保持在83%~86%之间,分别是2005年的83.46%,2006年的85.95%,2007年的84.97%,2008年的84.63%和2009年的83.98%。
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和2015年货物账户顺差对经常账户顺差的贡献率保持在100%~200%之间,分别为2010年的106.9%、2011年的120.72%、2012年的149.3%、2013年的196.88和2015年的169.6%;2014年货物账户顺差对经常账户顺差的贡献率高达216.66%。
以上数据分析表明,货物账户顺差是形成我国经常账户顺差的主要原因,而且2010年以来货物顺差对经常账户顺差的贡献远远高于2010年之前的五年。
三、服务账户逆差是导致我国经常账户顺差减少的主要途径
2005年至2015年十一年间,我国的服务账户保持持续性的逆差,且规模不断增加,其中,2005年至2007年的服务账户逆差在100亿美元以内,分别为2005年逆差96亿美元,2006年逆差88亿美元和2007年逆差79亿美元;2008年服务账户逆差为118亿美元,2009年服务账户逆差为294亿美元,2010年服务账户逆差为312亿美元,2011年服务账户逆差为616亿美元,2012年服务账户逆差为897亿美元,2013年服务账户逆差为1245亿美元,2014年服务账户逆差为1920亿美元,2015年服务账户逆差为1824亿美元。
服务账户的逆差使得我国的经常账户顺差规模因此而减小,服务账户逆差对我国经常账户顺差减少的贡献率,2005年至2009年保持在10%以内,分别为2005年的-5.97%,2006年的-3.47%,2007年的-2.12%,2008年的-2.77%和2009年的-9. 9%;2010年的 -13.12%;2011年的 -30.54%;2012年的 -41. 64%;2013年的-68.11%;2014年的-87.39%和2015年的-55. 17%。
以上数据分析表明,服务账户逆差是导致我国经常账户顺差规模减小的最主要原因,而且2010年以来服务逆差对经常账户顺差规模减小的贡献远远高于2010年之前的五年。
四、收益账户逆差是形成我国经常账户顺差减少的次要原因
2005年至2015年十一年间,我国的收益账户仅有两年为顺差,其余年份均保持逆差状态,且规模有增有减。其中,除去2007年收益账户顺差80亿美元,2008年收益账户顺差286亿美元以外,其余年份收益账户均为逆差,其中,2006年和2009年逆差规模在100亿美元以内,分别为2006年逆差51亿美元和2009年逆差85亿美元;2005年和2012年逆差规模在100亿美元至200亿美元以内,分别为2005年的逆差161亿美元和2012年的逆差199亿美元;2012年的逆差259亿美元;2014年的逆差341亿美元;2015年的逆差454亿美元;2011年的逆差703亿美元和2013年的逆差784亿美元。这十一年来我国的收益账户逆差规模没有超过800亿美元,相对服务账户近2000亿美元的逆差而言,其规模较小。
虽然,我国的收益账户逆差不如服务账户逆差对经常账户顺差规模减小的影响力大,但是,该账户逆差的产生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经常账户顺差规模的增加,收益账户逆差对我国经常账户顺差规模减小的贡献率为:2006年、2009年和2012年的贡献率在10%以内,分别为2006年的-2.01%,2009年的-2. 86%和2012年的-9.24%;2005年、2010年、2014年和2015年的贡献率在10%~20%以内,分别为2005年的-10.01%,2010年的-10.89%,2014年的-15.52%和2015年的-13.73%;2011年的-34.85;2013年的-42.89%。
这十一年来我国的收益账户逆差对经常账户顺差规模减小的贡献率50%,相对服务账户近90%的贡献率而言,其作用较小。
五、转移账户由顺差变逆差对我国经常账户顺差影响减弱
2005年至2015年十一年间,我国的转移账户保持了9年的顺差状态,且规模大幅度地减小,2014年和2015年两年转移账户出现了逆差。2005年至2013年转移账户均为顺差,其中,2012年顺差34亿美元,2013年顺差258亿美元,2006年、2008年和2010年顺差在400亿美元至500亿美元之间,分别为2006年的顺差495亿美元、2008年的顺差487亿美元和2010年的顺差407亿美元;2005年和2007年在520亿美元至560亿美元之间,分别是2005年的顺差523亿美元和2007年的顺差558亿美元;2009年的顺差855亿美元;2011年的901亿美元。2014年起,转移账户出现逆差,其中,2014年逆差302亿美元,2015年逆差23亿美元。
这十一年来,转移账户的顺差规模没有超过1000亿美元,相对货物账户近6000亿美元的顺差而言,其对经常账户顺差的贡献就是非常小的了。特别是近两年,转移账户出现了逆差,不仅没有带动经常账户的顺差增加,反而使得经常账户顺差减少,其对经常账户顺差影响减弱。
相对货物账户顺差对经常账户顺差80%~220%的贡献率而言,转移账户顺差对经常账户顺差的贡献率很低,没有超过45%,2012年仅有1.58%的贡献率;2006年、2007年、2008年、2010年和2013年的贡献率在10%~20%之间,分别为2006年的19.54%,2007年的15.01%,2008年的11.43%,2010年的17.12% 和2013年的14.11%;2009年的28.78%;2005年的32.52%;2011年的44.67%。
相对服务账户逆差对经常账户顺差规模减少近90%的贡献率而言,转移账户逆差的贡献率2014年-13.75%,2015年仅有-0.7%,所以,转移账户逆差对经常账户顺差规模减少的影响力也是非常低的。
总体而言,2005年至2015年十一年间,货物账户顺差规模保持在1000亿美元至6000亿美元之间,对经常账户顺差的贡献率在80%~220%之间;服务账户逆差规模保持在70亿美元至2000亿美元之间,对经常账户顺差规模减少的贡献率在2% ~90%之间;收益账户逆差规模保持在50亿美元至800亿美元之间,对经常账户顺差规模减少的贡献率在2%~43%之间。收益账户顺差规模保持在80亿美元至300亿美元之间,对经常账户顺差的贡献率在2%~7%之间;转移账户顺差规模保持在34亿美元至910亿美元之间,对经常账户顺差的贡献率在1%~45%之间。转移账户逆差规模保持在20亿美元至310亿美元之间,对经常账户顺差规模减少的贡献率在0.7%~14%之间。
[1]陈雨露.国际金融[J].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07).
[2]刘舒年.国际金融[J].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0,(08).
[3]姜波克.国际金融[J].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11).
[4]历年.中国国际收支报告[J].国家外汇管理局网站.
周丽华,新疆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师,金融学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国际金融。
F830
A
1008-4428(2016)08-9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