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捷克制成品产业内贸易研究

2016-08-09欧阳杰郜志雄

北方经贸 2016年7期

欧阳杰,郜志雄

(宁波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浙江宁波315211)



中国-捷克制成品产业内贸易研究

(宁波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浙江宁波315211)

摘要:基于WITS数据库,运用G-L指数、MIIT指数和RCA指数,实证分析了2000-2014年中国-捷克制成品产业内贸易状况,并对中捷制成品产业内贸易与中波、中匈、中罗、中斯制成品贸易进行了比较。研究表明,总体上,2000-2014年中捷制成品贸易表现为产业间贸易,中国的竞争优势不显著;SITC7类机械及运输设备产品的竞争优势明显且向产业内贸易演变。

关键词:中捷贸易;产业内贸易;制成品

1950年6月,中国与捷克正式开展经贸合作,1952年两国的双边贸易总额为77.9百万卢布。此后,中捷双边贸易增长快速,2014年达到109.8亿美元。目前,中国是捷克第三大贸易伙伴,捷克是中国在中东欧地区制成品贸易的第二大贸易伙伴。2000年以来,制成品(制成品是指经过复杂加工的产品,具体为《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ITC)中1位编码为5-9的商品。其中,SITC5为化学成品及有关产品,SITC6为按原材料分类的产品,SITC7为机械及运输设备,SITC8为杂项制品,SITC9为未分类的其他商品。其中,SITC9贸易额占比很小,本文的分析不包括该类商品。)贸易占中捷贸易的89%以上,中国对捷克出口96%以上的产品是制成品,而其中,SITC7类产品占主导地位。当前,中国—中东欧经贸合作蓬勃发展,而中捷经贸合作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在此背景下,研究中捷制成品贸易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度量产业内贸易的相关指数

度量产业内贸易水平的指标主要有G-L指数、产品相似性指数、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MIIT)、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CA)、Balassa指数以及Aquino指数等。本文主要采用了G-L指数、MIIT指数和RCA指数,使用世界银行WITS数据库中的相关数据,从静态、动态和比较优势三个方面实证分析了在2000-2014年期间的中国与捷克制成品产业内贸易的相关情况。

(一)G-L指数

G-L指数是由Grubel和Lloyd(1975)提出的从静态角度度量产业内贸易水平的指数,其具体计算公式为。

Xi和Mi分别表示i为产业或者产品组的出口额和进口额。

一般认为,G-L指数与产业内贸易水平正相关,该指数越大,产品组的产业内贸易越大,反之越小。G-L指数的取值范围是[0,1]。G-L指数等于0,表明产业内贸易水平较低;等于1,表示产业内贸易水平最高。

(二)MIIT指数

Bruelhart等学者提出的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MIIT)是用来度量具有一定时间跨度贸易变化量的产业内贸易发展水平,其具体计算公式为。

其中,i表示某产业或者某产品组;△Mi表示某一特定时期内的进口变化量;△Xi表示在某一特定时期内的出口变化量。

MIITi的取值范围是[0,1]。MIITi<0.5时,表明该产业的贸易变化量主要以产业间贸易为主;MIITi>0.5时,表明该产业的贸易变化量以产业内贸易为主。同时,当MIITi的指数值无限接近于0或1时,即为完全产业间贸易或者完全产业内贸易。

(三)RCA指数

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指一个国家某种商品的出口值占该国所有出口商品总值的份额,与世界该类商品的出口值占世界所有商品出口总值份额的比例,该指数可以反映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某一产业贸易的比较优势,其具体计算公式为:

其中,Xij表示一国对另一国家第j行业的出口额,Xit表示一国对另一国家总的出口额;Xwj表示世界对另一国第j行业出口额,Xwt表示世界对另一国总的出口额。

一般认为,RCA指数大于2.5,表明该国该产业具有极强国际竞争力;RCA介于2.5-1.25之间,表明该国该产业具有很强的国际竞争力;RCA介于1.25-0.8之间,则认为该国该产业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RCA小于0.8,表明该国该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较弱。

二、中国-捷克制成品产业内贸易实证分析

(一)基于G-L指数的实证分析

1.中捷制成品产业内贸易分析

运用WITS数据库(中国报告数据),根据公式(1)计算出2000-2014年中国与捷克制成品贸易的G-L指数,由计算结果可以看出:总体来看,中捷制成品产业内贸易较弱,在2004年和2012-2014年,中捷G-L指数为0.5或略超过0.5,其他年份更低。从产品角度来看,SITC5商品的产业内贸易水平较高,2000-2014年的G-L指数波动在0.59-0.99之间;其次是SITC6,2002年以来的G-L指数均超过0.5,呈波动上升趋势;SITC7产业内贸易水平不高,2000-2004年和2012-2014年的G-L指数略超过0.5(2000年为0.9);SITC8以产业间贸易为主,2012年和2013年的指数为0.51,其他年份相对较低。

2.与中国-中东欧其他贸易伙伴的比较

选取与中国制成品双边贸易额最多的波兰、匈牙利、斯洛伐克和罗马尼亚作为对象,比较中捷与中波、中匈、中斯和中罗制成品产业内贸易的差异。

总体上说,2000-2014年间,中捷制成品产业内贸易水平低于中斯,略高于中波,与中匈、中罗相近(表1)。从产品层面看,中捷SITC5产业内贸易水平(G-L指数均值0.84)与中匈(0.81)相近,高于中波(0.79)、中斯(0.80)和中罗(0.70)水平;中捷SITC6产业内贸易水平(均值0.67)与中波(0.66)相似,高于中斯(0.40)、中匈(0.38)和中罗(0.36)。在SITC7产品中,中捷产业内贸易水平(均值0.47)与中匈(0.45)相近,低于中斯(0.81)和中罗(0.52)。SITC8类的产业内贸易水平较低,各国G-L指数平均值均低于0.2。

表1 中国与中东欧主要贸易伙伴制成品贸易G-L总指数

(二)基于MIIT指数的实证分析

1.中捷制成品产业内贸易水平分析

基于WITS相关数据,根据公式(2)计算出2000-2014年中国与捷克制成品MIIT指数,从计算结果可以看出:

总体上看,2000-2014年期间,中捷制成品的MIIT指数只有三个年份超过0.5,即中捷多数年份的制成品增加的贸易量表现为产业间贸易。

产品层面上看,SITC5和SITC6的MIIT指数多数年份高于0.5,其均值分别为0.73和0.61,表明两类产品的贸易增量呈现明显的产业内贸易特征。SITC7在 2002-2003年、2003-2004年、2008-2009年、2010-2011年、2012-2013年和2013-2014年的指数高于0.5,贸易的增量表现产业内贸易,其他年份则是产业间贸易。SITC8在大部分年份的MIIT指数值小于0.5,表现出产业间贸易趋向。

2.与中国-中东欧其他贸易伙伴的比较

总体上看,中捷MIIIT指数超过0.5的年份只有3个,也就是说中捷三个年份的贸易增量表现为产业内贸易,少于中斯(12个)、中罗(6个)、中波(5个)和中匈(4个)。从产品层面看,中捷SITC5产品有12个年份的MIIT指数高于0.5,即12个年份的贸易增量表现为产业内贸易,多于中波(10个)、中罗(9个)、中斯(8个)和中匈(6个);中捷SITC6产品有10年份的MIIT指数高于0.5,这些年份的贸易增量表现为产业内贸易,多于中波(6个)、中匈(6个)、少于中斯(4个)和中罗(4个);对于SITC7产品而言,中捷6个年份的MIIT指数高于0.5,这些年份的贸易增量表现为产业内贸易,少于中斯(11个)和中罗(7个),多于中匈(5个)、中波(2个);SITC8类产品,中捷有两个年份的MIIT指数高于0.5,低于中罗(6个)、中匈(4个),高于中波(1个)、中斯(0个),各国该产业贸易增量大都表现为产业间贸易。

表2 中国同中东欧主要贸易伙伴制成品MIIT总指数

(三)基于RCA指数的实证分析

基于WITS中的相关数据,根据公式(3),计算出2000-2014年中国与捷克制成品各行业的RCA指数,由结果可知:2000-2014年,中国对捷克出口制成品贸易的RCA总指数为1.2左右,表现为中度比较优势(图1)。

产品层面看,中国在捷克市场相对最具比较优势的产业是SITC7类产品,2004年以来,其RCA指数高于1.48,具有很强竞争力。SITC5和SITC6的RCA指数较稳定,但指数值较小,具有明显的比较弱势,说明出口竞争力较差。另外,SITC8的RCA指数各年都超过1.14,均值高于1.25,指数值趋向稳定。

图1 中捷制成品RCA指数趋势图

三、结论与建议

综上分析,G-L指数从静态角度反映了产业内贸易状况,MIIT指数从动态角度说明了产业内贸易状况。总体来说,无论是从静态还是动态角度,2000-2014年中捷制成品均表现为产业间贸易;与中国在中东欧的主要贸易伙伴相比,静态上中捷制成品产业内贸易水平较高,动态角度上多数年份表现为产业间贸易;未来,中捷制成品产业内贸易水平将会降低;在制成品贸易上中国具有中等水平的比较优势。

产品层面上,SITC5、SITC6类产品的贸易表现为产业内贸易,而SITC7、SITC8则主要表现为产业间贸易,但近年来SITC7倾向于产业内贸易;SITC7类产品的竞争优势显著,未来中捷SITC7贸易将可能向产业内贸易演变;比较而言,中捷SITC5、SITC6的产业内贸易水平相对较高,SITC7居中间水平。

当前,中捷双边贸易还处于初期阶段,中捷贸易规模在两国对外贸易中所占比重也较小,因此,扩大两国间贸易额是促进两国贸易发展的主要任务,也就是要扩大产品间贸易,增加贸易的产品种类;其次,促进制成品贸易尤其是SITC7机械及运输设备产品由产业间贸易向产业内贸易演进,扩大贸易收益;再者引导产业内贸易产品通过差异化战略提升产品竞争优势,提高产品竞争力。此外,还要加快双边投资促进贸易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曹莉丽,郜志雄.中美制成品产业内贸易研究[J].对外经贸,2014(10):6-9.

[2]李纬.中国与波兰、捷克、匈牙利近二十年经贸合作发展评述[J].生产力研究,2012(4):252-253.

[3]陆志强.捷克十多年来的对外贸易政策和经贸状况[J].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2005(2):38-40.

[4]邵玲,谢建国.中欧制成品产业内贸易影响因素实证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8(4):43-48.

[5]Ales Skrivan.Changes in Trade between Communist Czechoslovakia and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J]. CharlesUniversity,2002:133-146.

[责任编辑:方晓]

中图分类号:F52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6)07-0003-03

收稿日期:2016-03-25

作者简介:欧阳￲杰(1994-),男,浙江兰溪人,本科学生,研究方向:国际贸易;郜志雄(1967-),男,河南长垣人,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国际贸易、跨国公司与外国直接投资。

Research on the intra industry trade of manufactured goods in Czech,China

GAO Zhi-Xiong,OUYANG Zhaokong
(School ofeconomicsand management,Ningbo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Ningbo,Zhejiang 315211)

Abstract:Based on the WITS database,the use of the L-G index,MIIT index and RCA index,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trade status of manufactured goods in Czech,China during 2000-2014,ZOJE and the intra industry trade of manufactured goods and Poland,Hungary,Romania,Slovakia trade in manufactured goods were compared.Research shows that,on the whole,in 2000-2014,the trade of manufactured goodsbetween China and ZOJE is in the industry trade,and 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China is not significant;SITC7 machinery and transport equipment productshave obviouscompetitive advantagesand to the evolution of intra industry trade.

Key words:ZOJE trade;Intra industry trade;Manufactured goo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