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文化交际中的文化身份
2012-05-25殷召荣
殷召荣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外国语学院,上海 201418)
一、引言
上海,充满机遇与挑战,海纳百川,吸引了全国乃至全世界的拥有不同地域文化背景的人们。当来自不同文化群体的人们走在一起要交流思想、情感和信息时,跨文化交际就产生了。“跨文化交际”指的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与人之间的交际。“不同文化”不仅指不同国家的文化,而同一国家的不同地域也存在不同文化。本文讨论的亚文化交际是指来自国内不同地域文化群体之间的交际。交际者的文化身份具有极大的地域文化差异性。在亚文化交际中,不同地域文化群体的文化身份如何影响交际,交际中文化身份如何重建等问题值得探讨。本文个案分析原户籍山东的新上海人(原户籍分布在山东省各市地,现已来沪工作生活5年以上,已取得上海户籍、居住证,或已在上海居住,有正当的职业和稳定的收入,并把上海作为长期居住和生活地的特定人群。)如何实现自己的人际交往?如何看待自己的文化身份?
二、亚文化,文化身份,地域文化身份
亚文化(subculture):又称集体文化或副文化,指与主文化相对应的那些非主流的、局部的文化现象,指在主文化或综合文化的背景下,属于某一区域或某个集体所特有的观念和生活方式,一种亚文化不仅包含着与主文化相通的价值与观念,也有属于自己的独特的价值与观念。社会学研究认为:当一个社会的某一群体形成一种既包括主文化的某些特征,又包括一些其他群体所不具备的文化要素的生活方式时,这种群体文化被称为亚文化。在对亚文化进行具体界定时,国内外的研究都是在和主文化相对而言的层面上使用的。亚文化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总体文化的次属文化。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比较典型的山东齐鲁文化(以儒家文化为核心)和代表上海城市灵魂的海派文化相对于全民族文化都是亚文化。海派文化其魅力是海纳百川。在亚文化交流中,传统文化与海派文化的差异会使山东人初来上海对新生活产生陌生感。
文化由其所属群体成员创造、继承并发展。属于同一文化群体的成员对自己的文化便会有一种认同感。同一文化群体的成员具有同一种文化身份。文化身份是某一群体的身份或一个文化群体中的成员的群体身份,是某一群体的归属感。文化身份可能来源于不同的种族、民族、性别、年龄、社会阶层、宗教、国籍或地理区域,这些身份把个人和文化群体联系在一起。文化研究中的“身份”与“认同”这两个概念在英语中用的是同一个词语identity,是西方文化研究的一个重要概念。文化身份认同(cultural identity)是一种群体文化认同的感觉,是一种个体被群体的文化影响的感觉。它可以指一个社群(区域居民、性别群体、兴趣团体、种族共同体)的内在特性和其外部世界关系的改变,也可以指个体水平上表现的“文化”问题。文化认同是寻求某种文化的一致性或同一性,但由于它缘起于文化的差异、流变和断裂,因而其进程、形态和内容都是复杂而多重的。文化认同是一种建立在分化、差异(甚至对立)基础上的选择过程,因此文化身份认同呈现出复杂多样性。有关对“文化身份”问题的思考,斯图亚特·霍尔在《文化身份与族裔散居》对“文化身份提出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认为至少有两种方式:一种把“文化身份”定义为一种共有的文化,集体的“一个真正的自我”,藏身于许多其他的、更加肤浅或人为地强加的“自我”之中,共享一种历史和祖先的人们也共享的这种“自我”;第二种立场认为,除了许多共同点之外,还有一些深刻和重要的差异点,它们构成了“真正的现在的我们”。在这第二种意义上,文化身份既是“存在”又是“变化”的问题。 霍尔认为文化身份是一个变动的过程。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存地域,都在一定的地域文化中成长、成熟,这就是每个人的地域文化身份……地域文化身份的形成,是一个地域的全体成员在参与社会共同的物质生产活动和精神生产活动的过程中,形成的一致的思想方式、行为方式和感觉方式。或者说,形成相对统一的文化表达方式。地域文化是指文化在一定的地域环境中与环境相融合打上了地域的烙印的一种独特的文化。同属于齐鲁文化群体的山东人之间彼此具有认同感。也就是说具有相同的地域文化身份。从山东移民到上海,地域文化的改变,对个体自我身份认识产生一定的影响。这些新上海人面临的不仅是生活、工作等现实问题,而且是关于“我是山东人还是上海人”,“我认同什么”的反思。他们虽然身在本土地域文化之外,但是本土文化深深烙在内心深处。他们生活在上海的人际关系交往如何,他们个人对自我身份的认可如何?针对以上话题,笔者展开下面的调研。
三、调查研究与分析
笔者以家庭为单位展开对以原户籍山东的新上海人(引言中已提及)这一特定人群进行专项调查。主要采用问卷和随访的方式,笔者为200户受访家庭制作了一份问卷。根据夫妻双方的原户籍将受访家庭分为三类,分别为:A.山东人+山东人B 山东人+上海人C.山东人+其他省份人(以下简称A,B,C类家庭)。A 类家庭主人多数在山东工作多年举家移民到上海,来沪目的主要是为孩子能得到良好的教育环境,同时自己能有更好的发展,B,C类家庭主人多数是大学毕业就留沪,留沪动机主要想在大都市中寻求更好的自我发展。调查后,得到180份有效问卷,其中包括教师/文化界工作人员75人,医护人员45人,公司员工46人,公务员14人,律师20人,受访者中绝大多数接受过大学教育,其中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占总数的30%。年龄集中在22~45岁,大部分在上海生活了5~10年。
下面针对问卷中的两个主要问题(人际关系交往,个人情感归属),分别从来沪第一年,第三年和目前三个阶段以图表的形式加以分析:
3.1 人际关系交往
文化身份是一个个体区别于其他个体的内在属性。在交往过程中,由于时空的变化,人们通过交际确认并强化了各自的文化身份,习得了不同的交际文化。原户籍山东的新上海人,在新的文化环境下,面临重建文化身份的需要。一种文化身份可以透过成员们的人际关系形式表现出来。针对问卷中问题1:人际关系交往(a. 常和山东老乡一起b.常和原籍上海的同事(朋友)一起c. 很少和原籍上海的同事(朋友)一起d.其他_________),来沪三个阶段的调查结果如下:
问题1.1(%)家庭类型abcdA5824135B4238128C38.636.218.27
表 1.1
问题1.2(%)家庭类型abcdA4036204B3842155C3939.815.26
表 1.2
问题1.3(%)家庭类型abcdA3837205B3742156C3842.814.25
表 1.3
A类家庭,受访者离开了家乡原先的交往圈,在上海要面临新的人际关系。由于夫妻双方都是山东人,他们的人际交往圈主要还是山东人。其主要原因:在共同地域文化中寻找自我,寻找情感归属。随着时间的推移,与上海人的交往逐渐频繁。B类家庭,由于一方是上海人,他们在上海生活的初期与上海人的交往范围就明显扩大了。C类家庭,由于双方都不是上海人,他们常与各自的同乡交往的几率较大。从以上三个表格的对比分析可以看出B,C家庭的受访者能够很快结识上海籍同事(朋友)并和他们一起娱乐。在随访中发现他们适应新环境较快。而很少与上海本地人士密切交往的A类家庭的部分受访者,其适应新环境就较慢些。可见良好频繁的跨地域文化的人际交往,会增加个体适应并逐渐融入新环境的自信。其中三分之一的的受访者担忧自己听不懂上海话而影响沟通。有的初到上海时,听不懂上海话,心理上觉得上海人不如北方人热情,两三年后,随着与上海同事朋友的频繁交往,原来在文化上的疏离感,心理上的陌生感逐渐淡化。拥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加新环境下交际的自信。调查发现:山东人在和同乡交往中,使他们产生身份认同感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无障碍的方言使用,特定文化形态中的言语行为就是特定文化身份的标志。在言语交际中,语言的使用在很大程度上代表文化的归属,语言是文化身份形成的基础和重要表现形式。
3.2 个人情感归属
初到一个陌生的环境中,个人自然会产生疏离感,难以在新环境中有归属感。归属感是指一个个体或集体对一件事物或现象的认同程度,并对这件事物或现象发生关联的密切程度。 归属感属文化心理的概念。对于不同的对象,归属感的维度往往是不同的。英国学者戴维·莫利(2001) 在《认同的空间》中,认为是“差异构成了认同”,认同涉及到了排斥和包含。山东和上海不同的地域文化等差异,初来上海的山东人感到生活缺少归属感。对新生活的疏离感增加了他们对原来生活的留恋。A类家庭的多数受访者认为:他们不会为了在上海生活而刻意去改变自己原来的生活习惯,B,C类家庭的受访者多数愿意主动接纳上海的生活方式、对于地域文化不同带来的差异给予宽容。针对问卷中问题2:个人情感归属(a. 始终认为自己是山东人,可能永远不变b. 相当留恋家乡,也许将来可能会是上海的主人c.徘徊于山东人和上海人之间,体会着“边缘化”的状态,有点留恋家乡d.已是上海的主人,很适应目前的生活,)来沪三个阶段的调查如下:
问题2.1(%)家庭类型abcdA5037113B2939257C32.641.820.65
表 2.1
问题2.2(%)家庭类型abcdA26302717B11132848C12143046
表 2.2
问题2.3(%)家庭类型abcdA22263022B10112950C11132848
表 2.3
A类家庭比B,C家庭有更多的受访者不觉得上海是自己的家,情感意义的家永远在山东,上海就是工作的地方。对家乡的亲情友情格外留恋,其中部分受访者还谈到退休后打算回山东生活。当被问及你觉得你现在是否是上海的主人这个问题时,B,C家庭近50%的觉得自己已经融入了现在的生活,成为了上海的主人。采访中,A,B,C三类家庭多数在上海生活的前1-2年,感觉缺乏归属感,心理上难以适应上海的快速发展,激烈的社会竞争加大了心理压力,随着居住时间的延长,归属感增强。在上海生活5年以上的山东人,对上海的归属感明显增强。近30%受访者认为自己介于齐鲁文化和海派文化之间,体会着“边缘化”的状态。B类家庭由于夫妻一方是上海人,另一方山东人主动与被动接触上海人,上海习俗的机会较多,首先出于和谐家庭的建构,愿意主动在原有文化体系中的行为模式基础上接纳适应新文化,在亚文化交际语境中适应他者文化系统的交际能力明显强于A,C类家庭的成员。受访者多数认为在新的环境中个人正在有意识或无意识的重建自己的文化身份。C类家庭的夫妻双方来自不同的地域,然后共同生活在上海,在他们身上可以看出:文化身份并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的。即使是同一个个体身上也会出现多重文化身份,这些文化身份在交流中交替融合,并且随环境的发展变化而变化。一个有多重文化身份的人不仅仅在与他人交际过程中随时可以根据交际环境而改变自己的文化身份,并且他自身的这些文化身份之间也会发生冲突而改变。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身份的建构建立在交际之中,不是静止的,而是动态的,而且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文化身份对于生活于两种文化的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尽快认同新文化能使个人获得一种心理安全感。为了获得一种心理的安全感,寻求一个新的文化身份是至关重要的。正是在这种寻找自我的过程中,交际者的文化身份得以重构。正如斯图亚特·霍尔所指出的,文化身份需要不断发展变化,它不能一次性完成。他认为文化身份不仅“是什么而且是成为什么的问题,描述成为什么比描述是什么更为重要。”
四、结语
随着上海海纳百川国际化进程的加速发展,跨文化交际必将面临新的课题,研究亚文化对于深入了解社会结构和社会生活具有重要意义。其中亚文化的的文化身份认同问题不容忽视。本文只是对部分典型原户籍山东的新上海人进行初步调研,这是本调研的局限性所在。在新上海人群体中,更多的来自全国其他各省份的新上海籍人士中,因其原地域文化的差异导致来沪后文化身份认同会出现差异。亚文化的研究以及亚文化交际主体交际能力的培养必将面临新的挑战,一个人的身份是需要确认的,一座城市的发展,同样也是需要生活在其中的公民来认同的。来自全国其他省份的新上海人以及来自全世界的新上海人如何在情感上真正融入上海,实现自己的新的身份认同,在国际化大都市中寻求更好的自我发展,对建设一个具有竞争力和创造力的和谐上海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斯图亚特·霍尔.文化研究读本·文化身份与族裔散居[ M].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2]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 M].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3]胡文仲,毕继万.跨文化非语言交际[ M].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4]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7.
[5]龙毛忠,贾爱兵,颜静兰.中国文化概览(汉英对照)[ 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9.
[6]乐黛云.文化传递与文化形象[ 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
[7]韩震.论全球化进程中的多重文化认同[J].求是学刊,2005,(5).
[8]钱超英.身份概念与身份意识 [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2).
[9]陶家俊.身份认同导论[J].外国文学,2004,(2).
[10]钟进文.地域文化身份的认同与追求[N].文艺报,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