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鉴赏课上的提问
2012-05-24梁丽莉
梁丽莉
文学作品的鉴赏是最个性化的,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甚至具有一定的排他性。因此,鉴赏的路子必然是多元的,所谓“条条道路通罗马”,不同的读者完全可以从不同角度用不同的方法理解与把握同一部作品。体温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对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有其优越性的。和一般提问不一样,鉴赏式的提问除了具备启发性,可答性(指能让学生有思考的契入点,具体而不抽象)等特性之外,还需有其他的特性。
文学作品的主题和形象经常处于一种不确定的朦胧状态,因此,不同的作者从不同角度可以得出不同的认识。鲁迅曾说;一部《红楼梦》“但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同是哈姆雷特,在鉴赏过程中,“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鉴赏者总是依据作品和自身的经验,作出对作品的最个性化的理解。所以,鉴赏课上的提问就不能束缚学生的思维。不能把信息或导向隐含在问题里;答案也不求唯一而求多元;思路不止一条,而是多条。
如学习《祝福》时,有一个老师曾提了这样一个问题:毛泽东说,中国古代妇女深受政权、族权、神权、夫权的压迫。祥林嫂也不例外。请想一想,课文中“四叔”表现在哪些方面?它们是这样摧残祥林嫂的?
这一提问,初看有启发性,也明确地指出方向,但鉴赏课上,这样的提问不太好。提问中有隐含前提。即,学生必须承认祥林嫂是受封建“四叔”的压迫,而这恰恰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很难成为真正的鉴赏,从而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最终的答案只能是千篇一律,如改问“是什么使祥林嫂一步步走向死亡的深渊”,或许更好一些。
洪镇涛老师在讲《药》时,一开头便提供了这样的一个问题:这篇小说写了两个故事,一个是正面写的,明写的,一个是侧面写的,暗写的。因此有一明一暗两条线,究竟写了哪两个故事?哪是明线?哪是暗线?两条线是这样交叉在一起的?请同学们好好阅读课文。
这一提问为学生较快地熟悉情节,了解结构指明了方向,从而较快地进如本文。但一开始上课就提出来,把明暗两线较早地告知学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不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如改问成“本文讲了一个这样的故事”,进而能更好地了解情节和本文的主题思想。
课堂上还经常出现一种“对不对”“是不是”式的提问,这类问题规定了思考方向,取消了学生思维的自由和权利,学生只答“是”或者“不是”,“对”或者“不对”即可解决问题,等于是无疑而问,这类问题不宜在课堂上出现。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问题中的隐含信息,也不宜 机械地看待,有就不好,就束缚了学生的思维,没有就好,就能使学生创新,这种观点是不对的。隐含信息的有无必要,还需要看当时课堂的情景,需要看学生实际的接受能力,此外还受到课堂时间的限制。如刚才洪镇涛老师提的哪个问题,如果是能力较差的学生,那告诉了明暗线比不告诉就要好许多。但就一般情况说来,我们最好不要在问题中附加隐含信息,以免束缚其思维。
鉴赏课上要想有好的提问,首先必须在备课上尤其在设计问题上多下工夫。问题即具有启发性,又具有思考的契入点,而且还要有生发性,能激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想象和联想。
其次,好问题的提出还和教师的素质有密切联系。在此,开放的心态是相当必要的,以往长期的考试中,都旨在寻求一个终极答案,即所谓的标准答案。这种求同思维曾严重地影响了教师。迫于考试,教师在煞费苦心地寻找唯一的答案,而在此过程中,学多创新的火花便被扼杀了。
另外,政治、道德批评对我们师生的影响也不容忽视。长期以来,我们,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总爱用阶级论的政治观点来分析艺术,用道德批判的眼光来对待艺术。在他们眼里活生生的艺术生命硬是成了政治道德的符号,以致语文也成了道德政治的代言课。一提到祥林嫂,就想到了封建礼教,一提到玛蒂尔德便想小资产阶级。说到周朴园便想封建资本家的冷酷虚伪,其对待萍的怀念也不掺杂一点真的成分,而提到鲁大海就想到工人阶级的先进性,革命性。这种机械式的逻辑演绎,不假思索也能答出,又何谈思维,答案是唯一的,又何谈鉴赏,何谈创新呢?幸运的是教材编写者们已经清楚地注意到这一点,故此,课前提示有了明显的变化,政治道德批判的成分淡化了或没有了,也不将结论早早地告诉读者。这分明是在鉴赏中迈出了一大步。
不难发现,鉴赏式的提问不是一简单的方法,而是一个过程,涉及到方方面面, 也非一单纯的技巧,而是一种教学艺术,有利于培育思维,培养创新能力,从而推进素质教育,笔者在试教中深感于此,不揣冒昧,直陈己见,以抛砖引玉,共同推进语文教学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