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均衡发展与和谐统一
2012-05-10吴家贤
吴家贤
摘要:生活中有平衡的理论,社会要和谐发展,教育也要均衡发展,均衡发展在教育领域中日益普遍受到人们的关注,高中语文教学也有一个均衡与和谐问题值得探讨。下面就怎样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做到均衡发展、和谐统一谈谈本人的实践和体会。
关键词:语文教学;均衡发展;和谐统一
均衡发展就是追求平等发展,追求效率,教育公平的实现要以提高效率做物质保证。其核心是教育的民主化、公平化,也就是尊重每一个学生接受优质教育的权利,终极目标是通过教育促进全社会每个人的全面发展。这样理解教育均衡发展的思路,是目前受到普遍关注的教育均衡发展的问题。
一、因材施教与均衡发展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是当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大课题。“因材施教”强调的是个体能受到良好的教育,“均衡发展”强调的是群体的进步,在实际的教学中这是一对矛盾,教学时常常优等生、后进生难以兼顾。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就要来研究学生的学习任务和学习能力这一对矛盾。学生的学习目标看起来大家都是一致的,实际上由于个体能力的差异,学习目标的实现程度也是有很大的差别,这也就是为什么有人能考上清华北大,有人只能考上专科,有人甚至连参加高考的资格都没有争取到的。这正如登山运动,有人能登到山顶,有人只能登到半山腰,还有人走到山脚下不行了。就象我们不能强求只能走到山脚下的老弱病残者要登上山顶一样,我们不能要求每一个同学都能考上大学。
基于以上教学理念,我们也可以结合高考对现行学生的学习任务进行再认识。我们知道许多数理化教师对成绩不是很突出的学生明确提出高考最后几道综合性难题不做,或者在保证前面的题目都检查完后再做,要把精力相对集中到做前面的基础题上,拿自己能拿的分数。我们语文学科为什么不也提出让学生拿自己能拿的分呢?如作文,目前高考的分值是60分,理论上分基础等级40分,发展等级20分,而实际阅卷教师是不可能严格按照评分标准去打分的,由于某些复杂的原因,学生高考作文达到基本要求后,多数情况下是拉不开分数的,大家在42分左右。因此,对成绩不是很突出的同学来讲,作文重要的是能拿基础分。鉴于这种实际状况,高三的作文的训练中可全面抓基础分,鼓励优秀生争取多拿发展等级分。同样的方法也可以用到其他知识点的学习上。如:背诵古诗文也是学生需花费精力的事情,记忆力差的同学因为记忆的内容太多,记不住。针对这种情况,可以让他们突出重点——记名句,其他非名句就作为一般性了解。譬如:《孔雀东南飞》一文有七段要背诵,记忆力不强的同学要记下来须花很大的精力。而其中真正称得上名句成为高考考题的恐怕只有“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和“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了。用上述方法处理课文的背诵问题,各类学生花的时间差不多,各人在不同层次都有所得,不失为一种既现实又较理想的一种方法。
总之,把因材施教和均衡发展有机地统一起来,使不同类的同学都有适当的学习量。从而达到整体发展的目的。当然,要做好这个工作,需要教师平时备课时就周密地安排好,并不断地总结出规律性的东西。
二、转换师生角色促进均衡发展与和谐统一
以调动学生发言突破被动的学习观念在新课改的教学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交流式”课堂教学对语文教学的重要性。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做到“交流式”的教学,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一)课堂教学必须要以师生“平等”的方式进行。
传统的观念认为,课堂教学就是教师教,学生学的一个过程而已。过去的语文课堂教学往往不注重对学生文化素养的培养,而把教师仅仅看成是一个知识的传授者。教师处于至高无上的权威地位。在教育均衡理念的指导下,课堂教学应该是以“平等”的方式进行的。这就要求教师要把自己的角色从“权威教学”到“共同探讨”的转变,把自己当成是学生学习的助手,一位引路人,与学生共建一种平等、互教互学的师生关系。让学生进入平等的对话氛围,享有平等对话的权利,这是“交流式”教学的前提条件。
(二)转换角度、互换角色回头看自己的课堂。
在公开课或示范课后,学校往往会组织有关教师围绕课题,展开说课、评课活动,并且还通过名师的点评,取其精华,剔其糟粕,借以发扬光大教学艺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然而,教师们审视课堂教学的角度,难免会从单一的教师视角来品评教师的教法,这样,对教师课堂教学的评价往往会有失偏颇。所以,我们能否换一个角度,从学生的学法角度来重新审视教师的课堂教学呢?有的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就喜欢设计好话题,让课堂教学在自己设计好的思路走下去,我认为这样反而会束缚学生的思维发展。“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学生对不同的文章有不同的理解。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要预先设定固定模式,可在实施过程中开放地纳入源于个人的直接经验、弹性灵活的临场体验,鼓励师生即兴发挥,超越预先制定的要求。也就是说教师可以灵活多变地授课,不受教材、课本、课时的限制。比如在语文必修一朱自清的《荷塘月色》、鲁迅的《纪念刘和珍君》、毛泽东《沁园春·雪》。我将这个单元设计成讨论课,以学生讨论为主。让学生横向比较同一时代的不同作家他们的作品。这样,既能使学生对当时时代背景有比较宏观的整体的认识,也有助于加深他们对作品内涵、作者情感的体会和理解。而通过比较,作家们的个性与人格魅力亦能得到更清晰的展现,从而更准确地把握作品的意蕴。
(三)在课堂教学中要转换师生角色。
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说过:“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主要不是把现成的知识教给学生,而是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但在语文实际教学中,人们往往走入单纯“老师教,学生学”的误区。教师是课堂的主人,对着教材照本宣科;学生在作笔记,两者都成了书本的奴隶。而“交流式”教学的实质是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但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放手不管了。整个课堂教学过程就像一条奔腾的河流,如果没有了岸的约束,就会左冲右突、肆意泛滥。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组织者”“引导者”这一角色,既要让这河水滚滚向前,又不让它冲出了堤岸。这样“对话式”教学就有了保障。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身份是一名“组织者”“引导者”。“对话式”教学是在平等、开放的氛围中进行的。因为高中刚刚实行课改,学生对讨论这一课堂模式还不是很习惯,在所任教的中学是全县唯一的重点中学,招收的生员片区大。不少学生来自不同乡镇各所中学,有少数学生交际不广,阅历不深,在公共场合说话时大多表现出口讷神态,仪态欠佳,或是脸红耳赤,抓耳挠腮;个别敢说的不是音量低、语音含糊,就是语句不连贯、辞不达意、缺乏条理。难免会出现课堂只有个别学生参与而课堂气氛冷淡的情况。而这时教师要调动其他学生的积极性,激励其他学生参与进来。但由于“交流式”教学讨论的次数较多,难免有时会出现课堂喧闹的情况,这时教师应弄清产生喧闹的原因,组织好课堂纪律,保证对话正常有序地进行;当学生各执已见、不能互相理解而争执不下时,教师要纠正对话双方的思维错位,使之正面碰撞。学生对话时对问题的回答,对某种观点的见解,固然有独特透彻的时候,但大多数时候是不成熟的,如不全面、尚未完全正确或者只停留在表面。这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去思考、探究,启发学生继续对话。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体现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思想。
在学生讨论时,教师也可积极地参与学生的讨论,对学生的见解给予一定的评价,以自己的学识、水平、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实现师生之间的互动。这当然要避免“抢戏”,在对话时学生始终是课堂的主角。通过师生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补充,教师可以发现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及时地加以改进。学生也能在这一过程中受到启发,增长见识,找出自己的优缺点。
“交流式”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它使学生在对话中丰富知识、增长见识、体现自我,成长为具有主动性、能动性、创造性,合作精神的新世纪学生。
三、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的均衡发展与和谐统一
语文教学往往要涉及字词句,篇章结构,修辞手法,写作特色等内容。这作为一种知识和技能,学生的学习是必要的,但作为一种教学过程,却是一件非常枯燥的事情。所以,为了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必须在保证完成教学内容的同时,努力采用新鲜、多样、有效的形式,以使教学过程不乏味。如:一些以时令季节、自然景物描写为主的散文,可以带学生到相关、相近的场景中去感受。然后领悟作者的文字描写,就会有更深的体会。如:学习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带学生晚上到荷塘边,在朦胧的月光下实地看一看,感受一下,将会取得课堂上难以收到的效果。一些表现人物关系的作品,可在班上创设相类似的人物关系场景,让学生在直观、形象的人物关系上体会人物的语言、动作、思想、品质、个性等。如:《林黛玉进贾府》人物众多,关系复杂,又是古典名著,可以由学生再现当时的场景,让学生体会小说中的人物。课本剧更可让学生演出,通过学生自己演出、评论使他们深刻体会剧本中的人物和作品的思想内容和高超的艺术技巧。常规的教学也要努力做到波澜起伏,富有变化:平铺直叙的事设置悬念,使人有意料以外,情理之中的快感;单调的知识点配以生动的事例,会有茅盾在西北高原上看到白杨树的兴奋;抽象的道理用身边的事例阐释,就会让人在亲切自然中领悟。总之,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内容,从上第一节课开始,我们语文教师就要在求新、求变上多花功夫,努力使学生时时感到老师教学上的新意,感到每一天的太阳都是新的,每一天的课堂教学都有乐趣,力求以生动有趣的教学形式揭示科学严密的教学内容。
总之,我们执教三尺讲台,面对莘莘学子,惟有在勤奋工作的同时,努力创设师生平等、和谐、民主、生动的乐园,因材施教,常思进取,探讨原理,注重创新意识,勤于持续学习、阅读相关知识,既让学生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既能探幽发微,索骊得珠,又能发现规律,以简驭繁,及时地从低微教学的桎梏中解脱出来,肩负责任,时刻反思创新,这样才能让每堂课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让学生对该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达到均衡发展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