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2012-04-29季爱华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12年11期

儿童是最富有想象力的个体,儿童有了想象力就有了活力和生机,就会充满童真童趣。新的课程改革要求,在阅读教学过程中不放过任何一个机会,以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创造能力,让学生成为富有创造性的阅读者。因此,语文教学中注重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对学生学习知识、增强技能、提高语文综合素质等,都有重要意义。

一、抓住课题,展开概想,激发学习兴趣

课题是最能揭示文章主旨的关键性语句,是文章的核心。每次学习新课之前,如果能抓住课题,激发学生想象,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兴趣,又能让学生感受到想象的乐趣。如在教学《爱如茉莉》一文前,我引导学生抓住课题讨论一番:在我们眼里茉莉是什么样的?生活中怎样的一种情感能像茉莉一样?学生有的认为是发生在朋友之间的关于友情的故事;有的认为是发生在夫妻之间的恩爱故事;也有的认为是发生在亲人之间的亲情故事;还有的认为是师生之间的关于情谊的故事。种种猜测围绕着“爱”展开,可见从课题入手,往往能点击到学生想象的兴奋点,再带着激情去阅读,学生更会读出真感悟。

二、咬文嚼字,展开扩想,丰富阅读内涵

1.抓关键字词。古诗文用字锤炼,生动传神,匠心独具,教学时引导学生透过重点字词展开想象,会加深学生对古诗内涵的理解。如在教学《池上》时,我抓住了一个“偷”字,让学生猜想诗中的小娃为什么要去偷偷地采白莲?又是怎样偷采白莲的?偷采后结果怎么样?学生有的说也许是小孩贪玩,也许是贪吃,也许是……还有的学生透过“偷”字将大体画面都表述了出来:一个小孩头顶荷叶,悄悄地撑着小船,在荷叶间穿行,他左一个右一个地摘着绿油油的莲蓬,一边采,一边还不时左顾右盼、躲躲闪闪。他满以为没人发现,哪里知道,浮萍上闪开的那道水面,早已暴露了他的行踪!

2.抓关键句。许多文章的关键句:如起始句、主旨句、过渡句、总括句等,它们就像文章的穴位,“牵一发而动全身”,抓住了这些句子想象,会让人回味无穷。如在教学《黄河的主人》一文时,我抓住关键句:“他专心致志地撑着篙,小心地注视着水势,大胆地破浪前行。”设计这样的想象:我们仿佛看到了他那苍劲有力的大手……;炯炯有神的双眼……;那饱经风霜的脸颊……你看到了什么?

生1:我好像看见艄公爷爷头裹着白毛巾,身上披着一件老羊皮袄,腰里别着烟袋,黑红色的脸庞配上银白色的胡须,活像童话里的老仙翁。

生2:我看见了艄公爷爷那双青筋暴起的手。寒冷的冬天,手上刚结了疤的冻疮又裂开了,快要到达胜利的彼岸了,他的全身像充了电似的,手上的关节更加突出,青筋更加明显,冻疮流下了血,但他还是那样有力地撑着篙。

摒弃繁琐的分析,借用想象,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受了艄公作为黄河主人的形象内涵,进而感受了人与大自然的和谐之美。

3.抓关键情节。有些文章的故事情节作者没有大篇幅的渲染,给读者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著名特级教师周益民执教《天鹅的故事》时,他是这样设计问题让学生想象天鹅破冰的情景的:1.同学们读懂了老天鹅的行为,然而你们可明白它的心、它的情?你们就来做一回它的代言人吧。老天鹅啊,难道你就没有看到冰面上那片片白羽、斑斑血迹?2.老天鹅啊,你像石头似的扑打冰面,难道真是钢铁之躯,就不怕那钻心的疼痛、刺骨的寒冷?3.老天鹅啊,以你的声望,完全可以命令年轻天鹅行动,何苦要忍受这般苦痛?这样,学生完全进入了情境,将老天鹅的勇敢、智慧、自我牺牲的精神演绎得淋漓尽致。

三、借助插图,展开联想,激活形象感知

课文的插图是静止的,但其内涵丰富深邃,容易引人想象。如在教学《卧薪尝胆》一文时,我指导学生观察勾践坐在柴草上的图,引导学生想象:勾践两眼直盯着那只悬挂着的苦胆,内心却汹涌澎湃,他回想起在吴国所受的种种耻辱……;他又展望终有一天,要……;学生各抒己见,将勾践忍辱负重,不忘报仇雪恨的情怀展现了出来,将静止的人物变得有血有肉。

四、积极表演,展开补想,饱满故事情节

小学生善于形象思维,善于通过表演来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模拟表演来创设想象思维的情境,这种生生、师生互动的方式不但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同时也会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如在执教寓言故事《狐狸和乌鸦》时,我安排一名学生当狐狸,一名学生做乌鸦。“狐狸”很快表现出狡猾的样子,眼珠子不停地转着,还不时用手摸着脑袋。“乌鸦”则笨笨地呆在树上一声不吭。她找到了一片肉,心里可高兴了。这时她会想些什么呢?当肚子饿得咕咕叫的狐狸,看见乌鸦嘴里叼着一片肉,会想什么呢?这样,学生表演得越精彩,说明他为表演所发挥的想象力越多。

五、改写续写,展开假想,延伸原文内容

有些文章的内容常常会令人回味与深思。如果让学生从原文出发,遵循着原文的思路,对于原文的内容作改写或续写,会把作者的旨意理解得更透彻、深刻,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又能丰富学生的语言。如在执教《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时,我让学生想象四十年后,美穗子与聂将军重逢的情景写下来,学生将美穗子和聂将军无比激动的神情、动作、语言都刻画得很到位,让我们感受到用人道主义精神和国际主义精神浇灌而成的友谊之花越开越艳!

想象是取之不尽的宝藏,只要教师潜心挖掘阅读教材中的想象因素,恰到好处地引导学生想象,学生就能展开畅想的翅膀,翱翔在创新的天空中。

(责编 张亚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