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加坡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启示

2012-04-29陈桃珍

高教探索 2012年1期
关键词:启示人才培养特色

陈桃珍

摘 要:从研究新加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特色和实地考察学习出发,探讨了新加坡高职人才的培养特色,旨在借鉴其高职教育的经验,并对我国高职出版人才培养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人才培养;特色;新加坡高职教育;启示

数字出版呼唤着新型出版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数字时代的到来,使传统出版业的组织结构、出版流程、交易形式、出版规则都发生了根本变化。数字出版的快速发展,对身处其中的出版人提出了更高要求。但由于对数字时代出版的发展动向和趋势还不完全掌握,我国高职出版教育还存在着与产业发展要求相距较远、人才培养模式模糊、教学实践性有待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不够、校企联合培养机制严重缺失等诸多问题。笔者2011年8月参加了“新加坡理工学院办学理念和教学管理”培训,身临其境,感受很深。现以这次培训体验为基础,结合上述问题,对其特色独具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较深入的分析,并对我国高职出版人才的培养路径提出自己的三点建议。

一、新加坡高职人才培养特色

新加坡职业教育的主要形式有工艺教育学院(国内的中等职业教育)和理工学院(国内的高职教育),其中工艺学院有12个校区,理工学院有5所。我们参观学习了其中3所。每个理工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各具特色,如南洋理工学院的“教学工厂”,共和理工学院的“问题启发式教学”,义安理工学院的“以学员为中心,少教多学”等有非常鲜明的职教特色。

(一)人才培养模式中的“教学工厂”特色

“教学工厂”是南洋理工学院的注册商标。“教学工厂”既是一种教学模式,又是一种教学思想,是把教学和工厂紧密结合起来,把教学环境与企业工作、就业环境无限接近,给学生一个工厂的生产环境,让学生参与生产,学到实际的知识和技能,使学生真正实现零距离就业。学院不同专业的情况不同,“教学工厂”的理念也不完全相同,但在服务于学院教学工作的特色上是完全相同的。教学工厂由教师选择适当的企业项目和研发项目,然后带领学生共同完成项目,并收集完整的项目资料作为今后的教学案例。通过项目开发,将实际的企业环境引入教学环境之中,使学生能将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应用于多元化、多层次的工作环境中,实现由模拟到模仿再到融合,同时也促进学院和企业的紧密联系,提高了教师的专业能力和学校的技术开发水平。

“教学工厂”在工商管理系也称“教学企业”。如该系的传媒教学企业中心、客户服务中心、学生超市等。教学企业中各类商铺的商品均为品牌代销,代销合同由学校负责签订,学生只负责选择商品、销售宣传、销售服务、对外行销和核算等工作。我们参观了学生超市并与学生作了较深入的交流,学生用9周的课时在学生超市完成项目。经过教学企业的训练,学生在搜集资讯、团队运作、沟通能力、处世态度等方面都得到了锻炼,并且学到了终身可用的技能,丰富了个人的履历和经验。

(二)课程教学中“全程项目教学”和“问题式教学法”特色

1.“全程项目教学”特色

项目教学贯穿三年教学全过程。从学生入学就安排小型项目开发,直到三年级安排综合项目、企业项目开发。在项目教学中不仅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而且在态度、方法、技能上培养学生更符合企业的要求。学院在专业课程设置上采用宽基础、分方向、模块化模式,专业内涵宽泛,实践教学和教、学、做一体化的项目教学方式为高水准的人才培养质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课程(项目)是教学运转的保证。南洋理工学院三年的课程基本上是根据项目来编排的,教学与项目相融通,项目由小到大,由易到难。每个学期根据课程要求设置不同类型、不同深度的“教—学—做”一体化项目让学生参与。有的项目较小,一届学生即可完成,而有的大项目,需要几届学生完成。项目成果又可用于教学,形成良性循环,并将成果建成数据库,达到资源共享,供学生查阅。学院鼓励学生参加国内外各种创意大赛,培养高科技人才,并将比赛结果进行展示以鼓励新学生。学院的诸多科技中心构成了项目平台,为教师和学生做工业项目、竞赛项目和研究项目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撑和物资保障,培养学生和教师的科技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每个实训室都有学生在做项目,实训室全天候开放,学生刷卡就可以进入实训室,随时可以开始做项目,老师给出适当指导。实训室所见到的学生,都很认真、很自觉做项目,因为他们必须完成任务才能获得成绩。整体的感觉是他们的项目特别多,项目考核很规范和严格。教师布置任务后,不定期检查,最后以作品(产品)成果、创意、项目开发过程中的付出三方面综合评定成绩,如有的学生创意可能不是最好的,但他在整个过程中非常努力,不断查找资料,不断修改,可能他比那些有创意但没有努力付出的人得分更高。有的同学作品表现形式很好,但他的创意不是最好的,他就在最后成果展示这一方面得分多。总之,项目考核会根据不同项目设定标准并进行严格考核,项目考核最后还要经过答辩。

2.“问题式教学法”特色

共和理工学院是一所年轻的学院,建院只有10年,但他们走出了一条学院的特色之路——“问题式教学法”之路。一天一问题,每周上五门课,每天一门课,每门课一个问题,学生在解决问题中找到了学习兴趣,提升了能力。同时也吸引学生主动自觉地学习,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学习能力。每学期16个问题要能把一门课的主要内容包括进去,问题的设计是有一定难度的,既要联系实际,又要让学生有兴趣,还要能把需要让学生掌握的知识点放进去,并要让学生在一天内能够完成……我们开始以为比较简单,后来经过老师的演示,才知老师的准备和设计是有相当难度的。

“问题式教学法”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只是引导者,整个操作有一套严格的程序,对教师如何设计问题、对教师如何围绕问题进行辅导、对教师的课堂组织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为了让我们这些大学老师体验问题式教学法,负责培训的姜博士把培训内容也设计成了这种形式,让我们按照问题教学法的方法操作并讲解,我们小组反复讨论,提出了我们组的方案并进行了汇报,亲自体验了这一教学方法的好处。

“问题式教学法”的理念还体现在细节上。为了有利于问题教学法的实施,食堂、图书馆、走廊到处都是方便5个人一组的设计,都是一张桌子,配套5把椅子,正是这种方便的设施吸引了很多学生学习和讨论。我们中午参观图书馆,看到到处是一组组学习讨论的学生,说明学生读书学习的热情很高。

(三)教学相长中“以学员为中心,少教多学”特色

探讨义安理工学院办学成功的关键经验,是“以学员为中心,少教多学”的教学理念贯穿于教学的始终。他们认为放手让学生去学,把学生当作大人,让他们对自己负责任。课程的设计与教学方式必须培养学员积极参与学习及“创造”新知识,有自我学习的精神,从而克服传统的“填鸭式”做法,以达到“少教多学”的目的。

教学方式的设计采用服务式学习方式,通过实地考察,发现问题,通过“解题式”、“专题作业式”学习法加以解决,然后通过实习学以致用,从而克服传统的“原理+应用”的教学模式,达到实践、理论与创新相互统一、浑然一体的目的。教学活动的设计灵活多样,包括课堂外学习、小组学习、调查研究、扮演角色、回顾检讨、游戏、模拟、讨论、辩论与交流、自我评估、学员相互学习与评估等,让学习生活变得丰富多彩,体验学习过程,培养学员发展所需要的各种素质。

学习活动也围绕“少教多学”理念来设计。e-learning是义安理工学院课程的一种,是学生利用教师开发的电子教学系统,在规定的时间内自主学习,同时有教师在线辅导,和其他课程一样还有习题、实验、测验和电子论坛等。有672个科目采用电子学习,取代25%的课时。义安理工学院以学员需要为依归,并落实在办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为我们的教学模式的设计、教学方法改革提供了思路。

二、新加坡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给出版人才培养的启示

(一)借鉴“教学工厂”理念,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教学工厂”理念可以为我们的实践教学提供思路,具体体现在课程教学、企业实习和毕业项目三方面。一个完整的专业课教学过程,一般都包括教师讲解、答疑辅导、实验实训三个环节,实践课时大约占到60%,每周都会有一个固定时间在实验室或实习单位里进行操作或实验,而且实训室是开放的,学生实践课时实际上远远大于课表课时。我们也可以借鉴这种模式,延长实训室开放时间,让学生可以随时做项目,真正把实践教学提升到一个高度。如我们参观的工商管理系学生必须在零售商店顶岗实习的时间是9周。这9周时间必须按照企业要求上班,与企业员工一样遵守标准和要求,也就是要把自己变成完全的职业人。

他们除了校内的实验室可以让学生进行动手外,每个专业都有几十家甚至上百家企业提供实习岗位,有的还是国际上有名的大企业。所有的专业教师与这些企业都保持着经常性的联系,隔一段时间企业就会告知学校可提供哪些实习岗位,教师就会按照教学要求推荐学生去较合适的岗位进行实习。这就启示我们建设校外实训基地不是签署一个协议就可以了,而要真正的保持紧密联系还有很多工作要做。首先是要有能力去做,如专业教师来自企业,有丰富的行业资源。其次还必须有配套的政策,真正鼓励教师愿意去做。如果没有激励政策,只靠个人资源的合作也是不长久的。

每门课程的综合实训和毕业项目设计应为学生的顶岗实习打好基础。如构建类似“教学企业”的“教学书店”、“教学报刊亭”、“出版项目开发室”、“出版工作室”、“数字出版工作室”等,与一些出版企业(如出版社、期刊社、数字出版公司、排版设计公司、实体书店、网络书店)合作,引进可让学生参与的真实项目,像南洋理工学院那样,在学生入学的第一学期就安排学生参与项目开发,直至三年级开发综合性项目、企业项目,将项目教学贯穿始终。实施严格的职业纪律管理,不仅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基本职业能力、项目开发能力及创业技巧等,还可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及企业精神,使学生得到了真正的“入职教育”,从学校课堂延伸到企业课堂,实现“无缝对接”,有助于“校企合作”的开展。这样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工作能力,而且可以在学生知识、技能、态度的培养上更加符合数字时代出版行业、出版企业的需要。

以校企共赢的合作方式共建校内实训基地,以服务企业、帮助企业方式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应多形式、多渠道来完成“工学结合”、“工学交替”实践环节,满足学生实践的需要。如与数字时代出版设计公司正在探索建设的校园数字出版平台就是一个很好的尝试。

(二)以课程改革为中心,带动教学手段和方法的变革

1. 突出以工作过程系统化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开发

突出以工作过程系统化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开发是高职课程建设的重要任务。面对数字出版的新形势,首先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重构课程体系。借鉴新加坡“教学工厂”和“项目教学”三年不断线的特色,构建“出版项目+校园数字出版社”的人才培养模式并在其指引下培养能在传统出版和数字出版领域从事文稿编校、出版物营销、排版设计、出版数据加工、策划编辑岗位工作的高端技能型人才。以工学结合为主线,以“岗位—任务—工作过程”作为专业课程设置的起点,以“教、学、做一体化”为基本手段,构建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把企业的工作过程升华为教育过程。分析典型工作任务,并把典型工作任务归纳为行动领域,对应学习领域,开发出专业课程。在课程开发中,以“项目”为中心的实务性课程开发是高职课程重构的最重要的方面。出版人才培养要与企业深度合作,共同开发实训项目,包括现场调研、专家报告、课内实训、基本技能实践、核心技能实践、综合实践、顶岗实习、毕业设计等。实训项目要根据课程特点,以数字时代出版设计有限公司、湖南教育报刊社、湖南人民社等出版发行企业的出版真实任务或仿真任务为载体构建实训内容,以校内外实训基地为依托,根据企业实际工作进行选择、设计、开发,把知识、技能、职业素质融入项目完成过程中,让学生积极学习、自主学习,强化职业技能。

2. 鼓励项目课程开发,深化考评改革

首先,在学院的课程设计中要取得出版企业的信息,特别是企业的最新变化和工作流程、工作要求的新变化。专业课程的内容要有超前意识,使学生能够学到实用且具有一定超前性的知识。这样才会为企业提供最适用的人才,毕业生才能够取得对方的信任和肯定,建立更加紧密的联系,从而保证学生的就业。

其次,打破原来知识体系课程的概念,鼓励“项目开发”和项目课程开设。师生在不断的项目开发过程中,提升其专业开发能力。而把这些项目引进到教学过程后,教师和学生一起学习,一起研究,一起工作,一起完成任务,教师可以不断更新知识结构,不断超越自我,学生能够得到职业专长培养。如笔者负责的《爱你》期刊项目组,有十多位学生参加,每期期刊都是按照企业质量标准进行工作,学生没有发现的编校差错,学生提出的疑问,老师都给予及时指导。经过近一年的项目运作,发现参与项目的学生与教师的关系更加融洽了,专业水平和能力提升了,更重要的是学生通过做项目具备了一定的职业素质,如什么时候要完成任务、按什么标准进行等都能够按企业要求进行。在此小规模项目运作的基础上,我们在本学期开设期刊编辑课程时,笔者与相关老师自觉成立课程组,与《爱你》、《科学启蒙》等期刊社合作,参与课程项目设计,提供真实任务作为教学材料,进行项目课程开发,引入真实项目进行课堂教学,学生反响很好。

最后,加大考核评价改革力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职业能力。教学评价过程中结合职业资格证的要求,注意行业标准的运用,同时把职业精神、职业道德、职业素质等融入项目考核之中,综合评价学生的成绩。教学时间的安排也要灵活变通,以有利于开展项目教学。部分专业性强的课程及综合实训项目可安排分阶段上课、集中上课、晚间上课。这样就可以请到出版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来授课,为吸纳兼职教师参与教学活动创造时间上的便利,以弥补专任教师实施“项目教学”能力的不足。毕业设计中强调结合企业标准和工作岗位进行,强调真实项目在学生毕业设计中的运用。

(三)加大师资培训力度,促进双师队伍建设

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高职学院实施“教学工厂”、进行项目开发、推进课程改革的根本保证。“教学企业”的所有项目都是真实的,要求教师与企业人员保持同等水平甚至更高水平,如何才能保证这一点呢?

一是对教师的培训要有计划、有针对性,要及时与行业形势的调整相适应,与企业的需求相对应。要随时根据需要送教师去相关企业参与企业项目研发,或送教师去学习新的专业领域知识。教师本人也要有自觉意识,主动去企业学习新知识,参与项目开发,保持与行业同步发展。南洋理工学院每年都会有15%以上的教师被派出去接受新技术培训。要改变目前专业教师在实践能力方面相对较欠缺的情况,可以让专业教师定期或不定期带任务、带课程、带项目到企业学习培训,就能在教学改革、实训基地建设、项目开发和社会服务过程中,培养教师的创新意识,与企业员工取长补短,提高实践能力和综合能力。

二是教师的准入条件可作改革。我国高职院校目前在引进师资队伍时,学历门槛定得越来越高,社会实践经验没作规定。我们能否考虑借鉴南洋理工学院的作法,在引进教师时,把企业经验作为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而适当放宽学历条件。对已经进入学院的教师就要提供条件,让他们到企业进行培训,或者实行“以老带新”开发项目,整体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和社会服务水平。

三是结合学生实习实训有计划地安排专任教师到企业和行业一线挂职锻炼,参与企业的生产管理和职工培训,了解企业的技术难题、岗位要求、学生的不足等信息,并反馈到学校专业建设部门,结合学院的资源进行研究解决,提高专任教师的职业能力和学生的培养质量。

总之,数字传播技术大大扩展了编辑出版教育人才的培养范围,学生可以在跨媒体出版中拥有更多图书以外的学习机会:网站、期刊、数据库……。[4]所以,针对数字时代对出版人才提出的新要求,如何借鉴国外先进的高职教育经验,培养更多适应出版行业需求的高端技能型人才是值得我们探索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桂晓风.为数字出版的大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持[J].编辑之友,2009(11).

[2]王立平,师亚丽,芦世玲.研究·借鉴·破解——国外编辑出版高等教育给我们的启示[J].今传媒(学术版).2010,18(11).

[3]孙玉红,鲁毅.新加坡高职教育办学特色分析[J].辽宁高职学报,2010,12(3).

[4]肖东发,张文彦.从“印刷文明”走向“数字时代”进程中编辑出版教育的变革[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5(4).

(责任编辑 于小艳)

猜你喜欢

启示人才培养特色
特色种植促增收
中医的特色
完美的特色党建
西方管理理论在企业管理中的有效实施
国外跨境电子商务税收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论美国警察院校政府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及启示
武陵山片区高校经管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培养的建设与启示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