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际交流与合作是中国高职院校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2012-04-29李凌

文学教育 2012年11期
关键词:国际交流院校资源

内容摘要:国内广大高职院校在经历了多年的梯度发展之后,来到一个重要的历史时期。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经历了粗放式发展的中国,经济结构亟待转型、产业升级刻不容缓,国际竞争更加激烈,适应中国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的人才必须是具备国际视野

中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从1980年沿海中心城市的短期职业大学起步,经过30多年的快速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成为实现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生力军。后发外生型的高职教育从诞生起就与中国改革开放同步;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加速了为产业界培养一线技能人才的中国高职教育与国际职教界的交流与融合;中国加入WTO,教育服务贸易在各国的兴起更为这种交流与合作增加了新的动力;同时,规模和质量不断提升的高职院校也越来越自觉地意识到国际交流与合作对院校发展、人才培养的作用。目前国内高职院校在发展中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如:优质教育资源不足、院校特色不明显、国际竞争力不强、专业设置、课程开发针对性和先进性不够、内部管理体制僵化等。要解决这些问题,国际交流与合作会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国际交流与合作是开发高职院校资源的重要手段

资源是大学所拥有或支配的能够实现大学战略目标的各种要素组合,大学只有不断地获取优质外部资源,才能够为自身创造持续竞争优势。对于任何一所院校来讲,资源都是基础和保障。资源又分为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对于高职院校来讲,有形资源包括基础设施、实验实训装置、资金规模、师资数量、学生规模、管理机构设置、课程体系、教材等;无形资源包括:学校声誉和知名度、办学理念、管理水平、运行机制、教学质量、校园文化、教职员工精神、校友支持、与行业企业关系等。要开发和利用好这些资源,既需要内部挖潜,也需要外部补给。从扩大再生产的角度看,大学也需要社会优质资源弥补自身资源的结构缺陷。国际交流与合作可以渗透到高职院校资源开发的许多环节,而且往往具有内部开发所不具备的冲击力和创新性。

二.国际交流与合作是专业建设、课程改革的重要参照

高职院校建设的重点与核心首先是专业建设,它是体现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志;而专业建设的核心则是课程体系建设,它是提高专业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和难点。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和课程开发需要整合来自行业、企业、院校三方面的资源和信息。与跨国公司的合作可以直接采用其技术标准作为专业标准,与国际行业协会的沟通可以保持专业水平的先进性、与国外院校的交流,可以借鉴其成功的课程开发经验。

三.国际交流与合作是创新内部管理机制的强大推动力

当前,高职院校的内部管理机构与普通本科院校几无二样,无论实际作用大小,均与上级主管部门的条块设置一一对应,一方面造成机构臃肿,人浮于事,行政色彩浓厚;另一方面,诸如工学结合、教学资源管理、企业服务等关键职能因无对应的上级主管行政部门因此校内也未设专门机构无专人负责。高职院校以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和直接服务当地社会经济发展而区别于普通教育,因此在内部机构的设置和管理上,应当满足和体现以上两大特点。国外院校在机构设置、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上有不少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在交流与合作过程中对于惯例的打破、体制机制的不适应都会促进高职院校加大内部体制改革的力度,也会促进高职院校再次成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排头兵。

四.国际交流与合作是特色发展的重要渠道

所谓特色发展就是要“有所为有所不为”。世界上无论是一流的研究型大学还是一流的职业大学,都不可能各方面全面开花,而是突出自己的比较优势,采取差异化战略。目前中国高职教育呈现出一个不好的势头:即千校一面,缺乏自己的大学精神和独特文化。不仅专业结构设置趋同,不管东部还是西部、无论地方经济和地域优势如何,专业设置都大而全;而且课程结构也相同,无论软硬件条件是否具备,把示范院校的教学大纲和课程设置一抄了之。国家出台一个政策、教育部出台一份指导性文件、职教专家提出一种课程模式,所有的高职院校都以此为标准,强行照搬。学校竞争优势的差异是由资源的差异引起的,不同的高职院校在获取这些优质资源时的“异质性”构成了彼此竞争优质差异的基础。通过广泛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不仅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世界职教动态、深刻地厘清自身优势,清晰地确立“异质性”,而且更大范围地获取“异质”的优质资源,准确地把握发展趋势,从而有选择、有重点地进行战略规划,而非人云亦云。

五.国际交流与合作是参与国际竞争的必由之路

有学者曾指出,中国的研究型大学走向世界还需假以时日,但中国的高职教育走向世界则是指日可待。的确部分高职院校已经把“走向世界”作为自己的战略目标。但中国高职教育要融入国际高职教育大系统中,确立中国高职教育在国际高职教育领域的战略地位,首先必须用国际视野和标准来审视自已,找准自己在国际高职院校中的定位,进而明确自己的优势和发展目标。国际交流与合作是一个丰富的资源平台,高职院校需要通过它融入国际高职教育大家庭,扩大国际影响力,提高国际竞争力。

广泛的学习与借鉴,形式多样的交流与合作,使我国高职院校从视野上一下走到世界前沿,虽然理念的转变还需假以时日,模式的形成还需实践检验,但是在较短的时间内在办学模式、运行机制和教学内容上都有所创新和突破,不能不说是得益于眼界的开阔。

正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公开征求意见稿第十六章中指出的那样,要借鉴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经验,促进我国教育改革发展,提升我国教育的国际地位、影响力和竞争力。高职院校不仅要通过国际交流与合作增强自身实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还肩负着在交流、合作中展示中国实力,提升国际地位,参与国际竞争的重任。

参考文献:

[1][加]许美德,潘乃容主编.东西方文化交流与高等教育[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美]罗伯特.M.赫钦斯著,汪利兵译. 美国高等教育[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3]陈学飞著.当代美国高等教育思想研究[M].沈阳: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4]陈学飞著.高等教育国际化:跨世纪的大趋势[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2.

[5]陈英杰著.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史研究[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7 (9).

[6]程方平主编.中国教育问题报告一一入世背景下中国教育的现实问题和基本对策[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7]戴晓霞,莫家毫,谢安邦主编.高等教育市场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8][美]菲利普.G.阿特巴赫,简.奈特. 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前景展望:动因与现实[J].高等教育研究,2006,(1).

[9]蔡真亮.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促进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3).

李凌,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国际教育学院讲师。

猜你喜欢

国际交流院校资源
打造中原武术国际交流新IP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资源回收
国际交流与合作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