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滇杨的增殖及生根培养研究

2012-04-29辛培尧刘岩孙正海

湖北农业科学 2012年15期
关键词:增殖组织培养生根

辛培尧 刘岩 孙正海 等

摘要:以滇杨(Populus yunnanensis Dode)组织培养获得的不定芽为原材料进行增殖培养和生根培养,考察培养基中激素浓度对不定芽增殖和试管苗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MS+0.1 mg/L 6-BA+0.02 mg/L NAA是适合滇杨不定芽增殖的培养基。1/2MS培养基中添加0.02 mg/L NAA有利于试管苗的生根。

关键词:滇杨(Populus yunnanensis Dode);组织培养;增殖;生根

中图分类号:S792.118;S723.1+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2)15-3366-03

Study on Multiplication and Rooting Culture of Populus yunnanensis

XIN Pei-yaoa,b,LIU Yanb,SUN Zheng-haib,ZHOU Juna,b,TANG Jun-rongb,HE Cheng-zhonga,b,DUAN An-ana

(a. Key Laboratory for Forest Resources Conservation and Use in the Southwest Mountains of China, Ministry of Educatoin;

b. Key Laboratory of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in Southwest China, State Forestry Administration, Southwest Forestry University,

Kunming650224, China)

Abstract: The effect of plant growth regulator concentration on in vitro multiplication and rooting were studied using adventitious buds obtained in tissue culture of Populus yunnanensis Dode as raw material.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MS+0.1 mg/L 6-BA +0.02 mg/L NAA was the optimum medium for adventitious buds multiplication; and 1/2MS+0.02 mg/L NAA was good for rooting.

Key words: Populus yunnanensis Dode; tissue culture; multiplication; rooting

滇杨(Populus yunnanensis Dode)属杨柳科杨属青杨派树种,又名云南白杨,具有适应性较强、生长较快、成材较早、分布海拔变幅大(1 300~3 200 m)、易于繁殖等特点,是中国乃至世界少有的分布于低纬度高海拔地区的宝贵杨树资源,也是中国西南地区特有的一种乡土树种[1]。由于滇杨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及贵州等环境复杂、植物种类繁多的地区,而且人们对其认识程度各异,使得滇杨的种质资源保护、开发与利用等工作一直没能得到足够的重视[2]。随着胡杨派、白杨派、青杨派、黑杨派以及大叶杨派中的多个种或杂种离体培养再生体系的成功建立[3],使得利用杨树组织培养对其种质进行保存以及创新成为现实。本研究将滇杨嫩茎诱导的不定芽接种在不同的增殖和生根培养基上,探讨滇杨组织培养中较佳的增殖及生根培养方案,可为进一步对滇杨进行种质资源的保存、诱变育种以及转基因育种等研究提供理论指导与技术保障。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利用已筛选出的分化培养基[4],以滇杨嫩茎为外植体诱导不定芽,以诱导出的不定芽作为试材。

1.2方法

1.2.1增殖培养以MS为基本培养基[5],附加不同浓度的细胞分裂素6-BA和生长素NAA(表1),调pH至6.0。培养温度(25±2) ℃、光照1 500~2 000 lx、光照时间12 h/d。每处理接种20瓶,每瓶接种4个不定芽,重复3次。接种后每隔2 d观察和记录不定芽的生长情况。以增殖系数及试管苗生长状况为指标,筛选出滇杨不定芽增殖培养的较优方案。1.2.2生根培养生根培养基以1/2MS为基本培养基[5],添加30 g/L蔗糖和4.5 g/L琼脂,再加入不同浓度的NAA(0、0.01、0.02、0.05 mg/L),调pH至6.0。将增殖培养中生长健壮的试管苗切除基部的愈伤组织,接种于事先配制好的生根培养基上,培养条件同增殖培养,每处理接种20瓶,每瓶4棵,重复3次。生根培养1周后,每隔2 d观察记录各处理的生根数量及根的生长情况。

2结果与分析

2.16-BA和NAA浓度及配比对滇杨不定芽增殖的影响

增殖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6-BA和NAA,30 d后各处理不定芽的增殖情况和试管苗的生长情况见表1。6-BA和NAA对滇杨不定芽的增殖系数和试管苗的生长有明显影响。在实验浓度范围内,当6-BA浓度一定时,NAA浓度越高,滇杨不定芽的增殖系数越小,试管苗的生长情况越差;而NAA浓度一定时,不定芽的增殖和试管苗的生长情况也随着6-BA浓度的增加而变差,其中6-BA浓度为0.5 mg/L时,试管苗全部黄化死亡。处理1中滇杨不定芽的增殖系数和试管苗增高幅度均高于其他处理,且试管苗茎叶嫩绿色、腋芽抽生多、丛生芽多、苗高而健壮(图1),适合滇杨不定芽的增殖培养。

2.2NAA浓度对滇杨试管苗的生根培养

将增殖后的试管苗转移到添加了不同浓度NAA的生根培养基上进行培养,10 d后观察统计各处理试管苗的生根率、主根条数、主根长度和须根长度(表2)。在不添加激素的培养基中试管苗也可以生根,但其根相对细长、瘦弱;但NAA浓度过高也会导致生根率下降。当NAA的浓度为0.02 mg/L时,所有试管苗均能生根,主根根短而粗壮,植株叶色浓绿、长势旺盛(图2)。

2.3滇杨试管苗的炼苗移栽

滇杨试管苗生根后,在室内开瓶放置5 d左右后移栽入经消毒处理的炼苗基质(河沙与腐殖土等体积混合)中进行炼苗,幼苗生长情况良好,其成活率可达91.1%。

3结论与讨论

3.1增殖培养

在杨树的组织培养过程中,由于基本培养基的不同和培养材料基因型的差异,需要人为调节外源激素的种类及浓度,以获取最大的增殖系数。章林等[6]在对银中杨进行组培研究时发现添加0.5 mg/L 6-BA时嫩芽条上的腋芽不断分化与生长,具有较高的增殖率,但当6-BA与NAA配合使用时,所有浓度的NAA都使嫩茎的增殖率下降。而海燕等[7]在抗虫杨的组织培养过程中添加0.1、0.5 mg/L的6-BA,其对腋芽的萌发生长影响不大。在84K杨的组织快繁研究中发现,较高浓度的6-BA可促进腋芽生长,但6-BA浓度过高不利于抽茎,而对丛状叶的增加有利,84K杨腋芽增殖的最佳培养基为MS+2.0 mg/L 6-BA+0.5 mg/L NAA。另外,细胞分裂素与生长素搭配使用对腋芽的增殖效果均优于其单独使用,适宜的6-BA与NAA浓度配比可提高出芽率[8]。而本研究在MS培养基中添加较低浓度的6-BA(0.1 mg/L)和NAA(0.02 mg/L),获得了较高的增殖系数,这可能与滇杨易于无性繁殖有关[1,9]。而张春霞等[10]以滇杨叶柄为材料成功分化出不定芽,以1/2MS为基本培养基,添加0.001 mg/L TDZ+0.01 mg/L NAA,同样获得了较好的增殖效果,可见不同杨树组培中激素及其浓度的选择不可一概而论,应根据其具体的生理生化特性来确定。

3.2生根培养

研究表明,生长素是诱导试管苗生根的重要因素,其影响酶的活性、增加原生质的透性、使代谢活动加快、RNA合成加强,从而有利于不定根的发生和生长。不同植物、不同基因型、同一植株的不同部位、不同年龄的试验材料分化根的能力不同[11]。杨树的生根培养大都采用1/2MS为基本培养基,添加一定量的NAA、IAA、IBA。在山地杨的组织快繁中,1/2MS+0.05 mg/L NAA培养基中的生根率可达100%,但添加IAA后的生根效果较差[12]。林元震等[13]在甜杨的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研究中发现,采用改良的1/4 MS+0.1 mg/L IBA+0.1 mg/L NAA进行生根培养,生根率可达100%,根数多且粗短。史绍林等[14]在新西伯利亚银白杨的根诱导过程中发现IBA与NAA配合使用效果明显优于单独使用,但NAA浓度过高易产生大块愈伤,1/2MS+0.1 mg/L NAA+0.02 mg/L IBA培养基中生根率达90%,根数多且生长健壮。本研究发现1/2MS中添加0.02 mg/L NAA有利于滇杨生根,生根率可达100%,与已报道的1/2 MS+0.01 mg/L NAA培养基最适合其生根有所差异[10],这可能与所用材料的内源激素水平不同等因素有关。

另外,滇杨试管苗培养10 d左右即可生根,对于这种生根培养所需时间较短的植物,应考虑打破常规的生根培养模式,研究其简化的生根培养方法,以获得更加理想的效果。史绍林等[15]在山新杨试管苗的生根培养中用一定比例的蛭石、草炭土、珍珠岩替代琼脂,用过滤自来水替代蒸馏水,混合培养基污染率很小且生根率达到96%,这种方法有望替代传统的生根培养,以获得更多高质量、高成活率的植物幼苗。

参考文献:

[1] 何承忠,张志毅,陈宝昆,等. 滇杨遗传改良策略初论[J]. 西部林业科学,2004,33(1):44-48.

[2] 何承忠,车鹏燕,周修涛,等. 滇杨基因资源及其研究概况[J]. 西南林学院学报,2010,30(1):83-88,94.

[3] 刘岩,周军,段安安,等.杨树组织培养的研究进展[J].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4):2116-2119.

[4] 辛培尧,刘岩,段安安,等. 滇杨不同外植体分化培养研究[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6(6):828-832,860.

[5] 王蒂. 植物组织培养[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 26.

[6] 章林,陈建军,陆志民,等. 银中杨组培快繁技术的研究[J]. 吉林林业科技,2003,32(3),7-10.

[7] 海燕,何宁,康明辉,等. 抗虫杨的组织培养[J]. 河南林业科技,2004,24(4):13-14.

[8] 张静,林毅,蔡永萍,等. 激素水平对84K杨组培快繁的影响[J]. 激光生物学报,2005.14(3):233-237.

[9] 韩燕,段安安,张晏,等. 滇杨扦插繁殖试验初报[J]. 西南林学院学报,2009,29(2):86-88.

[10] 张春霞,樊军锋,黄建,等. 滇杨的组织培养和植株再生[J]. 植物生理学通讯,2006,42(6):1131.

[11] HUETTEMAN C A, PREECE J E. Thidiazuron: A potent cytokinin for woody plant tissue culture[J]. Plant Cell, Tissue and Organ Culture,1993,33(2):105-119.

[12] 汪建亚,蒋祥娥,蔡桁. 山地杨快速繁殖研究[J]. 湖北林业科技,2004(S1):1-7.

[13] 林元震,林善枝,张志毅,等. 甜杨的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J]. 植物生理学通讯,2004,40(4):463.

[14] 史绍林,吴长江,赵凌泉,等.新西伯利亚银白杨组织培养基配方的筛选与应用[J].防护林科技,2008(6):25-26.

[15] 史绍林,赵凌泉,徐连峰,等.浅述山新杨组培育苗的简化培养[J]. 防护林科技,2005(1):93-94.

猜你喜欢

增殖组织培养生根
洮河流过生根的岩石(外二章)
国外的微水洗车模式如何在本地“生根”
‘金凯特’杏的组织培养与快繁
红花木莲组织培养外植体消毒方法初步研究
普伐他汀对人胰腺癌细胞SW1990的影响及其协同吉西他滨的抑瘤作用
濒危植物南川木菠萝组织培养技术研究
细胞自噬与人卵巢癌细胞对顺铂耐药的关系
天然植物激素对铁皮石斛组培苗诱导芽分化的影响
迷你观赏植物的组织培养与销售
温暖在严寒深处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