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教集团办学模式下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构建
2012-04-29罗汝珍
罗汝珍
摘 要 职教集团模式下校企合作具有如下特点:以集团利益为最高指导思想,遵循教育规律与经济规律,采取集团化管理模式,找准有效联结点,凝聚内部成员力量,为实现共同愿景采取统一协调行动。在具体实施中,需要构建集技术研究、技术培训、技术推广和技术服务为一体的技术平台,并实施以计划、服务、指导为主,行政、监督为辅的组织管理机制,虚实结合的内部资源重组机制,内外协调的政策机制和投入与收益相结合的利益分配机制。
关键词 职教集团;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办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 G71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2)16-0034-05
校企合作一词最早出现于20世纪初的美国,产生于大学的工程技术学科领域。20世纪50年代后,德国、日本、英国也逐渐将校企合作教育计划付诸实践,使得校企合作成为发达国家的一种共同职教形式,并逐渐在发展中国家得到推广,其内涵也不断演变。学者对其提出了不同观点,杨金土指出:校企合作广义上指学校与社会上相关企业、事业单位及其他各种工作部门之间的合作关系[1];张亚军认为,高职校企合作是指学校与企业双方以生存和发展的共同愿望为基础,以人才、技术、效应为结合点,利用学校与企业不同的环境与资源,以培养适合生产、建设、服务、管理一线实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的办学形式[2]。上述研究者的观点均阐述了校企合作的共性,但是缺乏对特定背景和模式下校企合作个性特征的研究。
一、职教集团办学模式下校企合作的内涵
职业教育集团作为20世纪90年代后职业教育发展的一种新形式,其目的是实现成员间的纵向沟通、横向联合、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达到校企育人的长期有效合作。有研究者提出,目前的职业教育集团有六种典型模式:即“以城带乡”的河南模式、“1+1+1”的海南模式、“县域统筹”的开封模式、“社区统筹”的天津模式、“校企合作的天津模式”和“三二分段”的江苏模式[3]。在不同的模式下,存在不同深度的校企合作,合作过程中各方发挥的主体作用有所不同,同时也存在不同的管理模式。如江苏商贸职教集团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要求实施校企合作开发职教课程;参照相关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增强教学过程的开放性和职业性;引入企业技术能手、管理骨干充实教师队伍[4]。河南国防职教集团的校企合作,构建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开展了“订单”培养与职业培训[5]。陕西装备制造业职业教育集团以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为重点,依托校办实习工厂、校外实习基地,建立健全工学结合的管理运行机制,构建了“课程实验—基本技能实训—校内生产性实习—校外顶岗实习”的实践教学体系以及由专业系、校办实习工厂、校外实习基地分级承担的实践教学管理体系[6]。这些都为职教集团中的校企合作做出了努力探索,也为校企合作注入了新的内涵。但无论是研究还是实践都存在一个共同的问题:合作利益明显向学校偏移,企业缺乏参与的积极性,合作共赢的基本出发点与合作效益之间存在一定的预期差距,缺乏集团利益生成点的有益探索。为此,明确职教集团特定背景下的校企合作内涵,并选择与其相适应的校企合作形式,是解决此类问题的根本出路。
作为职教集团联合体中的合作,指导思想、管理模式以及运行机制的内涵都与其他组织机构中的合作有所不同。首先,应该注重集团整体利益,在不违背集团利益前提下实现各成员利益;其次,应该采取集团化模式进行内部合作的管理;最后,在运行过程中一定要遵循教育和经济规律。其基本内涵可以理解为:以集团利益为最高指导思想,合理利用教育规律与经济规律,采取集团化管理模式,找准有效联结点,凝聚内部成员的力量,为实现共同愿景而采取统一协调的活动。
二、职教集团模式下校企合作的特点
职教集团是一种新型的教育组织机构,其不同于单纯的教育部门,也不同于行业企业或事业单位。有研究者从经营理念的角度出发,提出了职教集团的双重性:一方面,作为教育组织,职教集团必须注重社会效益,要把培养高素质人才放在首位,不能以盈利为根本目的。另一方面,作为一种特殊的产业,它又要注重经济效益,经济效益是职教集团生存与发展的条件,社会效益是职教集团存在的基础[7]。结合其基本内涵来看,首先,职教集团是一个集团,是为实现具体目的组织起来共同行动的团体,是在业务、生产和流通领域结成的联盟。其次,职教集团是以实施职业教育为出发点,所有行动归根结底要为职业教育发展服务。第三,职教集团必须具有统一的管理机构,承担内部成员管理职能,在遵循教育经济规律的前提下运作和发展。因此职教集团模式下的校企合作具有如下鲜明的特点。
(一)功能复合型的联盟组织
职教集团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组织机构,打破了原有组织机构的单一型特点,是一种功能复合型组织,既具有培养人才、发展科技、服务社会、传承文化的职能,也具有生产、制造、销售、筹集资金以及人才引进等职能,是多种职能的融合体。校企合作就是这一机构内部衔接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主要为实现人才的培养、配置与流动服务。随着集团职能的不断发展,会呈现出更多的内涵。校企合作也将逐渐成为内部一致行动的代名词,行动的主体不一定是学校,也许是企业,或者是政府、行业协会等。
(二)集团化的管理模式
所谓集团化就是为了提高组织的核心竞争力,节约成本,同时也提高管理效率而采取的一种企业管理模式。集团内部以促进职业教育发展为共同出发点,把集团急需解决的问题放在优先地位,统一为职业教育提供所需要的资源,并对现有资源实行合理有效配置,避免资源的不必要浪费。同时,集团化模式下的校企合作主导者应该动态化,由占有教育资源多或者为教育投入多的一方发挥主要领导作用,对于合作的重点、合作的方式等拿出可行性方案,让校企合作产生1+1>2的增值效应。
(三)遵循教育规律和经济规律的运作模式
教育要促进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教育必须与生产实践相结合,这是教育的基本规律。人类社会最普适的经济规律就是价值规律,任何商品的价值量都由生产它的社会劳动时间来决定。职教集团因为具有学校、企业等组织机构的多重职能,其运作也必须遵循教育和经济规律。校企合作作为集团内部协调行动的重要形式,应在考虑各方经济支持的基础上,有多少能力办多少事情,同时追求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紧密联系生产实践,培养集团和社会需要的职场人才。
三、职教集团中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构建
校企合作的长期有效开展,离不开良好的机制。为此,研究者在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有代表性的观点。邱永成认为,企业主体地位在高职教育中的缺失,是校企合作不能长期有效发展的重要原因,有必要建立“需求互动机制、利益补偿机制、股份办学机制”等三大动力机制,使校企合作由形式走向实质、由被动走向主动、由单向走向互动[8]。也有人认为,校企合作中存在观念陈旧、运作方式不恰当、缺乏法律制度保障等问题,必须建立基于校企共同发展的动力机制,基于互惠多赢的利益驱动机制,基于校企合作的保障机制,基于优势互补的共享机制[9]。这些研究结论基本上没有限定校企合作的客观环境因素。为了使校企合作与职教集团运行发展相适应,学术界提出了一些值得借鉴的观点。赵向军等人认为,高职教育集团校企合作模式的要素应当包括校企合作的载体和校企合作的运行机制两方面;开展校企合作,要建立内在动力机制、外部驱动机制、运行调控机制和保障机制;通过校企共建共享实训基地、共建人才资源库、共建专业和课程、共同开展技术研发、服务和推广、共享优质教学资源等形式寻求共同发展[10]。兰小云通过研究发现,职教集团由于没有把握好校企间的利益结合点,使得校企合作陷入难以深入开展的困境,有必要处理好利益相关主体之间的关系,变非法人组织为法人组织,赋予集团相应权利。同时,职业院校要转变办学理念,主动为企业服务[11]。这些研究从职教集团客观环境的视角研究校企合作,在比较宏观的层面提出了校企合作的有效运行机制,并提出了把握校企间利益结合点的重要观点。但是具体可操作的观点比较少,指导性不强。基于此,利益应该是职教集团校企合作的主要出发点,不管是公共利益还是单位利益,只有找准了利益结合点,构建有效的合作平台,并在此基础上构建校企合作机制,才能把利益从概念变为现实,校企合作也会深度有效地开展。
(一)校企合作的利益结合点
校企合作中的利益结合点是研究界和实践者不断进行探索的一个重点,“利益补偿”、“利益驱动”、“利益分配”等与利益相关的词不断在研究文献中出现。关于利益结合点,有代表性的研究观点是:以课程为结合点的校企合作;以教学体系重构为结合点的校企合作;以师资队伍建设为结合点的校企合作。这些观点尊重了教育规律而忽视了经济规律,有的停留在概念化的层面,有的明显向学校倾斜,没有为利益结合点构建一个实体平台,为职教集团人员参与校企合作提供适当动力。在职教集团的大环境下,校企合作首先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就是如何构建利益共赢的实体平台,找准利益紧密结合点,构建良好的校企合作机制,为利益分配与补偿提供基础。
鉴于以往职教集团组织结构松散,企业主体地位缺失等问题,有必要构建教育经济实体,吸纳集团内部资金的主动投入,实现风险共担与利益共享。共建课程、实训基地,共同培训师资队伍,重构课程体系等合作活动,主要为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服务,都不是以新型的实体组织为合作平台,也不能体现共赢的经济利益,尤其是企业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贾林从经营的角度构建职教集团的组织架构,但是他在产品、资产和资本经营项目中都提到了校企合作共同开展社会培训、共建培训学院的观点。从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特点和企业依靠先进技术获取利润的角度,根据职业教育技术传承的基本要求,构建具有技术研究、技术培训、技术推广和技术服务等多项功能的合作平台,充分提升技术研究水平,拓展技术培训范围,推广技术研究成果,广泛开展技术服务。发挥职教集团的技术集成优势,满足学校人才培养需要,也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服务。
(二)构建校企合作“四位一体”技术平台
根据职业教育对技术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需要,以及集团内部企业单位拥有先进技术的优势,组建技术研究、技术培训、技术推广和技术服务等多功能复合型的合作平台(简称“四位一体”),可以突破现有校企合作功能单一的瓶颈,充分发挥集团成员优势,真正实现资源共享,达到互利双赢的目的。
1.“四位一体”技术平台的校企合作模型
根据以往校企合作的经验和技术的基本特点,构建了基于“四位一体”技术平台的校企合作模型,见图1。其基本内涵在于:在职业教育集团中,以技术为校企合作的结合点,综合技术的研究、培训、推广和服务四个基本要素及其功能,融合集团内部相关技术资源,应用于学校师资队伍素质的提升、学生技能的培养以及课程体系的改革,同时把技术成果转化为企业生产力,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四位一体”技术平台的功能内涵
技术研究功能。对于高职院校来说,技术研究主要有四大功能:第一,根据行业、企业的需求,从事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和前瞻性技术研究开发,加速提升企事业单位技术水平和整体竞争力;第二,遵循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采取多种方式向产业界推广研究成果和技术;第三,落实职教集团内部的政策,开展集团内部技术的联合研发,扶持弱势成员技术水平的升级;第四,为职教集团内部培养专业技术人才,促进集团内部人员素质的整体提升。
技术培训功能。技术培训的主要功能是让培训对象掌握技术知识,开阔思路,主动为技术知识的运用寻找机会。对于职教集团来说,技术培训的对象有企事业单位人员、学校教职员工以及在校学生。企事业单位人员的技术培训,主要为掌握应用型技术知识,包括对产品以及服务对象的了解、把握,做到更好地和服务对象进行专业化沟通;学校教职员工的技术培训,主要为掌握前沿技术知识和传授知识做准备,掌握行业现行通用知识,为需要学习专业知识的对象提供服务;学生的技术培训,主要为了解行业技术的发展,为就业或者创业打好基础。
技术推广功能。技术推广是指对某个技术进行市场实施应用。主要功能为:第一,通过教育过程,应用科学知识,解决生产需要和实际问题等来帮助人们提高生活水平;第二,通过正式或非正式教育,达到以下效果:教人们在其所处的环境和生活习惯中更好地生活,帮助人们通过增长知识和技能来有效解决他们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把书本知识付诸于生产实践;第三,尽可能利用各种资源,使与受教育者相关的环境、工作和生活发生有计划有顺序的有利变化。
技术服务功能。技术服务是技术市场的主要经营方式和范围,是指拥有技术的一方为另一方解决某一特定技术问题所提供的各种服务。如进行非常规性的计算、分析,以及提供技术信息、改进工艺流程、进行技术诊断等服务。
(三)“四位一体”技术平台的运行机制
1.计划、指导、服务为主,行政、监督为辅的组织管理机制
按照机制运作的形式划分,运行机制一般有三种,即行政-计划式的运行机制、指导-服务式的运行机制和监督-服务式的运行机制。“四位一体”技术平台是建立在自愿基础上的职教集团内部资源的重组,是校企合作的实体组织,承载着教育发展与为参与者谋利的双重责任。必须采取适合技术功能发挥和职教集团发展的运行机制才能保障组织机构的有效运转。所以,不能把以上三种运行机制严格区分开来,有必要结合各运行机制的特点,形成具有行政、计划、指导、服务和监督等多项职能的复合型运行机制。在技术平台中,职教集团内部成员以技术作为基本的利益结合点和合作的发展点。按照职教集团的章程,各成员必须制定相应的技术合作年度计划或规划,根据技术发展的趋势和特点,指导技术平台各年度的投入和工作重点,以及年度收益分配。由于参与人员的双重身份,不适合严格的科层化管理,主要选取集团化管理与团队管理模式,行政和监督手段在管理过程中不宜过多干预。
2.虚实结合的内部资源重组机制
集团内部资源在技术平台中的重组主要指人力资源和物化资源的重组。虚拟的内部资源重组主要是指在人力资源的技术层面,合作企业均可按照自身的技术特点和优势,选取参与或不参与技术合作项目,参与者可以直接以技术投入作为收益分配的依据。也就是说,具有技术优势的企业可以作为技术推广、培训和服务的主要知识提供者,并以此获得相应的收益。实体资源主要是指各项活动需要的物质资源。技术研究、推广、服务和培训不能只有技术,而必须有把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物质资源投入,职业院校和各合作企业单位首先必须投入相应的物质资源和必要的资金,建设推广、培训和服务的基地,并为基地运行配备必要的设备设施,才能保证各项技术活动落到实处。
3.内外协调的政策机制
技术平台是职教集团内部新生的具有研发新技术、推广新知识、培训技术人员、服务社会等多项功能的机构,它不仅能教书育人,也能创造经济效益。为此,有必要制定或争取到技术平台作为独立经济实体的政策,在集团内部取得良好共识,所有规章制度都要有利于技术平台的发展。同时以集团的身份积极争取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企业投资和参与技术创新、推广、培训和服务活动。从外至内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内外协调促进技术平台的发展和壮大。
4.投入与收益相结合的利益分配机制
互利共赢,是以往职教集团中校企合作活动的一个良好出发点,但是真正实现的却比较少,根本原因除企业主体地位缺失外,一个重要方面在于缺少共同承担风险的前提,因而也就没有了责任和担当。只有积极引导和吸纳企业单位参与技术平台的活动,自愿承担技术投入的风险,并从风险投入中获取相应的收益,才能为合作单位注入内在动力,真正使他们从被动参与向主动参与转化,从浅层合作向深度合作发展。
参考文献
[1]孙琳,李里.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与发展模式选择[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4):13-15.
[2]张亚军.我国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研究述评[J].职教论坛,2008(24):5-9.
[3]黄才华.关于职业教育集团基本问题的探讨[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5(3):233-235.
[4]蒋亚琴.高职教育集团化办学的实践与思考——以江苏商贸职教集团为例[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11):36-37.
[5]唐伯武.河南国防职教集团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14):33-34.
[6]王晓江,张普礼,梁熠葆,罗怀晓.建立工学结合运行机制 促进专业建设与发展[J].职业技术教育,2010(2):13-14,19.
[7]贾林.基于经营理念的职教集团组织结构创新设计[J].职业技术教育,2010(32):83-85.
[8]邱永成.高职教育中校企合作动力机制初探[J].教育与职业,2009(26):10-12.
[9]丁金昌,等.高职校企合作运行机制的创新[J].教育发展研究,2008(17):73-76.
[10]赵向军,胡进.高职教育集团校企合作模式的研究[J].合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1):54-57.
[11]兰小云.行业型职教集团运行困境与对策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1(7):32,50-54.
Construction of Lasting Effect Mechanism for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under the School-running Model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Group
LUO Ru-zhen
(Changsha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hangsha Hu'nan 410004, China)
AbstractThe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under vocational education group model has the following characteristics: taking group benefits as the guidance, complying with educational principle and economic principle, adopting the collectivized management model, finding effective linkage point, collecting the forces of inside staff, and taking unified and harmonious action. In the implementation, it should try to build the technological platform combining technological research, technological training, technological popularization and technological service, and implement the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 mechanism taking plan, service and guidance as the subject and assisted by administration and monitoring, the interior re-organization mechanism for inside resources combining the false and real conditions, the policy mechanism of harmonization of exterior and interior conditions, etc.
Key wordsvocational education group;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lasting effect mechanism; school-running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