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市场化办学 推动职业教育健康发展
2016-12-02焦志敏
焦志敏
摘 要:职业教育是与企业和经济社会发展结合最紧密的教育。近年来,山西省忻州市第一职业中学在办学实践中,不断推陈出新,从职业教育的规律和特点出发,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把满足企业对技能型人才需求作为学校的教育教学标准来开展工作,初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办学模式。本文针对市场化办学模式进行系统分析,旨在为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提供参考。
关键词:职业教育 市场化 办学模式
坚持面向市场化办学模式是职业教育得以长远发展的生命力,山西省忻州市第一职业中学主要围绕学校发展定位、招生工作、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教学模式、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探索,取得了良好的办学效果。
一、人才培养与课程体系市场化
在办学过程中,忻州市第一职业中学始终将先进的科学、文化与企业职业岗位需要相结合,根据企业工作需求,合理安排专业,更新与时俱进的教学计划,培养与企业需求相衔接的人才。
1.人才培养模式市场化
在学校发展过程中,学校专门成立校级建设指导委员会,各专业根据实际情况成立由企业能工巧匠和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根据企业人才需求和工作岗位,标准科学设置专业,动态调整专业内容。
2.课程体系市场化
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指导下,学校定期开展市场调研,深入企业一线工作岗位,选取企业典型工作任务,将企业新技术、新工艺引入课程教学内容,实现人才培养与课程体系的市场化,从而达到培养市场所需相关人才的目的。
二、教学内容市场化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学校作为第三产业的职业教育,逐步在教学大楼、师生宿舍、实验室、图书馆的建设,实习、实验条件、教学设备进行更新改造,围绕学校环境、信息化教学、多媒体教学手段、校园教学网络等内容进行升级,以此来将学校教学环境与企业需求紧密结合。
1.实训场所市场化
学校加大实施场所和设施投入,将传统的教室布置成为“工学一体化”实训室,把专业知识学习与实践操作一体化,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实训内容市场化
在开设教学内容过程中,学校重点围绕企业的岗位需求进行授课,并结合学校的教学设备,开发适合本校教学内容的本土化校本教材,使教学内容更具针对性。此外,学校积极聘请企业技术员工来参与课堂教学,把企业的技术与专业学习接轨。
3.评价模式市场化
学校推行多元人才评价模式,弱化单纯以考试成绩作为衡量学生水平的指标,形成以学校自主评价方式向学校、社会、企业相结合的考评转变;以学生就业为导向,进行以考试内容,考试形式和考试效果分析为重点的考核评价改革;形成教师评价与学生自我评价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形成性考试与总结性考试结合;笔试口试与答辩结合;职业素质考核与职业技能考核结合,参加职业资格鉴定考核与技能大赛等开放的、多元的考核评价体系。
三、师资队伍市场化
师资队伍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学校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应实行以“专职为主体,兼职为补充,专兼职相结合”的办法,通过聘请企业能工巧匠组成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或来校担任兼职教师的途径完善师资队伍建设。
构建以专业带头人为引领,骨干教师为主体,双师型教师为基础,兼职教师为补充的四梯级师资队伍体系。
1.加强师资队伍提升
鼓励教师一专多能,采取定期选送培训、下厂实践、教师自学相结合的方式提高专职教师的素质和水平,满足教学多元化的需要。
2.聘请能工巧匠来校任教
针对部分企业的典型工作任务,可以聘请企业能工巧匠来校任教,指定专职教师一对一跟班学习。这种“学徒制”培养模式不仅提升了教学质量,还定向培养了专业教师的教学水平。
四、校企合作市场化
校企合作是职业院校提高办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学校根据企业岗位需求,联合开展招生工作,专门成立以分管副校长牵头,招生就业部门为主的招生小组,赴忻州市及周边地区组织宣讲,通过电视台、报纸等媒体,加大招生宣传力度,学校还定期组织报名学生赴校企合作单位实地参观考察,使学生全面了解校企双方的实际情况。
学生入学前与合作企业签订就业意向协议,市场化办学的订单培养模式,不仅保证了企业的用工需求,还为学生的就业提供了保证,让学生进校就有岗位感,让学生在学习期间就与岗位接轨,让专业与企业接轨,以此提高人才培养效率,减少人才培养成本,学校影响力显著提升。
五、感悟与思考
职业教育市场化改革,能有效地激活就业市场和生源市场,全面拉动学校各项工作的深入,其效果十分显著。总之,职业教育要将先进的科学、文化与职业岗位需要相结合,只有从职业教育的规律和特点出发,在贯彻国家教育方针的基础上,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围绕市场需求和产业转型升级来培养与市场接轨的高技能人才,才能培养出市场需求技能人才。
(作者单位:山西省忻州市第一职业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