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转型期民众心理资本及其建设
2012-04-29何琪
何琪
摘要:我国当前的社会转型引发了民众大量的心理行为问题,社会转型要求民众有良好的心理调节能力,调节由瞬息万变引发的现实矛盾和内心冲突。加强心理资本建设对提高民众心理调节能力、促进个人幸福、组织和谐以及社会稳定有着重要作用。心理资本是指个体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积极心理状态,其理论基础是积极心理学,具体包括自信、乐观、希望和韧性四个维度。加强民众心理资本建设主要包括个体开发和外部支持两大路径。个体可以通过形成积极思维习惯、学会乐观归因方式和提高理性认知能力等方式开发心理资本:组织和社会提供的外部支持在民众心理资本建设中亦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具体包括树立希望和提供社会支持。
关键词:社会转型;心理资本;积极心理学;心理资本建设
中图分类号:C912.6-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0544(2012)02-0137-04
“快速变化”是转型社会的一大特征,这一特征要求社会民众有良好的心理调节能力,调节由瞬息万变引发的现实矛盾和内心冲突。一旦调节不当、适应不良,容易产生负性情绪和心理危机。事实上,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出现了急剧的社会嬗变,引发了大量的心理行为问题。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精神卫生中心2009年初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各类精神疾病患者在1亿人以上,重性精神病患者已超过1600万。2010年上海市卫生局发布《居民心身健康调查》:上海市民每8人中1人存在某种心理行为问题。另有数据显示,我国目前约有3000万青少年存在不同的心理问题,其中,中小学生中有心理障碍者为21.6%-32%;大学生中有心理障碍者为16%-25.4%,而且呈现上升趋势。此外,社会焦虑现象普遍,几乎弥漫在社会各个群体中,如公务员群体、企业家群体、白领群体、工人群体和农民群体;也存在于各个地区当中,如东部和西部地区以及城市和农村地区。
这对如何在当下的社会环境中,更好地发挥心理学作用。妥善调节焦虑抑郁等各种不良情绪和心态,使之不至于发展到精神疾病层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众所周知,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更多关注心理消极面,实现的是心理学的“治疗”功能。世纪之交,新兴的积极心理学运动拓宽了人们的视野,心理学不再仅仅关注“人出现了什么问题”,而开始考虑如何挖掘积极心理品质并防患于未然。如果说积极心理学的出现使心理学从传统的治疗功能拓展到预防功能,而心理资本的登场更为积极心理品质的拓展奠定了方向。
一、心理资本:基本内涵及核心要素
心理资本为转型社会民众心理优化提供了良好的视角,那么,什么是心理资本?如何理解心理资本呢?
(一)心理资本的理论基础及发展背景
心理资本的概念最早出现在经济学文献中,经济学家Goldsmith等(1997)把心理资本看做是能够影响个体的生产率的一些个性特征,这些特征反映了一个人的自我观点或自尊感,支配着一个人的动机和对工作的一般态度。但是Goldsmith并未对这些个性特征做具体阐释,而且他把心理资本囿于个体早年形成的稳定的心理特征。
虽然经济学领域最早提出心理资本概念,但对心理资本研究最为深入,研究成果最为丰富还属心理学领域。心理学视野中的心理资本发展与积极心理学理论密切相关,与传统心理学不同,积极心理学倡导关注健康个体的成长、培养和自我实现。积极心理学研究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Terman关于天才和婚姻幸福感以及荣格关于生活意义的研究。20世纪50年代,Maslow和Rogers等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对人性积极面的研究对现代心理学产生了重大影响。心理学大量研究表明,积极心理因素有助于心理疾患的预防和消除。美国心理学会前任主席Seligman在此研究背景下,于20世纪90年代发起积极心理学运动(positive psychology movement)。积极心理学研究主要集中在积极情绪和体验、积极个性特征、积极心理过程等方面。
自2001年起,著名组织心理学家、美国前管理学会主席Luthans教授与同事就积极心理学在组织行为中的运用展开了详细论述,并将这种积极取向的组织行为学模式称为积极组织行为学。在积极心理学及积极组织行为学的驱动下,Luthans于2004年将心理资本的概念拓展至组织管理领域,认为心理资本是指能够导致员工积极组织行为的心理状态。在心理危机频发的当前社会。如何开发心理资本塑造民众积极心理状态,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共鸣与兴趣,掀起一轮研究热潮。在2010年第四届中国心理学家大会上,心理资本作为一个重要内容隆重登场。
(二)心理资本的基本内涵及构成要素
Luthans教授提出的心理资本是指个体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积极心理状态,是个体和组织赢取竞争优势的重要资源。具体包括以下四个核心要素:(1)自信(self-efficacy),即个体通过努力,以应对变化和挑战的信心;(2)乐观(optimiam),指个体具有积极的归因方式,并对现在和未来持积极态度;(3)希望(hope),是指个体通过各种途径努力实现预定目标的积极动机状态:(4)韧性(resiliency),是指个体能从逆境、挫折和失败中快速恢复过来,甚至积极转变和成长。
由于研究者对心理资本的理解或研究存在不同的视角,因此戈于心理资本的组成要素学术界尚未达成一致。例如,有些研究者认为幸福感、幽默等一些心理品质也具有积极的倾向,也应归属于心理资本范畴。但Luthans等认为自信、乐观、希望和韧性是最符合积极心理资本的核心要素,而且这四种心理结构具有可以测量、可以无限开发和能够管理等特性。在国内外心理资本研究领域。Luthans的观点占主流研究地位。
1自信。卡耐基曾说“人的自信与科学的行为相结合,是事业成功,人生快乐的基础”。自信是个体对自己的积极肯定和确认程度,是对自身能力、价值等做出正向认知与评价的一种相对稳定的人格特征。它是个体自我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自信是一种习俗的说法。心理学上的专业称谓应该是自我效能。自我效能的概念最早是由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来的,班杜拉强调指出。人们只有相信自己的行为能够取得理想的效果。并能阻止不理想结果的发生,才会有行动的动机。
2乐观。心理学家把乐观定义为一种做积极结果预期和积极因果归因的认知特性。乐观者将消极事件归因于外部的、不稳定的、具体的原因。并认为通过自己的努力一定能战胜困难,最终取得成功。而悲观者将好事件归因于外部的、不稳定的、具体的原因,将消极事件归因于内部的、不稳定的、普遍的原因等,这种心理倾向会阻止他们从成功经历中学习和建立经验优势。在压力情境下乐观者比悲观者采用了不同的策略来应对他们所面临的问题,乐观者使用积极的应对策略,如对事件进行积极的重新建构,努力从事件中寻求收获和成长,使用幽默感等策略来接纳现实,而悲观者更可能采用分心和否认的策略。
总的来说,乐观的理论核心是个人对未来事件的积极期望,相信事件的好结果更有可能发生,表现为一种积极的解释风格,在压力情境下,乐观是调节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的一种重要的内部资源。乐观者比悲观者几乎在生活的各方面都要过得好,通常成就更多,并且享受更大的社会成功。乐观者也不容易患精神压抑和身体疾病。塞利格曼认为乐观增强了人体的免疫功能。
3希望。“没有希望人会绝望。”从20世纪50年代起,心理学和精神医学领域开始关注“希望”这个概念。Miller和Powers从希望的本质和辞源学的角度,将希望定义为:“一系列对美好状态或事物的预期和描绘,一种可以自我提升或者从困境中释放的感觉。这种美好预期不一定要建立在某个具体的事物和现实的目标之上。因此,希望感是一种对未来以相互关系为基础的美好预期,是一种自己可以胜任和应对某事的能力感。一种心理和精神上的满意度,一种对生活的目的感、意义感的体验,以及对生活中充满无限的‘可能性的感觉。””
Snyder(2002)将希望定义为基于目标、途径和意志力三者之间的交互作用而形成的积极动机状态。它不仅反映了个体达成目标的决心,而且也包括了个体对自己能够制定完美的计划和确定达成目标的有效途径的一种信心。希望由两大因素决定,即途径和意志力。前者指实现目标的方法、策略或规划,高希望者通常能有效地找到或产生多种完成目标的途径;后者则是指个体对自己会成功的强烈信念,是达成目标的心理能量,这种能量能够促使个体不断地前进。
4韧性。韧性是指个体面对生活逆境、创伤、威胁或其他重大生活压力时的良好适应,它意味着面对生活压力和挫折的“反弹能力”。从心理学意义上来看,韧性不仅仅意味着个体能在重大创伤或应激之后恢复最初状态,在压力的威胁下能够顽强持久、坚忍不拔。更强调个体在挫折后的成长和新生。这种能力会随时间而发生变化,并能通过个体及环境中的保护性因素而得到提高。高韧性者可以在挫折和困难中茁壮成长,遇到挫折时不仅会恢复至最初的水平,甚至还可以达到更高,并且在复原的过程中找到自己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美国心理学会主席Steinberg指出,成功者与一般人的差异,有很大部分在于他们面对失败和挫折时的韧性。
二、心理资本优势:社会转型期提升民众心理资本的功能与作用
在今天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提升民众心理资本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第一,从个体层面来说,优化心理资本对缓解不良情绪和预防心理问题是一种有益尝试。传统心理教育聚焦狭隘的心理问题,事实上。心理健康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不仅是指没有问题,还意味着积极地改善环境的能力,遇到挫折乐观向上和坚忍不拔的心态。现代转型社会催生的心理情绪问题。突出反映了人们自信、乐观、希望和韧性的缺失。暴露了人性脆弱无助的一面。去年上半年发生的富士康十二连跳事件中,虽然个别员工存在心理问题,但更多的是年轻员工心理资本的不足和组织支持不够导致的悲剧。我国目前自杀率为每年28万7千人,亟需社会关注。积极心理学运动中产生的心理资本为能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崭新视角,缓解问题的发生。
第二,从组织层面来说,提升心理资本能促进组织的竞争优势。研究发现,心理资本对工作绩效、组织承诺和组织公民行为具有积极影响。组织通过开发心理资本,可以有效引导员工运用其才能和优势心理能力,发挥潜能,并促进组织形成竞争优势。
第三,从社会层面来说,首先,开发心理资本,是促进社会和谐的有力保障。贫富差距的拉大、社会不正之风的影响、社保体系的不健全等各种因素综合作用,对当今社会的稳定埋下了伏笔。社会上普遍存在着由收入分配不公导致的不满心理、贫富差距分化导致的相对剥夺心理、社保体系不健全导致的不安全心理和愿望受挫导致的绝望心理。漠视这种情绪和心理,对社会稳定是一种隐患。如去年发生的郑民生南平血案,是个人绝望心理报复社会的一个写照。重视民众心理资本开发,点燃希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为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提供原发性的动力。其次,提升心理资本,是保证国民幸福指数提升的基础和源泉。提升国民幸福感,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十二五”规划的核心目标之一。那么如何提升?研究表明,通过对个体的心理资本进行干预与调整,将会直接影响到个人主观幸福感、工作绩效和工作满意度。其实,当前在世界著名学府哈佛大学,最受欢迎的课程已不是经济学,而是心理学。心理学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正在潜移默化的发生作用,让我们幸福、和谐的去生活。如果说心理学是教人幸福的科学,那心理资本则更直接,它关注了人成长中的积极因素。“乐观、希望、自信及坚韧”,心理资本从以上四个方面出发。全面提升人收获幸福的能力。因此,心理资本是个人幸福与进步的基础,更是保持长远竞争优势的关键。
三、民众心理资本建设路径:个体开发与外部支持
研究发现,心理资本作为一种个体的积极心理状态,是可以开发、提升和管理的。具体策略包括个体开发和外部支持两条路径。
第一,个体层面。心理能动反映论认为,心理资本是在后天学习过程中不断获得社会适应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主体的构建活动,建立起一套完备的心理调节机制实现的。组织通过培训开发,提高个体自身调节能力,是形成心理资本的重要基础。首先,培养积极思维习惯。人的行为受两种因素影响:自身思维习惯和所处环境。任何事物都是双刃剑。事物本身并不影响人,人们只受自己对事物看法的影响。思维的态度决定人生的高度。积极思维习惯有利于心理资本的培养,是个体实现自信、乐观、希望和韧性的前提和源泉。那么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培养积极思维习惯?(1)适应性思维。适者生存,只有先适应环境,才有改变环境的可能,只有先接受自己,才有提升自己的可能。生态学强调适应的目标是与环境协调一致,对于个人来说适应就是与社会协调一致。(2)建设性思维。从积极理性的角度思考解决问题的对策,而不是情绪胡发乱泄地对待问题。(3)优势思维。优势思维即瓦拉赫效应,是一种旨在寻找和确定优势(长处、天赋、潜能等)的具体的认知过程。将更多的精力集中在个人的优势方面,自尊和自信就会大大增强。其次,学会乐观归因方式。归因方式是指人们寻求和确定行为事件原因的过程,它是影响人们对未来事件乐观或悲观理解的因素。心理学家维纳把行为的结果归因于努力、能力、运气和任务难度四因素,个体的归因方式越乐观。越倾向于把消极事件产生的原因归为他人的、暂时性、局部性原因。
“乐观是一种向自己解释挫折的习惯。”塞利格曼认为,悲观者认定坏事源于永久的因素,而好事则源于暂时的因素,例如我没有得到晋升,是因为我能力太差;我今天受到了领导的表扬,是因为今天领导心情好。但是,乐观者将失败归于暂时的原因,而把有利的事情归于持久的缘由。悲观者让生活某方面的失意延及全部,而乐观者则不让某一挫折殃及他的全部生活。塞利格曼指出:“一种‘我
所做的一切都不会起作用的想法阻止悲观者去另作尝试。所以,一遇到挫折,他们就放弃。”因此,学会乐观归因方式是个体心理资本开发的关键。再次,提高理性认知能力。客观地直面困境,接受现实,冷静思虑,分析可以解决问题的方案,做力所能及的最大努力。认清“实际挫折”与“想象挫折”。“实际挫折”是指挫折已经发生,它的影响有一定的界限:而“想象挫折”则是挫折实际并未发生,只不过是当事人的主观推断。同时了解个体的真正需求,摆正心态。正确看待成功与失败。现在与过去的成功与失败对将来不应该在心理上造成负面的联系,成功与失败都是暂时的,是可以改变的,不要因为挫折或失败就否定和抛弃自我。提高理性认知能力是个体心理资本开发的重要内容。
第二,组织和社会层面。大量研究表明,心理问题的产生与整个社会系统密切相关。民众心理资本建设不仅仅是个体层面的开发,还涉及到组织和社会层面的治理。辛鸣教授指出,“消除不健康社会心态滋长的环境,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是培育健康社会心态的根本大道。”
诚然,通过诚信、公正、法治等多元治理手段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主要体现的心理作用为两点:即树立希望和提供支持。首先,树立希望。民众的信心比黄金更重要。组织和社会应为民众提供看到希望的平台和通道。心理学上有“隧道效应”的说法,说的是当遇到隧道堵车,看到车动,人们会愉悦,因为希望来了。但如果旁边道上的车往前开,你道上的车不动,会怎么样?答案是:要看能不能变道。如果能变道,人们会愉悦;如果划分车道的是禁止变道的实线,人们会郁闷。复旦大学陆铭教授认为。隧道效应可以解释收入差距对人们幸福感的影响。实线好比把人们划分了不同的身份。在同一条车道上,收入差距能让人对自己未来的更高收入产生预期,觉得有奔头;而如果人们在不同车道上,一线之差会让自感“弱势”的那部分人不开心。笔者认为不仅仅是收入问题。其实大量的社会现象都可以用隧道效应来解释。除了人格特质,社会环境同样会影响到个体的希望感。因此,任何的组织和社会越是为民众树立希望,越能够稳定和赢取优势。其次。加强社会支持。社会支持是指能被人一般地感受到的。来自家庭成员、亲朋好友、团体组织和社会其他方面的精神上和物质上的支持和帮助。社会支持是人们情感阁楼最隐蔽、最强有力的支撑结构。它具有潜在的调节和缓冲心理紧张或情绪压抑、低落的功能,可以帮助人们宣泄不良情绪、减轻心理应激、缓解紧张状态、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组织和社会提供的支持包括物质和精神两大方面。物质层面的支持包括完善民生和各种制度,增强各阶层民众的安全感;精神层面的支持包括人际支持、心理支持等各个方面。通过组织和社会哪些支持手段,能对民众心理资本建设产生如下两方面作用:一方面,在一个支持度高的组织和社会中,个体能够感受到一个友好、和谐、安全的氛围,从而增强其归属感和自尊心,使得个体更为自信、更加乐观、充满希望、更具韧性。另一方面。个体往往会面I临各种不同的压力与冲突,以致趋于紧张与焦虑的状态,但是支持度高的组织和社会能缓解压力与冲突给员工心理带来的负面影响。总之,通过加强社会支持,能对个体心理资本产生正面影响和促进,是加强民众心理资本建设的重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