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笼里的年味
2012-04-29张柳英
张柳英
在乡间,大灶上,年节的味道从蒸笼里飘出。
腊月底至除夕,家家户户磨糯米粉,和以粳米粉配成或三七或四六不等的粉料,择日准备蒸点心。点心指馒头、团子和糕。蒸点心在乡下是件大事,必挑个好日子,天气晴暖,家人齐全。蒸点心的预备工作早早就要做好,糯米粉用来蒸团子和糕。馒头面用老膏发好,焐在棉被中备用。老膏是我们家乡的叫法,用专门的酒药拌蒸熟的糯米饭发酵而成。老膏发面,醇香、筋道、吃口好。馒头、团子馅隔天就已炒好。蒸笼早已洗净,晾干,就等上锅。
凌晨四五点,一家老少早早穿衣起身,围着八仙桌,忙碌开来。爸爸从棉被里扯出一疙瘩面,放在桌上,使劲地揉打,搓成长条,切成面坯子,妈妈、奶奶负责包馒头,孩子们打下手,负责铺蒸布、剪粽叶,点心出笼了,还要点红头、晾点心、收点心……一家大小齐上阵,忙得不亦乐乎。
一层蒸笼称为一格,一格格的馒头装好,摞起来,有个五六格就能上锅了。这时铁锅里的水早已咕噜嘟噜地滚得欢实,蒸笼就架在锅垫上,盖上笼盖,锅沿与蒸笼之间再围一圈蒸布,以防漏气。俗话说:“宁输馒头不输气”,走气漏气后馒头就会蒸得半生不熟,说明“气”是“输”不得的。用不了多久,随着蒸笼上白气升腾,浓浓的馒头香味就直钻进干活的人鼻中,还没吃早饭的肚子开始咕咕乱叫,捂也捂不住。第一格馒头端上来了,抱蒸笼的人胸前、头顶被蒸腾的白气包围着,像一个神仙似的从灶间飘到客厅,到了盘篮边,双手一倾,将一蒸笼的馒头倒扣在盘篮里,再拎起蒸布一揭,油亮亮、热腾腾、香喷喷,乳白中带点微黄又带点老膏麦色的大馒头精彩亮相了。紧接着,第二格、第三格……满满登登的摊了一盘篮。大家放了手上的活,彼此招呼着快吃快吃,性急的抓起馒头就咬,一边倒手一边哈气,秀气点的拿碗盛着,拿双筷子边吃边评:馅多了,撑破了……
蒸完馒头接着蒸团子,这时蒸笼里垫的不是蒸布而是棕叶,蒸出来的团子会带着淡淡的粽叶清香。团子有大小之分,小团子有各种馅心,最常见的是萝卜丝馅和青菜馅。大团子即年糕,实心无馅,做成条状或元宝扁担状,依人口多少为准,每人各二枚,故又称“人口团子”,蒸熟放凉后存放在钵头中,注入清水,可存放至次年清明节前后。做团子时还要做安宅神用的土龙,送灶神用的玛瑙团子,接灶神用的小件头即米粉制成的松果、石榴、枰锤、元宝等各一小笼备用,此为每户人家年终大事之一。蒸完团子后还要蒸糕,这糕专指重阳糕那样的方糕。糕粉用细筛子匀匀地、一层层地筛在糕蒸里。糕蒸为方形,可放在蒸笼里。糕蒸里筛满了糕粉,要用戒尺沿着糕蒸高度刮平,再依着糕蒸上的标记把糕粉划成正方形的小块,最后在糕粉上洒上红绿干果丝或黑芝麻就可以上蒸笼了。蒸好的糕照例要点红,只不过不是用筷子蘸着点,而是用牙刷蘸了洋红水匀匀地刷在糕面上。
当日头偏西天快擦黑的时候,一家人才腰酸背痛地结束一天的忙碌,这时,才可以打开闭了一天的大门,端着做好的馒头团子左邻右舍地相赠了。送人时必是馒头和糕搭配好再送,乡下说人家夫妻相配,总说那是一块馒头一块糕配好了的,就是这么个理。
在乡下,腊月里,农家如果一整天大门紧闭,那多半是在蒸点心,大人小孩都不能上门打扰。要是傍晚时分大门打开你又正好经过,无一例外会被邀请尝尝新做的年点心,你大可不必客气,一两句客套话后尽管大快朵颐。再奉上几句卖相好、馅料足之类的夸奖话,主人家会忙不迭地邀你多吃几个,此时恐怕真有些“吃不了兜着走”啊。
在物质并不丰富的年代,在乡下的灶间,铁锅上摞起层叠的蒸笼时,必是乡村里最热闹的时候。竹制蒸笼带着天然的亲切味道,那年久日深的木褐色湿润在缭绕蒸腾的水汽里,浓浓的食物暖香中透着淡淡的竹木清香。在寒冷的冬日,灶火跳跃,热气腾腾,浓香四溢,新的一年就要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