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学期制改革现状与对策研究

2012-04-29赵燕妮,陆自强,田东林

经济研究导刊 2012年26期
关键词:高校

赵燕妮,陆自强,田东林

摘 要:近几年,一些高校把推行学期制改革作为高教改革的一个重要突破口,以促进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有效变革。通过对我国不同类型高校学期制改革现状进行调查,对三学期制的改革特点和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并针对问题提出进一步完善改革的建议措施。

关键词:高校;学期制;三学期制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6—0228—03

高校学期制是现代高等教育教学管理体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指高等学校采取何种学期划分方式来进行教育教学的组织管理。长期以来,我国高校普遍实行两学期制,而以美国为主的一些教育强国有两学期、三学期或四学期多种形式。学期设置之间的差异,使得我国高等教育在推进与国际高等教育的交流与合作时出现障碍,因此对学期制改革的探讨和需求变得越来越迫切。从20世纪90年代起,国内一些高校开始施行三学期或四学期制,并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想把推行学期制改革作为高教改革的一个重要突破口,以促进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有效变革,从而达到从制度到质量与世界一流大学接轨的目的 [1]。但是,各高校对学期制改革改到何种程度尚处于初步摸索阶段,行政主管部门对此没有任何明确的指导意见,因此,此项改革目前基本都是各高校自发探索。根据这一现状,本文对我国实行三、四学期的高校进行了调查统计,并针对这些高校学期制改革特点进行分析总结,对我国高校学期制改革提出一些参考意见。

一、我国高校学期制改革现状

(一)基本情况

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随着与国外高等教育的交流合作,与国际高等教育的接轨需要,参与国际竞争意识的加强,为改变传统两学期制对我国高校教育效益与质量束缚,部分高校进行了学期制改革的尝试。

从统计结果看,截至2011年,我国目前高校中,39所“985工程”高校中进行学期制改革的有15所,其他综合型大学30多所及近年升级的部分高职院校,共计有70多所高校实行了三学期制。

据文献资料记载,厦门大学从1985—1986年学年第二学期开始,实行“三学期制”,将每学年划分为“两长”、“一短”三个学期。但到了1990年又回到了原来的两学期制。这主要是由于学校当时在实行“三学期制”过程中,第三学期的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没有突破传统的框架和方式,学生自主思考和自由发挥的空间较小,与两学期制的传统课堂没太大区别,许多学生乘兴而来,败兴而归,缺课、逃课现象时有发生,影响了教学效果 [2]。

厦大党委书记王豪杰说,“但更重要的原因是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的改革,各级都有着强烈的改革愿望,但对怎么改,改到何种程度,心中还未形成一个完整清晰的概念,尚处于初步摸索阶段。加上当时的改革都是各高校各自为战,各显神通,缺乏开放式的改革思维,这不仅是厦大也是当时全国各地许多高校,被迫又恢复二学期制的一个重要原因。”[2]近几年实行三学期制的高校中如黑龙江大学、宁夏大学、浙江林学院等也同样存在如准备不足、师生不认可、改革效果不明显等问题,在实行三学期制一段时间后,又回到两学期制。

(二)学期制改革的基本类型

从实行三学期制这些高校改革的情况来看,基本趋向有以下特点。

学期类型主要以三学期制为主,四学期只有为数不多的几所学校。

高校类型:39所“985工程”高校(公认的研究型大学)进行学期制改革,占此类型高校比例38%,相对较高些;其次为普通综合型大学、应用型本科大学,高等农业院校不多。

地区分布:主要集中在发达地区,北京、上海高校实行三学期相对多些。

按大学类型来看,研究型、教学研究型、教学型大学第三学期教学各有特点。

1.研究型大学

2009年,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九所高校组建C9联盟,因类似美国的“常春藤”联盟的校际合作,被称为中国的“常春藤”[3] 。C9联盟高校是首批的“985”工程学校,是中国典型的研究型大学,这类学校的特点是教学资源充足、师资力量强、与国际知名高校交流广泛。其中的前七所高校都实行三学期或四学期制,包括后来入选的中国农业大学。这类学校的三学期制主要采用“暑期学校”形式,如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吉林大学。

“暑期学校”的组织,为学生提供了师生互动与实践和科研训练两个重要的平台,其显著特点是开放性、国际性和课程开设的多元性。不仅有国际知名学者开设的尖端性课程,而且有国际间前沿性学术交流;不仅有结构性课程,而且有非结构性课程。课程开放度较高,不仅对校内外学生开放,而且对社会各界人士开放。“暑期学校”为拓宽学生知识面,活跃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科学探索能动性,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提升学生素质,创造了条件和机会[4]。

2.教学研究型大学

教学研究型大学介于研究型大学与教学型大学的中间层次,这类大学办学历史悠久,分布在各个省会城市,以培养应用型高级人才和复合型人才为目标。普通院校在校内外教育教学资源与研究型院校有较大差别,推行学期制改革,主要为适应学分制,扩大选课机会,在暑假开辟小学期,解决课程安排空间不足、实践教学不足等问题。这类学校大多采用“2+1”学期。从学期划分来看,每个学校不尽相同。但总的来看长学期的变化不是很大,一般为16—18周,在暑期一般安排4—6周的暑期课程。一般安排通识教育课、二学位和辅修专业课、各专业任意选修课,学年论文、军训,需集中时间开展的实训、实践、实验等实践性教学课程。

“近年来就业形势不好,用人单位抱怨学生理论知识远大于实践能力。”增加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成为中国信息大学三学期制改革的动力之一。除了中国信息大学,很多高校实行的三学期制也都瞄准了就业,将暑假与小学期连在一起,延长学生下基层实践的时间。

3.教学型大学

利用夏季小学期让学生有更多的实践时间,是教学型本科大学采用三学期的主要目标。“2+1”学期,短学期主要用于集中实践训练。如今年试行三学期制改革的安徽省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14所成员高校,小学期主要是让学生深入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以专业实习实训、技能提升、产学研合作教学和辅修专业实验等项目为内容,丰富体验教学形式,培养职业素养,提升实践能力,以适应社会对大学毕业生“高素质、应用型、强技能”的需求。集中安排实践环节对于教学型本科大学来说,更是实行三学期的目的所在。

二、我国高校学期制改革问题分析

(一)学期制改革预期目标分析

进行学期制改革的高校,一般有几个方面的预期目标:其一,希望能带来更充足的课程资源。体现在通过进一步压缩长学期课时,提高授课效率;教师在小学期开新课,增加课程总量。其二,希望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及学生的个性化培养,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如利用第三学期开设一些综合素质课或讲座,用第三学期安排通识教育课、双学位和辅修专业课、各专业任意选修课,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培养。其三,希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利用短学期的集中时间,安排一些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增加教学实验、实习、实践等环节,达到加强实践教学的目的。其四,希望有利于教师教学与科研的有机结合,促进教师的自我成长与可持续发展。教师可有效利用长、短学期搭配,处理好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其五,有利于校内外教育资源的充分协调,提高高校的办学效益[5]。

(二)三学期制改革存在的问题

学期制改革,其预期目标是明显的,但由于理论上缺乏系统研究,政策上缺乏指导,操作上各自探索,在实践中出现以下问题:

1.不同类型高校学期制改革目的层次不清,没有系统地从理论高度思考学期改革与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灵活的学期制,不仅是教学时段的重新划分,还反映出高校办学理念和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度保障。不同类型高校培养人才目标不同,社会及教育资源差异大,学期制改革为不同类型高校创造的应是不同的条件,什么类型的高校学期制改革具体要达到一个什么目标,目前尚没有明确的研究和总结。

2.三学期教学如何有效衔接,各类高校目前尚没有形成清晰、可行的方案。在实际操作中,各高校主要是围绕第三学期的课程内容进行安排,与春季、秋季学期的关系如何处理,不同类型高校如何将专业教育、通识教育、研究性教育有机结合;不同类型高校三个不同学期应达到多少比例的学分要求等,还没有清晰的思路。

3.充分利用教学资源的初衷没有得到很好的实现[6]。我国高校实施的学期制改革,多数采用的是“2+1”形式,与两学期制相比,“2+1”中的“2”在资源使用效率上,并没有增加多少新的活力因素,资源紧张状况并没因此而改观。就短学期课程资源来说,大多数学校第三学期的课程资源、学术报告以及专题讲座等,一是开设数量有限,二是类别不够丰富,时间较短,存在课程设置太浅、太窄、太庞杂的问题。一些实践教学环节集中到短学期后,两个长学期实验室缓解了压力,甚至有些空闲,但短学期实验室利用又非常紧张,安排从早到晚,教师、学生都很紧张,教学效果受影响。

4.课堂教学缩水,短学期变“短”。一般高校采取三学期制后,全学年总的教学时间基本没变,短学期的教学时间是从原来的两个长学期挤出来的。增加短学期后,课程资源确实更丰富,教学方式更灵活,但暑期传统上是休闲放松的时间,真正能留校学习的学生毕竟是少数。学生才从紧张的考试中放松开来,马上又进入短学期的学习,有些学生往往以选修课的心态来上第三学期的课程,出勤率不高,学习的积极性不够,导致第三学期教学效果不理想。据资料显示,学生对短学期的教学效果抱怨:“选修课教学质量不是很高”,“与两个长学期相比,第三学期的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不如两个长学期”,“不能很好地掌握讲授的内容”。

5.实践教学保障措施不足。学期改革的目的之一是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教学实践和参与社会劳动实践的机会。在一项调查中,在问到“您认为在第三学期里课外为学生提供的学习活动中,最重要的是什么?”时,选“专业实践”的占一半以上。可见,加强专业实践符合时代教育要求,为师生所共同看重[5]。而在实施中,由于一些高校因实践教学经费投入不足,实践基地建设滞后等因素,不能提供比两学期制更多、更好的实践教学平台,加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目标也很难落实。

6.学生学习、教师教学方式转变跟不上。长期“保姆式”管理和“灌输式”教学、“被动式”学习习惯,在面对课堂教学、学习时间压缩、灵活机动的课程、自主学习机会的增加时,对教师的教学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但实际上一些教师的教学方法并没有作相应变化,课时被压缩,但依旧采用原来的教学大纲,只是对授课内容进行删减,使小学期授课效果不理想。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研究的能力不强,离开学校和教师的安排,很难进行独立的学习研究,参与社会实践的独立能力也受制约,学生被动接受三学期,个性化培养目标达不到预期目的。

7.管理体制的惯性因素。两学期作为我国传统的学期制,长期以来在课程体系设计、教学任务安排形成了惯性教学运行模式。第一,许多教师还未从根本上认同三学期,所以现阶段,许多大学只好通过强制性的制度构建,促进教师、学生的整体转变。第二,施行三学期制一个重要的条件是学分制管理,一些高校还未实现完全的学分管理,因此,选课制、导师制、学生学分计算与转换、教学考核与评价制度、学籍管理制度还不能满足灵活的三学期要求。第三,教师聘任的终身制度,使其流动与否显得不那么重要,三学期引入优秀教师资源没有保证。第四,学生参与社会劳动、社会实践的规范性措施不足,机制不够健全,大学生利用暑假顺利进入社会或社区参与有效劳动的途径少。

三、高校学期制改革的建议

(一)转变观念,强化认识,是学期制改革的前提

学期制改革是教育管理制度改革,也是一种思想的变革。建立一个灵活的、有利于各种教学资源有效利用、有利于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是学期制改革的目的。高校师生和行政人员的教育观念要更新,准确理解三学期的同等地位,积极参与到三学期改革中,认识到位,措施也才能到位,学期制改革才能达到目的。

(二)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高度认识学期制改革

学期制改革需要在国家规定的要求下,将时代需要、学校改革需要放置进培养方案中。课程的选择、前后顺序安排无不体现着方案的培养思想和目标。多学期制可以将人才培养的模式非固定化,使教学方式更加多元,专业性和社会性更加凸显,学生有自由选择、自由学习的空间。“多”出1—2个学期,除用来完成国家“规定动作”外,小学期为用来完成学校“自选动作”、灵活设置科研、课程、实验、实践等,为培养多类型人才预留下空间,使知识架构和社会需求结合起来,教育改革的目的才算达到。

(三)科学规划小学期的课程设置

学期制改革后,最值得精心设计和重点关注的是夏季短学期,怎样安排课程将成为学期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

调查显示,学生对“三学期制”改革不反对,但是小学期能学到什么是其关注的重点。不同类型高校侧重点不同。研究型大学资源丰富,培养研究型人才,增加研究性课程、高端交流项目,课程安排“小型化、研讨化、精品化”,在内容、安排上更灵活,自由空间大一些。教学研究型大学安排上体现“专业性、拓展性、实践性”,应用型大学体现实践性,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

(四)加强“第三学期”师资队伍建设

充裕的教师资源是保证三学期正常运转的必要条件。实行三学期,要求第三学期教学内容丰富、多样,才能吸引学生加入到三学期的学习中。针对三学期拓展,要有充足的、多样型的教师做保障。在师资培养中要注意培养各类学术型师资、实践动手能力强的师资,建立聘任校外专家办法等。

(五)加强保障制度建设

进一步完善学分制管理,健全不同学期的选课、开课方式,学分计算与转换,学籍管理制度;同时,针对三学期,建立教学激励制度,如设立教师和学生的教学奖金等,鼓励教师和学生积极参与到三学期的教学和学习中。针对三学期可能增加的成本、可能出现的后勤保障问题,建立保障措施和应急措施。

(六)建立第三学期评价机制

第三学期教学安排体现了一定的灵活性、多样性,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管理成本。有的学校按专业划拨第三学期经费,有的按已制订的教学计划划拨经费,在不能统一安排情况下,如何检查评价第三学期的教学效果就很重要,建立评价制度,对本校的三学期制进行评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三学期制的优势。

参考文献:

[1]柯璟.关于我国高校“三学制改革”改革的探索[J].高教高职研究,2009,(5上):160—162.

[2]马跃华,王瑛慧.厦门大学为何再度推行三学期制[EB/OL].http://edu.china.com/zh_cn/1055/20040708/11772401.html[2004—07—08]

[3]王明华.我国高校“三学期制”变革的特征及其思考[J].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2):138—141.

[4]贺祖斌.中国大学这五年[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11:177

[5]李永东,李智兰.论高校三学期制改革的预期目标与实施效应的落差[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23(11).

[6]李智兰.高校三学期制改革面临的困境及对策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9.

[责任编辑 王 佳]

猜你喜欢

高校
大数据时代高校学生知识管理
浅议高校仪器设备信息化管理体系建设
高校安全隐患与安全设施改进研究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新常态下高校档案工作发展研究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提升的策略研究
弘扬雷锋精神与转型期高校校园文化教育整合性研究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