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凡业绩源于勤奋探索

2012-04-29丁伟明

江苏教育研究 2012年27期
关键词:坚守

为转变教育发展方式,勃发学校发展活力,我们常州市从2003年开始,确立了以制订和实施三年发展规划为主要载体的学校主动发展的战略。在这一战略实施的过程中,各校积极探索自身发展的目标和路径,主动变革教育实践,千方百计集聚各种变革力量,学校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勤业中学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该校原来是一所比较有名的薄弱学校,教学质量低下,生源大量流失,教师士气不高。就是这样的一所学校经过近10年的努力,实现了华丽转身,呈现出崭新的面貌,在文化建设、课程与教学改革、学校管理等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绩。学生变得自信、阳光;教师从一般教学工作者正在变为学生理想的唤醒者、启蒙者,教育改革的研究者和创造者。归因这所学校所取得的成绩,我认为,有三个关键词值得一提。

一是唤醒。有人说,教育是一种唤醒,唤醒儿童心中沉睡的巨人,唤醒人的心灵,唤醒人潜在和内在的力量。如果说教育是唤醒,那么发展也是唤醒。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经指出:“发展越来越被看作是一种唤醒的过程,一个激发社会大多数成员创造性力量的过程,一个释放社会大多数成员个体作用的过程,而不是被看成是一个由规划者和学者从外部解决问题的过程。”

总结勤业中学的发展,我们深感唤醒所带来的巨大力量。这种唤醒来自学校文化建设。该校由原来的九中改名为勤业中学后,把建设“勤文化”作为学校发展的重要抓手,提倡敬业、勤业,倡导勤于学习、勤于思考、勤于研究、勤于创造。我还特别注意到孙国平校长来勤业中学后提出了“让勤中人仰起头走路”的办学口号。“仰起头走路”,不仅是自信的表现,而且是觉醒的表现,是向前看,是追求理想的表现。这种办学口号旨在唤醒师生的进取心,唤醒师生的独立人格和主体精神;而全校师生一旦被唤醒,就会集聚和勃发出巨大的能量。

这种唤醒还来自学校管理的改革。管理,总的来说,有两种功能:形成秩序和推进变革。勤业中学很重视后者,尤其是重视管理的引导和激励功能。从学校提出“优秀就是进步”的教育理念,从学校曾经开展两轮的责任意识大讨论,从开设德育校本课程“做人要做这样的人”,从开展教师职业生涯规划活动,从建立激励性制度来看,都体现了这一管理取向,体现了学校对唤醒师生内在动力的重视。

二是探索。教育科研是学校发展的第一生产力。勤业中学的成功,原因之一在于,他们在南京师范大学专家指导下,坚持教育科研,坚持改革探索。这种探索,抓住了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内核,始终把课堂改革和课程建设作为核心。这种探索是基于实践、基于发展需求的探索,他们提出“不在云端跳舞,而要贴着地面前行”,这种贴着地面前行的探索,充分反映了他们求实的作风和务实的态度。

“展评学习法”,是勤业中学通过多年学习和实践探索,归纳、总结、提炼出来的,具有本校特色的教学样式。这种教学,力求教会学生学习,力求把“教”与“学”融为一体,真正实现“教”为“学”服务;力求转变师生角色,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和自主权还给学生,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力求转变教学方式,切实落实新课程提倡的自主、探究和合作的学习方式。展评中的“展”,其积极意义在于通过多样化的方式,运用各种手段给学生提供相互表达和分享学习过程、学习结果的机会。展评的意义不仅在“展”,还在“评”。“评”是参与,是互动,是教学民主,是合作学习,是建构主义提出的主动建构和社会协商性学习;“评”是思考,是思维碰撞,也是相互聆听。展评学习,力求把个体学习与合作学习、接受学习与探究学习有效沟通起来,试图集多种学习方式的优势为一体,充分体现现代学习理论要求,遵循学习规律。当然,这种学习和教学方式,仍然处在探索中,还有许多有待完善的地方,但这种探索的过程和取得的初步成效是值得肯定的。

课程建设,是勤业中学的又一亮点。他们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为课程建设的价值取向,重视课程多样化和选择性,形成了国家、地方和校本课程相互协调,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融为一体,涵盖人文素养、科学精神、生活情趣三大模块,共30多门的学校课程体系,并通过采用选课制、走班制、学分制等管理制度来形成课程有效运行机制,使课程真正成为学生生命发展的丰沃土壤。

说到该校的课程建设,不得不提他们一个独特的课程形态——“酬勤园”。“酬勤园”原先只是校园一块空地。这块空地既没有被废弃,也没有被雕饰成一般意义上的景点,而是被当作课程来开发。可贵的是,这种开发不是一次性的开发,而是动态的,意义不断生成的开发;不是仅仅作为劳动教育园地的开发,而是教育意义不断丰富,教育价值不断提升的开发。这种开发体现了对课程的理解,对教育的理解,也是一个极好的创意。

唤醒是动力的勃发,力量的源泉;探索是智慧的生成,能力的培育。归因勤业中学的成功因素,还有一个关键词不得不提,这就是“坚守”。

三是坚守。谈到发展,人们很容易联想到改革和创新。诚然,发展离不开改革,离不开创新;但是人们往往忽略一个重要方面,即,发展需要坚守。

这种坚守首先表现在对教育本真的坚守。坚守教育本真,学校发展才不会迷失方向。这些年来,勤业中学面对困境,没有急功近利,没有过于关注考试和升学,而是始终坚守素质教育,坚守规范办学。从校本课程开发、探究性学习的开展和社团活动的建设,从学校对德育和体育活动的重视,从学生参加跳绳全国性比赛拿到大奖等现象中,我们都可以看出对教育价值观的坚守。

其次,这种坚守表现在对基础能力建设的重视。现在,许多学校热衷于打造亮点,打造特色,热衷于一举成名,可是,在这一过程中往往忽视夯实教育发展的根基。勤业中学多年来,一直默默地建设学校发展的基础能力,尤其是教师队伍建设。从成立“职初教师专业成长行动小组”、“青年教师专业成长行动小组”,建立教师专业成长电子档案袋乃至教师发展性评价体系,到搭建PDS教学研究平台、开展跨学科教研活动,无不体现学校对提升教师素质的重视,而教师素质的全面提升为学校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积蓄了充足后劲。

再次,这种坚守表现在持之以恒,表现在对教育理想的执着追求。教育发展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改革贵在坚持,贵在“咬定青山不放松”,贵在克服浮躁心理。我们可以看出,勤业中学在发展过程中,没有急于求成,没有好大喜功,而是勤勤恳恳,一步一个脚印地向理想彼岸,向成功目标靠近。

勤业中学的成功,让我们进一步认识到,对于教育发展,要相信“草根”的力量,相信科研的力量。只要我们为“草根”的生长,为学校自主发展营造宽松、自由的环境,只要我们放手赋权于学校,只要学校相信师生的精神力量和智慧,学校就能焕发出巨大的生命力,教育发展就会出现百花竞妍、异彩纷呈的局面。

(丁伟明,常州市教育局局长,213003)

猜你喜欢

坚守
报业转型与融合下的坚守与创新
冈比亚新政府“坚守”一中原则
语文翻转课堂的思考
对文本解读与课堂操作四个“度”的把握
不忘初心,立德树人
远去的背影
浅析The Lady and the Peacock: The Life of AungSan Suu Kyi中昂山素季的性格
新媒体冲击下日本新闻传播教育的坚守与变革
语文教学:在平衡中坚守与突围
中国留学生“坚守”克里米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