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想象的儿童回归真实的儿童

2012-04-29彭钢

江苏教育研究 2012年27期
关键词:儿童学校孩子

今天五所学校围绕着一个主题“儿童文化生长”,各自表达关于儿童的认识、关于教育的认识,尤其是关于理想教育的认识和追求。

提出“儿童文化生长”这样一个主题,本身就表明学校教育的时代特征和重大进步。今天的时代是儿童中心的时代,已远非杜威提出“儿童中心主义”那样令人疏远和隔膜。研讨中大致可以约定三方面的共识:一是教育是儿童的教育,教育离不开儿童,离不开对儿童的研究,良好的教育是以儿童研究为前提、为开端、为动力的。二是极为明确地提出了“生长”这个概念,这个概念与“发展”和“成长”同中有异,意味着拒绝一种外部强制性的“改造儿童”的教育,意味着放弃一种标准化、统一化、齐步走的“工业化”的教育,意味着坚决反对拔苗助长式的违反规律的教育。用“生长”这个词并不是一种文字游戏,而是表达了五所学校共同的教育哲学和教育理想:充分尊重儿童的天性,充分认识儿童的差异,充分关注儿童的多样性,充分尊重儿童自身的发展力量,给儿童提供充分而自由的学校发展空间。三是教育与文化紧密相关,学校教育不仅要传承历史上积累起来的知识、传统和价值等主流文化,而且要充分关注和考虑儿童自身的需要和文化,并将二者对接起来、统整起来、融会起来。二者缺一不可。学校教育的强势是成人文化的单向作用,这是极不完整的,无法形成文化的场势和空间,教育的功效和影响无法充分展现,打了很大的折扣。从某种意义上说,关注“儿童文化”就意味着关注儿童,承认、尊重和珍惜儿童的行为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

从方法上看,总体上属于过去实践的回溯性研究,即用今天我们对儿童的新认识和新理解,分析和解释过去时态的学校教育实践和探索,通过建立新的思考框架反思原有实践,重建现有的实践,指导未来的实践。因此,这样一种回溯性的研究,能够帮助我们建立“过去”、“现在”、“未来”三种时态之间的有机联系,有助于我们把理性思考与实践建构统一起来,从而形成理性自觉基础上的实践自觉。我以为广东东莞莞城中心小学的“六大文化”,基本上是过去的实践,也主要是一种成人文化,但能够自觉地在“儿童文化生长”的新认识和新理解的框架中,对学校的“六大文化”进行具有新的意义和价值的发现和开发,并努力将成人文化与儿童文化对接起来,形成了新的认识和理解,是一种非常典型的回溯性研究。当然,我们更希望基于“儿童文化生长”思考框架下的学校变革的新创造和新探索,即一种开发性的研究而非回溯性的研究。

五所学校都强调一种基于本校实践的特色化的认识和表达,表明“儿童文化生长”这一主题具有广泛的表述空间,可以进行多样而丰富的实践和创造,体现了学校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和而不同。重庆中华路小学的公民教育,大连实验小学的“童真”课程,广东东莞莞城中心小学的“六大文化”,海南琼海第一小学的“差异教学”等,均表达了一种本校实践基础上的儿童与儿童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尽管多少带有“成人文化”的“痕迹”。相比起来,南京力学小学的认识和观点最为前沿、最为新颖也最为彻底,他们基于长期的儿童研究和“研究性课堂”的独特实践,形成了完全不同的基本观点:儿童是天生的研究者,儿童的生活和学习就是一种不断发现和不断探索的过程,儿童文化是一种年轻的、富有生命力的、具有创造性的文化;良好的学校教育要充分保护、关注和尊重儿童及儿童文化,为儿童的生长提供充分的条件和良好的环境。无疑,南京力学小学的研究和表述,是关于“儿童成长”及“儿童文化”的更为全面而丰富的认识和理解。

在今天的学校教育语境中,我们不仅要关注提出了何种关于“儿童”和“儿童发展”的漂亮的口号,更应关注现实中的儿童究竟需要什么。否则,所有的口号都会在真实的儿童面前碰得粉碎,儿童会在皇帝的新装前惊呼:皇帝什么也没穿。

首先,儿童最需要受到保护。儿童是未成年人,所以在他成人的过程中(18岁之前)首先需要得到保护,保护他或她的生命和身体,保护他或她的健康成长,保障他或她的生活和学习。然而,现代社会越是重视对儿童的保护,儿童的生命、身体和生活却越是容易受到伤害。儿童的安全问题越来越显得突出,其中包括儿童的人身安全。学校教育要增强保护儿童生命和身体的意识,要教会孩子自我保护的知识和方法,增强学生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当然,今天学校教育的最大的问题,不是对儿童的有形伤害,而是无形、深刻、持久的伤害,即在许诺未来以知识和能力的借口下,牺牲现实,伤害儿童的自尊、兴趣和天性,让他们每天的学校生活不快乐。今天的儿童显然要比过去的儿童成熟得多,更像大人,具有童真的儿童文化已十分珍稀,需要我们像对待自然和文化遗产一样进行小心、审慎的保护。

第二,儿童需要得到尊重。尊重他们独立的人格和应有的权利。就独立的人格而言,我们既简单化又极端化,我们总是对人不对事,因此炮火直接蔓延至学生的人格,批评和表扬处处失当、失范、失矩。不是“棒杀”他们,就是肉麻地“夸死”他们。本来儿童就具有轻信和易受诱惑的特点,因而苏格拉底早就声明儿童不能上法庭作证。过度的表扬和激励与过度的批评和惩罚结果一样,就是明显误导他们对自我和人格的认识,从而影响他们的一生成长,使他们不能安于现实并痛苦不堪。就应有的权利而言,儿童的观看权、玩耍权、隐私权、选择权甚至睡觉权都受到了严重的侵害。儿童是受到最大限制的“囚犯”,四周高高竖起了墙壁,成为柏拉图笔下的“洞穴之影”,只能“与影共舞”。儿童本应属于一个更为完整、丰富、壮观的世界,但现实是只有巴掌大的一小块天地属于他们,基本没有“自由观看”和“东张西望”的权利,他们能看到的只是教师和家长想给他们看的。教育的核心是尊重,儿童如果不在尊重的环境下长大的话,就不会有人格的尊严。没有人格尊严的人,是什么都会干,也是什么也都干得出来的。这样,他的知识和能力越强,就越是一个无法无天的人。因此,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使人成为人,成为有尊严的人,成为珍惜脸面的人,成为秩序的维护者而不是破坏者,成为公民而不是反贼。

第三,儿童需要健康。我们需要确立一个基本观点:对于儿童的发展而言,健康比知识和能力更重要,以牺牲健康为代价换取知识和能力是一种得不偿失的发展,是一种难以持续的发展,不值得。现在的儿童连睡觉的权利都没有,还能有什么健康?中国的孩子远远不如巴西或南非的孩子健康,他们的孩子是非常阳光、非常开朗、非常生动的,这是真实意义上的儿童与儿童文化。儿童文化的本质应具有健康、阳光、开朗、生动、真实的特质和意蕴。

我们需要更多地研究儿童和儿童文化,但更需要研究真实的儿童和儿童文化。今天我们已经有很多天真烂漫的儿童研究,充满了想象、诗意和赞美,不知是在说儿童还是在说神仙,是在建构一个关于儿童的“童话”,这样的童话充满了传奇色彩,会遮蔽我们对现实儿童的深入观察和真切把握。我们更需要研究身边的儿童、现实的儿童、变化成长中的儿童。教师做研究就是要研究这样的儿童,这才是关于儿童成长的现实而理性的研究:不是漂浮在天上,而是沉在地下。

为此,我提出做儿童研究的三个紧密相关的命题:

一是从想象的儿童走向真实的儿童。想象中的儿童是“天使”、“诗人”、哲学者、幻想家和发明家,但其实生活中儿童不过就是儿童而已,既为成人提供了很多的欢乐和安慰,也给成人带来了很多的忧虑、麻烦和困扰,甚至于有些“坏孩子”还具有“魔鬼”撒旦的气质和本领,像大人一样的懒惰、撒谎、说粗话、动拳头等等。他们其实处于“天使”与“魔鬼”的两极之中,既是天使又是魔鬼,既不是天使也不是魔鬼。好的教育能够有效地增加“天使”的成分,坏的教育使天使堕落成魔鬼,就像法国著名电影《放牛班的春天》中的孟丹。我们要正视这样一种真实的儿童,使教育站在真实儿童的坚实基础上追求教育理想的实现。

二是从抽象的儿童走向具体的儿童。学者研究的是抽象的儿童,教师研究的是具体的儿童。学者的研究是“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教师的研究是“从抽象到具体”、“从普遍到个别”的过程,要从理念和原则进入到过程与方法的层面,这是两个完全相反的方向和向度。因此教师要学会面对具体的儿童,发现具体的问题和需要,提供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而不是停留在抽象而概括的观念层面。譬如一个孩子因妈妈离家出走而成绩一落千丈,再用功、再补课又有什么用?他需要的是补心!一颗伤透了的心。这就是他的具体需要。这时你让他“擦干血迹,掩埋尸体,投入战斗”,他不是被逼傻就是被逼疯,最终只能从草场门大桥跳下秦淮河了。

三是从单一的儿童走向丰富的儿童。从抽象到具体的过程,已经包容了多样性的丰富养料。做一个好教师,要能够容忍反复性,欣赏多样性,赞叹丰富性,而不要偏执于一个单一的如“听话儿童”、“品德儿童”、“优秀学生”的标准形象。文化环境是极其多样的,在文化养育下生长的儿童也必然是多样的,无所谓先进与落后,正确与错误,高低与上下,有的只是是否符合当地的自然环境、人情世故和价值标准,有的只是能否使人更有尊严地生活、更有价值地生活、更为幸福地生活的相对标准。所谓“先进文化”和“落后文化”的表述,只能导致越来越多的文明冲突,本身就是一种缺乏客观衡量标准和不符合人类学原理的歧见。今天做一个好的教师,有时并不需要在乎头衔与职称,更不需要先进楷模的评价,应在乎的是儿童的喜欢和热爱、敬仰和崇拜。一个教师既能让男孩喜欢又能让女孩喜欢,既能让文静的孩子喜欢又能让热闹的孩子喜欢,既能让成绩好的孩子服气又能让成绩不好的孩子服气,既能让听话的孩子听你的话,又能让不听话的孩子听你的话,既能让不想动的孩子动起来,更能让乱动的孩子安静下来,既能让成绩好的孩子想念你,更能让成绩差的孩子亲近你,既能让擅长数学的孩子离不开你,也能让喜欢手工的孩子离不开你,无论你是骂他还是夸他,他都认为你是最重要的人之一,你就真是非常成功的教师,就真是非常优秀的教育,就是真正的教育大家。真正的教育大家有什么标志性的特点?不在于你说得天花乱坠,而在于孩子喜欢你,愿意与你相处,听你和服你!觉得你就在他的心里,无论你在场不在场都无法离弃,无法无所谓,无法无感觉,无法不在乎。假设我们能够具有更为广泛的文化理解和文化宽容,就能以一种欣赏和等待的态度,从容、淡定、持久地面对儿童精彩纷呈的世界(失败与挫折同样精彩,有声无声同样开心),成为成人世界派往儿童世界的友好使者。

英国哲学家、教育家、爱丁堡大学校长赫·斯宾塞说:“教育是一项充满快乐而漫长的事业。需要一点耐心和同情心。”“漫长”和“耐心”两词使用得极其精准,一点也不夸张,需要我们用心体悟。

(彭钢,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研究员,210013)

猜你喜欢

儿童学校孩子
留守儿童
学校推介
六一儿童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
“六·一”——我们过年啦!
捏脊治疗儿童营养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