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高校体育运动教育与适能教育交互组合模式的探讨

2012-04-29郑春梅,伊向仁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12年4期
关键词:高校

郑春梅,伊向仁

摘 要:适能与健康教育应是目前高校体育关注的重点,但高校体育基本是以单项或多项竞技运动项目为主导的课程,忽视了对学生进行与健康相关联的适能内容的教育,难以达到培养终身锻炼的目的。因此,我们需要发展新的课程模式,增加更多以个体为导向、知识为基础的体育课程。本研究是以行为理论作为学习的依据,探讨运动教育与适能教育的交互组合课程模式,以进一步激发学生参加课堂和课外活动的动机,促进其形成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和能力。

关键词: 运动教育; 适能教育;交互组合模式;高校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076(2012)04—0104—05

Abstract:Fitness education is on current center stage of physical educ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but a typical physical education class often focuses on team sportsignoring of teachingstudentsthe knowledge on health and hardly achieving the target of lifelong physical activity. The solution to this dilemma is to create a new effective curriculum model, including more individual—oriented, cognitive—based classes such as personal fitness.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was to design an integrated curriculum of sport education and fitness education in terms of behavioral theory as foundation of learning. It is greatly likely that the curriculum will further motivate students to participate in physical education in and out of class and promote to form the lifelong physical activity styles.

Key words:sport education;fitness education; combined interactionmode

教学成功的秘诀是转变学生的行为,使他们学会欣赏和享受锻炼, 激发参加锻炼活动的行为与动机。但是,如何发展有效的体育课程及生动活泼的锻炼形式,并能够带进成年,形成有价值的体育观,是挑战各国学校体育的重要课题。Lee (2004)[1]指出,尽管许多人认识到健康危险性与不进行身体活动有关,但他们仍不参加足够的锻炼去获得健康的益处,甚至没有参加任何身体活动的计划。因此,培养高校学生保持身体锻炼行为, 促进他们终身参加锻炼生活方式, 是高校体育追求的最终目标。

研究确认学生或成人参加或退出身体锻炼的原因是内部动机,他们指出学生内部因素而不是外部因素是作为参加身体活动的主要动力, 如果他们们的内部动机不被激发的话, 他们成人后有极少继续参加活动的可能性。 这些学者建议体育课要更多的强调完成身体活动经历,激发参加者积极参与的动机和保持锻炼活动的行为。Strand, Scantling & Johnson[3]提出适能概念应与具体运动活动项目相结合的设想。他们从身体目标、认知目标、影响目标和促进目标进行了讨论,强调了适能教育原理应与运动技能相结合,学习多种运动项目知识,确定知识与行为 的关系,培养内部 动机,增强健身意识。

目前, 我国传统的多种活动教学模式及单项体育项目教学模式不足以达到健康目的,所以有必要对更有效的体育课程模式进行探讨。运动教育模式已被美国学者深入研究,并认为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运动知识、运动技能和运动能力, 激发学生参加运动的热情。 但运动教育模式是以比赛为主导,健康知识不足。运动教育和适能教育的分离,导致学生不知如何在运动竞赛项目中运用健康知识,对发展终身活动项目和锻炼习惯有欠缺。运动教育和适能教育在教学中的交互结合模式,将弥补运动教育单一教学模式的缺陷,从认知理论、自我决定理论、健康行为理论等,都能够找到足够的理论依据,它应是高校体育积极发展与探索的应用课程模式。

本研究的目的是以行为与动机理论为基础,以国内外最新研究为主要参考,设置运动教育与适能教育组合模式,探索进一步促进学生形成终身活动生活方式的课程模式。通过发展运动教育与适能教育交互组合课程,弥补运动教育模式以比赛为主导、健康知识不足的状况,对进一步研究高校体育课程设置提供借鉴。

1 目前国内高校体育教育课程模式的现状及发展运动教育与适能教育交互组合模式的必要性

目前,我国高校的体育教学处于多种教学模式并存的局面[4],大大丰富了体育教学的理论与实践内涵,促进了体育教学方法、组织形式、教学评价等方面的改革,对全面提高体育教学质量起到了非常的重要作用。但是,至今体育教学模式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理论指导不清,或理论基础似是而非;迄今所提出的体育教学模式虽多种多样,但真正意义上的体育教学模式或者说成熟的体育教学模式却不多见,在体育教学模式的分类上,缺乏依据,分类交叉、混乱;体育教学模式的功能单一[5],虽然能够达到发展专项运动技术与体能,运用战术,培养学生参与适合自己发展水平的运动,但是由于忽视了学生的自身需要,忽视了对学生进行与健康相关联的适能内容的学习,导致目前的教学模式不能提高学生的健身意识,达不到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长远目标。学生在目前的课程体系模式学习中,经过短短2年、每周一次的体育学习,难以形成适合自己的锻炼方法和锻炼习惯。

很显然,学习运动知识和技能、技巧,增强学生的运动能力,是体育课程必不可少的,如果减少或消除运动技能,教育课程必将导致健身锻炼失去依托。因此,解决此问题的方法之一是在运动课程的各阶段应用适能原理与概念。适能理论中的健身与健康的知识信息是建立积极、正确的信念与态度进而改变健康相关行为的基础, 而信念和态度则是行为改变的动力。通过传授健身原理和知识,制定改变行为计划,可以使学生保持身体活动的习惯进入成年。所以,发展运动教育与适能教育的组合模式, 能极大激发学生内部动机,促进和提高学生参加终身体育活动,对高校体育实现学生多维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

2 运动教育模式与适能教育

2.1 运动教育模式

运动教育模式 是由美国著名学者 Siedentop D. 在1994 年 正式提出[6] ,是一种课程与教学模式, 它运用不同方式进行体育教学。在培养学生的运动知识、技能、社会活动、形成动机及终身体育意识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 此模式运用传统团队运动课程模式,以2~3周为一单元时间框架,把原来时间延长为2~3倍,允许每个学生对每项运动项目有更多经历与实践[7] 。

运动教育模式主要帮助学生变成 “有能力、有运动素养的、热情的运动爱好者[8]”。认为有能力的运动者是指人们应具备一定的运动技术,具有足够参与比赛的技巧,能领会运动战术,能处理较复杂的比赛情景,并制定解决问题的策略。有运动素养的人是指受过运动教育的人能够理解和尊重运动规则、礼仪和传统习俗,能区分运动行为的好坏,具有欣赏运动的能力。 热情的运动爱好者是指喜爱民族传统运动文化,积极地继承、传播、发展和创新运动文化。 它适应许多类型的活动和各种年龄阶段。运动教育模式是以教师直接指导、合作学习和同伴教学为主要学习方法,以固定分组、角色扮演为组织形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比赛为主线。它被描述作为“这样的课程和指导模式,为男女孩子在学校体育课上提供了真实情景 和丰富的运动教育经历[9]”。有研究表明,运动教育模式已成功地应用于中小学阶段[10—13],不仅大多数 团队运动能应用此模式, 个人单项也能应用, 如网球、羽毛球、舞蹈等等[14—17]。

运动教育模式能够发展学生的专项运动技术与体能,鉴赏并能够运用技术、战术,能够参与适合学生发展水平的运动,发展并能运用仲裁、裁判员和训练知识等。

2.2 适能教育

美国体育界的健康、体育、娱乐、舞蹈联盟 (AAHPERD)于1987年提出适能健康教育计划。这项计划的核心内容是应用与健康有关的知识和方法,主要包括身体活动对改善有氧体适能、肌肉力量和耐力、柔软性、身体成分作用的知识和方法,以及营养与锻炼活动的健康知识。美国(AAHPERD)适能健康工程,由5个适能状态因素构成:体适能(Physical fitness),情感适能 Emotional fitness),社会适能(Social fitness),精神适能Spiritual fitness,文化适能Cultural fitness)。

体适能:体适能的特性包括强壮、耐力、柔韧、 速度、准确、力量等。当代锻炼科学(Exercise Science)、医学科学和健康科学经过多年研究已使体适能概念在原来的基础上发生了很大改变。Corbin, Pangrazi & Franks (2000) 和Costill (1986)定义的体适能包括有氧代谢(Aerobic)、无氧代谢(Anaerobic)、身体成分(Body Composition)、心血管耐力(Cardiovascular Endurance)、锻炼(Excise)、健康(Health)、健康生活方式(Health Lifestyle)、较少锻炼导致疾病(Hypokinetic Disease)、休闲时光(Leisure Time)、身体活动(Physical Activity)。目前把体适能主要划分为两类:健康体适能(Health—Fitness)与运动表现体适能(Motor—Performance Fitness)。有的研究工作者已开始探索美容体适能 (Cosmetic Fitness),形体与外观美也可能成为体适能研究的内容之一。

情感适能 (Emotional Fitness):人们情感调适能力是通过心理解压达到心理健康的能力。个人的责任心、积极性、自信心、紧张、焦虑、胆怯、自卑、愤怒、得意、失意、嫉妒、渴望等等,都可能构成个人独特的环境压力,而对于这些压力人们所进行的心理活动,即对于这些压力的认知,由认知产生的情绪,以及经过调节或控制最终付诸的行动,都反映了一个人的情感调适能力的强弱

社会适能(Social fitness):社会适能是个人和群体调整自己的行为使其适应所处社会环境过程的能力。良好的社会适能需要人们具有能积极面对生活的心理状态,也需要人们在不同层次社会结构、单位之间的角色相互适应以及对社会生活的变化与发展的不断适应。

精神适能(Spiritual fitness):精神适能是指人们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道德情操、价值观,对陶冶和塑造美好心灵产生积极的影响。精神适能所体现出来的思想意识、实践方式、价值取向等方面在提升人们精神境界方面的作用值得关注和研究。

文化适能(Cultural fitness):不仅社会和国家拥有文化,每个组织也有其独特的文化模式。组织文化就是组织在长期的生存和发展中所形成的、为组织所特有的,且为组织多数成员所共同遵循的最高目标、价值标准、基本信念和行为规范等的总合以及其在组织活动中的反映。当成员服务组织时,需要面对组织文化的适应问题,如组织的信仰、价值观、制度、规范、语言、器物、装饰等。

美国传统适能教育课程通过适能与健康理论学习、实验课及实践活动课来达到健身目的。Dale & Cobin (2000) [18]指出,在学习适能与健康教育课程时,需要通过应用与健康相关联的健身(Health—related Fitness) 原理与概念,适当运用评价工具和具体锻炼策略,鼓励学生掌握适能健身原理,发展有规律的终身活动习惯。在传授理论知识与实践时,如何使学生理解身体活动在锻炼时的作用,是此课程模式的基本目标。鉴于运动锻炼与适能教育的交互作用对于健康的效果 ,我们着重考虑适能教育中的体适能、情感适能和社会适能。

3 运动教育和适能教育交互组合模式的构建

所谓运动教育和适能教育交互组合模式是指在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下,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将运动教育与适能教育交互组合在一起,相互补充、相互协调的一种教学模式。它是为了打破传统体育课单一运动教育模式和多种活动模式,使学生不仅能发展技术和战术,而且能使他们了解更多的健康知识,获得更多的终身健身意识和活动经历。在这种课程模式下, 学生不仅能熟练掌握各种适能原理和知识,而且能够通过运动教育来实现健身目标。

3.1 运动教育与适能教育交互组合模式的理论基础

认知理论认为,健身与健康知识信息是建立积极、正确的信念与态度, 进而改变健康相关行为的基础, 而信念和态度则是行为改变的动力。只有当人们了解了有关的健康知识, 建立起积极、正确的信念与态度, 才有可能主动地形成有益于健康的行为, 改变危害健康的行为。Deci & Ran[19]提出,自我决定理论主要强调内部动机影响人们的发展、保持和竞争行为,它是建立在人类行为“自主、能力及两者的联系”三个主要心理需求的假设上的。短期内改变一些人的健康行为理论, 包括身体锻炼行为理论, 相对而言已被人们所熟知[20]。这些理论主要应用于外部加强来实现人的行为改变, 例如惩罚、补偿、行为和社会的加强等规范行为改变。 无论如何, 依靠单独外部加强保持长期行为改变是非常困难的。Dun & Rllink (2003)[21]指出,长期保持令人满意的健康行为, 内部动机和自发动机是至关重要的因素。所以, 为保持已改变的健康行为,人们的动机应该是内部的, 外部动机也应逐渐转换成内部动机[20]。

运动教育和适能教育在教学中的交互结合模式,将弥补运动教育单一教学模式的缺陷,我们从认知理论、自我决定理论、健康行为理论等, 都能够找到足够的理论依据,它应是高校体育积极发展与探索应用课程模式。适能教育融合于运动教育之中,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在运动竞赛中运用健康知识的积极性, 激发其参加身体锻炼的兴趣, 有效地改变不良健康行为, 为终身参加体育锻炼打下坚实基础。

3.2 运动教育与适能教育交互组合模式的教学目标

运动教育与适能教育交互组合模式的教学总目标是培育学生自主的锻炼能力和独立地追求健康标准,发展专项运动技术与体能、情感适能、社会适能、精神适能、文化适能,并且把体育锻炼当作一种生活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锻炼、自我组织、自我调节的能力; 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能共同参与制定运动计划和管理运动经历;在教师的指导下,制定个性化的学习目标和计划,在完善计划和系统学习的过程中,充分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和内在动机,使学生懂得体育运动的重要性,懂得体育运动会使他们终身受益,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成就感,形成终身锻炼的意识并掌握相应的方法。

3.3 运动教育与适能教育交互组合模式的教学方法

在运动教育与适能教育交互组合模式的教学过程中,需从三个层面对教学方法进行分类说明,包括运动技能和理论知识的掌握、体能训练的提高、教学评价的实施。体育教学方法的种类繁多,在教学过程中会用到很多常规的教学法,如示范法、讲解法、纠正错误教学法、表演法、鼓励法等等,这一点是任何体育教学模式都会涉及到的。而运动教育与适能教育交互组合模式所需要的特殊教学方法有:在运动技能和理论知识的掌握方面:计算机辅助教学法、设计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尝试练习法、反馈法;发展学生体能训练方法:游戏法、比赛法;教学评价方法:自我评价法、学生集体评价法、教师评价法。

3.4 运动教育与适能教育交互组合模式的操作程序

运动教育与适能教育交互组合模式在操作程序上要注重将运动教育与适能教育的内容融合、交互,促使学生掌握运动技能,增强体质的基础上,明确运动与健康的知识与原理,培养和塑造终身体育意识和态度;注重营造开放式的教学情境,满足学生求知的欲望;注重运动健康知识和原理的适能教育;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在体育运动项目设置方面,考虑主客观条件和满足学生个体需求的同时,考虑运动项目健身性、文化性、丰富性、时尚性和层次性;力求根据时代的变化和学生需求的变化,以健康为中心随时增减调整,保持动态的过程,以满足更多学生掌握富有时代感、实用性,将运动教育内容和适能教育内容有机融合。运动教育与适能教育交互组合的操作程序如下:

创设交互情景→运动技能与适能内容的交互学习过程→达成运动教育与适能教育的组合目标:发展专项运动技术与体能,鉴赏并能够运用战术, 能够参与适合学生发展水平的运动等以及发展学生的体适能、情感适能和社会适能→自我评价、集体评价与教师评价→领会运动项目的健身原理及运动对健康的意义→内化升华为终身锻炼的态度与意识

具体操作方法:

1)学期开始阶段:在运动教育方面,教授运动项目的基本内容,运动教育运行原理与机制, 包括项目比赛规则、常规、决定分组方法、 制定角色并规定责任;在适能教育方面,应概述体适能与健康管理原理及文化适能。在课外,学生可通过网络课程进行预习与复习技术动作,丰富专项理论知识及适能教育知识。教师积极创设一个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主体人格、主体能力、及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康、丰富个性的情景。此阶段应在运动教育内容的基础上,积极利用情感适能和社会适能的内容,充分创设发现式教学情景、启发式教学情景、成功教学情境等,使学生经历到启发、发现、成功的体验,使其对参与过程中的自我体验更加深刻。使学生理解运动对于健康的意义及其终身锻炼的意义,为运动项目与适能教育内容学习的有机融合奠定基础。

2)学期持续过程阶段:运动教育项目和适能教育内容的持续连接、融合。在运动教育学习各种基本技术、战术的各个环节、步骤,将适能各方面的健身知识交叉应用于运动机能的学习、锻炼和比赛中。使学生学会能够把自己学习到的有关适能的健身知识主动服务于自己课内与课外的健身锻炼中。强调团队合作,建立团队的情感智力(情感适能);强调学生注意社会角色调适,培养社会适能。

3)学期结束阶段:对适能教育理论与运动项目内容进行考核。对掌握适能知识理论和达到适能训练目标的队伍与个人要根据奖励规则进行加分(通过加分强调了适能教育部分的重要性),以达成运动教育与适能教育的组合目标。

3.5 运动教育与适能教育交互组合模式的教学评价体系

新一轮课程改革强调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明确提出了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在体育教学中,评价内容一般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学生所掌握的理论知识、技术、技能和身体素质等方面;二是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来的态度、兴趣、动机、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方面。教师公正、准确、及时、灵活的评价,有利于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和课堂内容,合理地给自己定位,从而激励自己不断进取并获得这种不断进取的能力。运动教育与适能教育交互组合模式中的评价采取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结果性评价是体育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但单纯的结果性评价对整个体育教学过程的调控性与指导性效果相对不是很强,这就需要过程性评价作为补充,实行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的相辅相成。通过过程性评价,随时调控整个体育教学过程,使教学效果向最佳态势发展。

在教学初、末期,充分利用体适能和文化适能的内容让学生对自己的体质状况有一个客观的认识和评价。对整个学习过程进行评价会促进大学生学练行为价值标准的深入掌握和判断,进而采取控制调节。有了正确的自我评价,就会产生自我批评的态度,产生一种积极向上、勤奋进取的自我调节机制,因而学生就会表现出自我控制的倾向,适应和消化吸收运动教育内容和适能教育内容的知识,并不断内化,升华为健康文化。健康文化会促使学生保持身体锻炼行为, 促进他们形成终身锻炼的生活方式[22]。

学生集体参评法是同班同学对某一学生的动作及表现的评价。他评法即可使别的同学学会怎样评价,而且从别人的动作中想象到自己的动作,从而对自己的动作也有一个正确的评价。这样,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师评、自评、他评相结合,而构成一个完整的评价系统。

参考文献:

[1]. Lee, A. M. Promoting Lifelong Physical Activity through Quality Physical Education [J]. J Physical Education, Recreation & Dance, 2004, 75(5): 21—27.

[2] Mandigo, J. L., Thoomsson, L. P. Go with Their Flow: How Flow Theory Can Help Practitioners to Intrinsically Motivate Children to Be Physically Active [J].J Physical Education, Recreation & Dance, 1998,55 (3):45—49.

[3] Strand, B., Scanoling, E., Johnson, M.Guiding Principles for Implementing Fitness Education [J].J Physical Education, Recreation & Dance, 1998,69 (8):35—40.

[4] 郑玉梅. 我国学校休闲运动教育发展模式研究[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2008.

[5]毛振明.关于体育教学模式的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0,20(4):42—47.

[6]Siedentop, D. Introduction to Physical Education,Fitness and Sport (3th ed.)[M].Mountain View, CA: Mayfield, 1998.

[7] Bell, C.Sport education in the elementary school[J]. Journal of Physical Education, Recreation and Dance,1998, 69(5): 36—39, 48.

[8]Bechtel, P. A., O'sullivan, M.,Oliver, R. M. Implementing SportEducation: Staying Sane When Making Change[J]. Strategies, 2001, 15(2): 19—24.

[9] Jones, D., Ward,P. Changing the Face of Secondary Physical Educationthrough Sport Education[J]. Journal of Physical Education, Recreation & Dance, 1998, 69(5): 40—43, 45.

[10] Darst, P. W., Pangrazi,P. Dynamic Physical Education for Secondary SchoolStudents (4th ed.)[M]. San Francisco: Benjamin Cummings, 2002.

[11] Graves,M. A., Townsend,J. S. Applying the Sport Education Curriculum Model to Dance[J]. Journal of Physical Education, Recreation & Dance, 2000, 71(8): 50—54.

[12] Hastie,P. Applied Benefits of the Sport Education Model[J]. Journal of Physical Education, Recreation & Dance, 1998, 69(4): 24—26.

[13] KINCHEN, G. D.Using Team Portfolios in A Sport Education Season[J]. JPhysicalEducation, Recreation & Dance, 2001, 72(2): 41—44.

[14] Williams, C.S., Harageones, E. G., Johnson, D. J., Smith, C. D. Personal fitness: Looking Good, Feeling Good (3rd ed.)[M]. Dubuque, IA: Kendall/Hunt, 2000.

[15] American Alliance for Health, Physical education , Recreation & Dance[M]. Physical Best Activity Guide: Elementary Level. Champaign, IL: Human Kinetics, 1999.

[16] American Alliance for Health, Physical education , Recreation & Dance[M]. Physical best activity guide: Secondary level.IL: Human Kinetics, Champaign. 1999b.

[17] Dale, D., Corbin, C. Physical Activity Participation of High School Graduates Following Exposure to Conceptual or Traditional Physical Education[J]. Research Quarterly for Excise and Sport, 2000, 71: 61—67.

[18] Dale, D., Corbin, C. Physical Activity Participation of High School Graduates Following Exposure to Conceptual or Traditional Physical Education[J]. Research Quarterly for Excise and Sport, 2000, 71: 61—67.

[19] Deci, E.L., Ryan, R.M. Intrinsic Motivation and Self—Determination in Human Behavior[M]. Plenum Press, New York, NY, 1985.

[20] Baranowski,T., Bounchard, C., Bar—or, O., Bricker,T., Health,G., Kimm, S. Y. S.,Malina, R., Obarzanek, E., Pate, R., Stong, W. B., Truman, B., & Washington, R.Assessment, Prevalence, and Cardiovascular Benefits of Physical Activity and Fitness in Youth [J]. Medicine and Science in Sports and Exercise, 1992, 24: S237—S247.

[21] Sullivan, P.Exercise Adherence[M]. ERIC Clearinghouse on Teacher EducationWashington, DC: U.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1991.

[22]郑春梅.主体性体育教学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2.

猜你喜欢

高校
大数据时代高校学生知识管理
浅议高校仪器设备信息化管理体系建设
高校安全隐患与安全设施改进研究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新常态下高校档案工作发展研究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提升的策略研究
弘扬雷锋精神与转型期高校校园文化教育整合性研究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