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学校武术的嬗变:实践的反思与价值追求

2012-04-29王智慧刘建华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12年5期
关键词:实践反思价值追求

王智慧 刘建华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方法,对现代学校武术发展的实践进行总结研究。认为,今天学校武术的现状仍然是表面繁华掩盖下的凄凉景象,教学内容的竞技化与教学对象需求的大众化之间的矛盾突出,武术课与体育课关系的混淆是造成这一现状的主要原因;学校武术需要从民族文化传承与保护的角度和文化安全的角度对其价值理念与文化的主体性进行建构,增强文化的自觉、自信与自强。

关键词:学校武术;实践反思;价值追求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2076(2012)05-0100-05

在体育全球化的今天,西方体育以强劲的势头席卷全球,武术作为我国优秀传统体育文化的代表在这场博弈与争夺的过程中发展式微。尤其在以青少年为主体的中小学教育体制中更是出现了种种问题,学校武术的空间开始被西方的体育以及域外武技所冲击,尽管我们不愿意接受这种事实,但是这已经是铁的事实。现代学校武术自从新中国成立以来,准确来讲是

从1961年第一部中小学武术教学大纲的颁布到今天经历了近60年的发展,虽然在教学内容的设计和师资配置上取得了很大的变化,但直到今天学校武术的发展仍然没有摆脱尴尬局面,因此客观深入分析武术在学校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总结经验与教训对于学校武术的开展非常重要。

1 武术在学校推广过程中的实践反思

1.1 表面的繁华与实际的凄凉是当今学校武术发展的真实写照

1.1.1 学校武术表面的繁华

从史料来看,现代学校武术的发展无论是在人才培养上还是课程设置上均取得了空前的成就,处于一种前所未有的繁华状态。说其繁华主要是基于以下几点的佐证:第一,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国家领导人非常重视武术的开展。新中国成立后不久朱德同志就提出 “要广泛地采用民间原有的许多体育形式”;李铁映曾指出“武术是国宝,要把武术列为从小学到中学直至大学体育的课程,要把现代体育教学与民族传统体育教学联系起来,让每一名学生都学会一种拳和一种器械,要把武术列入到‘达标标准里去”[2];2004年教育部也号召“在体育课中应当适量增加中国武术等内容”[4]。武术一直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的倡导下各个学段均制定了学校武术的教学内容和计划,形成了小学、中学到大学的武术课程体制,武术教学内容也几经变迁和更迭并逐步走向规范。第二,武术专业人才培养取得了空前的成就。目前全国范围内共有40余所院校招收武术专业本科学生,1984年开始设置武术专业(现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硕士,上海体育学院是我国最早(1996年)获得武术理论与方法的博士点的单位,随即在1997年学科确立为民族传统体育学。该学科发展到今天已经形成了北京体育大学、武汉体育学院、上海体育学院等多家武术专业方向的博士授予权单位。由此可见,武术作为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学科一样受到党和国家的重视,有了多所院校能够全程培养武术专业的高学历人才,形成了学士、硕士、博士不同层次的人才培养 学校武术实际的凄凉

为什么说武术在学校的开展实际景象是凄凉的呢?主要基于以下事实作为判断的依据:第一,来自权威机构的调查。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院为了解学校武术的开展情况,于2005年开始对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252所普通中小学的武术教育现状进行调查研究,调查作为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院的重大项目,历时近3年,发放问卷13 631份,其结果显示:武术在我国被称为国粹,但是作为国粹的武术在中小学课程中开展得非常不乐观,开设武术课程的学校只有30%;有些学校为了增加跆拳道等域外武技项目削弱了武术课程;学生了解武术的主要渠道来源于影视小说;已经开设武术内容的学校教学任务由普通体育教师(所占比例为70.8%)承担,开设的课程以套路为主[3]。相对于中小学而言,高校的武术教学开展情况也不乐观,虽然高校的武术师资相对中小学来比较略占优势,但是教学方法单一,缺乏标准化和规范化,不少高校所谓的武术课其实际内容就是太极拳、木兰扇、太极剑等。而许多学校虽开设武术散打课,但是课程的名称却单纯地称为“散打”,在高校中出现了“武术是太极拳、太极扇”而“散打”是另类项目的错误观点。这也就不难解释“博大精深”的中国武术为何沦落为“肢体运动”和“操化表演”的原因了。由此“博大精深”与“薄小俗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充分暴露了我们对武术的认识缺乏规范化和标准化,必须说明的是这种规范化和标准化并不是指千篇一律的竞技武术和基本功标准化套路的模式,而是对中国武术的全面审视,特别是对文化和内容的界定。第二,来自媒介的佐证。2005年《中国青年报》上发表文章,大意是“当规模不一的跆拳道馆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中国都市各处时,号称国粹的中国传统武术已开始淡出人们的视野。……曾经有亿万习武人口的中国,此时其最有创造力和潜在价值的人群却是在通过跆拳道的练习来体验传统武术精神”[5]。这条信息并不是无中生有也不是耸人听闻,正是当今武术发展和生存空间的真实写照。2006年3月,何振梁先生就“奥运精神与中国文化”答《文汇报》读者提问时说,“……为什么有那么多青少年以及他们的家长愿意学习跆拳道,而没有同样多的人群愿意学习中国武术”,希望搞武术的人要好好总结,尽早把问题解决得更好一点[6]。第三,来自笔者近十年从事高校武术与跆拳道教学的体会。对于高校学生而言,热衷于武术课学习的人群越来越少,在课余俱乐部中学习跆拳道需要缴费但是仍有大批的爱好者积极参与,而对于武术俱乐部免费学习反而生源不多。上述资料说明,号称中国传统文化载体博大精深的中国武术确实已经或接近沦落为“名存实亡”的凄凉境界了。

1.2 教学内容竞技化与教学对象需求大众化之间的矛盾

在学校武术教学中,内容的竞技化与受众群体的大众化一直是困扰学校武术教学的核心问题之一,学校武术一直是位居于学校体育概念之下的下位概念,即学校武术是学校体育课程的一部分。这是历史发展造成的。因为我国的武术学科自成立之初就由隶属于体育教育专业下的武术专项演变而来,到后来独立出来的武术系、武术专业和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一直是隶属于体育学一级学科下的二级或三级学科,所以武术的教学内容一直有着竞技体育的烙痕,武术一直裹挟在体育教育的范畴之内,教学中以竞技为主,缺乏人文氛围,特别是教学内容的掌握上以现代竞技武术为主,学生专业性强但知识面相对较窄,这种模式几乎是千篇一律。这就造成以竞技为主导的环境下教师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必然要按照“基本功—规范化套路”的模式进行教学。而有着深邃的人文气息和民族文化内涵的武术在这种模式下也就变得“薄小而俗浅”了。要求严格、周期性长、实用价值低、缺乏动机激励和时尚性等成了学生不爱学武术的主要原因。另外武术概念的更迭彰显了对武术的认识水平,因此也是影响学校武术发展的客观因素。武术概念的更迭折射出了我们对武术的重新认识,也是引导武术发展的核心精神。建国后武术概念几经演变,反映了武术管理者和工作者对武术运动的深入思考(首次) 将武术确定为民族体育形式,将武术的内容概括为拳术器械套路和锻炼方法 涵盖拳术、器械和锻炼方法(功法)三个维度

1978 将武术的运动形式概括为按照攻防进退和刚柔虚实等规律组成的套路运动,其内容包括踢、打、摔、拿、跌、击、劈、刺等攻防格斗动作素材 主要指套路运动,涵盖徒手和器械两方面内容

1983 将武术的运动形式确定为套路和格斗,套路在保留78版定义的基础上,对格斗项目进行了定义,认为格斗项目是在一定条件和规则的限制下,两人进行的斗志较力的体育活动 涵盖套路和格斗两个维度,首次将格斗内容涵盖其中

1988 将武术确定为中国传统体育项目,其主要内容是技击,包含套路和格斗形式。 涵盖套路和格斗两个维度,突出强调由技击动作组成和内外兼修

2009

(最新) 将中华文化作为武术的理论基础,是内容上涵盖了套路、格斗、功法等主要运动形式的传统体育 涵盖理论和技术两个维度,首次提出以中华文化为理论基础,以技击为基本内容,运动形式包括套路、格斗和功法

从表1中的武术定义内容可以看出,最早的武术定义主要以套路运动为主,定义中并没有反映任何文化信息。2009版的武术定义中就明确提出了武术的理论基础是中华文化,表现形式涵盖了套路、格斗和功法三个部分。这是一个划时代的进步,是对武术科学认识和全面阐述的结果。在过去的武术定义指导下,学校武术教学大纲也是以套路为主,如今学校武术教学大纲的内容体现了文化的内涵和武术的搏击内容。虽然武术概念更迭要滞后于实际操作,但是这还是为我们传递了一个好的信息。因为武术概念的确立为研究学校武术提供了契机,多年来我们投入到竞技武术上的精力要远大于学校武术,并没有将学校武术真正研究透,也一直没有整理研究出来真正适合在学校推广并受到广大学生喜爱的武术教学内容。从师资培养到学校武术的实际操作始终离不开竞技化,从教学对象上来看学校武术面临的是广大学生,这个群体是大众化的,这个庞大的大众化群体接受者与只有少数人才能承受的竞技化武术教学必然要产生矛盾,这个矛盾恰恰是学校武术教学中学生不爱学武术的瓶颈。

1.3 武术课与体育课的关系需重新定位

时任国家体委主任的李梦华同志在1987年就明确提出,“我们目前开展的体育项目有四五十个,这其中包括武术,但是这并不代表武术的位置是四十分之一或者是五十分之一。可以说他在其中应占一半的位置”[7]。之所以有这样的论述说明武术的重要性,武术不仅具备体育的功能而且又有高于体育的价值内涵。正是因为如此,我们在80年代又提出了“武术属于体育,但是高于体育”的科学论断。要论证武术课与体育课之间的关系,关键是要对武术与体育的关系进行界定,只有理清了武术与体育的关系,才能更好地认识体育课与武术课的关系,从而进一步安排好课程分配与设置。

“体育”一词最早出现于18 世纪的法国,其英文拼写为“Physical Education”,即“体格教育”。现有资料记载“体育”一词进入我国的时间是在1897年,应该说自从“体育”一词引入我国以来,围绕着以西方文化为主体的体育和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母体的武术之间的争论始终没有停止过,如今这种争论似乎随着武术体育化的进程而逐步开始偃旗息鼓。武术的声音似乎也越来越小,其根源在于西方体育的学问和知识体系以一种强势的姿态迅速取代了中国武术的学问和知识体系。

如今的武术在体育化的道路上始终禁锢于体育空间之下,走向了模仿和舍己从人的道路,脱离了本应该属于自己的艺术、身体、文化和哲学空间。武术整体如此,作为其下位概念的学校武术更是丧失了武术文化的主体性。如此看来,作为体育课程中一个项目的武术在学校中的推广也就必然会出现种种问题。近年来先后有学者提出在学校武术的课程设置上应该安排“2+1”的课程模式,即指在课程设置上安排两节体育课的同时必须安排一节武术课,以推进学校武术的开展。这种硬性的课程设置对于武术的推广固然是好的,但是在这之前我们必须界定好武术与体育的关系,这才是问题的核心。张耀庭认为: 把武术限定在体育范围内是不够的,原因是武术具有较高的文化层次,武术的内容包含传统武术和竞技武术,这其中传统武术具有典型的文化色彩而竞技武术具有典型的体育属性;洪浩教授认为:在武术的内容中还包括一些不具备体育属性的实用武术,武术内容中只能部分地转变为体育项目;吕沧认为:单纯地把武术局限于体育项目中会制约武术的发展;认为杨祥全:武术运动属于体育范畴,体育不能涵盖传统武术,两者是交叉而不是相属关系,两者是包含的关系。笔者认为,武术课和体育课程在学校的教学中有交叉的关系,这种交叉是一种共性,即教育性和对体质的提高,但武术的独特文化内涵使体育是不能比拟的。因此,重新界定武术与体育的概念,重新理清武术课与体育课之间的关系进而界定学校武术,都是要有深入全面系统的理论体系作为支撑才能真正实施的,不解决这些问题,武术在学校中开展仍然犹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2 学校武术推广中的价值追求

2.1 价值理念与文化主体性的建构

我国的社会制度和经济是建立在农业文明基础之上的,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度和专制主义的中国古代社会文化背景和政治体制。农业社会或小农经济体制下人类对自然的依赖性较强,在与自然界的关系上主要表现为对自然的崇拜和顺应,因此天人合一的思想是构建武术理论的基础。而西方的价值理念和文明主要是建立在古希腊文明和基督文化之上的,尤其是近代的西方文明是建立在工业革命和商品经济之上的,典型的海洋民族文化类型,注定了海上的商贸活动成为其主要生活方式,地域和财产关系的城邦社会体制是西方社会的基础,进而形成了西方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西方文化层面上很少强调对自然的崇拜以及顺应自然的理念,西方人强调的是对自然的征服和挑战,因而其民族文化特点往往表现为外向性、竞争性与流通性等。正是这种文化特征孕育了奥林匹克运动,作为世界上最具影响力和号召力的体育文化形态,其文化传播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分析奥林匹克的传播历程不难发现“价值理念体系的传播”是奥林匹克运动传播过程中的成功经验之一。奥林匹克格言、宗旨、精神与口号等作为其价值体系的核心部分与人类追求公平、平等、自由的理想相契合。其体现的“进取精神、追求和平的渴望、身心和谐发展的良好生活方式等是人类潜意识里更深层的东西,是世界各民族人民在集体意识里共同追求的美好愿望”[8]。这种传播是精神与价值理念的传播,这种理念是人类普遍接受的,因此具有一定的普适性。反观我们的武术推广,武术的推广过程其实就是其体育化的进程,在这一过程中我们根据奥林匹克的需要改变着自己,取得的成就上文已经提到。武术跟其他的项目不一样,笔者认为其本质区别就是武术有着深厚的东方哲学意蕴和中华文化底蕴。武术的核心价值始终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价值和民族精神相契合,精神上弘扬“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刚健有为”,行为上倡导“道德至上”。正是如此使武术体育化过程出现了利弊共生的结果,而且现在看来也有些弊大于利的势头,其主要原因就在于我们在改造武术的时候偏重于技术的“竞技”化,忽略了自身价值理念和文化主体性的构建。放弃了价值理念和文化主题的武术在推广的过程中也就只能沦落为“操化表演”和“中国古代的芭蕾舞”了。从文化学的角度来讲,文化通常包括表层文化、中层文化、深层文化三个层面,也就是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观念文化三个层面。相比奥林匹克的传播,武术在价值理念和文化主体性的建构上是缺失的,正如孙鸿志等指出的“中国武术在传播的过程中缺少旗帜性的精神、缺少代表性的宗旨、缺少标志性的口号”[9]。诚然,武术在传播的过程中遇到的核心阻碍是武术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深层文化,在传播的过程中武术的各项技术和制度等是可以通过介质进行表现的,而深层文化是不具备介质表现的因而其传播的渗透能力较差,况且又存在东西方文化的本质差异。在西方人的眼中,中国武术披着一层神秘的面纱,中国武术所蕴含的文化并没有得到世界人民的认同,因此丧失了文化主体性的中国武术在传播过程中的窘境也是必然。大环境下的武术是这样,武术下位概念的学校武术也必然如此。

2.2 文化安全、文化自觉、自信与自强

文化安全通常是指一个国家的文化主权得到保障[12]。作为国家安全的一部分,文化安全显得尤为重要,令人忐忑的是我国的文化安全领域却面临着诸多隐忧。公方彬教授认为,“在世界的体系内第一世界的国家出口的是文化及其附属品,第二世界国家出口的是标准和规则,而第三世界的国家出口的则是劳动力和产品”。笔者认为这句话道破了文化在超级强国中的作用,以及在文化交流中所面临的“霸权主义”喧嚣,也折射出了不同类型国家的经济生产方式。《美国的文化资本》指出在美国的经济发展中经济贡献最大的是文化产业,包括电影、录像制品、音乐制品、出版和软件业在内的版权业的海外销售额超过790 亿美元,7 600万人工作在这个领域,年销售额达到4 500 亿美元,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5%。劳动力增长速度远远超过其他领域[11]。西方文化的输出与侵略无处不在,电影院里充斥着西方的大片,学校里的孩子从小就开始学英语,成人中的每一级的职称晋升都要考职称英语。资料显示,在全世界的范围内有45个国家把英语定为官方语言,在科技信息领域中有80%左右的信息是用英文表达,在信息和计算机技术中有90%的网络信息由英文组成,并且几乎所有的软件源代码是用英文表示的[12]。当西方的强势文化产生并形成全球化发展的时候,中国的传统文化不能对西方文化够完成融合与吸收时,就势必会被西方文化所吞噬[13]。如今的年轻人已经深受西方文化和外来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甚至把西方文化的强势信念当作是普遍真理。西方的情人节、圣诞节、感恩节等深深植入年轻一代的心灵,他们对春节、中秋节、端午节却逐渐淡漠,我们大部分青年对外来的跆拳道、空手道等热情拥抱,对国武术却毫不关心。当日本人将四大名著注册为游戏性商标、端午节也被韩国人抢先注册为世界文化遗产项目时,我们再一次意识到了文化保护的重要和文化安全的危机。文化自觉是应对文化安全危机的基本态度,进而在自觉的基础上实现文化的自信与自强。文化自觉是一个民族、国家以及政党在文化上的觉悟和觉醒,包括对于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以及对发展文化历史的主动担当和文化在历史进步中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10]。物质财富和精神文化共同进步的社会才是一个文明进步的社会标志,如果一个国家只有物质而没有了精神文化只能是衰败和灭亡,如果这个国家只有精神而没有物质,那么这个国家将只会是一个传说。诚然文化自觉是一个内在的精神力量,也是推动文化发展和繁荣的基础和先决条件,在一个国家发展和建设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也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象征。恩格斯说过:“文化上的每一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文化如此重要,我们却恰恰忽视了这一点。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载体的武术多年来正经历着体育化的改造,60年前武术就曾经助兴奥运,当时的跆拳道、柔道还名不见经传,时光飞逝,昔日的跆拳道、柔道早已披金挂银成为“贵宾”了,而武术依然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助兴者[14]。在改造的过程中我们淡化了文化的内涵,使武术成为学校体育中的一个项目,由此才带来今天的后果。面对传统文化的危机、面对武术开展的窘境,靠“国境线”是无法保卫的,而是需要增强传统文化活力,保持传统文化的创新力和影响力进而来保障传统文化安全才能捍卫的。对武术的认同是解决武术推广的关键,武术推广过程的核心障碍就是缺乏文化的自觉、自信。正如王岗教授提出的那样“文化自信指导下的学校体育教育与武术教育是并行不悖的”[7]。只有对本民族的文化有充分的认识,有充分的信心,实现文化自强才能够获得坚持和坚守的从容,才能够获取不竭向上的动力和创造力。

参考文献:

[1]陈琳,王智慧,等.学校武术教学内容及思想的演进与启示[J].体育与科学,2010,(5):30-33.

[2]国家体委武术研究院.中国武术史[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7.

[3]康戈武,等.我国中小学武术教育状况调查研究[J].体育科学,2009,(3):82-85.

[4]教育部,中宣部.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N].中国教育报,2004-04-03.

[5]慈鑫.武术被跆拳道踹出都市时尚——失落中的中国传统武术(上)[N].中国青年报,2005-04-04.

[6]李念.在尊重与竞争中共同提高[N].文汇报,2006-03-21(8).

[7]王岗,等.学校武术教育发展的现状、问题与思考[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1,(5):85-87.

[8]何文涛.奥林匹克文化传播的哲学思考[J].体育文化导刊,2007,(7):40-42.

[9]孙鸿志,等.中国武术国际化传播的核心问题:理念的缺失[J].中国体育科技,2011,(3):80-83.

[10]云杉.文化自觉 文化自信 文化自强[J].红旗文稿,2010,(17):4-5.

[11]张玉国.国家利益与文化政策[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125-126.

[12]孟宪平.文化安全、文化自觉与文化认同——我国的文化安全问题及其应对[J].理论探索,2008,(6):39-42.

[13]李慎之.全球化与中国文化[J].太平洋学报,1994,(2):3-11.

[14]熊文颖,等.农耕体育文化传承的变迁与当代危机[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1,(2):35-37.

[15]刘庆华,等.发展是武术的生命[J]. 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2009,(4):21-22.

[16]乔熛,等.武术新定义诞生 武术事业新时期[J].少林与太极,2009,(9):5-7.

[17]樊艺红.武举制人才与当代武术专业人才选拔培养模式的比较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11.

猜你喜欢

实践反思价值追求
应用型本科院校英语专业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的实践反思
童诗教学的基本取向
关于在高校行政干部中开展轮岗的实践反思
对课堂教学能力的反思和评价
马克思主体性思想的三重意蕴
妖魔化爱国主义的几个错误论调
论刑事侦查中诉讼程序的价值追求
大数据时代政府治理的机遇、挑战与对策
政治道德的价值追求
打造魅力语文课堂,张扬学生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