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时代广播主持人的形象构成与身份认同
2012-04-29乐艳艳
乐艳艳
摘要: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广播主持人不再以单一的声音形象面对受众,而应调整心态,转变观念,树立新的形象迈向新时代。全媒体时代广播主持人不再是循规蹈矩的播报员,而是最快的信息收集者、传播者和评论员;全媒体时代的广播主持人形象由单一媒介的话语代言人演变成多维的活生生的形象代言人;全媒体时代广播主持人应加强受众认同和自我认同。
关键词:全媒体时代 广播 主持人 转变 认同
全媒体时代的到来,在给传统媒体带来挑战的同时,也为其发展注入了动力与活力。作为传统媒体的广播该如何迎接和面对这个新时代,保持自己的媒体竞争力?作为广播节目主持人,又该如何调整心态,转变观念,树立新的形象迈向新时代呢?笔者认为全媒体时代广播主持人的形象构成至少有如下两个转变。
一、广播主持人不再是循规蹈矩的播报员,而是最快的信息收集者、传播者和评论员
1.主持人要以最快速的反应从海量信息中甄别真实发生的新闻和值得关注的信息,然后进行观点提炼,用于广播之后,还要将观点的形象表述进行碎片化处理,用新媒体的传播方式持续覆盖和推介,从而获得立体传播的效果。
全媒体时代,媒介的融合日益频繁,传统媒体如何应对“全媒体”,成为传媒从业者和学者们关注和研究的课题。清华大学尹鸿教授在2011年4月清华大学和凤凰卫视联合主办的“华语媒体高峰论坛——迎接全媒体时代”论坛上说:“最近两年我们的渠道贬值以后,所有的电视台,尤其是有实力的电视台,都在介入内容生产,包括电影、电视剧、动画,就是为了能够最大限度地控制优质资源。我们原有的媒体尽管它在贬值,但是它的影响力价值仍然存在,恰恰是由于传统媒体的影响力带动了下游渠道窗口的扩展,所以只有传统的核心媒体做得越有影响力,下游才有最大的空间,而上游的介入也才更有空间。”他认为全媒体时代传统媒体的价值大大存在,优质资源是传媒集团在注意力稀缺的激烈竞争中决胜的关键之一。
几年前,几乎所有的传统媒体都开辟了新媒体平台,最初是作为传统媒体的补充和延伸,而随着中国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媒体吸纳新技术的能力逐渐与世界同步,进入2011年,新媒体在传统媒体机构中所获得的投入和发展很快超越了传统媒体,成为全媒体时代媒体竞争的重点。目前,几乎所有传统媒体都发挥网络传播快、交流便捷、互动性强的特点开设了论坛和微博,对新闻进行多次覆盖和延伸覆盖,这大大增强了覆盖效果。广播也不例外。几乎所有的广播主持人都拥有自己的博客和微博,他们不仅仅用声音征服听众,而且充分利用多种媒介手段进行全方位表达。
与此同时,受众接受信息的方式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果受众对某一新闻事件感兴趣,他就会搜索不同媒介的报道,也可能会通过早上听车载广播,工作时浏览新闻网页,晚上看报纸和电视等多途径多视角了解这一新闻事件的方方面面。如果各种媒体的报道各有侧重,那么受众就可以相互佐证、相互补充。如果受众对某一文艺作品或某一位艺术家感兴趣,他会搜索不同时间不同媒介的报道,拼出该作品的创作背景、创作过程以及该艺术家不同时期的所有作品、创作风格,甚至艺术家的私生活。多种传播方式的交织,使受众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最方便的终端来获取信息,在接受信息的过程中,受众犹如在玩一个饶有兴趣的拼图游戏,逐渐拼出事物的全貌,而主持人则是这个拼图游戏的提供者,传统媒体就是内容提供商。
2.主持人可以在短时间内反复引导受众接触有关事件发生发展的信息,增强受众对所发生事件的认知度和关注度,优化传播效果。不过,如果不同媒介的报道同质化程度过高,也会让受众感到厌烦。因此,在新闻报道中,对覆盖频率度的把握尤为重要。
受众越是喜爱某一位主持人,就越希望从他那里获得更多的观点与信息。这个时候,主持人不妨因势利导,运用自己对媒介资源的掌控,有选择地多侧面多角度地呈现事件最新进展和新锐观点。
二、全媒体时代的广播主持人形象已由单一的媒介话语代言人演变成多维的活生生的形象代言人
1.全媒体时代,传受关系逐渐模糊,每个人既是信息接受者又是信息传播者,具备更加卓越的判断力和信息处理能力,通过更有效的表达在媒介竞争中保有自己的知情权和媒体话语权是广播主持人应该思考的课题。
全媒体时代,信息的多媒介快速传播,让每一天发生在全球各处的新鲜事迅速成为公共信息,几乎没有多少新闻是独家的,因此,保持独特的视角、独特的观点以及独具个性的表达方式才能在媒体竞争中保有一席之地,而要做到这些,主持人内功的修炼尤为重要。首先主持人要研究事件的发展和走势,提高舆论引导水平,牢牢把握主流话语权。其次,主持人的谈吐既要有深度又要有温度,温度与深度的把握既是谈话技巧的灵活运用,又是主持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
一般说来,传统媒体对信息形式的限制比较大,广播只能承载音频形式的信息,而新媒体则对音影图文等信息形式都能容纳,这就使得信息受到载体的限制减小,增强了新闻信息独立性,从而也扩展了信息的使用深度。主持人通过对信息的归类和整理,可以形成信息资源优势,短时间内为受众提供更为翔实的信息集成和咨询服务,或将没有新闻价值的信息再次利用,满足受众的信息归纳提炼需求。
全媒体时代,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共存,传统媒体借助数字技术等新技术手段实现重生,主持人处于多种媒体并存的环境之中,成为多面手才能应对越来越激烈的媒体竞争,受众在掌握了信息获取的最大选择权之后也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多种媒体的共同影响,这就要求主持人能够熟练掌握多种媒介语言和语态,实现全媒体媒介语态的自由切换。由此,在新闻发生的地点,我们经常看到,广播主持人既是主持人也是记者、编辑,同时还是新闻摄影师、评论员,他们不仅是编采播合一的主持人,还是台网互动的主持人。新媒体为他们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成长和发展空间。
2.媒体高密度的分布和高强度的传播使受众的个人生活空间受到挤压,所以,多数时间里,主持人的谈话实际上是与受众进行信息交流,这种交流必须是真诚、理性的,才能达到好的传播效果。信息体验的交换交流技巧也十分重要,这同样也是主持人应当研究的课题。
新媒体新闻播发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即时性,新闻播报的速度呈无极加速趋势,这样的高速度改变了广播新闻的编播流程,改变了广播新闻的制作理念。对于传统媒体的广播来说,时效性已经不能再成为其核心优势,广播必须更多地在新闻报道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上下工夫,增强报道的系统性和全面性,平衡各方观点,这对广播主持人的报道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使得主持人在报道中必须更多地考虑受众的兴趣,否则就会失去受众的关注。同时,主持人应该注意到,公众的自发报道也为广播发现新闻线索提供了帮助,可以弥补受到时间、地理位置、经费等限制难以接触第一现场的缺憾。所以,实时运用新媒体与受众互动的便捷条件与受众进行信息互动,既可以弥补广播传播的局限,又可以拉近广播与受众的距离乃至与新闻事件的距离。
三、全媒体时代广播主持人的身份认同
全媒体时代广播主持人的身份认同应该包含两个方面的认同,一是受众认同,二是自我认同;而受众与自我意识之间往往是有错位的,全媒体时代互动的便捷性以及网媒的交互性让二者之间的错位逐渐缩小。不同媒介的融合与交织,实现了信息无边界的流动和多次利用。由于信息渠道的多元选择,使受众能够以理性与明智的态度有选择地面对大众传媒,获得各种受传需求的满足。全媒体时代,受众在大众传播过程中具有更大的主动性,并且保有对于大众传媒的选择、判定和拒绝的权利。主持人作为传媒形象的“标志”,受众的评判与认同也是贯穿整个信息传播过程的。
全媒体时代不仅改变了公众获取信息的方式,而且增强了公众的话语权,使公众能够打破媒体的议程设置,关心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保有自己的知情权,并通过有效的表达推动事件的进程,影响媒体议程,这也改变了原有新闻传播模式中受者的被动地位,使传受双方的地位趋于平等。公众可以通过自己的记录,提供一种全新的报道视角,打破媒体程式化的报道方式,使报道更加生动。主持人要获得受众认同,必须处理好自己的定位,即你是信息传播者不是发布者,你是媒体的“标志”而不代表媒体的全部,你具有话语权但要建立起权威性,必须真实诚恳又不失锋芒。近年来,广播主持人的明星化趋势表现在主持人才艺的多方位展示,然而,与电视主持人不同的是,广播主持人的独立思考能力以及对事件独到见解的充分表达仍然是他们获得受众认可的制胜法宝。
收听率调查对广播节目的传播效果进行评估和仲裁,实际上也体现了受众的权利,主持人不能对这种受众权利无动于衷,媒体也要依据受众的评判来确定节目和主持人的定位,从而进行有效的改革与调整来协调与受众的关系,使传播处于良性循环状态,也为广播自身的生存与发展赢得最大空间。主持人应该时刻意识到,受众也是大众传播活动的行为主体之一,他们不仅参与大众传播活动,评判着大众传媒的质量和水平,同时也极大程度地决定着大众传媒的生存与发展。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争取受众最大限度的认同是主持人的职业成就最直观的体现。
在大众传播活动中,主持人向受众传递信息时就代表着媒介整体,受众对此也十分认同。这种情形使得主持人容易于无形中夸大自己的权利和影响力从而出现传播偏差。而主持人作为传播行为主体之一,必须接受所在媒体对其传播权的监督与制约,主持人对于信息的掌控是否适度、准确,传播方式是否合理、有效也是关键所在。
在全媒体时代,主持人不是自媒体,他在公开媒介上说的每一句话、发表的每一张图片等都代表着他所服务的大众媒体。主持人由此成为公众人物,行为和言论也应当自律,必须消除和防止因人的媒介化生存状态偏差而造成媒介权利的滥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