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生态位的重叠及矫正策略
2012-04-29邢运凯
邢运凯
摘 要 高职院校生态位是决定高职教育生态平衡的重要因素。长期以来的快速发展和其他高等教育层次的生态位移动,使我国高职院校存在生态位重叠、生态布局不合理、生态位层次混乱等问题。对高职院校生态位进行合理矫正,应结合高职院校的教育类型生态属性,形成高职院校自身的生态个性并相应体现在生态位上,进而通过生态位策略的调整实现高职院校生态位的优化。
关键词 高职教育;教育生态平衡;生态位;优化策略;重叠
中图分类号 G71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2)07-0027-06
一、引言
生态位是生态学中一个重要的理论概念。1910年,美国学者约翰逊首次提出生态位的概念[1],而英国生物学家格林尼尔则对生态位的概念进行了更为详细的定义,认为生态位是生物在群落中位置和作用的具体体现,并由此认为生态位是一种“行政单位”[2]。此后的哈钦森从数学语言和抽象空间两方面对生态位进行了界定[3],而惠特克等人则从空间生态位、营养生态位和超体积生态位等角度阐述了生态位的意义[4]。
综合生态学界对生态位的研究,生态位的特征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空间属性,即生态位是一个生态系统中被一个物种所占据的有效分布单位[5];第二,功能属性,即生态位反映了物种在整个生态群落中的现实地位及作用[6];第三,多元属性,即生态位是在生物个体、种群或物种生存条件的集合[7];第四,过程属性,即生态位是生物个体、种群或物种在与生态环境的积极转化中形成的,这种转化包括物质转化、能量转化和信息转化,而且这种转化需要一定的过程和时间积累[8]。从上述特征可以看出,生态位主要体现了物种在生存和进化过程中的生存和竞争能力。生存能力是生物物种的“态”,是生物单元在进化过程中自身生长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竞争能力是生物物种的“式”,体现了生物物种或生物个体对环境的支配力、作用力与影响力。
20世纪50年代,美国教育学家克雷鸣提出“教育生态学”的概念,其后的英国教育学家阿什比进一步提出“高等教育生态学”的概念和理论,他在《英国、印度和非洲的大学:高等教育生态学研究》中认为,“大学的构造必须继续使它们自身适应变化的大学环境”[9],进而得出“任何类型的大学都是遗传与环境的产物”[10] 的结论。此后的数十年间,高等教育生态理论的研究不断细化,其中高等教育生态位理论研究与应用尤为具体。高等教育生态位理论认为,生态位合理是高等教育生态质量良好的一个重要条件。合理的高等教育生态位是生态平衡的结果,而任何高等教育的生态平衡,都是由食物链条的合理串联形成的,具体到一个相对稳定的高等教育食物链条中,可以分化为处于食物链上游、中游、下游三种生态位形态,一些食物链中的高等教育个体处于链条底端,但由于教育资源本身的相互匹配性,下游的高等教育个体反而能够在相对恒定的状态下生存,同样,中游和上游的高等教育个体均能在相对匹配的生态环境和生态资源中生存、进化,从而保证在高等教育生态种群中的高等教育个体能依据各自不同的生态位同外界进行能量置换,产生符合生存需求的共融性协作与分化,保证生态系统各个生存因子的相对稳定,也在客观上提高了生态系统的存活质量。
二、以重叠为特征的高职教育生态位现状
根据生态学理论,处于同一生态链条中的种群,其生态位表现为三种形式,即生态位严重重叠、生态位部分重叠和生态位完全分离[11]。在这三种状态中,最有利于种群进化的生态位关系是“生态位部分重叠”,在这种状态下的生态位关系,符合生态平衡的本性需求,也符合生物进化过程中对生态多样性、丰富性的要求,有利于种群间的生态个体形成合理、适度的竞争,并通过这种竞争激活生态位整体平衡又不断发展的属性。而另外两种生态位关联曲线,则不利于生态平衡,当生态位高度重叠时,种群间会形成激烈的竞争,在竞争过程中形成大量的生态资源浪费和生态个体间的非理性排挤;当生态位完全分离时,处于生态位曲线中间的大量生态资源被闲置,从而限制了生态效益。
高等学校的生态位是一所学校在高等学校生态系统中的地位,每一所高校生态位的确立,都与高校生态系统共同进化的内外部环境有关。在当前的高职教育体制和内外部环境作用下,我国高职院校生态位重叠现象较为严重。
(一)投资渠道单一性形成的生态位重叠
按投资主体性质划分,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办学类型以公办和民办两种为主,据《2009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公布的数据,我国目前公办高职院校和民办高职院校的数量比例见图1。
图1 2009年全国公办、民办高职院校(含成教)规模比较
从图1可以看出,在高职院校的投资主体以地方财政为主的环境下,民办高职院校的发展受到许多政策生态因子的制约,在政策支持力度、社会环境支持率以及生态能量转换、教育资源配置等方面与前者有较大差距。始于20世纪90年代的国内大面积并校,使国内一般普通高校的数量锐减,同时一部分具有一定学科优势、专业优势的高校跻身于普通高校生态体系的上游,生态位上移而变身为综合性大学。此外,以民间资本为投资主渠道的独立学院,同样也因为高等教育体制对生态位的影响,而逐渐高度效仿国办大学的办学模式,丧失了自己的“独立”属性。普通高校的这种类型歧视在高职教育领域也有明显体现。在教育资源配套的主导性因素支配下,民办高职院校在生源、师资、专业建设、学生就业、社会合作与服务等各环节都不具备生态竞争能力,虽然职能部门在宏观层面上鼓励民间资本介入高职教育,但由于缺乏配套政策支持而未能获得市场终端的认可,从而形成了高职教育的类型歧视效应,在一定程度上打压了民间资本投资高职教育的积极性。随着高职教育市场的扩张,高职教育投资渠道的单一性、专业建设和办学模式的趋同性更加明显,导致高职教育类型生态位高度重叠。
(二)高校层级交叉形成的生态位重叠
生态位原理表明,当两个生物单位共同利用同一个生态资源时,则会形成生态位重叠,这种重叠一般以生态位部分重叠的形态呈现,即一部分资源被共同利用,而其他部分资源则各自占有[12]。但是,在生态资源较为缺乏,不足以满足生物需要时,生物个体间就会形成竞争,而且竞争的激烈程度与生态位的重叠程度成正比。
依据美国卡内基教育促进基金会的高等教育分类理论,高等院校一般分为研究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教学型大学和职业技术型大学四种[13]。我国传统上把高等院校划分为重点大学、一般本科院校、高职高专院校三个层次。我国的三层分类法,基本上从层次维度界定了不同层次高校的办学定位和重点,也使不同层次高校有了各自的生态位。但是,在高校扩招和高职教育快速发展的生态背景下,一方面,我国高职院校呈现数量型增长,据《中国教育统计年鉴》的数据,目前全国共有高职院校1169所,占全国各类高校总数量的50.7%①,其中部分高职院校是中专升格或合并而成,这些高职院校在教育层次升格的同时,原有的教育特色却在消失或萎缩;另一方面,一些较具生态位扩张实力、教育生态资源丰富的第二层次甚至第一层次名校,也通过大规模征地等生态位扩张措施,开设专科层次或技术、技能类专业,从而对生态位下游的高职院校造成挤压,导致教育类型及层次生态位重叠。
(三)区域分布不均衡形成的生态位重叠
按学校所在省、区(含直辖市)的地理意义区域分布划分,我国高职院校的分布情况见表1。
表1 区域高职教育分布比例
数据来源:根据国家教育部门户网站2009年高等教育统计数据整理。
从表1可以看出,我国高职教育的区域生态分布极不均衡。东部、南部、中部教育生态区的高职院校数量占全国高职院校总量的82%,西北和西南的高职院校数量仅占全国高职院校总量的18%,而仅华东一个区域,就占到全国高职院校总量的34%②。此外,按城市分布统计,我国有较强办学实力的高职院校大都分布在北京、上海、南京、武汉、广州等国内一线大城市和东部沿海,中小城市的高职院校不仅数量极少,而且大都质量偏低、规模偏小,办学效益体现不明显。这种区域生态分布,使得国内类型和水平相近的高职教育办学实体聚于同一空间,较小的生态差异性使之产生了同质化的生态位策略,导致区域教育生态多样性严重缺失,并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同一生态位上的无序竞争。
(四)政策导向形成的生态位重叠
我国现行教育体制的核心是以教育主管部门集权为主轴的指令性框架,因此,教育主管部门的政策导向对作为生态单位的高职院校的生态位有较大影响。
以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为例,教育主管部门通过政策导向、资金输送等资源配置手段,对进入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名单的高职院校进行扶持,决定了这些高职院校的生态位处于上游位置,并能因此而享有较多的资源配置。但是,在全国的高职教育生态链条中,作为最上端生态位的100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不仅数量只占全国高职院校总量的8%,而且多集中在华东、华北、华南十几个中心城市。如在100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中,北京4所,天津4所,山东6所,上海4所,江苏7所,浙江6所,而贵州、青海、海南、西藏等西部地区都仅有1所。由于现在高等教育体制的原因,政府在对教育资源进行分配时,并未从保证教育生态丰富性上进行合理配置,而是通过政策倾斜将大量资源聚集在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国家骨干高职院校等生态位上端的学校,导致高职教育生态位上端的资源过剩。而在生存规律的干扰下,这些高职院校又利用他们的生态位优势进行生态位下移,挤占下端生态位中的高职院校资源。
此外,以教育类型为分析模型导入教育生态评价体系后发现,与本科教育类比,高职教育的教育经费投入与教育需求间存在明显的生态失衡。从图2来看,当高职教育以规模增长、内涵提高、效益凸显在高等教育链条上形成生态位以后,政府层面的政策性投入并没有与生态现状适应,本科教育与高职教育的政府投入长期存在严重级差,直接影响了高职教育生态系统的平衡。
图2 2005~2009年全国本科院校与高职院校生均
教育经费比较(单位:万元)
数据来源:2010年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
高职院校的生态位表现,是高职院校生态进化过程中,依靠师资、信息、学校文化、经济环境等生态位因子发生作用的集合。教育生态个体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是教育生态平衡,要求相对区域内的高职教育生态位既有一定的丰富性,又能通过不同层次和级序的生态位排列在进化和竞争过程中形成新的平衡,并由此生成良性循环的生态进化秩序,即相对区域内的高职院校能够通过合理竞争共同发展,并在新一轮发展过程中产生新的竞争,进而激活其进化本能,但是,争上位,获取更多政策支持和资源配置的导向,使区域高职院校出现趋同现象,导致生态位高度重叠。
三、我国高职院校生态位的优化
以上分析表明,我国高职院校生态体系中存在的生态位重叠现象,不仅使高职教育的发展定位不清、办学特色不明,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高职院校间的不良竞争,生态位理论在高等教育中的作用,不只是能较客观地揭示高等教育的内在规律,更重要的是能够通过对高校个体在生态体系中地位的梳理,找到矫正和优化生态位的策略。
(一)通过生态位分离回避高职院校生态位重叠
根据生态系统理论的观点,同质同形特征明显的种群,由于生态位的同一状态而可以相互替代或合并,而整个生态系统的相对平衡并不会因为同一生态位的种群消失而受到影响。生态位理论中的高斯原理也表明,生态位差异显著的高校,个体间的竞争也比较小,而生态位差异较小,个体间的竞争就会加剧[14]。
高职院校生态位重叠严重的主要原因,是高职院校个体间的生态位差异不大。具体而言,即高职院校在资源生态位、时间生态位、空间生态位、规模生态位上同质同形率较高。为矫正高职院校目前严重重叠的生态位,作为生态基础单元的高职院校个体必须对学校准确定位,通过建立与生态环境和市场需求的良好互动关系谋求适合自己的生态位,在高职教育生态系统中寻找能够突显教育个性、专业特性和精准人才培养方向的办学体制,体现求新、求个性、求特色的办学理念,避免办学过程中求大、求全、求高的非理性诉求,以形成校本性的生态位优势,避开同其他高职院校的同质化办学和同质性竞争,修复、培育和形成有鲜明个性符号的生态位。
此外,教育行政部门应进一步优化高等教育的分层管理和分类引导职能,在保证全国整个高等教育生态体系科学、有序、合理竞争的前提下,通过行政、经济、社会等路径,使不同层次的高等院校按照办学定位、师资水平、人才培养方向和教育资源配置情况,在不同的生态位段竞争和发展,合理限制重点大学、本科院校以各种方式举办高职教育,为高职院校留足生态发展空间。
(二)通过提高教育生态弹力减少高职院校生态位重叠
高职教育生态系统本身具有自我维持、自我调节的功能,这一功能的发挥形成了高职教育生态弹性力。
提高高职教育生态弹性力,首先可通过生态位的合理调整提高其生态弹性强度。具体而言,高职教育生态弹性强度主要体现在学校本身的师资水平、实验设施、生源质量等基础性生态指标上,因此,提高生态弹性强度,必须引进有较强教学和科研实力的师资队伍,构建先进、完善且与岗位接轨的实训教育体系。其次,可通过教育体系内不同生态位教育个体的合作提高生态弹性强度。就教育个体而言,生态系统弹性强度的大小,也是教育个体应对生态风险、抗击竞争和与生态环境和谐相处能力的大小,因此,高职院校应在不形成生态位重叠的前提下,同处于生态位上游的不同层次的高等院校的教育生态资源进合整合,合理利用闲置或尚未被开发的资源,开展旨在提高教育生态弹性力的合作。具体内容包括:第一,高校之间人才培养的校际合作、区际合作、城际合作等。如同一层次生态位有明显差异性的高职院校,可以通过跨校选修、转学、转专业、学分互认等方式,使学生能在不同生态位的高校间按一定规则合理流动。第二,开展高职院校间教学与科研等教育活动的横向联合。处于高职教育生态位上端的示范性高职院校、骨干高职院校,可以和处于高职教育生态位下端的高职院校通过不同渠道和形式,共同开展教学和应用学科的联合研究,组建结构合理、互补共融的团队,共同进行不同领域的社会服务,以释放被闲置的高职教育生态资源,提高高职教育生态资源的有效利用率,减缓生态位高度重叠的现象。
(三)通过增加教育环境承载力矫正高职院校生态位重叠
在生态学理论中,生态种群的增长为有限制增长[15]。生态学家帕克和伯尼斯认为,“在某一特定环境条件下,某种个体存在数量的最高极限”[16],即生态承载力。生态承载力在生长过程中呈曲线运行状态,当生物种群增长到一定程度时,环境阻力的作用将被激活,这时种群的增长速度放缓,并在平衡状态下形成稳定性的维持过程。这时的生物种群数量如果继续扩张,群数就会大量消亡,并在与增长极限匹配后恢复到新的生态平衡起点。
借鉴生态环境承载力原理,高职教育的生态发展过程必须关注与生态环境的对应关系,即招生规模与市场需求的关系。从1999年开始,我国高职教育步入快速发展轨道,1999~2008年间,全国高职院校毕业生1315万人[17],高职教育招生规模与各地适龄人口规模间的差距比不断缩小,一些高职院校出现生源不足、新生报到率偏低、市场需求缩减等问题。因此,我国高职院校的生态发展已位于生态承载力曲线下行的拐点,国家教育部也适时通过示范性高职院校和骨干高职院校的培育,引导全国高职教育由数量增长、规模扩张向稳定规模、内涵发展、提高质量转型。当前,应对我国高职教育的整体规模与市场需求情况从生态发展的角度进行监测评估,在保证高职院校生态承载力不突破增长极限的前提下,有效提高高职院校的生态承载力。具体策略包括:
第一,提高高职教育生态系统的政治环境承载力。主要是提高制度设计和机制运行的生态适应性,形成“在国家宏观政策指导下,以省级政府统筹为主的条块有机结合的新型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18],充分体现高职院校的办学自主权,通过办学自主权的杠杆作用提高高职院校个体的生态发展自主性,构建和形成新型的、具有良好生态适应能力的高职教育政策环境。
第二,提高高职教育生态系统的经济环境承载力。除了教育行政部门增加对高职院校生态个体的有效供给,在整个高等教育生态体系中处于最下游的高职教育应克服政府经济资源配置的先天不足,建立与区域经济的生态互动互融关系,充分发挥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特色、服务区域经济特色等生态属性,将高职院校的教育元素融于区域经济发展的生态体内,提高高职院校对经济环境的适应张力,并通过生态个性和特色强化对区域经济生态资源输放能力和转化能力,同时建立多元教育投入体制,形成“以财政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为辅的教育经费筹措机制”[19]。
第三,提高高职教育生态系统的文化环境承载力。高等教育既是一种教育生态载体,也是一种文化生态载体,高职院校文化生态环境良好、与周边文化元素构成文化集合,并形成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文化载体和文化平台,则不仅能有效提高高职院校的生态竞争力,而且也是高职院校生态发展机能良好的标志。因此,高职院校应不断强化自身的文化传承功能,构建学校多元文化兼容,又有高职特色、校本个性的大学文化环境平台,保持与区域文化内的民俗、历史、地理、价值取向、审美等生态文化元素的良好关系。
(四)通过构建生态竞争导向的评价体系消化高职院校生态位重叠
现行的高职教育评价体系以需求为基本取向,其核心关注点是社会选择或高职院校自身的生存与发展需求,学校规模、专业特色、实训设备、图书馆建设、教学质量、就业质量等“需求”性评价是考量高职院校办学质量的要素。硬性的需求导向的同质化评价体系,引导高职院校被动按照评价系的权量要求规划发展和参与竞争,客观上高职院校生态位出现严重重叠,因此,应建构生态竞争导向的评价体系,评价目标由考量高职院校的综合实力向特色优势、学校个性转移;评价主体由单一结构向多元组合发展;评价方式由静态评估向动态评估转移;评价体系由以量为主向量质兼顾转移。使生态性评价指标在评价体系中的权重成为核心元素,以引导高职院校注重自身的生态发展,消化评价导向下出现的生态位重叠。
由高职院校个体生态位重叠形成的我国高职教育生态位的整体重叠,是在高职教育超常规发展中形成的一个历史积累问题,客观上同十几年内高职教育人才需求旺盛有一定关联,也同长期以来高职教育生态发展观念缺失有一定关系。在高职教育市场需求萎缩的情况下,注重高职院校的生态位现状、矫正高职院校生态位高度重叠现象,既是高职教育发展历史的担当,也是高职教育发展现实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9]张国昌,胡赤弟.区域高等教育生态多样性:内涵与发展策略[J].教育发展研究,2009(23):53-55,91.
[2]朱春全.生态位理论及其在森林生态学研究中的应用[J].生态学杂志,1993(4):41-46.
[3][4]李军.中国高等教育软实力——生态竞争力研究[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10:59-60.
[5]Leibold M A.The Niche Concept Revisited: Mechanistic Model and Community Context[J].Ecology, 1995(5):1371-1382.
[6]尚玉昌.现代生态学中的生态位理论[J].生态学进展,1988(2):77-84.
[7]王骥.高等教育中的“生态位现象”解析[J].教育评论,2003(4):18-19.
[8]胡涌,柳小玲,王玲,粟俊红.高等教育生态系统的基本框架[J].中国林业教育,2009,27(1):1-5.
[10]贺祖斌.高等教育生态研究述评[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123-127.
[11]何继善,戴卫明.产业集群的生态学模型及生态平衡分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126-132.
[12]李禄军,曾德慧.物种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的关系研究进展[J].生态学杂志,2008,27(11):2010-2017.
[13]贺祖斌.高等教育生态学[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8-12.
[14]卢晓中.对高等教育分层定位问题的若干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06(2):52-56.
[15]钱言.基于生态位理论的企业间关系优化研究[D].上海:同济大学,2007.
[16][18]马金虎.论高等教育生态位的重叠与矫正[J].教育评论,2010(3):3-5.
[17]吴小峰.高等教育质量生态位理论浅析[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6-8.
[19]马树超.区域职业教育均衡发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29-30.
Overlapping and Straightening Strategies of Ecological Niche of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s
XING Yun-kai
(Zhejiang Financial Vocational College, Hangzhou Zhejiang 310018, China)
AbstractThe ecological niche of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s is an important decisive factor for ecological balance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nfluenced by the rapid development and shift of ecological niche of other higher education levels for a long time,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s in China confront with a series of problems, such as the overlapping of ecological niche, irrational ecological layout and chaotic ecological niche levels. To reasonably rectify the ecological niche of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s, it should combine with their ecology properties, form their own ecological character and correspondingly reflect in ecological niche, and then realize the optimization of ecological niche of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s by adjusting the ecological niche strategy.
Key words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ecological balance of education; ecological niche; optimization strategy; overlap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