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宋前期词事功观念辨正

2012-04-29董宇宇

文学教育 2012年8期
关键词:不足

内容摘要:宋人一面致力于整顿社会秩序与意识形态,一面以感性生命压倒了“浮名浮利”,存在着深刻的矛盾与分裂。表现在北宋前期词中,便是事功与生活关系的双重性。在“宋世风流”的大背景下,词人将感性生命放在首位,但绝非笼统地“蔑视浮名”。事功与生活的冲突,从属于“不可得兼”的“不足”之悲,而不导向追问人生价值何在的悲剧意识。

关键词:北宋前期词 感性生命 事功观念 “不足”之悲

宋人一面致力于整顿社会秩序与意识形态,一面以感性生命压倒了“浮名浮利”,存在着深刻的矛盾与分裂。表现在北宋前期词中,便是事功与生活关系的双重性。在“宋世风流”的大背景下,词人将感性生命放在首位,但绝非笼统地“蔑视浮名”。事功与生活的冲突,从属于“不可得兼”的“不足”之悲,而不导向追问人生价值何在的悲剧意识。

1.事功与生活关系的双重性

宋人划出了“诗言志,词主情”的畛域,北宋前期词尤其不注重功业追寻与价值求索,这常使人产生“词人蔑视浮名”的错觉。考察北宋前期词的事功观念,事功与生活其实存在着双重性的关系。如柳永这首[长寿乐](尤红殢翠):“对天颜咫尺,定然魁甲登高第。待恁时、等著回来贺喜。好生地。賸与我儿利市。”《说文解字》曰“賸,物相增加也。从贝朕声。一曰送也,副也。以证切”,这里是兼取两义。《全宋词(简体增订本)》简作“剩”,去原意远矣。对于情爱来说,功名还有锦上添花的作用,这倒确为他的新发明了。他要求的实为功名从于情爱的并得,事功与生活关系的双重性正因此而起。

所谓“等着回来贺喜”是将精神家园引向了帝城的“秦楼”,其词中对帝城的向往已感性化为“九衢三市风光丽,正万家、急管繁弦。凤楼临绮陌,嘉气非烟”(《看花回·玉墄金阶舞舜干》)、“帝里。风光当此际。正好恁携佳丽”(《内家娇·煦景朝升》)。“狂心”是感性追求无限性的内在矛盾,“陡把狂心牵系”则指向对真情的追求与向理性的积淀。又如柳永其他词中对“雅欢幽会”的惦念和对歌妓“雅态”的称赞,是对情爱的雅化。

柳词每将情爱与功名对比,对传统价值作了更深的解构,“向此免、名缰利锁,虚费光阴”(《夏云峰·宴堂深》)明确显示出人生选择的意味。在整个宋词中,这种情感是很常见的。功名不再是人生的终极价值,反而成为限制了无限感性追求的有限客观条件。必须同时看到的是,将功名贬称为“浮名浮利”,既是个体、感性的张扬和对现实功利、政治意识形态的突破,也是避免感性与理性、个人与群体以尖锐的形式展现冲突。过于强调词人“蔑视浮名”,其实是片面的。

[鹤冲天](黄金榜上)宛如一篇与功名决裂的宣言,“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尤其表现出重视个体“才”与“情”的价值取向。词人在“浅斟低唱”中获得生计与情感的着落,“从这温柔的倾慕之中,感受到自己的存在价值”[1],不再为所谓“壮志难酬”而悲了。但那种激烈的情感以及“偶失龙头望”等接连而下的牢骚,恰从反面透露出仕途蹭蹬的愤郁。可想见,因事功不得实现,以情爱与生活来挥霍“青春都一饷”,内心深处总不免有些失落。

所谓“词主情”,这种“情”远不只是情爱,而是充分积淀了理性但仍以感性为主体与本质的感性生命,它构成了北宋前期词的主要精神。但它不注重明确的价值求索与建构,未尝不是一种陷溺,还很难上升到本体的高度。这就导致词人在歌舞侑酒时总会感到空虚,并对事功存在着自相矛盾的态度。

2.北宋前期词事功观念的特性与成因

范仲淹[剔银灯]《与欧阳公席上分题》:“昨夜因看蜀志。笑曹操、孙权、刘备。用尽机关,徒劳心力,只得三分天地。屈指细寻思,争如共、刘伶一醉。”据《中吴纪闻》卷五,此词“寓劝世之意”。以此“劝世”,“宋世风流”确乎是迥异于汉唐的。近乎颓废的“刘伶一醉”在当时却象征着突破现实功利与政治意识形态的生命觉醒。

《东轩笔录》卷一一载:“范文正公守边日,作[渔家傲]乐歌数阕,皆以‘塞下秋来为首句,颇述边镇之劳苦。欧阳公尝呼为‘穷塞主之词。及王尚书素出守平凉,文忠亦作[渔家傲]一词以送之。其断章曰:‘战胜归来飞捷奏。倾贺酒。玉阶遥献南山寿。顾谓王曰:‘此真元帅之事也。”其实,所谓“真元帅事”实为激励斗志的“大话”,打动读者的却正是所谓“穷塞主之词”,“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的事功与生活两难才是宋人的时代精神。

事功观念在唐宋两代出现了重大的历史转变,在宋诗与宋词中也很不相同。宋人一面致力于整顿社会秩序与意识形态,一面在曲词中以感性生命压倒了“浮名浮利”,存在着深刻的矛盾与分裂。在北宋前期词中,事功不再作为终极价值,但绝非被摒弃。究其原因:

一.政治与道德是历史本体与人类总体的必然选择,故始终有准宗教化或审美化的可能,并与感性生命形成内部张力。中国文化的实用理性和道德史观,使伦理本位与道德本体在感性中得到了更深的积淀。中唐至北宋形成的“来自上层的政治、经济、文化的绝对意志型的社会”[2],也从内外两个维度加强了政教对人心的渗透与捆缚。

二.人确可摒弃政治本体,却必然有建构价值的冲动,否则无法确认自身存在并超越生死问题。中国文化没有外在绝对超越,更须在现世人生建构价值。此时汉唐政治哲学已失效,社会形成了重建意识形态的共识;政治与道德以外的人生意向尚无充分的理论依据,更无法割断与传统价值观的情感联系。

三.“士”作为社会与文化的承担者,以“学统与道统的主要代表者”、“社会的良心”自命,以“向社会全体服务”为“人生最高天职”。尤其宋代“与士大夫治天下”,客观的身份与主观的责任,决定了他们必然将承担理性作为使命与追求。但他们校正皇权的力量远比士族弱小,政治失意时不免在诗词中有许多激愤之辞,但未必诉诸实际行动。

四.情感追求是无限的,生活追求之外还有事功追求。经由历史与现实的积淀,它已深入情感当中。且对于“士”,功名最密切地与职业相关,也是物质满足的首要保障。把“诗庄”与“词媚”结合起来,才能较完整地认识宋人的心灵世界。宋诗中政治与道德的因素尽管不再那么动人,却依然占据着相当的数量。

3.“不可得兼”的“不足”之悲

在“宋世风流”的大背景下,词人经过对生活与事功的考量与抉择,最终将感性生命放在首位,这与笼统地说“词人蔑视浮名”是有很大区别的。事功仍被追求,但不再作为人生的终极价值,事功与生活的冲突也因此从属于“不可得兼”的“不足”之悲,而不导向追问人生价值何在的悲剧意识。

欧阳修的[玉楼春](红楼昨夜相将饮):“大都薄宦足离愁,不放双鸳长恁恁。”生活与情感如此迷人,为何要“大都薄宦足离愁”?但词人并未因生活与情感而否定仕宦与功业,毋宁只是“不可得兼”的“不足”之悲。北宋前期许多赠别词表达出类似的情感,如张先[定风波令]《次子瞻韵送元素内翰》“浴殿词臣亦议兵。禁中颇牧党羌平。诏卷促归难自缓。溪馆。彩花千数酒泉清”等。

“湖上西风急暮蝉。夜来清露湿红莲。少留归骑促歌筵。为别莫辞金盏酒,入朝须近玉炉烟。不知重会是何年。”(晏殊[浣溪沙])这里完全没有“仰视浮云驰,奄忽互相逾。风波一失所,各在天一隅。长当从此别,且复立斯须”(旧题李陵赠苏武诗)那种沉重的世事人生内容,也并非事功与生活的冲突以及对人生价值何在的问询,“为别莫辞金盏酒,入朝须近玉炉烟。不知重会是何年”实系政务与友情、事功与生活不可得兼的“不足”之悲。但词人罕见地用了一个“急”字来形容西风暮蝉,似不胜离情之苦。一句“少留归骑促歌筵”,虽非“长当从此别,且复立斯须”,却同样使人伤情不已。其本意是体认最后的“共在”时刻以消解离愁,起到的作用却适得其反。

宋词中又有所谓“闲愁”,如欧阳修这首[渔家傲](二月春期看已半):“酒侵花脸娇波慢。一捻闲愁无处遣。牵不断。游丝百尺随风远。”这里的“闲愁”显然不是情爱悄然萌生时那种莫名的意绪。沉浸于旭日和风与佳人美酒共同营造的大好春光,一切心满意足,并无什么具体的忧烦,却有一种百无聊赖的情绪“无处遣”、“牵不断”,似乎总缺了些什么。这种挥之不去的无端无谓的愁绪,实为感性生命中回避了功业追寻与价值求索的空虚感,亦可说是“不足”之悲,它暗示或预示了词人不可避免地有追求事功的动向。

王国维《红楼梦评论》云:“生活之本质何?欲而已矣。欲之为性无厌,而其原生于不足。不足之状态,苦痛是也。既偿一欲,则此欲以终。然欲之被偿者一,而不偿者什佰,一欲既终,他欲随之。故究竟之慰藉,终不可得也。即使吾人之欲悉偿,而更无可欲之对象,倦厌之情即起而乘之。于是吾人自己之生活,若负之而不胜其重。故人生者,如钟表之摆,实往复于苦痛与倦厌之间者也,夫倦厌固可视为苦痛之一种。”在北宋前期词中,所谓“苦痛与倦厌”便表现为“不足”之悲与“闲愁”,它们都反映了事功与生活关系的双重性。

注释:

[1]“实用理性”、“宗教性道德”参见李泽厚:《人类学历史本体论》,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0;“伦理本位”、“以道德代宗教”参见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上海世纪集团 2005。

[2][采桑子](时光只解催人老)“梧桐昨夜西风急”同此,另有[蝶恋花](南雁依稀回侧阵)“急景流年都一瞬”,其他都是形容乐或舞的节奏。

参考文献:

[1]冷成金:《中国文学的历史与审美(修订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2。

[2]钱穆:《国史新论》[M],三联书店 2005

[3]李泽厚:《人类学历史本体论》[M],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0

[4]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上海世纪集团 2005

董宇宇,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唐宋文学。

猜你喜欢

不足
英文电影片名汉译中的缺憾
MOOC在高职公选课教学中应用的思考
消防部队财务管理存在的不足与解决对策探究
浅谈对农村小学体育课的认识
分析国有企业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中不足及措施
我国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发展现状
关于集团预算及内控管理的思考
关于当前群众文化工作的冷思考
关于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研究
论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不足与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