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力资本视角的“考研热”分析
2012-04-29郭静安葛鑫伟胡晓登
郭静安 葛鑫伟 胡晓登
摘 要:知识经济推动下的”考研热”持续升温,基于人力资本理论的私人收益、社会收益比较模型,读研的成本与收益模型,深层次探究人才就业的供需结构性矛盾,完善当前人才的应用、选拔、评价制度,对当代大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考研热 人力资本 视角
中图分类号:C9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9-008-03
在当代,知识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泉,是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高新技术产业的迅猛发展,那些高端技术需要大批高学历的技术人才来开发,人力资源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随着就业难度的加大,社会对高素质、高层次人才需求的急剧增加,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考研,“考研热”已成为一种不容忽视的社会现象
一、直面“考研热”,“黑色一月”如何形成?——基本数据及情况
大学生历来被称誉为“天之娇子”,走入“象牙塔”就等于捧上了金饭碗。然而,近年来的高等教育持续扩招使得天之骄子们的就业形势变得十分严峻。这样,考研就成为缓解就业压力,扩大就业门路、增加就业砝码的新渠道,同时又能提供一个新的更高更宽的发展平台。因而,从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兴起的“考研热”至今仍方兴未艾,并且伴随着近些年的扩招持续升温,几近高潮。下面两组数据足以佐证。
但是,从以上两组数据我们同时可以看出,由于“考研热”导致的报考人数连年猛增,使得在国家连续扩招的背景下,研究生的录取率并没有提高,反而呈现一种局部下降的趋势;加之思想观念的变化导致的大学生的“掉价”、严峻就业形势所产生的压力以及知识经济时代所带来的挑战,都促使着人们盲目追求高学历,考研因此就成了继高考之后的又一个“黑色一月”。人们不计成本代价对考研的盲目追求和错误理解,是隐藏在考研背后的对于人才评价、选拔、应用的供需结构性矛盾和制度性缺陷,是人们对人力资本的投资与收益的知识的缺乏。以上种种,值得我们反思。
二、教育投资过度,面对“考研热”,是否需要冷思考呢?——基于人力资本的分析
随着连年的研究生扩招,研究生不光是就业形势开始紧迫,而且,就业的工资率也开始有了较大幅度的下降。研究生教育的人力资本投资的收益已呈现出下降趋势,盲从考研,会使得理想预期和实际预期相脱节。研究生作为一种国家、社会的公共产品,具有社会收益;同时又是私人产品,具有私人收益。下面,我们从研究生教育投资的私人收益和社会收益作一说明,如下图:
图中,A、B、C显示了不同教育成本时的市场均衡,均衡点并不意味着收益率较高,在A点表示较高的工资补偿仅仅是对较大的成本进行调节。在C点表示较低的工资补偿对较小的成本进行调节。
现在,国家有大量的研究生毕业,但需求相对减少,需求曲线D向内移动至D',从而导致市场均衡工资率的下降,从而使得实际的收益率(含私人和社会)下降。{1}如果研究生教育投资的私人和社会收益率低于其他投资的收益率,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教育投资过度,我们是否应该对“考研热”冷思考呢?
另外,我们又可以构建一个研究生的投资—收益分析模型对个人是否考研进行直观的分析。如下图:
图中,ACF曲线代表大学毕业后就直接去劳动力市场就业的终身收入曲线,BDCE则代表大学毕业后,先去上研究生,然后再就业的成本—收益曲线。
图中,横轴下的区域1代表上大学的直接成本,横轴上的区域2代表上大学期间所放弃的收入,即间接成本或机会成本。区域1、2面积之和即为上研究生期间的总成本或总投资。区域3则表示研究生毕业后可获得的收入增量,即上完研究生再谋职业所能赚得的终身收入,比不上研究生直接工作所能赚得的终身收入之差,此例中假定退休年龄是60岁。
本例我们以25岁为基点,则个人研究生教育投资净现值为:
NPV=■EN/(1+i)n-■Cm(1+i)4-m
其中:En是研究生毕业后从第一年至第35年每年的收入增量,Cm为第22岁到25岁这三年内每年支付的成本,i是利息率。
计算结果:
NPV>0 则上研究生合理可行;
NPV=0 则接受研究生教育没有十分必要;
NPV<0 则接受研究生教育不经济,应立即就业。
由此,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1.其它条件相同,投资后的收入增量越多(即收益时间越长),则研究生教育投资的净现值越可能为正,即投资越具有经济合理性。这一点对于年龄偏大者尤为重要,对于在职工作者来说,若非单位上学期间提供工资或毕业后收入远高于现在,一般不选择上研究生。
2.其它条件相同,接受研究生教育投资的成本越低,就越会有更多的人愿意接受研究生教育。但事实上,现在研究生教育基本是自费,且学校收费越来越高,故研究生教育成本是非常高的。
3.其它条件相同,一个研究生与大学生之间的收入差距越大,愿意投资于研究生教育的人就会越多。
因此,每个人都可以经过调查、分析、预测,得到大概的NPV后,来对其是否考研进行理性决策。事实上,还有一点我们在此也必须指出,即近几年及未来几年考研的边际收益是递减的,当然净收益还是增加的,但这也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明我们应冷静对待“考研热”。
三、如何解决“考研热”背后的供需矛盾?——供给与需求的结构性失衡
本科学历满街走,使得用人单位的眼界也在水涨船高。报上介绍某企业或单位的文章,常见以“拥有多少硕士、博士”以显示自身人才队伍素质的优秀,某大学毕业生曾对《中国教育报》记者述说自己的求职苦恼:“一听说是个本科生,简直没拿正眼瞧我——要知道,那不过是一家生产化妆品的企业呀!”
然而,社会现实正对这种“不重能力和实际要求,唯高学历是取”的人才高消费倾向提出怀疑。据中华全国总工会提供的数据说,目前国内的制造业正面临着数百万熟练技工的缺乏,企业不是不知道把产品做好,而是缺乏能在实际生产中做好产品的人。有报道说,在加入WTO后的宏观背景下,这个缺口将严重影响国内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新浪网调查的话题讨论区内,有一个网友留下的问话也让人印象深刻:“现在的用人市场上是研究生吃香,再过几年,假如满大街都是研究生,会不会又出现“考博热?”{2}
有什么样的需求,就会催生出什么样的供给,这是经济学上不变的原理。考研队伍的迅速扩容,反映出社会观念中人才衡量标准中的一些特性和疑问,值得我们深思。
我们想就研究生出现就业难引发的供需矛盾作一简单分析。作为培养精英人才的研究生教育,虽然也有转向大众化教育的趋势,但毕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我们国家人才还是大量缺乏的,“本科生没人理、研究生就业难”只是对人才的一种畸形消费。也就是说,就业供给大于需求的矛盾只是局部的结构性矛盾,而非总量矛盾。据报道,我国从业人员中,大学本科学历以上人员所占的比例仅为6.91%。因此,一方面是东部沿海地区及大城市堆积、闲置了大量人才;一方面是偏远地区和中小城市的大量的人才缺乏;一方面是个别专业人满为患,一方面却是一些冷门专业人才的急需。人才的“泛滥成灾”背后隐含的问题值得我们深思。我们的人才制度、用人观念、用人机制是否出了问题呢?培养、评价、选拔人才的制度必须作出调整,重新设计和建设,是我们解决人才供给和需求的结构性矛盾的当务之急,而仅仅依靠政策的宣传和思想上的工作是无法解决的。市场经济是自主经济、竞争经济,注重人才的多方向、多渠道、多层次发展,进行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设计有效的激励机制,是我们发挥人才效用最大化的有效途径。
四、考研并非独木桥,“条条大路通罗马”——量体裁衣、量才发展
实际上,考研并不真的是“自古华山一条路”,我们仍可通过其他方式找到适合自己的出路。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随着个人财富的不断增加,教育已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逐步发展,应对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许多人适时充电,进行人力资本投资绝无可厚非。“考研热”说明人们更重视学习知识,提高素质,是好事,体现了社会的进步,我们也鼓励有志青年学子学习、奋斗、努力充实自己,为国家多做贡献。只不过是无论从大学生、研究生还是用人单位来说,都应该明白一个道理:文凭不能说明一切,人才不等于学历。加入WTO后,人才竞争日趋激烈,大学生、研究生应立足实际、调整心态,并注意社会的实际需求,学好真本事,而用人单位也应该转变观点,提高识人能力,完善选人机制,引导“考研热”向多出人才,出适合市场经济发展的人才的方向转化。
在德国,研究生的竞争力比不过大学生,大学生比不过技校生。收入和学历是成正比的,高学历就意味着高薪水,企业不愿意为一个职位多“埋单”。所以愿意选择一个低一点学历的,结果逼得研究生们又去冒充本科生。中国目前也有相当一部分研究生找不到合适工作,有的只好降格以求。要知道,人才永远是社会的最爱,而学历却不一定说明是人才。因此,即使有一部分人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了研究生,他们虽然有了高学历,但由于缺乏实践经验,这无疑会成为将来就业的一根“软肋”。
其实就像1973年,英国一个叫科莱特的小伙子与美国一个叫比尔·盖茨的小伙子一起攻读哈佛大学。大二时,比尔·盖茨刚从教科书中学到进位制的路径转换知识,就毅然退学去开发32Bit财务软件,而科莱特却坚持本科毕业再考研究生。10年后,当科莱特成为计算机系攻读Bit的博士研究生时,比尔·盖茨已进入美国《福布斯》杂志亿万富翁排行榜,当科莱特读完博士后时,比尔·盖茨已成为美国第二富翁;1995年,当科莱特准备开发32Bit财务软件时,比尔·盖茨已绕过Bit系统,开发出比32Bit软件的速度快1500倍的Eip财务软件,成了世界首富。
上面的例子体现出两点:第一,按照人才学的划分,人才大体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学者型人才,一种是创造型人才。正像做衣服要量体裁衣一样,人才也要量才发展,才能发挥其最大潜力,获得事业的成功。第二,知识与创造力并不成正比,太多书本知识的堆积往往会使人导致先入为主的思维定式,从成才和为社会做贡献的角度来看,读不读研究生并不是问题的关键,关键是充分利用现有的知识发展自己的创造能力。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考研对于那些富有创造力的本科生来说,并非最佳选择{3}。
五、结语
考研是否真正做到了人尽其才,值得商榷。作为个体,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一个清醒的头脑,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不能盲目考研。伴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专门性技术人才的缺乏这个缺口将越来越大。与大学就业难形成鲜明对比的技工缺乏,是否会对那些正在考研的学子们有所影响,继而重新反思作为经济的、理性的人,如何实现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呢?国家是否需要做好制度性的调整与建设工作,来合理配置人才,解决就业的供需结构性矛盾呢?
注释:
{1}张抗私,周鹏,姜广东.当代劳动经济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249.
{2}房敏.高校青年教师“考博热”的冷思考[J].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07(6):232-233.
{3}杨玉辰.“考研热”的冷思考[N].解放军报,2001.7.31(12)
(作者简介:郭静安,山西大学工程学院管理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商管理;葛鑫伟,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行政管理;胡晓登,贵州社会科学院城市经济研究所,二级研究员,博士,研究方向:城市经济、社会保障)(责编:若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