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学科价值研究

2012-04-12

湖北社会科学 2012年8期
关键词:工具理性理性个体

鲁 杰

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学科价值研究

鲁 杰

(陕西科技大学 思政部,陕西 西安 710021)

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价值是基础性问题,但长期以来该问题没有有效解决。事实上,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内蕴价值既包括工具理性,又含有价值理性。相对于工具理性而言,学科价值理性的个体价值在于实现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学科的社会价值理性则在于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成内容与必要形式,不仅为社会描绘了理想图景,还是政治民主的组成部分。学科要求恢复思想政治教育中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之间的平衡,使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合法性具有不可动摇的基础。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价值;工具理性;价值理性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党的生命线”在实践中证明是卓有成效的,但是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门学科,其学科合法性一直受到质疑。这固然存在科学理性的问题,但更重要的是学界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其作为一门学科是否有价值,如果有学科价值的话,它的学科价值到底体现在哪些方面。虽然这个焦点问题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诞生之日起就一直存在,并且很多相关学者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但是至今为止,问题并没有被很明晰地解决。而此问题含糊所导致的后果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价值似乎仅仅在于官方的认可,而没有作为一个需要反思的前提予以认真研究,这就使学科合法性的根基产生动摇。鉴于学科价值问题涉及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合法性的基础,因此有必要对其重新审视。

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内蕴价值

无论是实践活动的思想政治工作作为 “党的生命线”存在,还是思想政治教育学作为马克思主义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思想政治教育学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方法,专门研究人们思想品德形成、发展和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培养人们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学科,也是作为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价值目标的生命线、中心环节的学科。”[1]其意旨都内涵着思想政治教育是作为实现目的的工具而存在,因而学科是具有工具理性价值的。所谓工具理性,社会学家马克思·韦伯认为它是 “通过对外界事物的情况和其他人的举止的期待,并利用这种期待作为“条件”或者作为“手段”,以期实现自己合乎理性所争取和考虑的作为成果的目的”。[2](p56)工具理性不是看重所选行为本身的价值,而是看重所选行为能否作为达到目的之有效手段。工具理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价值,在马克思主义一级学科中,马克思主义的其他5个二级学科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学科,而思想政治教育则是应用学科,[3]因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目的就是使其它二级学科所研究的内容得到广泛传播与认可,从而使群众的思想政治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但是,在当今整个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市场经济的功利主义弥漫至社会各个角落,思想政治教育内在的工具理性也受功利主义影响而被异化。虽然,在思想政治教育宣扬的主旨方面仍然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但是,思想政治教育在操作层面上的工具理性价值与功利主义色彩叠加表现为思想政治教育完成目的任务的急功近利,忽略了受教者的人格塑造、心灵观照、价值引导,受教育者自我感觉只是器物而已,是完成思想政治教育任务被动的、丧失主体性的物,把思想政治教育本应关注的“人”变成“物”的关注。这种操作层面上的异化,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本身也被人认为就是纯粹工具,只是意识形态的宣传机器,让人觉得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空洞乏味、内容枯燥,疏离受教育者。

针对思想政治教育工具理性泛滥的现状,张耀灿先生提出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范式的人学转换,他认为“过去我们在思想政治教育学中讲‘服从服务于党的中心任务’的地位、‘保证各项任务完成’的保证作用并不错,只是欠全面。它只讲到了社会价值、工具价值这一面,未讲到个体价值、目的价值这一面。”他看到“现实的人”是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每一个人的自由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最高命题和归宿。究其实质,张耀灿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还应包含价值理性,所谓价值理性是“通过有意识地对一个特定的行为——伦理的、美学的、宗教的或作任何其他阐释的——无条件的固有价值的纯粹信仰,不管是否取得成就”。[2](p56)价值理性行为是以行为者的价值观为其行为的指导,关注的是该行为是否符合他的价值观而不是该行为的实际效果。换句话说,价值理性仅看重行为本身的价值,而不计较手段和后果。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马克思主义下的二级学科,马克思主义的价值理性,即“每一个人的全面发展”也应是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理性,它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以人为本”的无条件的价值命题。

从上总结可以知道,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所内蕴的价值既包括工具理性,又含有价值理性。在目前思想政治教育发展阶段,既要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工具理性,又要张扬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理性,对思想政治教育受众个体价值在于实现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对于学科的社会价值则在于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成内容与必要形式,表现为社会描绘了理想图景,是政治民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对个体的价值

马克思指出 “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4](p56)人总是处于一定社会历史背景之中,个体全面发展的价值理性的实现必须与社会历史紧密联系。随着我国社会开放程度的日益加深,社会思潮多元化,马克思主义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国家的根本意识形态,受到一定的冲击和影响,人们在各种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文化保守主义等资本主义政治思潮的影响之下,个体的政治态度产生了很大的偏差,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消极错误观念正侵蚀着人们的头脑,直接影响到个体的生存发展。但是,“思想政治教育发端于人更好地生存、提升自己、发展自己的需要,因此促进人自身在社会中生存与发展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原目的。”[5]因此,个体必须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来满足其生存发展的需要。

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对象,它的价值必须通过个体的人表现出来,从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价值理性。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和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社会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政治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6](p174)很显然,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价值理性表现为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三个维度。

马克思指出人与动物的区别在于“动物和它的生命活动是直接同一的。……人则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的意志和意识的对象。……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4](p46)人作为一种意识存在物,每个人对自己的存在总会有一种终极意义的追问,自己究竟为何而生、生的意义何在,这种具有理想性与超越性的思考,使每个人的生命境界得以提升,生命也具有超然的内在驱动力。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人的一种实践活动是人自己创造和自己选择的产物,是人本身的生命创造,它是为了生命得以存在和发展的。[7]同时,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人的一种精神生产实践,根本在于它是人对自身生命的改造,对高尚的精神生活境界的追求、设计、创造和完善的产物,它是人的思想品德发展的一种活动,人通过参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展开对精神生活的追求,对意义世界的积极建构,在这个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理性得以实现。

但是,人的思想观点并不能完全脱离现实社会而空想、幻想,“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关于离开实践的思维的现实性或非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4](p55)故而,每个人的思想观点是受到现实社会整体意识形态影响的,社会意识形态表现为每个个体的政治观点等方面的形成与强化。思想政治教育是党的“生命线”,其学科设置的目的就在于促使全体公民具有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政治观点的塑造本就是其学科设立的题中之义。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在指导个体形成其正确的政治观点中起到重要作用,它使个体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培养其具有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和政治参与能力,从而不断发挥其政治功能,使其阶级性、政治性、社会性日益深化与扩大,从而加速个体从“自然人”到“社会人”再转向“政治人”。

道德是人们依靠内在信念、社会舆论和传统习惯来调整个人与个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道德规范则是要求人们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对于个体而言,道德的内在价值在于促进人的身心和谐发展,造就完满的自由人格,使人成为自由幸福之人。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道德教育虽然是以工具理性为主导,主要为了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但是对于每个人,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理性就表现在,思想政治教育的道德教育使人们“向善”,促进人的知情意、德智体的全面发展,从而造就一种自由人格,这种道德人性融智慧、情感于一体,使个体的人格得以提升和完善,使每个人体验到精神上的幸福。

总而言之,要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对个体的价值理性的意义,注重学科引导个体建构丰富充实的主体精神世界,满足个体的超越性、完满性的追求,从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三、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对社会的价值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实践活动,与其他社会现象如经济、政治、文化等发生作用而呈现经济价值、政治价值、文化价值、生态价值等,这是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价值视域下以工具理性为主导的研究范围,[8](p177)即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在这些社会子系统中所发挥的工具性作用,而这个研究范围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社会价值所蕴涵的价值理性有所忽略。事实上,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社会价值理性蕴涵是极为丰富的。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经济发展而导致的社会阶层分化日益突出,各阶层的利益要求与政治诉求的指向不同,阶层与阶层之间存在断裂,社会各种矛盾和冲突日益纠结,各种思想观念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相互激荡,使社会的稳定性成为社会发展的前提,需要一种各阶层均予以认可的价值理念来整合社会阶层,成为社会所有成员的精神支柱。《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坚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作为全社会共同社会价值存在的,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弘扬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学科,它的社会价值理性在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中得以凸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它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集社会主义价值理念之大成,把我们党倡导的基本理论、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系统地整合在一起,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内容和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决定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性质和方向,是全体人民的精神支柱。众所周知,思想政治教育是一定阶级或政治集团,为了实现其政治目标和任务而进行的,以政治思想教育为核心与重点的思想、道德和心理综合教育实践。[9]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思想、道德以及心理等研究内容均属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构件,其学科内容本身就彰显了社会价值理性。同时,思想政治教育通过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行大众化、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转换,经大众传播媒介的宣传,使社会各阶层都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接受认同。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作为途径也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要的形式部分。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从内容与形式均属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共同建构社会主义的精神支柱,而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价值理性也在此过程中得以表现出来。

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价值理性还表现在为社会描绘了理想图景。马克思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4](p294)这个联合体是“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的共产主义社会,作为共产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本身就蕴藏这一社会价值理性。但是这一社会价值理性并不是天然显现的,而是通过人来展现。人是社会的存在物,人的理想信念的坚定与否受到社会思潮的影响。加强对社会思潮的正确引导,需要不断增强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对社会生活和人们思想的引导力,必须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把社会主义自身的价值理性用先进的文化、高尚的道德、科学的知识等高层次的人生境界展示出来,从而引导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满足人们的需求和情感世界。实践证明,社会的理想图景越被接受,人的人生境界就越高,社会价值目标越完善,就越能满足人的高层次需要,就越能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把人们美好的目标变成生动的实践。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社会价值理性还表现在它是政治民主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特征之一是人民当家作主。民主政治的实质是公民主动地参加对自己的管理中,而不是仅仅被动地接受他人的要求,只有社会的每一个成员都参与到政治共同体的管理中时,民主才能完全实现。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和重点是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民主的公民,从而达到启迪民众的民主观念的目的。同时,思想政治教育的通过传播、沟通、协调、劝说等根本性职能,使社会的绝大多数成员认同和支持社会主流政治价值观,自愿参与社会公共生活,共同创建合理的政治秩序,这意味着思想政治教育本身是政治民主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可以提高国民的政治素质,推动他们参与政治的热情和能力,更重要的是思想政治教育本身的实践影响每个个体的思想,使他们在民主教育中增强民主的意识,接受必要的公民教育和训练,从而学会民主的技能,养成适应民主的品性,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成为政治民主化的加速器。

人的本质、人的社会性决定了人有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这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价值生成的根源。[10]在此基础上,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要关注人的发展和人本身的建设,根据人全面发展的本质规定,自觉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恢复思想政治教育世界中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之间的平衡,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合法性具有更坚实的基础,学科也具有更强的生命力。

[1]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关于调整增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所属二级学科的通知(学位[2005]64号)[Z].2005-12-23.

[2][德]马克思·韦伯.经济与社会: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3]张耀灿.试论思想政治教育科的定位与建设[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6,(7).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张耀灿,曹清燕.论马克思主义人学视野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6).

[6]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沿[M].北京:人民出社,2006.

[7]李文英,汪永芝,等.回应生命: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价值取向[J].教育探索,2011,(2).

[8]张耀灿,郑永廷,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9]陈秉公.思想政治教育学基础理论研究[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7,(5).

[10]闵绪国,罗洪铁.深化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研究的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11,(5).

G41

A

1003-8477(2012)08-0184-03

鲁杰(1975—),男,陕西科技大学思政部副教授,西安交通大学博士研究生。

本文系作者主持的2011年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基于传播维度的宏观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成果之一,项目编号:11JC710035;2010年陕西省特色学科项目“大学生素质教育的系统化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0—01;2011年陕西科技大学人文社科基金项目“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大众化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ZX11-57。

责任编辑 张 豫

猜你喜欢

工具理性理性个体
新时期高校治理模式及其优化设计——基于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统一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基于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融合的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养成路径
在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融合中推进新媒体从业人员政治引导
学前儿童价值观培育的可行性研究
改革牛和创新牛都必须在理性中前行
个体反思机制的缺失与救赎
How Cats See the World
理性的回归
对一夫一妻制度的理性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