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梅山文化为主题的娄底区域文化建设
2012-04-08石潇纯梁绍辉
石潇纯,梁绍辉
(1.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湖南娄底417000;2.湖南省社会科学院,湖南长沙410000)
文化认同是民族国家同一体的重要标签,是个性化时代人们和谐共进的支撑力量。实践和研究证明,文化对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强大的内在驱动力。文化,特别是群众性文化的普及,能广泛地调动人的积极因素,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创造性,最有效地形成发展的统一战线和合力。娄底,作为新兴的工业城市,有没有自己独具特色的区域文化?回答是肯定的!不仅如此,娄底的每个县市都有自己的特色文化牌子,例如双峰的国藩文化、湘军文化;涟源的药王文化、古镇文化、古村落文化;新化和冷水江的蚩尤文化、梅山文化;新化的紫鹊界梯田文化等等。但众多的文化旗号使域内文化因子呈现既碰撞冲突又各自为政的局面,这种局面不利于区域文化共同体的形成。鉴于此,确认娄底的主题文化,采取有效的措施传承、保护和利用,不仅是一件利在当代的大事,更是一件功在千秋的大事。
一 娄底主题文化的确认及内涵
(一)娄底主题文化的确认
一个城市主题文化的确认要与城市的历史和当下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既有时间上的延伸性又有空间上的关联性,既有聚合力又有辐射力,既能包容整合同种文化,又能同化域内的异质文化。娄底建市30多年来,各种文化的交汇碰撞已经形成聚合的趋势,这种趋势越来越指向历史久远、内涵深厚、民俗特色显著、文化因子活跃的梅山文化。具体表现在:一是由娄底人率先提出的“梅山文化”概念得到国内外学者的认可,且由高等学校和民间学者共同开展的课题研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二是高校和社会团体成立了专门的梅山文化研究机构,开辟了专门网站,一批志愿者以弘扬和发掘梅山文化为己任,自觉加入研究者队伍;三是以梅山文化为核心元素的旅游开发和产业开发渐成气候,娄底市旅游局率先牵头成立的大梅山旅游协作区进一步扩大了梅山文化的影响。因此,以梅山文化为主题,形成风格迥异、特色鲜明、神秘久远的地方文化特色,将进一步提升我区民众的文化自信,加强文化认同,推进地方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二)梅山文化的内涵
梅山是一个交融地域和文化内涵的双重概念,它有大体的地理疆域,更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就地理范围而言,梅山作为一个历史、地理概念指的是新化、冷水江、安化的全部,涟源的大部,隆回、新邵、溆浦的一部;而作为一个文化符号,它的范围要广阔得多,大致包括今天的安化、新化、涟源、冷水江、隆回、娄星、双峰、湘乡、宁乡等县、市、区,跨今娄底、长沙、益阳、邵阳四市,其中心地带仍然是新化、冷水江、涟源、安化。在梅山文化的核心地区的4个县、市中,我市就占了3个。梅山文化作为一种源头文化、世界性文化、原生态文化,它的文化内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以蚩尤为传承关系的远古文化
梅山与蚩尤有关,主要不在于有“蚩尤故里”、“蚩尤屋场”等无从稽考的表物现象,而在有历史文献记载的由蚩尤而九黎,由九黎而三苗,由三苗而南蛮,由南蛮而苗瑶等民族的内在传承关系。早在秦汉时期,就在湘中地区建立“连道”,管理少数民族事务。大约从汉代起,南蛮的一些分支在今湘西和湘中地区开始了与中原政权的长期对抗。南北纷争时期,南蛮势力得到极大发展,自河南南阳以下,湖北、湖南地区基本上是南蛮势力,当地刺史、郡守等多为南蛮人士。后来势力衰落,到宋神宗开梅山前,梅山成了蚩尤部族长期驻守湘中的前沿阵地,梅山文化的源头是蚩尤文化,其历史脉络十分清晰。
2.以瑶族文化为核心的南蛮民族民间文化
梅山文化在我国大西南乃至整个南蛮地区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瑶族、壮族、苗族、土家族、仫佬族、毛南族、侗族、布依族、水族等族群普遍存在梅山信仰。梅山文化的传播最远到达云南的白族,在土家族中传播最快,对瑶族影响最大。宋代开梅山时,梅山的主要族群是瑶族。在瑶族的历史记忆中,梅山被视为祖先居住的祖灵地,在瑶人的宗教观念中,人死后只有回归梅山祖灵地,灵魂与祖先团聚才得安宁。据我省民族学家伍新福等人考证,省境内所谓南蛮各少数民族无不一是九黎、三苗后代,而瑶族是其中的主要分支,故梅山是南蛮各族的联络站,是我国南方各族群的起源生息之地,是南蛮文化的基石。
3.以梅山傩为特点的湘中民俗文化
傩的起源甚早,详见于先秦各典籍,实际上是一种与基督教的真主、佛教的如来性质相同的中国鬼文化,只不过真主、如来是人们的精神信仰,鬼是人们的一种思想情绪。中国人崇尚感情,崇尚孝道,亲人去世,希望他死而有知,灵魂不散,于是就有了鬼的观念。但想象中的鬼也和人类一样复杂,于是又有了奉鬼、治鬼的傩。傩的形式多样,惟独以梅山祖师为称号的梅山傩,以鬼治鬼,构成傩文化的一大特色,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而且通过适当形式演示,可以从根本上破除人们的迷信思想。
4.与梅山有关的文化景点
就人文景点而言,有相传开梅山时起过重要作用的宁乡密云寺,安化有蚩尤故里及与梅山名号有关的梅城,新化有蚩尤屋场,隆回有瑶家村寨,涟源、新化有开梅山时的进军路线遗址,有众多的傩文化景观,涟源有汉代连道古城龙城及与之相关的龙山。自然景观方面,有古代劳动人民辛勤建造的紫鹊界梯田,自然形成的奇观梅山龙宫与波月洞,有融文化与自然于一体的大熊山,以及因秀丽资江和人工打造的柘溪水库形成的各种自然风光,都是各县特色的旅游景观。
二 梅山文化的比较优势和特点
在以娄底为中心的湘中地区,可供开发研究的资源主要有4大区块。一是蚩尤文化。这是一种与炎黄并存的远古文化,因为与湖南有着一定的联系,曾引起省委领导的高度重视,但史料不足,又缺少实际载体,过于平庸抽象,作为单项开发研究项目,难成气候。二是巫傩文化。东汉的王逸曾经说过:“沅湘之间,其民信淫而好祀。”信淫好祀,确实是湘中文化的一大特点,但它的历史地位决定只宜研究,而不宜立项开发。三是以曾国藩为代表的湘军文化。虽然曾经盛极一时,但因本身存在的争议,势难持久。而且因所在地域的限制,只能是湘中文化的基本支点,而不可能是区域文化的龙头。四是统括湘中地区的梅山文化。比较上述3种文化形态,梅山文化具有以下特点和优点:
(一)传闻上的远古延伸性
人文景物往往是以它的历史悠久构成价值的,从这个角度说,当代不如现代,现代不如近代,近代不如古代;近古不如中古,中古不如上古,上古不如远古。什么时候有梅山,谁也说不清楚,但民族的繁衍和徙迁却和蚩尤直接联系在一起。这是一条无限长的历史链条,蚩尤文化带不动梅山文化,但梅山文化却可自如地抒写蚩尤文化,这就为梅山文化提供了广阔的历史空间。
(二)空间上的区外拓展性
梅山的具体地域虽然有明确的界定,但作为文化范围,不限于旧时的安化、新化,也不限于今日的娄底,除娄底以外还包括了今日的宁乡、安化、隆回、新邵等地;通过考察,可能会更广。也就是说,梅山文化除了娄底全境外还包括了相邻的其它各县市,构成一个有机联系的自然文化园区。当然,如果加上辐射,自然更大,但我们强调的是园区,不必去再分层次。
(三)内容上的高度融合性
梅山文化的特点既是同一性质的文化,又是同一地区的文化。既能从性质上概括不同地域(如不同县市)的文化,更能从地域上概括不同性质的文化;既能融合不同时代,不同范畴的人文文化,也能融合不同类别、不同地区的自然文化,这是任何别的文化现象难以企及的。
(四)效益上的多地互惠性
文化既能作为资源来开发,自然应该注重经济效益。梅山文化既然是作为园区一种统一的文化现象,自然是一种共同利用的开发资源。这种资源首先表现在“梅山文化”的统一名号。其次,各地的景观特点,无论哪种景观(人文的,自然的)都属梅山文化,都可以梅山文化的名号整体推出。这样,凡是属于梅山文化园区内的县市区,都能因自己的景观特点和服务质量而得到相应的经济实惠。
三 建设梅山文化园区,造福娄底人民
湘中是距我省城市人口最为集中的长株潭3市最近的所在地,每逢2、3天短假,人们苦于找不到相应的休闲方式,十分无奈,时间不够,省内凤凰、张家界又不觉新鲜。附近湘中,资源闲置,而且长期成为人们陌生的地带。所以尽快开辟梅山文化旅游园区,为长株潭及附近居民提供一条新的文化旅游路线,让人们了解湘中,认识湘中,同时发展周边县市经济,是当前最为紧迫的任务。梅山文化涵盖整个湘中,建设统一的园区,必须有统一的组织机构。因此,政府牵头组建梅山文化旅游园区开发领导中心,组织各方力量全力推进梅山文化为主题的区域文化建设,将是“四化两型”建设的标志性工程,必将带动区域经济的全面提升。
[1]韩骏伟,姜东旭.区域文化产业[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1.
[2]花建.区域文化产业发展[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7.
[3]郭兆祥.中国梅山文化[M].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出版公司,2002.
[4]周探科.第五届中国梅山文化研讨论文集[C].娄底: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梅山文化研究中心,内部资料,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