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注意规律在中职卫校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2-03-20翟庆梅

卫生职业教育 2012年15期
关键词:每节课青霉素药理学

翟庆梅

(新乡卫生学校,河南 新乡 453700)

注意规律在中职卫校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翟庆梅

(新乡卫生学校,河南 新乡 453700)

注意规律;中职卫校;药理学;课堂教学

注意是人的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1],它是心理活动或意识的动力特征之一。心理学上常把注意分为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无意注意也称不随意注意,是一种没有预定目的,不需要付出意志努力的注意;有意注意也称随意注意,是有预定目的,需要付出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2]。教学是学生知识形成和构建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这两种注意都是需要的。但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忽视了这两种注意在课堂上的交替应用,从而导致学生听课疲倦或纪律涣散,教学效果受到一定影响。

中职生同一课程一般是连续上两节,这样的安排本身就会使学生对同一内容产生厌倦情绪,最终导致学生学习注意力的分散,不能收到好的学习效果。在药理学教学中,针对当前中职生的特点,笔者发现如果在每节课上巧用注意规律,可使学生在一张一弛的课堂氛围中较轻松地掌握学习内容,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1 运用无意注意规律组织教学

无意注意因无需意志努力,所以在学习中可较少消耗脑力,可避免学生因身心过度疲劳而产生厌学情绪。

1.1 无意注意主要由每节课的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及教学内容引起

如果能以多样的教学方法讲解教学内容,或以生动有趣的教学组织形式组织教学,或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现教学内容及知识的联系,都易于使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无意注意,可使学生较轻松地集中精力听讲。所以,应根据每节课的内容,尽量选择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谈话法等,相互结合运用。在教学组织形式上除采用常规的班级集体授课形式外,还可大胆尝试小组合作学习形式,充分调动每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意识。在讲授每节内容时,注重给学生分析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如讲青霉素过敏反应时,笔者运用多媒体先展示出青霉素的化学结构,告诉学生青霉素之所以能杀灭细菌依靠的是四元的β-内酰胺环,但此环易水解,尤其是遇到酸、碱、醇、光、热及金属离子时水解更快,水解后产生杂质,导致青霉素杀菌活性消失,同时这些杂质可引起少数人出现过敏甚至过敏性休克。此时把杂质产生过敏反应的机制及症状一一展示给学生,从而使学生形成一定的知识链条。并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青霉素能否制成口服制剂?为什么注意事项里要求青霉素粉针剂要现用现配?同时让学生回答前面案例中为什么会出现“嗅瓶身亡”的事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引入案例、及时提问、深入浅出地讲解,内容环环相扣,使学生轻松地学到知识。

1.2 无意注意也可由学生本身的状态引起

在备课时,不仅要钻研教材,还要了解学生,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和技能、兴趣、性格、思想状况等,以及他们的需要,如果教学方法、教学形式、教学内容符合学生的特点和需要,切合学生实际,就易引起他们的无意注意。在多年教学实践中,笔者了解到学生喜欢听故事、案例,若讲课时穿插一些病例,并提出问题,可使学生产生无意注意,并对要讲的内容产生极大的学习兴趣。如在讲授“青霉素的不良反应”时,笔者举出“嗅瓶身亡”等曾发生的过敏反应案例,提出问题,留下悬念,引起学生无意注意,学生就会带着强烈探究的愿望来学习青霉素的不良反应。

2 采取措施,促使学生保持有意注意

学习是一种复杂的活动,在学习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困难和干扰,如果只凭借无意注意,学生是不可能获得系统的知识和完成有一定难度的试验。教学中必须培养学生的有意注意。

2.1 进行药理学学习目的性教育,明确每节课学习目标,引起学生有意注意

在上第一堂课时强调药理学主要阐述药物作用、临床用途、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为临床合理用药、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有效提供理论基础。每一节所讲的药物都是人类与疾病作斗争的重要武器,将来无论就职于临床的哪个科室都离不开药物的应用。而药物具有两重性,合理用药可治病救人;不合理用药轻则延误病情、给病人带来经济上的损失,重则可产生不可逆转的不良反应甚至危及生命。并在以后的讲课中经常以不合理用药案例警示学生,使学生强烈意识到合理用药的重要性,清楚地认识到对一名医护工作者来说学好药理学的重要性。

在具体的药理学教学中,针对每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和具体要求,讲解新内容前应清晰地展示给学生,目标越明确,要求越具体,学生注意力就会越容易集中。

2.2 结合教学内容,合理组织教学活动,促使学生保持有意注意

教学活动组织不合理,学生容易分散注意力,不能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所以,应合理组织教学活动,灵活使用几种教学方法,使学生保持有意注意。当学生注意力开始分散时可采取一些措施,如给予语言提示、目光注视,或变换一下教学方式等,以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

3 两种注意相互转换运用,组织教学

实验证明,任何人的注意不能以同样强度维持20分钟以上[2]。在教学中,如果过分要求学生以有意注意来进行学习,容易引起疲劳,使学习无法进行下去;如果只有无意注意,学习中遇到一点困难或干扰,注意力也容易分散,同样使学习进行不下去。一些简单的、不重要的学习内容只需要无意注意,而对于难点或重点则必须有有意注意。只有让这两种注意在课堂上交替发生,才能保证教学质量。所以,在每节课中,应将两种注意转换运用,组织教学。

在药理学教学中,上课之初可先用病例或案例导入新内容,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要求,把学生停留在课间的注意转移到本节课上来,对新的一节课产生有意注意。在讲到某些简单内容时,可引导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无意注意,放松一下紧绷的神经。当讲到重点或难点时,则采取措施让学生保持有意注意,充分理解和思考重点或难点。如讲到肾上腺素时,其中肾上腺素升压作用的翻转是一个难点,可把这一内容与曾做过的实验结合起来,让学生的智力活动和动手操作结合起来引起有意注意。当学生保持一段时间高度紧张的有意注意后,应改变教学方式,使学生适当放松一下,如结合内容列举一些案例,提出问题分组讨论,使学生由有意注意转为无意注意。在一节课要结束时,要进行目标测评,使学生保持有意注意。

在实际教学中,即使教学内容再多,作为教学的主导者教师也不能只顾赶课程进度,完成教学的量,而忽视注意规律的运用,以致于影响教学的质。在教学中运用好两种注意,可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掌握所学内容,进而提高学习效率。

[1]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组.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全国统一(联合)考试大纲及指南[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孟昭兰.普通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G421

B

1671-1246(2012)15-0078-02

猜你喜欢

每节课青霉素药理学
基于药理学分析的护理创新实践探索
我会跳绳
猪青霉素过敏怎么办
细菌为何能“吃”青霉素
艺术药理学
青霉素的发明者—莱明
What To Do With Minutes To Go In Class(2)
药理学原则在抗微生物药给药方案设计中的应用
北京 小学初中将打破每节课45分钟惯例
药理学教学方法的改革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