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生普通话教学心得
2012-03-19楚艳平
楚艳平
(甘肃省建筑材料工业学校,甘肃 兰州 730101)
中职学生普通话教学心得
楚艳平
(甘肃省建筑材料工业学校,甘肃 兰州 730101)
中职学生;普通话;教学心得
在西方,推广规范的、全国通用的民族共同语是任何一个工业化国家必须完成的社会历史任务,在这一点上,西方国家普及共同语比我们至少早200年,日本比我们早100年[1]。1956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后,普通话作为汉民族共同语的地位得以确立。经过五十多年的推广工作,国民的普通话水平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还远远未达到普及的水平。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以及人口流动的日益频繁,大力推广和普及普通话的任务日益迫切。作为一名中职学校的教师,笔者深深感到提高中职学生普通话水平的重要性。因为受方言的影响,我校学生在面对来自全国各地用人单位的面试挑选时,往往因为普通话水平不高及表达能力较差而影响了与用人单位的沟通,自然也就使我校学生难以被心仪的单位录用。有的学生即使被录用到了理想的单位,也因为普通话水平及表达能力较差而影响到与同事的交流与合作,从而影响了个人的发展。所以,近年来,我校把普通话教学放到了很重要的地位,笔者根据自己多年普通话教学的实践及作为测试员参加普通话测试的经验,套用《孙子兵法》中的“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战术,来谈谈自己在普通话教学中的体会和探索。
1 知己:汉语拼音测试
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2]。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语言丰富,其中仅汉语就有七大方言,每种方言又包含若干种次方言和土语,所以学生往往在家说方言,在校说普通话,长此以往,学生的普通话无形中就受到方言的干扰,很难有学生能说一口标准的普通话。但大多数学生却因会说普通话而自我感觉良好,一开始上普通话课的时候,很多学生都表现出无所谓的样子,热情度不高,自然上课的积极性也就不高。为此,笔者上第一节课的时候就先进行了汉语拼音测试,将方言与普通话语音系统中差异明显的一些单音节词、多音节词(包括轻声、儿化、音变等)反映在卷面上,结果考试成绩达到80分以上的很少,大多数学生不及格,这样的成绩很出乎学生的意料,所以笔者在重新讲这份测试卷时,学生一下子就很安静,都在认真地听笔者的发音与讲解。汉语拼音测试既使学生认识到了自己普通话水平的真实状况,也使学生认识到标准的普通话也是自成体系、很有深度的一门学问,当学生对自己的普通话水平有了一个客观真实的评价和认识后,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就一下提高了,这就为以后的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 知彼:讲解普通话语音的基础知识
借着一开始的汉语拼音测试,调动起学生学习普通话的主动性之后,暗合着学生迫不及待地想要知道标准的普通话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心理需求,接下来笔者就顺理成章地给学生讲解普通话语音的基础知识。在这一阶段,笔者重点按照普通话的语音系统,即声母、韵母、声调3个部分,让学生在复习自己小学知识的基础上,搞清楚22个声母和它们的正确发音,39个韵母的分类及发音,声调的调值和调类的准确发音及音节的拼读,轻声、儿化、语气词“啊”的音变等,通过举例加以详细讲解。通过这一环节的学习,使学生从整体上对普通话的语音系统有了一个全面而概括的了解,也基本上明白了讲好普通话需要努力提高的方向。但自己普通话的主要问题在哪里,该从哪里下手攻破,学生还感到茫然和手足无措,这就要进入下一步骤的学习了。
3 知己知彼:讲解方言与普通话语音的差别
由于我国汉语的七大方言区包含区域较广,且每个方言区还有次方言,每种方言都与普通话有差别,所以在教学中需要先让学生明白自己说的方言与普通话的差别具体在哪里,然后再落实到具体的字词句上,有的放矢,反复训练,各个击破,最终达到纠正学生的发音,让学生掌握标准普通话的目的,具体做法如下。
3.1 声母:讲清方言的声母与普通话声母的差别并加以训练
声母共有22个,不同方言区声母都有自己的发音特点,例如:北方方言没有浊塞音、浊塞擦音声母;吴方言、闽北方言、客家方言等只有舌尖前音,而无舌尖后音;湘方言声母h、f不分,声母n、l混同;客家方言g、k、h、z、c、s可同齐齿呼韵母相拼;闽方言保留了上古音的一些特点,没有唇齿擦音f,普通话中凡是念f声母的字,闽方言则念成b或p声母,普通话中念zh和ch声母的字,闽方言念d或t等[3]。
了解了不同的方言与普通话在声母方面的差别后,就可采用记少不记多的方法或声旁类推法等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例如,常用同韵字表所收5 060个的常用字中,zh、ch、sh声母字664个,z、c、s声母字309个,舌尖前后音声母字共973个,约占1/5。因此,在分辨舌尖前后声母的字音时,侧重记住少数读舌尖前音的字,则会事半功倍[3]。还有像偏旁类推法,例如声母是n和l的字,在许多方言中容易混淆,按照偏旁类推,声母是n的可归纳为:nán——南喃楠腩,nǎo——脑恼瑙,níng——宁拧柠狞等;声母是l的可归纳为:lán——兰栏拦,lǐ——里哩理锂鲤,lóu——楼娄搂等,这样有规律地来记,就很容易区别开了。
3.2 韵母:讲清方言韵母与普通话韵母的差别并加以训练
韵母共有39个,不同方言区的韵母发音都和普通话存在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3.2.1 分辨n尾韵母和ng尾韵母(en—eng、in—ing、uen—
ueng、un—iong)许多方言中这两组尾韵母混同,有的有前鼻音没有后鼻音,如四川、云南、广西等地区;有的有后鼻音没有前鼻音,如宁夏、河北、河南、安徽等省;有的前后鼻音都有,但发音刚好相反,即前鼻尾韵母读作后鼻尾韵母,后鼻尾韵母读作前鼻尾韵母,如甘肃、陕西等地区[4]。攻克这个难点,可运用形声字声符类推的方法和记少不记多的方法,总结归纳出各组前后鼻尾韵母规律性的汉字,并要求学生抄在笔记本上,再补充一些绕口令,在课后反复练习,加强记忆,然后在课堂上进行测试,掌握一组后再进行下一组训练,如此反复,直至学生全部掌握。如:en—eng一组,可归纳出韵母是en的字有:分、份、粉、芬、纷、汾、吩;艮、跟、根、恳、垦、裉、很、狠、恨、哏;珍、诊、疹、轸;真、镇、缜、慎、嗔;申、神、审、绅、砷、婶、胂;刃、忍、韧、仞、纫等。而个别无规律的字,如:恩、嫩、阵、沈、人、怎、森等,就让学生通过组词死记。
韵母是eng的字有:朋、鹏、棚、蹦、崩、绷;朦、蒙、檬、濛;峰、锋、缝、逢;成、城、诚;生、笙、苼、牲、狌;正、证、征、症、政;曾、增、赠、憎、缯等。个别无规律的字,如:泵、碰、梦、封、邓、能、冷、坑、横、整、秤、绳、声、升、层、仍等,就让学生通过组词死记。训练in—ing、uen—ueng、un—iong这3组的方法类似,不再重复。
3.2.2 分辨i和ü有的方言没有撮口呼韵母,如闽方言、客家方言,这些方言区的人都把ü读成i,如剧—记,鱼—姨,全—前相混,纠正这类方言,可运用偏旁类推法,如奇—骑、琦、崎,宣—喧、萱、渲等,按规律来记[4]。
3.2.3 分辨o和e有些方言里,韵母o和e混同,如东北、西南、河北、山东的许多地方o和e不分[5]。
3.2.4 避免韵头u丢失有的方言区说普通话往往丢失韵头u,例如,上海、长沙、山东、安徽、浙江和西南等省的部分地区,把对读成“dei”、推读成“tei”、多读成“do”、团读成“tan”等[5]。
对于以上归纳的各地方言与普通话在韵母方面的差别,各地教师应根据自己本地方言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归纳出有一定规律的字,让学生课里课外反复说,持之以恒,就能达到说好普通话的目的。
3.3 声调:讲清方言的声调与普通话声调的差别并加以训练
在声调方面,北方方言声调较少,基本没有入声,其他方言的声调则大都在6个或6个以上,并且大都有入声,而普通话的声调则是四声调,所以需要通过大量单字调的四声发音训练,让学生有意识地体会声音的高低升降同声带松紧的关系,在反复练习中锻炼学生操纵控制声带松紧的能力,然后再进行双音节词语的声调练习。例如:阴+阴——标兵、通知、垃圾;阳+阳——光明、端详、支持;阴+上——英勇、冰冷、登塔;阳+上——博览、平等、毛笔;去+阴——配音、陌生、饭厅等,通过这样的反复练习,学生基本就能读准词语的四声调了。而普通话中的轻声、变调、儿化、语气词“啊”等的语流音变现象,则是各方言区的学生不太熟悉的,所以要重点进行训练。
3.3.1 轻声的训练先举例,让学生知道什么是轻声,读轻声和不读轻声在词义上有什么区别。如:包头—包头、对头—对头、龙头—龙头、结实—结实、大意—大意、拉手—拉手、干事—干事、老子—老子、地下—地下等。再把常读轻声的词按音节的声调归类,整理成表,指导学生反复训练。
3.3.2 儿化音的训练在教学中很多学生在儿化音上常出现发音错误,如:有的学生将双音节儿化词读作三音节,如把“刀把儿”读为“dāobà’er”,“人影儿”读为“rényǐng’er”;还有的学生直接是字音错误,如将“本色儿”读作“běn sèr”(正确发音是“běn shǎi r”),把“桑葚儿”读作“sāng shèn r”(正确读音是“sāng rèn r”)。对于这种错误,笔者在教学中先讲清儿化音的性质,再结合儿化音词表反复训练儿化韵几种不同情况的正确读音,直至学生掌握。
3.3.3 语气词“啊”的连读音变语气词“啊”在学生的心中只有一个读音“a”,但在上了普通话课之后,学生才惊讶地发现,原来“啊”在标准的普通话中会发生音变,在不同词句的末尾,语气词“啊”会有“za、ya、na、nga、ra、za”等不同的发音。所以在教学中,笔者先举例让学生感性地去体会“啊”的连读音变,例如:
甲:你快告诉我,兰州都有些什么特产啊(na)?
乙:兰州啊(wa),特产还真不少啊(wa)。什么大板瓜子儿啊(ra)、百合啊(ya)、白兰瓜啊(ya)、白粉桃啊(wa),
甲:怎么都是瓜果零食啊(ra),有没有什么特色饭啊(na)?
乙:当然有啊(wa)。比如说:牛肉面啊(na)、酿皮子啊(za)、热灰豆啊(wa)、热晶糕啊(wa),可好吃呢!
甲:怎么光是馋我啊(ya),快带我去吃啊(ra)[1]。
然后笔者再和学生一起,总结语气词“啊”的音变规律,共有两大类:一类是用前一音节末尾的因素直接与“a”相拼,如“你打哪儿来啊(láiya)”、“大家尽情喝啊(hēnga)”、“你快跑啊(pǎowa)”、“你去哪转啊(zhuàn na)”、“儿啊(er ra)”,还有几次啊(cìza)”;另一类则是在“啊”前增加一个前高元音“I”,与之相拼,读作“ia”,如“就是他啊(tāya)”、“天气好热啊(rè ya)”。
4 朗读训练
朗读是把诉诸视觉的书面语言转换为诉诸听觉的有声言语的活动,是人们学习普通话语音,进行宣传教育和教学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检测普通话声、韵、调及语流音变综合运用能力的一种重要形式。因此,在对学生进行普通话语音基础知识的完整讲解和训练后,笔者的最后一个教学环节就是朗读训练。具体做法是:首先给学生讲解朗读的特点,区别朗读与朗诵,并讲解朗读的注意事项。然后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指定一篇文章,一人一部分朗读,其他学生听完后,要从声、韵、调、语流音变发音是否准确,是否漏读、添读,语调的重音、停顿、快慢高低等是否把握准确,是否能做到朴实自然、声情并茂地把握感情4个方面“挑毛病”,然后依次轮流朗读,最后每组学生把朗读中出现的问题归纳后交给笔者,笔者整理后再在全班加以介绍和讲解,并要求学生平时训练时注意这些问题,然后再提出新的要求并布置课后练习。这样分小组训练一段时间后,就轮流让每名学生在全班学生面前朗读,大家集体打分并反馈优点和缺点,教师及时点评、反馈,学生再反复训练。
以上所陈述的在语音方面训练的教学环节,是笔者在多年的普通话教学中摸索和实践的心得(由于篇幅所限,词汇与语法方面的训练未涉及)。通过这些步骤的扎实训练,我校学生的普通话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用人单位也发现了这一变化并给予了肯定和赞扬。
[1]甘肃省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普通话水平测试培训教程[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3.
[2]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上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3]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教育室、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学习读本[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1.
[4]袁家骅.汉语方言概要[M].2版.北京:语文出版社,2001.
[5]詹伯慧.现代汉语方言[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1.
G420
B
1671-1246(2012)18-005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