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毕业生质量调查看医学类高职高专教学问题

2012-03-19李德双

卫生职业教育 2012年18期
关键词:医学类医学院校毕业生

李德双

(平凉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甘肃 平凉 744000)

从毕业生质量调查看医学类高职高专教学问题

李德双

(平凉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甘肃 平凉 744000)

就高职高专医学类毕业生毕业后在临床工作中存在的普遍问题,探讨在理论与实践教学中应抓好目标教学、基本技能训练、模拟实验室建设、双师型教师建设及教学模式改革等关键环节,努力培养适合临床一线工作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应用型人才。

毕业生质量调查;高职高专;教学问题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和《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都对高职高专教育教学高度重视,特别是要求加强实践能力培养,教学要突出针对性和实用性原则。但笔者根据近年来对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和用人单位反馈等方面看,大多数高职高专医学类毕业生在临床工作中存在许多问题,教学中应该加以解决,下面谈几点粗浅认识,以供教学参考。

1 高职高专医学类毕业生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1 理论知识相对欠缺

尽管教育部在对高职高专培养人才方面提出了“理论够用”的原则,但各校在制订教学计划时,由于学制的限制和课程结构的拓展,医学类专业基础课和临床课课时相对较少,导致教学内容深入不够,加之学生厌学思想等因素的影响,绝大多数学生医学基本理论知识掌握不够,在临床实习及工作时被普遍反映出来。面对临床问题时,由于基础知识薄弱,思辨困难,不能很好地分析解决,从而产生茫然、不知所措的现象。具体为不熟悉正常生理数值、不知道疾病的一般临床表现、常用操作技术规程和步骤不熟悉等。因而在理论教学方面应予以加强和练习。

1.2 理论和实践结合欠佳

由于基本理论知识欠佳,加之基本技能训练不够,个别院校的见习、实习、实训操作较少,导致学生初到临床后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致使处理临床事务的能力明显不足,这是目前出现的普遍现象。

1.3 动手操作能力差

大多数专科层次的医学类毕业生因条件所限,实践教学环节不够,在学校学习时对临床操作技术训练少,临床见习次数也少,学生模拟训练能力没有加强(限于实验实训条件不足等原因),学生在实习期间亲自动手操作机会少,就出现到了临床工作时,许多基础性操作技能都不会,因而很难顺利实施临床救治和为患者很好服务。

1.4 适应临床环境能力差

好多专科层次毕业生,因在临床实习时各医院安排的轮转科室多少不一,每科的实习时数又不统一,导致大多数学生对医院的有关科室全面了解少,对个别科室的病员情况、疾病范围、常见疾病处理方法等一概不知,全方位的医疗环境了解甚少,毕业后适应临床的能力明显不足,进入临床工作时,表现为对医疗程序不知所措,不能顺利开展相关业务工作,临床适应期大大延长,技术水平提高较慢,发展后劲不足。

1.5 医护患沟通能力低

缘于各专科层次医学院校对各专业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的安排不一,学生各自特点又有所不同,许多院校在对学生诸如语言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等人文素养方面的教育相对欠缺。学生的沟通表达能力和交流技巧欠佳,导致毕业生在进入临床一线工作时,不能很好地处理医患、护患关系,造成心理上的压力增大,从而影响技术水平的发挥和提高,大大降低了医疗服务的水平。

2 对高职高专教学工作的反思与分析

以上问题的出现,反映了高职高专医学院校在教学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综合分析,笔者认为教学中存在以下问题。

2.1 基本能力及素养培养不够

从医院对毕业生的反馈情况看,高职高专的大多数医学类毕业生对医学基本知识学习不够,掌握的知识点不多,所学知识不能很好地相互联系和统一,交叉思维欠缺,表现在临床上对一些基本问题分析能力欠佳,说不出病理机制,推理不严,基础操作也不规范,书写病历不系统、不严谨。这充分反映了毕业生既缺乏理论知识,又缺乏临床实践能力。

2.2 与临床相结合的实践不够

这方面主要表现在许多高职高专医学院校由于办学资金紧张,“双师型”教师引进不足,没有充分建立起与现代临床零距离的各科模拟病房和实训室,没有让各专业学生很好地训练相关操作技术,特别是与快速发展的新技术、新方法、新设备没有衔接,致使毕业生进入临床后对许多现代临床技术的开展产生陌生感。正如学生自己所言:我们在临床上见到的许多药物、治疗技术和设备,在学校学习期间就从来没有见过,也没有接触和学习过,到了临床工作时感到很迷茫。学生的临床操作能力低下,实践技能不高,这不能不说明高职高专教育在实践教学方面存在缺失。

2.3 教师缺乏临床实践经验

目前,大多数专科层次医学院校的“双师型”教师数量不足,不能完全满足实践教学需要,教师大多数属于“理论型”教师,临床实践经验不足。他们在教学时,往往对学生的培养只是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和传授,而忽略了对学生专业基本素养和操作技能的着重训练,实践教学仅停留在口头教学上。教师自己开展临床技能的水平也不高,许多教师甚至于不会开展。如内科教师不会诊疗内科疾病,外科教师不能开展一般手术等,导致对学生实践操作指导不够,理论与实践不能很好地结合。因此,要培养技术型、应用型人才,各高职高专医学院校必须加强具有临床实践经验的专业教师的引进和培养工作,此为医学实践教学的重要因素。

2.4 校内外见习实习不够

目前,大多数专科层次医学院校没有自己的直属附属医院。学生学习专业课时,没有便利的场所去逐一见习,也无法实习所学的疾病临床表现及诊疗过程,尤其对一些特殊病例、典型病例了解不多,认识不够。见习和实习走过场,没有起到真正训练学生临床技能的作用,造成学生工作后的“先天不足”现象,这已成为大专层次医学院校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瓶颈之所在。尽管个别学校也开展了一些院校合作培养计划和工作,但因医院方面的某些原因,特别是与医院联系合作不力,也导致学生不能很好地完成见习实习任务,临床技能锻炼不够。

2.5 学生基本功训练不足

医学生的基本功是职业素质的基础要求,高职高专的培养目标也是要求培养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技术型、应用型专门人才。各医疗卫生行业聘用专业人员也是要求具有很好的医学基本素质,在人员的聘用和岗位安排上,看重毕业生的职业素养,综合起来包括学生的职业道德、业务能力、业务水平、岗位职责等。毕业生是否具有较好的病案书写能力、沟通表达能力、业务操作能力等已经成为医院招聘或考核的重点。在实际工作中,很多刚毕业参加工作的医学生连门诊病历或入院病历都不能顺利完成,不知道常用药物的剂量、剂型、使用方法、常规检查项目、正常数值等,这足以说明基本功的缺失。

3 加强教学质量应采取的措施

3.1 准确把握专业培养目标

从教师到学生都应该清楚地知道,高职高专医学类各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高级技术型、应用型专门人才,这一目标也是教育教学的最终结果。技术的本质属于方法,方法实质上是行为活动,即实践。技术是“做什么”和“怎么做”的一整套实践操作方式、程序、规范。只有达到熟练运用技术知识,才能算掌握技术。应用技术可以学习,但对技术深入实践,达到熟练运用技术的专门能力,需要一个实践化的过程,甚至长时间的实践活动才能达到[1]。此外,要准确把握“高级”二字,“高级”体现在较强操作能力和运作能力的前提下,能完成临床工作中技术较复杂、难度较大的常规与非常规工作,同时能独立处理专业技术性的“疑难杂症”,“高级”还体现在“手脑并用”上。对现代仪器设备操作应具有高超的动手能力和心智技术。

3.2 加强学生基本理论学习及基本技能训练

鉴于高职高专是培养应用型、技术型高级专门人才,教师在教学时应紧紧围绕理论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原则,以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操作为重点,充分认清所培养的学生将来在临床工作中的职能和作用,让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得到全面的综合培养,既要使学生具备较扎实的理论知识,也要加强实践课教学,增加实践课时数,改进实践教学方法,紧扣临床培养学生,尽可能缩小将来临床工作的需求与自身动手能力之间的差距,掌握必备的专业基本技能。

3.3 加强和改进各专业模拟训练实验室建设

高职高专医学院校应把学生技术应用的实践能力放在教学的首要位置。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用新知识、新技术教学生,用引领明天的技术知识培养今天的学生[2]。这就要求各院校要加大模拟仿真实验实训室的建设,在数量和质量(超前设备)上加以保证,让学生能真正体验到临床实际业务工作和流程。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能经常性训练内科各种诊疗方法,如心肺复苏术、各种穿刺术、外科手术操作等;护理和助产专业学生能模拟临床病房开展相关流程性、技术性操作训练,如导尿、灌肠、静脉穿刺术等。这种真实感的实验室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取得良好的实践教学效果。

3.4 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高职高专担任医学实践课教学的教师大部分是专任教师,他们大部分是在学校毕业后,就直接从事教学工作,缺乏临床锻炼和实践经验,因此,对学生的实践教学很难达到好的效果。笔者认为要解决好这一问题,一要制订相应的制度,联系落实好有关医院,增加资金投入,设立激励和惩处机制,制订考核方法。通过以上措施,要求教师到有关医院定期或不定期进修培训,以提高他们的临床工作能力,掌握医学前沿技术和理论,为下一步培养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二要大力引进一些临床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家担任实践教学指导教师,或聘请一些临床刚退休的老专家做校外指导教师,让学生最大限度地接受实践教学。

3.5 改革教学模式

为了加强高职高专医学生的教育教学,培养他们的工作能力,在大一年级应以基础知识与基本实践技能为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2];在大二年级应大力加强实践教学力度,全面进行专业技能操作训练,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大三年级主要对毕业生进行专业技能的临床实践和应用锻炼。将以上教学模式真正落到实处,才能培养出优秀的技术应用型医学人才。

[1]王卫京.在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探索[J].大连大学学报,2005(6):24-25.

[2]胡红云.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新问题与改革方法[J].教育教学研究,2010(6).

G420

A

1671-1246(2012)18-0013-02

猜你喜欢

医学类医学院校毕业生
伤心的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关于医学院校医用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医学类新闻的撰写原则与技巧
医学类论文中数字的用法
对医学类高职高专开设高等数学必要性的认识
医学院校中小组教学模式的建立和实践
最“叛逆”的毕业生
促进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成长的探索与实践